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漏洞与对策研究

2016-04-06 09:00张春艳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货币资金漏洞事业单位

张春艳

摘要:事业单位货币资金,是事业单位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由于其流动性最强、涉及面最广、使用最频繁,导致管理上出现许多漏洞,致使货币资金被非法挤占和挪用,甚至产生舞弊和腐败。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本文分析事业单位在库存现金管理、银行存款管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并针对漏洞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落实不相容岗位职务分离、制衡;落实授权审核、审批;提高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审计监督、检查等应对措施,以期希望改进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管理水平,防范货币资金流失,让有限的事业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货币资金 漏洞 对策

事业单位货币资金,是指事业单位在资金周转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它是每个事业单位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支付资金,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资产的最终转换对象。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是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由于管理和使用上存在许多漏洞,导致部分货币资金被侵占、挪用,甚至产生舞弊、贪腐行为。近年来,随着中央反腐倡廉力度的加强,事业单位应结合中央精神,合理的使用货币资金,加速流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在流通中实现保值、增值,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一)库存现金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1)现金使用不规范。超范围使用现金、超规定限额使用现金(转账起点以上结算仍然使用现金)、大额结算使用现金,容易导致现金被非法套取、截留。

(2)库存现金、现金日记账与会计明细账三方余额不符。某些业务没有正规收据,暂时用白条借用库存现金处理业务,事后无法报账,形成白条,长期代替库存现金,由于业务经办人员更换频繁,形成大量白条呆滞顶替库存现金,长期无法处理,导致库存现金、现金日记账不符。另外,出纳人员经管现金日记账,会计人员经管现金明细账,二者余额长期不符。导致无法判断三方的现金余额,哪一方正确?账目混乱。

(3)报销凭证虚假填列。业务报销人员把私人购物发票有意掺杂在业务报销凭证中,而财务人员监督审核不够认真,应付了事、或迫于压力,单位领导审批不严格,或从中同谋、共享私利,致使现金从报销中顺利流失,导致舞弊和腐败。

(4)公款私存或收款不入账。收款业务人员或出纳人员,收入现金或从银行提取现金不及时入账,长期存入个人账户中,赚取利息或用于个人投资,损公肥私;另外,出纳人员收到款项时,不给付款方开收款收据,收到的现金不入账,据为己有,顺利贪污。

(二)银行存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1)三方银行存款余额不符。出纳人员经管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人员经管银行存款明细账,由于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长期不对账,会计人员不及时与银行对账单对账,导致无法判断三方的银行存款余额,哪一方正确?银行存款管理混乱。

(2)网上银行转账业务存在风险。网上银行登录和转账支付密码全部由出纳人员一人保管、使用,并由其一人办理网上转账支付的全部业务。另外,银行结算凭证的购买、领用、注销和支付密码由一人经办管理,没有遵循至少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开保管、存放。

(3)银行预留印鉴保管不当。银行预留印鉴一般为财务专用章和单位负责人人名章,为办理业务方便,长期由出纳人员一人全部保管,并由其一人办理支付银行转账款项,没有遵循两章由两人分开保管、存放。

(4)授权审批管理不当。支付金额不分大小、大额支付一律都由单位负责人一人签批确认,权力高度集中。

(三)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转移到其他账户中。某些单位找各种理由转款,从零余额账户结转到其他账户,在其他账户中进行业务支取或结算,逃避财政的监管,易导致货币资金管理的风险和漏洞。

(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提取现金私存或他用。单位出纳人员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中提取现金,如:编造多人因公出差,提取大量现金,存入个人账户,用于数天的短期投资、理财,导致私人挤占、挪用货币资金。

三、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漏洞的原因

(一)库存现金管理存在漏洞的原因

财务法律、法规滞后。现行《现金暂行管理条例》的规定落后于现实经济业务的需要,如对库存限额核定过低、现金使用范围过窄、结算限额过低,导致该用转账支票支付的款项而使用现金支付,另外,会计人员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相关财务法规学习不够、业务能力有限,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长期不对账,或各持己见,更没有重视现金的监督管理,并很少进行现金突击清查,导致现金白条、现金被截留、贪污等。

不重视会计凭证审核。单位领导任为会计凭证审核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忽视会计凭证的审核、监督。另外,会计人员在事业单位,一般属于后勤保障管理部门,地位不高,正气不足,会计凭证审核时,不够认真,应付了事,会计审核、监督形同虚设,致使报销人员套取现金。

(二)银行存款管理存在漏洞的原因

不相容岗位职务没有分离。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没有分离或分离不合理,出纳人员除办理现金的收付之外,同时担任货币资金收支账簿的登记管理、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登记管理、会计凭证和会计档案的保管,甚至银行预留印鉴保管也由其出纳一人保管,不相容岗位职务没有分离,另外,会计人员与出纳人员长期不对账;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不符时,会计人员没有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查找原因。在混乱中,为舞弊创造了机会。

