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宁
(辽宁省水利厅,辽宁沈阳110003)
辽宁省水资源配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吴 宁
(辽宁省水利厅,辽宁沈阳110003)
摘要:本文对辽宁省水资源配置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水资源配置规划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规划的重点工程符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其效益显著。该配置规划在环境影响上可行。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为辽宁省经济转型期水资源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环境影响
辽宁省水资源配置规划是依据辽宁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查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保护情况,针对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主要问题,预测未来水平年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统筹兼顾辽宁省规划水平年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出解决水资源的基本思路和措施,提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使辽宁省城、乡、镇供水水源地充分发挥效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2]。
2.1 河水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节奏的加快,辽宁省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和排污量的不断加大,直接导致省内部分水域环境超负荷运行,承载能力下降,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3]。
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省大中型水库水质较好,Ⅱ类、Ⅲ类水质占到全省河流总数的80%以上,V类水质占有较小的比例,特别是城市河段的水体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经过调查发现,其主要污染物指标包括NH4-N、COD、石油类、BOD5、挥发酚等含量超标几倍甚至十几倍。
2.2 地下水超采严重
水资源的缺乏导致城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独有现象,有些地区地表浅水层已被抽干,例如沈阳市市区地下水位已由建国时的3.78m骤降到现在的22.5m,其中的最大降水深度达到35m,枯水期漏斗面积约90km2。大、小凌河内分布着绥丰、博字、新庄子、六段等城市和工业地下水水源,属于限采水源区。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天然降水量减少,地下水取水量不断加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域内地下水因“采补”严重失衡已出现海水向内地入侵现象,目前受海水入侵威胁较重的面积已达560km2,已占区域面积的62%,因此,压缩地下水超采量,恢复地下水采补平衡,保护地下水资源已十分迫切[4]。
2.3 灌溉用水污染严重
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农田灌溉用水量,导致大量污染水作为农田灌溉用水。例如,位于浑河流域的张士农田灌溉区,污水农田灌溉面积高达30000余亩,20年间使得农田地表0.5m范围内沉积有大量的重金属,重金属镉含量严重超标达到4.6倍,对稻米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大量污水用于农田灌溉,直接导致农田土质严重污染,有机质流失,农作物产量大面积缩减,农作物有害物质超标,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
2.4 河口及滨海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海水水位不断上升,直接导致沿海地区地下水及河水矿化现象严重,河口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例如,毗邻营口、盘锦的滨海湿地,其中包含有面积达到120万亩的双台子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数量多,资源较丰富,综合价值较高。由于地下水量的骤然减少,湿地面积减小污水的肆意排放和农田灌溉,水质污染严重,直接威胁湿地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2.5 城市河湖景观及绿化用水缺乏
辽宁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随之对周围环境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绿化用水量远远不足,直接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康平县城西的卧龙湖是辽宁省最大的内陆湿地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约7000hm2,是辽北的天然湿地,该湖中还是鹤鹳等物种的理想栖息地。近年来,卧龙湖湿地萎缩较快,除了降雨量偏少、气温增高、蒸发量加大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周边用水、耗水量加大,因此,为保护和恢复卧龙湖湿地功能,急需配置生态环境需水量[5]。
根据水资源配置规划特点及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制定的环境保护目标和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指标表
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规划目的在于解决辽宁省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情况,解决省内大部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并经过合理配置现有规划水源情况,逐步实现由上及下的规划配置,最终实现全省范围内的水资源配置[6]。
4.1 社会环境影响
4.1.1 施工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源工程建设是水资源配置规划的重中之重,由于工程的建设需要占地、拆迁移民等,将对利工程建设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产生较大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工程的建设也会导致施工现场空气质量、声音环境质量较差等,对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带来不便。
