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谋略之三十六计(八)

2016-04-06 02:59罗小布
传播与制作 2016年3期
关键词:同仁网关有线

罗小布

第二十五计是“偷梁换柱”

古曰:“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拽其抡也”。简单地讲,就是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如“偷天换日”、“偷龙换凤”或“假公济私”。

有线虽然身陷各种困境,但依然有许多机会可以利用,其中就包括通过“偷梁换柱”或“偷天换日”或“假公济私”,使有线起死回生。

“假公济私”“互联网+”,也就披着“互联网+”的外衣,去套取或链接有线需要的资源。当务之急,是借机链接影视内容产业、新闻产业、演出产业、游戏产业......。

以工业4.0的名义,即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名义,在将网络延伸到各种社会资源的同时,构建公共服务云平台,并利用云平台控制社会资源。如“公共文化云”......。

在“公共文化云”中,又以“四化”为外衣。一是“均等化”,表面上老少无欺、城乡无欺;实质上不仅借机扩大网络,特别是针对新农村建设,借机挤掉直播卫星和地面广播,而且抢占文化站等公共空间资源。二是数字化,也就是以“互联网+”等名义,通过网络优势,抢建平台,核心是寻租公共权力。三是社会化或市场化,也就是以引进民营资本或社会资本的名义,将部分寻租的权力变现。四是标准化,实质上以标准化的名义,提供最基本的、免费公共服务,让免费部分的投入最小,让可以市场运作或收费的部分最大;如只是提供基本的电子图书馆和4K社区电影院服务,而把健身、游戏等作为收费性服务。类似的还有公共热点WIFI、公共服务移动网等。热点WIFI中公共免费上网是外衣,通过自办节目获取广告收入是本质。公共服务移动网中的公共服务是幌子,抢占频点是本质......。

政府喜欢的“智慧城市”也是很好的“假公济私”的外衣,目标是“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也就是,把政府丢在“智慧城市”的马路上,有线沿着政府敷设的马路两边进行商业开发;还可借昨日的“假道伐虢”之计,用街道办事处为跳板,以B2C可视通讯网为纽带,占领家庭;再以机顶盒网关为中心,以智能家居为噱头,以物联网的名义,霸占百姓的资产......。

新老媒体的融合更是“偷梁换柱”或“假公济私”的机会。如“穿新鞋走老路”,借机把电视的交互部分做大做强。又例如,以占领全媒体舆论阵地的名义,建立“中国视频新闻拆条和分发中心”,让流量倒挂。

国网整合全国有线也可以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如带头成立各类全国性业务的专业公司,各有线共同参股,并向社会资本开放;如大数据公司,以标准化的名义,统一免费配发软件或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运营。

需要提醒同仁的是,“偷梁换柱”只是雕虫小计,“偷梁换楼”才是本事,而这个“楼”对于有线而言,就是“政治地位”和“政治资源”。如国网的大数据公司,通过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以反腐为目的或名义的影视据采购评估系统或平台,既获取国网大数据公司的政治地位,又推广了大数据应用,即“偷一根梁”换“两栋楼”。

今天关于市场业务运营的第121个问题是:你认为政府、社会喜欢哪些类似于“互联网+”的“大梁”?这些“大梁”后面隐藏了哪些利益?你能用什么“偷梁换柱”的方式获取这些利益?你认为有线还缺少哪些政治资源?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换取这些政治资源?你认为国网应该组建哪些全国性的专业公司?......

