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谈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保护机制
李平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破坏原因,从设立监管协调机构、加强管线权属单位监督、完善地下管线信息数据等方面,阐述了地下管线的保护管理措施,提出了建设施工过程地下管线协同平台的建议,以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
地下管线,施工过程,管理措施,协同平台
地下管线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承担着整个城市各类能源的供给任务,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停水、停气、停电等不良后果,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地下管线破坏的原因很多,其中施工挖断和设施老化是管线安全事故的两大主因。尤其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市政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因施工挖掘导致管线破坏的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从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角度,探讨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地下管线管理和保护,减少地下管线安全事故的发生。
1.1 管线挖断事故的具体原因
许多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不小心”机械凿破管道,这充分说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漏洞。经调查发现,虽然管线被施工挖断的形式很多,但发生事故的具体原因比较集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施工前对地下管线信息资料的调查不充分,在没有完全摸清地下管线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2)地下管线测绘结果与实际位置有较大的出入,测绘单位提供的管线测绘资料不准确。
3)现场作业人员缺乏严格管理,施工人员野蛮施工,擅自改变挖掘位置。
4)受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不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冒险施工。
5)无审批施工。在尚未办理相关手续、摸清管线的条件下,施工单位就擅自开工建设。
1.2 管线挖断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从以上的具体原因深究,可以归纳出地下管线在施工过程中挖断存在管理体制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1)缺乏统一的协调部门、监管不严。
城市地下管线复杂,且权属单位众多,需要综合协调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没有地下管线管理统一协调管理的部门,管线建设、管理处于无序状况,施工不能按计划同步实施,道路反复开挖现象较普遍。
2)管线资料不完整、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
城市地下管线资料不完整、不准确、缺乏综合管理系统是造成开挖施工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地下管线因其位于地下,安全问题容易被忽视,长期以来管线的档案资料得不到重视,资料遗失严重,造成施工安全事故也就在所难免。
3)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得不到法规的支持。
我国目前的相关法规并没有规定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在施工开挖时对管线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时,一方面由于管线涉及到多个专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过程中管线是否安全难以判断;另一方面信息资料的不完整增加了行政单位的误判可能性。由于权属单位对施工开挖不知情,不能及时指出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施工期间也没有监督的责任。
4)管线保护不按有关规定执行。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赶业绩、节省成本,嫌管线资料获取手续麻烦、管线探测周期长、费用高,在施工实施前不进行现场探测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管线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2.1 设立统一机构监管协调
为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做到信息共享,建议各地政府成立集规划、建设、管理、执法于一身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将地下管线的管理纳入到政府的管理职能之中,例如苏州、天津、武汉等城市都已经有比较成功的经验。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地下管线规划论证、指导并参与地下管线的建设施工、监督权属单位运营管理、建设和维护全方位全时空的地下管线动态管理系统、依法查处违章开挖等。
成立地下管线监管机构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重地上、轻地下,重审批、轻监管,重建设、轻养护”的城市建设状况的有效举措。另外,为了使综合管理部门发挥实质的作用避免舞弊,应赋予一定的执法权限和被监督的义务。
2.2 加强管线权属单位的监督责任
明确管线权属单位在施工前的现场确认责任和施工期间的现场监督制度。在施工审批过程中,在不增加申请人的申请时间下,优化审批条件,把权属单位的审核意见作为获得施工许可的前置环节,并在监督经费上需要给予适当的补助,以便发挥监督方的积极作用。
2.3 完善地下管线信息数据的建设和共享
目前全国范围都在进行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在普查基础上,对地下管线的各类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汇总、叠加,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形成规范、标准、完整的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配套建立相应的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机制,能够及时对各专业管线数据进行更新、维护,保证管线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便于相关规划、设计、施工单位及时获取相关地下管线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针对施工挖掘工程建设单位与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双方信息不对称、沟通渠道不畅通的情况,建议搭建工程建设单位与地下管线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服务平台,以完善地下管线信息沟通不畅的局面,减小施工破坏地下管线的损害。施工过程地下管线协同平台应实现如下功能。
3.1 实现管线资料确认
通过协同平台搭建,实现施工范围内管线资料由相关权属单位进行确认。避免了以往建设单位管线资料不完整、不准确以及联系管线权属单位困难等问题,实现快速便捷的管线资料搜集整理确认工作,为后续编制科学合理的管线施工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3.2 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协同平台,施工挖掘工程涉及相关各方可实现信息共享,如工程的施工范围、挖掘深度、施工工艺、相关联系人等信息均可在协同平台上由相关管线权属单位共享,管线权属单位提供施工区域内的管线权属、管线位置埋深及联系人等相关信息,实现施工过程中各种信息的协同平台上的共享机制。
3.3 实现平台交流
施工过程中涉及相关各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管线权属单位及行政管理单位等均有相应权限在协同平台一定领域内进行交流,如平台上确认相关管线具体线位、针对某种管线的加固方案进行讨论、提请管线单位进行施工监护等,实现协同平台的充分沟通交流。
3.4 实现实时监管
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协同平台可实现实时监管,既可实时掌握挖掘信息,便于对施工现场管线保护工作进行及时监督检查;又可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管线保护的具体方案及相关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处理;并通过设定具体审批环节,保证工程建设单位与管线权属单位之间及时沟通、协调配合。
城市地下管线涉及众多的部门和单位,其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政府和部门主管单位的大力推进,更需要相关权属单位的协同配合,才能真正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有效减少各类破坏损失。
[1]颜雪华.地下管线管理创新探讨[J].城建档案,2011(6):52-54.
[2]刘 敬.关于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几点思考——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8(3):104-106.
[3]阮 庄.市政工程施工中损坏地下管线的原因与对策[J].市政技术,2005,23(4):233-234.
[4]王克春.谈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21(11):144.
Discussion on underground pipeline protecting mechanism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Li Ping
(China Mettalugry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176,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underground pipeline damage causes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supervision coordination institute,strengthening pipeline unit supervision and improving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data,it describes underground pipeline protecting management measures,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f building underground pipeline coordination platform,with a view to realize dynamic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underground pipeline,construction process,management measures,coordination platform
TU990.3
:A
1009-6825(2016)36-0235-02
2016-10-09
李 平(1978-),女,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