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16-09-07 02:30胡恩保吴玲洪李世丽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机电院校高职

胡恩保,吴玲洪,李世丽(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胡恩保,吴玲洪,李世丽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谋划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共识。本文讨论了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内在动机不强烈、伙伴学习的氛围不浓厚、支撑专业发展的硬件条件薄弱和新进教师的师范素养不高的问题,并提出建设路径,包括:基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特点,激发成就动机;开展校本教研,建设关注教学、研究教学的教学文化;深化校企合作,帮助教师同步机电技术新发展;加强新进教师师范素质培养,提升教学技能。

机电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1 引言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我国是一个机电制造业大国,纲领的出台为机电一体化企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一度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的“显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也成为各高职院校谋划师资队伍建设的共识和主流话语。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探索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对提高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制造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存在问题分析

2.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王鉴归纳为国外三类理解(“专业成长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和“两者兼而有之”)和国内两种理解[1](“教师职业作为专业其发展的历史过程”、“教师由非专业向专业的发展过程”)。研究者们在肯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素养和系统教育的同时,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成长”、“关注教师自我”等内涵[2],突破了教师在培养过程中仅仅依靠“外塑式培训”、短期集训等手段的局限,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由不成熟的新手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可以概括为:教师在内在动机驱动和外在支持的作用下,提升专业素养,掌握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形成积极的专业信念和理想的过程。

2.2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师发展目标取向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类型的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能够胜任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所以,对于机电一体化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新手发展成“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也就是要激发教师树立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信念,并且通过校本教研、访问工程师锻炼、合作学习和提供支持性资源等手段,促进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熟悉机电一体化企业发展前沿动态,成为既懂教学理论,又擅长实践工作;既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又能服务企业技术发展的专业性教师。

2.3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近年来通过增加培训经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开展多样的交流活动来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这些措施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过调研,我们发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个人对于自己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不强烈。教师入职以后缺少清晰的职业生涯追求,对于自己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缺少理性认识,常常是凭借个人的经验盲目摸索。教师的成功动机较弱,发展动力大多来源于评聘职称或者与其他教师的横向比较中产生的外在压力,缺少主动发展的内在动机。二是教师伙伴学习的氛围不够浓厚,教学团队难以形成,教师发展主要靠个人单打独斗。虽然在高职院校也建立了教研室制度,但是由于高校管理行政化色彩强烈,教研室往往成为学校行政机构的延伸,教研活动异化为行政任务的布置。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讨论教学、改进教学和研究教学的氛围不够浓厚。三是支撑专业发展的硬件条件薄弱。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在不断提高,很多高校拥有非常先进的实训设备[3]。但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设备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由于目前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新设备数量多且价格高昂,院校无法及时购买让教师使用。所以,教师往往不能及时接受到最新设备和产品,对新技术发展状况陌生,导致学生学习内容陈旧,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受到用人企业的诟病。四是新进的机电一体化教师的师范素养不高。机电一体化教师大多数刚刚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缺少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知识储备,对教学工作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不够熟悉。而高职院校由于长期以来受制于教师数量不足的局限,新教师即报到即上讲堂,教师专业职前培养时间较短或者缺失,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新教师更好地进入新的角色,更遑论专业深度发展。

3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路径

3.1基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特点,激发成就动机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变化,教师呈现出不同的关注点,而这些关注点的变化就隐含着教师教育信念的变化。在从对自身的关注到周围环境的关注,从对同事的关注到对学生的关注,从对工作待遇的关注到对业务水平、学校发展的关注,教师在不断经历专业发展的过程[4]。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关注点确定不同的目标和培养方式。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院提出了“四层次、三梯度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如表1),按照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新进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领军人物)进行培养,确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优选项目、培训方式等,从教师专业能力、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和开拓校外与国际视野三个维度对教师进行系统培养。

3.2开展校本教研,建设关注教学、研究教学的教学文化

表1 机电一体化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体系表

教学工作作为一项专门化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由于教师的学习具有整体性、缄默性和情境性等特征,校本学习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独特作用[5]。校本教研是指教师发展需要各高校立足于学校自身特色、目标定位和资源优势,开展以自主研修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首先,高职院校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引导教师关注教学。在一些高职院校依然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高职院校应当在职称评审、绩效分配等工作中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其次,营造关注教学、研究教学的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机电一体化教师的实践技能大比武、“潜心教学”研究奖评选、机电一体化专业课堂教改“大讲堂”等活动,为机电一体化教师研究教学搭设舞台。最后,建立伙伴合作学习小组,在现有的教研室制度框架之下,建立跨越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数控技术等专业的教师发展学习小组,推动教师为解决教学问题进行小组式协商、研讨和研究,鼓励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开展教育叙事研究。鼓励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实践性知识运用于教学改革,构建解决情景化教学问题的策略。

3.3深化校企合作,帮助教师同步机电技术新发展

由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特点,要求教师掌握更高层次的机电企业岗位实践性知识,积累丰富的岗位实践经验。为了解决仅靠院校自身的力量购买机电设备难度大的问题,深化校企合作,共享机电企业设备、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新产品研发基地和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访问工程师锻炼都是有效的途径。一是需要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要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向合作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优秀毕业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实现合作过程中的“双赢”局面。二是发挥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对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难题,院校在充分发挥教师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帮助企业攻克难关,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为安排机电一体化教师下企业锻炼和访问工程师项目的持续实施奠定基础;三是要求教师在企业学习的经验反哺机电一体化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把在机电类企业中实践锻炼所获经验和技能运用到课程教学改革中,向学生及时传授最新机电发展知识。

3.4加强新进教师师范素质培养,提升教学技能

一是根据教师来源不同,实施新进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对于来源于企业的新教师,除了安排他们参加系统的师范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学习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基于他们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在运用教学理论和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技能;对于来自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则要通过下企业锻炼帮助他们感受机电企业一线工作情况,并且在教学中引入企业案例和实际难题,同时加强师范素养的提高。新进教师助讲培养坚持“先培养、后上课”方针,新进教师一定要在完成助讲培养期间的所有任务后,通过基本的教学能力测评,才能上讲台上课,从而保证新进机电一体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奠定了新进教师职业初期的信心。二是创新师范素养培养的方式,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新教师培养的效果。师范素养培养需要融合到新进教师的生活中去,改变以往仅依靠邀请专家或者校内成功教师开展讲座的方式,做到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名师经验传授与同伴成长叙述相结合、传统技术与新兴媒体运用相结合,为新进机电一体化教师的师范素养养成提供强大的“场域”,让他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能接收到各种教学技能提高的信息。三是建立新进教师导师培养计划。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承担新进教师指导教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吸收传统学徒制的有利方面。

4 结语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提高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制造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就必须加强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给高素质的机电人才培养提供保障。面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存在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针对性解决路径,尝试着更好地发展机电一体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化师资队伍建设。

[1]王 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03).

[2]范永同.关注教师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J].教学与管理,2015(15).

[3]张永花,王明所,杨强.高职机电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4]崔允漷,夏雪梅.FAPO: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分析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11(10).

[5]陈向明,张玉荣.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为何要走向“校本”[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1).

G718.5

A

1672-5387(2016)05-0067-03

10.13599/j.cnki.11-5130.2016.05.024

2016-03-29

2015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平台+创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机制研究与实践(jg2015401)。

胡恩保(1983-),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机电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