第二十六计是“指桑骂槐”

古曰:“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简单地讲,通过某种有效的暗示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杀鸡儆猴”、“敲山震虎”......。

有线目前的困境、尴尬、委屈、冤枉等。有些事情“额娘”知道,有些事情“额娘”并不知道;同样,“皇叔”(本地政府)经常调换,有些事情也不清楚;“皇阿玛”早有圣旨,“额娘”也有懿旨,有线即便是天大的委屈,也不许对百姓说。但是不告御状得不到地位;“皇叔”的衙门前,不击鼓,没有资源;百姓面前不倾诉,得不到同情。“指桑骂槐”不失为一种良策。

第一个需要“指桑骂槐”的是3/5/6/8,可以说没有有线鼎力相助根本没有它们的今天;用了有线名,捞了有线的钱,睡了有线床,让有线替央视家族敬老扶幼,甚至传种接代;现在看有线容颜已去、年华消退,就拚命公开“嫖娼纳妾”......,是可忍孰不可忍。尽管有“额娘”护着,有线家族也要有行动,“敲山震虎”;建议在不伤自身筋骨的前提下,把CCTV-8排序在所有卫视之后,以示警告。

第二个需要“指桑骂槐”的是爱上电视,包括其始作俑者,必须对与其勾结者予以实际行动的警告。实际行动包括对汉奸家属惩罚,如排序靠后、频道下线或部分下线、拒绝签约和付款、引入或倾斜其竞争对手等。

第三个需要“指桑骂槐”的是OTT,主要是抗议“额娘”的政策不公平。如,OTT可以跨域传播、轮播,而有线却不允许;有线可组织“城市优秀节目联播”、点播式轮播等来“旁敲侧击”。

第四个需要“指桑骂槐”的是“皇叔”。一方面采用“针对手机免费上网”的策略,抗衡倭寇“宽带送IPTV”政策。另一方面以无线城市的名义、开放光站或在光站内插WIFI网关(技术名称为光纤无线分享器)、全面与中国移动合作5G,同时架构700兆的“中国公共服务移动网”,打破现有的宽带格局,重新争取宽带话语权。

第五个要“指桑骂槐”的是假4K或伪4K企业。开播4K节目,向社会公示什么叫4K电视系统,包括4K片源、H.265解码、带宽保障、4K显示屏、4K效果。既打击倭寇,又警示伪劣者,同时教育百姓。

第六个要“指桑骂槐”的是国网。如果再不作为,有线就自己抱团组建全国性的业务公司,开展全国性业务整合和自救;甚至把全国性业务出售给第三方。如同“电视院线”一样,有线可以不依靠“白天没有太阳,晚上没月光”的“救星”,独立组建数据公司、广告公司、4K电视公司、游戏公司、网关公司、BOSS公司......。

需要提醒同仁的是,有线深陷困境或危难时,不是没有呐喊,不是没有申诉,不是没有写下含泪的血书,有用吗?温柔的暗示或“指桑骂槐”早巳无济于事!只有行动才是最坚定、最强烈的暗示,但这样自然履行不了“第一任务”(受领导赏识或被领导提拔)或自毁仕途前程;因此,还是建议同仁们慎用“指桑骂槐”,尽可能地“忍气吞声”或“苟且偷生”......。

今天关于市场业务运营的第122个问题是:你能诉说一下有线所遭受的冤屈吗?你是否向“额娘”和“皇叔”申诉过这些冤屈?你的申诉管用吗?你敢用行动“指桑骂槐”吗?......。

第二十七计是“假痴不颠”

古曰:“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简单地讲,宁可假装着无知而不行动,不可以假装假知而去轻举妄动。

有线当务之急,真正认知OTT。目前,有线,甚至业界,只认知了OTT盒子的一面,没有认知OTT网络云平台和CDN分发的一面。简单地讲,“网络设计+OTT盒子的设计”才是完整的解奧方案;同仁们千万不要雾里看花,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无论在品质或效果上,还是在总成本上,OTT的网络方案是成败的主要因素或主要矛盾,大麦和乐视是典型的实例;同仁们去调研一下、研究一下,好吗?有线攒点银子不容易,糟蹋不起呀,干万别“不伪作假知妄为”!因此,在OTT上真正可怕的对手是倭寇、鹏博士,而其他尽管努力部署分发节点,但很难实现全网到位的OTT网络部署。