4.1.2 水利工程建设后期对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规划配置优化后,能够极大地改善全省的工业、农业等供水条件,保证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农业设施的不断改善可以实现粮食的高产增产,促进农民增收,还能够保证农民的饮用水安全,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规划工程实施后,辽西北地区重度缺水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可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实施后,可彻底解决缺水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滞后、人民贫穷、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保障人群饮水安全,有效提高各市特别是缺水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辽宁省国民经济永续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4.2 生态环境影响
4.2.1 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用地包括管线、地基、沟渠等等,势必会造成原地貌和地表植被的破坏,原有的土壤肥力也将会受到影响,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系统平衡。遇暴雨集中季节,土石方开挖或者施工弃渣防护条件简陋,防护不力,还会对河流的原有生物、水文等造成影响,产生永久性的后果。
4.2.2 水利工程建设后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配置生态环境需水量是防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为康平县卧龙湖湿地配置生态水量9600万m3/a;通过保证湿地苇田补水,从而间接保证了双台子河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鸭绿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湿地的生态补水量。卧龙湖等重要湿地环境水量的配置可以遏制湿地面积萎缩的局面,保护和维护湿地功能,有利于珍稀动植物的栖息、繁殖和生长,对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双台子河口自然保护区湿地补水不但有利于保持河口湿地功能,还能缓解大小凌河湿地的海水入侵速度,对保护大小凌河湿地宝贵的地下水源非常有利。
4.3 水环境影响
4.3.1 施工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在施工建设期间极易受到影响和污染,应特别注意保护。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废水的排放,以及含COD、BOD5、SS、石油类等污染物的生活污水等,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放置、处理和排放等都将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特别是含油等有机污水难降解、难消除,不仅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还会阻塞土壤间隙,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动植物的生长。
4.3.2 水利工程建设后期对水环境的影响
辽宁东部地区及鸭绿江流域是我省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鸭绿江流域现以水能开发为主,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本次规划的重点工程—辽西北供水工程实施后,鸭绿江流域内水资源的配置会更加合理,利用率会提高,以保持东、西北部水资源的平衡分布,提高东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工程规划实施后,应采取水资源保护措施,例如:河流疏浚、河库清淤等,改善省内河流污染情况,实现水质质量安全达标,保证人民生命安全[7]。
5.1 生态环境保护
对规划工程临时占用的耕地,在工程结束后需恢复耕种;对临时占地破坏的林地,在工程结束后栽植适宜的树种进行恢复,清理工程现场,做到场地平整。对于被淹没和破坏的国家级保护植物,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采取异地栽植措施。施工布置及施工管理应按照规范要求科学合理有效,特别是在工程开挖运输过程中,尽可能缩短临占地的时间,将对施工过程中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破坏降到最低。减少对施工区域内植被的破坏,在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建设中,对施工范围内地表确需剥离的表层和土壤合理堆存,以备施工队伍撤离时恢复,尽快使植被恢复原貌。采取植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树种草种要因地制宜,选择本地适生植物品种,尽可能恢复原始状态。
5.2 水环境保护
根据国家规范和辽宁省相关文件,制定了水资源保护多项措施,具体如表2。
表2 水资源保护工程/非工程措施统计表
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应及时处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即可排放,引进先进技术和污水处理设备,并将达标后的污水排放至附近用于灌溉;施工驻地的生活垃圾应设置垃圾坑统一填埋;对于机动车、施工机械等排放的废油废渣应采取隔离焚烧方式进行集中处理等[8]。
(1)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配置规划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对重点基础工程的相关规定。规划的逐步实施,可提高辽宁省水资源分布的平衡与稳定,促进省内各地域、各市、县、乡等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应用,解决了地下水超采现象,满足了工业用水的需要,解决了农业、生态用水严重缺乏难题,有利于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施。因此,本规划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孙继会.海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环境影响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5):30-32.
[2]才庆欣.南票区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9):27-29.
[3]高宏.喀左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 (03):34-35 +45.
[4]于永波.建平县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11):27-29.
[5]孙继会.鞍山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5 (03):30-33.
[6]韩启民.阜蒙县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10):33-36.
[7]邓志国.大石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J].水利技术监督,2015(03):28-29 +51.
[8]杨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7),64-67.
作者简介:吴 宁(1967年—),女,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5-10-12
DOI:10.3969 /j.issn.1672-2469.2016.03.002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469(2016)03-0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