没有实施内部牵制制度。出纳人员负责银行存款的管理,同时负责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工作,脱离会计人员的监管,没有相互牵制。会计岗位与出纳岗位长期一人多岗,没有定期转换,致使出纳人员利用公款舞弊。另外,缺乏授权审批制度管理,不论支付金额大小,都由单位负责人一人签批,没有按支付金额的大小,分别授权审批,更没有遵循大额支付由领导班子审批或联签制度。

(三)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管理存在漏洞的原因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管理松解。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没有额度和次数的限制,因此,出纳人员找各种理由钻空子,提取现金用于数天私存,逃避财政的监管。

(四)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原因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法律、法规淡薄,对会计人员不重视。多数事业单位领导认为会计法律、法规是会计人员应学习掌握的,领导无需花费时间学习,并认为会计工作简单,每个人都能胜任,不过是审核单据、记账、算账、报表、支付资金,没有特殊技能。领导的漠视,导致会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思想懒惰,会计法律、法规没有真正落实或流于形式。

会计人员或业务经办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丧失原则,千方百计从工作中谋取私利,侵占公款。另外,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知识匮乏,实操技能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综合业务能力不足,财务账目混乱。

四、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落实不相容岗位职务分离、制衡

运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理论,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确保不相容岗位职务分离,形成制约。货币资金不相容岗位主要有:审批与执行、保管与收支、保管与盘点清查、记录与审计监督、执行与审计监督。

(1)收支业务归口管理。明确财务会计部门管理各项收入和支付业务,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私存、私分。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票据的申领、使用、销毁应由至少两人以上管理,并履行规定的手续。

(2)会计岗位应相互制衡。会计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另外,出纳人员经管的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会计人员经管的各项明细账,应每月至少核对一次,会计人员到银行领取银行存款对账单,并每月至少核对一次,发现不符,应及时查找原因,发现重大的问题,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单位领导推辞或解决不了的,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纪检机关反映情况,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3)货币资金和印章应由两人以上经管。未经授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接触货币资金,并办理收支业务,也不能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的全过程,至少由两人以上经管;更不能一人保管收付款项的全部印章,财务专用章和法人名章应由两人以上分开保管。

(二)落实授权审核、审批

全面梳理货币资金收支的业务流程,每笔货币资金的收付都要经过预算、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每个环节找出收付风险点,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未雨绸缪。

(1)明确审核人审核权限。审核人应在授权范围内审核,明确其审核责任,不得越权审核。重点审核原始单据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填制是否完整,业务是否符合预算,审核手续是否齐全;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过审核后,才能申请审批。

(2)明确审批人审批权限。审批人应在授权范围内审批,明确其审批责任,不得越权审批,涉及大额资金支付应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审批,会计人员应遵循财务程序、审核权限、审批权限办理收支业务,对越权审核、审批的可拒绝办理。电子支付业务,尽管支付方式已改变,担仍需按正常的收支履行财务手续,不应随意简化。

(三)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并保证会计人员职权不受侵犯。单位负责人是货币资金管理的领导者,会计人员是货币资金具体管理者。

(1)提高单位负责人的思想认识。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每年应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会计法》、会计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并带头贯彻和宣传,像每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一样,定期培训学习,登记考勤,并记入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重视和支持会计人员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法》、会计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理论的培训学习,同时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并提倡加强与各业务部门沟通、协调,主动参与单位的经济管理,定期实行会计岗位的轮换,鼓励会计人员重视业务学历教育,对于表现优秀和完成学业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作为晋升和聘任会计职称的重要条件,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综合业务能力。

(四)加强审计监督、检查

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监督、检查,包括内部监督、检查和外部监督、检查。

(1)内部监督、检查。由单位内部审计担任,从单位内部角度,监督、检查主要内容是:收付业务是否归口由会计部门管理;会计岗位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收付业务的审核、审批或授权批准是否执行到位;抽查、盘点库存现金、现金日记账和现金明细账三者是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明细账三者是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不符的,可能存在重大问题,应对未达账项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另外,监督、检查印章的保管是否由两人以上分管;票据与印章是否分开保管;有关货币资金的业务处理是否及时等,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解决措施,并监督、检查加以纠正和完善。

(2)外部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和国家审计部门承担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监督、检查。从外部的角度,在内部审计的基础上,对货币资金的来源、使用、运行等情况,进行再次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督促被检查单位进行整改。另外,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大财政直接支付比例。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操作规程,加大对零余额账户的监管力度,并详细追踪掌控每一笔货币资金的流向,发现问题按规定严肃处理。

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货币资金业务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一经查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涉及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行为,审计机构应与纪检监察机关沟通、合作,并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徐传和.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4(04)

[3]安旺东.浅析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风险与防范[J].会计师.2015(07)

猜你喜欢
货币资金漏洞事业单位
漏洞在哪里
侦探推理游戏(二)
浅谈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探讨
浅析货币资金审计的关键控制点
漏洞在哪儿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视频、Office漏洞相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