这里提出一个命题,终端智能化(处理器、缓存、操作系统等)巳经不仅是趋势,而是事实;盒子(无论是OTT盒子,还是有线机顶盒)作为过渡产品将被网关所替代,作为要体现后发优势的网络公司,为什么不考虑直接用网关来实现呢?需要说明一下,这里所指的“网关”与应用无关,只与网络有关,而且不仅是面向有线网络,同时也面向倭寇的网络(OTT倭寇宽带);不仅有家庭的WIFI,而且面向各类智能终端,包括智能化愈来愈强的电视机。

同样的“不怀好意”或调侃有线网络“高手”或“技术砖家”者,是哪些鼓吹有线做纯IP网络厂家,包括化纤到户的厂家、小C的厂家、EOC厂家;试问,有哪一个厂家给出过与其配套的网络方案?同仁们,请在把这些厂家的“糖衣”吃下去的同时,务必把“炮弹”还回去;你的领导尽量是宣传系统出来的干部,但他们是好人,与你无怨无仇,你别伙同哪些“不怀好意”的厂家害他们,好吗?......。

全国各有线的发展参差不齐,“假痴不颠”告诉你,什么是后发优势;这就是从前人的实践中寻找真正的“认知”。有线“真正认知的东西”应该是,理论是完备的、标准是成熟的、实践已证明的、业内巳广泛使用的、经济上能承受的、风险可控制的、市场效果是显著的、具有配套或成体系们的、可管理可运营的??。没有认知社会巳进入高清、交互时代,算小账发放标准、外置双向、无WIFI机顶盒,让多少有线网络公司把苦水往肚里咽,还要强颜欢笑?今天市场出售的大部分都是4K电视机、互联网成为刚需、手机成为第一媒介,你还准备开始发展高清交互?你还听信“额娘”身边的“臭参谋”,什么“4K还有若干年才到来”的鬼话?你就准备三代受穷吧,甚至建议你提前写好“遗嘱”吧......。

有线家底薄,没有风投或VC;体制决定了,有线无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试不起错。因此,有线不能盲目效仿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可以用不成熟产品,因为花的是风投、股市和百姓的钱,有线行吗?

“假痴不颠”不是让有线不与时俱进,而是把“试”与“进”分清楚。“试”是为了求“知”,只有求得“真知”后才可“进”,否则“宁伪作不知不为”。需要告诫同仁的是,在“试”的阶段,千万别急于向“额娘”汇报;一般到“额娘”哪里都是捡“好”的说,一方面在“试”阶段,“好的”不一定是“真的”;另一方,面,“额娘”一高兴,把你当“模式”了,坏了,“模式”往往会“磨死”,因为有线历史上很少有“试”阶段的“模式”不死的,而且“磨死”的先烈都没有被追授为“烈士”,其家属多数都生活的很惨。

此外,在政府项目的关系中也要注意“假痴不颠”。一般对政府的行政领导要“敬为上”,对政府的技术官僚要“恭为上”,对自己不熟悉的事务要“学为上”,对政府人员或评委很精通的业务或领域要“捧为上”。

今天关于市场业务运营的第123个问题是:你企业有无未认知而为事情?假设你力荐OTT,你去实际运营的OTT企业调研过吗?你了解他们的平台和网络方案吗?(为了与你签独家协议的牌照方,一般不会向介绍这些,只会介绍OTT盒子能力多么强,多么便宜,再次提醒同仁不要上当)。在4K电视终端如此流行的年代,你的新机顶盒不支持4K的理由是什么?你知道有线历史上有多少先“模式”、后“磨死”的故事吗?...... B&P;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同仁网关有线
基于FPGA的工业TSN融合网关设计
基于ARM架构的工业物联网网关研究与实现
有线谋略之三十六计(七)
时代华纳有线启动部署融合有线接入平台CCAP
时代华纳有线将为Xbox 360提供300套频道节目
基于ENC28J60的嵌入式以太网/CAN网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