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程 子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圆满落幕
编辑:程 子
9月14日下午,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向与会中外记者介绍本届盛会成果,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胜利闭幕。据介绍,本届东博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高经贸实效为重点,深化多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取得新成效。
各国政要高规格出席,进一步凝聚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识,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更加全面深入发展。中国和东盟共有8位国家领导人出席本次盛会,会期围绕主题举办了一系列高层友好交流活动。开幕大会以“聚力升级、比翼齐飞”为主题,寓意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凝聚合作之力,借力信息化、智能化,将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从传统向现代产业升级,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如鲲鹏展翅,乘风翱翔。
各国领导人和部长总结了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来双方友好合作成就,高度评价及东博会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明了进一步深化全面友好合作的共识和决心。
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突出国际产能合作,力促重大项目落地实施,经贸实效显著提升。本届东博会首次启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扩展馆,新增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总展位数达到5800个,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均创新高。各国企业申请展览面积超过12.95万平方米,比规划面积多17.73%。实际安排参展企业总数2669家,比上届增长21%。实际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东盟10国和区域外国家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比上届增长28.6%;使用展位1590个,比上届增长22.7%,占总展位数的27.4%。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7个东盟国家包馆。区域外有18个国家65家企业参展。本届东博会参展参会客商6.5万人;采购商团组89家,比上届增加4.7%,超过400名来自欧美、中东、南亚和非洲的国际买家到会采购洽谈,专业客商数量及质量进一步提高。首次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支持商协会大会暨企业家交流会,签署了《南宁倡议》,举办了中国—东盟企业家合作高端对话会,推动中国—东盟企业家筹备工作。
经贸对接取得新成效。会期举办了72场经贸投资促进活动。洽谈对接场面热烈,贸易成交活跃,达成了一批投资合作项目。新增的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区在新型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农村可再生能源、农业示范园区等方面促成了一批合作意向。新增的东盟投资及服务贸易展区,集中展示了东盟产业园区、投资项目,吸引了有意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洽谈签约。
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成果。国际经济与产能合作展区围绕铁路、电力设备、电子通讯、工程机械展区、先进技术、建材、金融等领域,吸引了中铁东方国际、中国铝业、华为、国家电力、广西投资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一批知名企业参展,东博会期间通过各类项目洽谈会成功签约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更多,涉及能源、航空、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
拓展合作区域迈出新步伐。本届东博会特邀贵宾国由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斯里兰卡担任,展示了国家形象和特色商品,举行了国家推介会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表演。新增“国际展区”,韩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阿联酋、澳大利亚、埃及、黎巴嫩等18个区域外国家参展,东博会从服务“10+1”合作向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延伸。
深化多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本届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34个高层论坛,其中会期举行26个,为历届最多。通过多层次、多领域交流活动,开展了部长级磋商及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之间的对话沟通,建立了更多的合作机制,启动或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丰富了“南宁渠道”,推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各领域的落实。
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信息港论坛发布了《中国—东盟信息化合作基础与发展展望报告》,成立了中国—东盟信息港战略咨询委员会;签署了金融、物联网、柬埔寨国家数据中心、基于北斗的跨境集装箱管理系统等合作项目。华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首次参展。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合作论坛发表了建立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倡议书,会期北斗/ GNSS展示中心揭牌。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峰会吸引了阿里巴巴、京东等中国电商领军企业及谷歌、微软等国际知名产业机构代表出席,围绕“互联网+引领未来,中国—东盟跨境合作”,探讨了“跨界互联,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发布了中国—东盟SPS合作备忘录《2017—2018年度执行计划》及会议《联合声明》和《联合新闻声明》,举行了中国—东盟边境贸易国检试验区揭牌仪式。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促成了中越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重点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开通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版网站。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启动了“中国—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发布了《中国—东盟环境展望报告》。
各项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提升,为各国宾客带来更高服务体验。本届东博会在新扩展馆增加了办证大厅、开幕大会会场、新闻中心、海关监管仓、停车场、餐厅、会议室等设施,现场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引进更多优质餐饮企业,增加现场供餐品种,现场满足6万人用餐需求。合理规划安检口位置,增加数量,优化安检程序,科学疏导人流,减少客商排队等候时间。首次在各安检口设置安检遮阳和制冷设施,首次在馆内配备电子储物箱,首次在展馆设置休闲排椅,首次设置大巴候客区、出租车候客区,会期一共安排了至少250辆出租车在现场服务。首次开通“掌上东博会”,为客商参会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首次在证件申办中引进二维码技术和可循环使用的RFID技术,减少办证成本、提高办证效率。首次通过互联网开展布展施工服务申请和展具租赁服务,鼓励企业在展位搭建中使用节能环保材料,打造绿色展会、智慧展会。接待服务、直航包机、翻译、志愿者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商务与投资峰会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信息交流,推动中国企业赴东盟投资,促进东盟国家对华出口,共建良好营商环境。与会代表围绕推动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深化中越经贸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平台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会期举办了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商务午餐会等活动,并启动了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平台正式运营,发布了中国—东盟(柬、老、缅、越)贸易便利化研究报告,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
盛会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255家媒体1434名记者到会采访,发稿量持续增多。除区域内媒体,“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参会的媒体记者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4日上午,中外媒体累计发稿超过16700篇,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推出了东博会特刊或专刊。东博会官方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3600万。微信用户超过2.1万。今年东博会开通了官方facebook平台,用户量突破5.3万人,信息精准送达全球20多万人,扩大了展会品牌影响力。《中国—东盟博览》杂志还发行了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特刊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特刊,营造了中国—东盟友好关系稳固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