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激发感传循经线体表温度及血流影响的初步研究

2016-04-06 13:44许艳琴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金昌737100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灸法血流

许艳琴(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金昌 737100)



艾灸激发感传循经线体表温度及血流影响的初步研究

许艳琴
(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金昌 737100)

【关键词】灸法;循经感传;体表温度;血流;综述文献

灸法,古称“灸焫”,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益气、回阳固脱、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灸法能激发循经感传,使气至病所,是灸法获得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早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已明确提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愈”。因此灸法与针刺一样,治疗疾病的关键是达到“气至”,故在《灵枢·九针十二原》有“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感传,气至病所[1]。近年来灸法的临床及机理研究较多,但有关灸法循经感传现象及循经温度、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将其归纳如下。

1 循经感传现象

感传现象主要包括灸感性质、感传率、感传路线、感传出现的平均时间、感传方向、感传长度、感传速度、感传宽度等特征。灸感的性质[2-3]大多以热感为主,其次为痒感、痛感、沉重感、发凉感、酸胀感、放电样感、麻木感、蚁行感、吹风样感等。感传率[3]为55.47%。感传路线[4-5]有循经感传、异经感传、非经感传、趋邪感传等。丁沙沙等[3]在艾灸足三里时发现感传出现的平均时间为17.46 min,感传方向为单向或双向性。感传长度可传至膝盖或犊鼻,至足三里下3寸、下4寸、下5寸、下6寸,至足背、腹部等位置。感传的速度[4-6]为0.83 cm/s,13 mm/s,6.22 cm/s,但测量标准不统一。感传宽度[3]多呈线状或带状传导,宽度为2~5 mm。薛宁等[7]认为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出现灸感的概率与感传的速度都有所提升。

有研究比较了不同艾灸方法或不同刺激方法之间感传现象的差异。如陈克勤等[4]观察不同灸法引起的循经感传现象,表明艾炷灸感传长度及感传率均大于艾条灸。朱崇斌等[8]将艾灸与其他刺激方法比较,观察对循经感传速度及激发时间的影响,表明各种刺激方法影响的只是感传的激发时间,对感传速度无明显影响。有研究表明[9]在穴位流注时辰灸之,经气易于激发,感传出现率可以提高。

此外,陈日新所提倡的热敏灸是目前此领域研究的热点。他在临床中发现灸某个部位时可出现某些特殊现象,如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及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此为腧穴热敏化现象[10],呈现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11]。其中“传热”多数为循经传导,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经脉感传,疗效可大大提高,故有“灸之要,气至而有效”之论[12]。

2 艾灸后体表温度、血流、能量代谢的变化

体表的温度主要由局部血流量的多少和局部组织代谢量决定。局部血流量较大,则体温较高;局部组织代谢旺盛,产热增加,则温度较高。说明三者呈正相关。

2.1艾灸后体表温度的变化

研究发现[13]艾灸穴位可激发感传循经线温度的变化,施灸手阳明大肠经商阳穴,其同经的合谷、曲池、臂臑各穴温度均较灸前升高。说明艾灸引起循经穴温变化为经络及其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客观指标。日本学者[14]研究发现单壮艾灸小鼠腹部,施灸点皮肤外温度上升高达130℃,皮肤内温度在56℃,说明艾灸刺激不仅刺激浅层,也可渗透至深层。董新民等[15-16]研究发现,艾灸穴位后温度变化表现出有序性特征,包括温度的有序性升高、降低及施灸过程中对机体不同层次组织温度的有序性传导变化,并且随时间变化呈动态曲线反应。岳公雷等[16]用不同质量艾炷灸温度时间曲线变化的研究,将不同质量的艾炷固定于150℃温度计的水银柱上,艾炷上方点燃后即计量其温度变化, 每10 s末读数并记录。结果表明,艾炷燃烧的温度最大值及其时刻、艾灸时间,与艾炷质量呈正相关。

王家平等[17]研究了不同灸法对足三里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给予温和灸、隔附子饼灸和隔姜灸3种不同灸法,并用热电偶测温仪实时动态监测施灸过程中足三里穴局部皮肤的温度曲线并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灸法具有各自不同的温度曲线特点,温和灸呈小波平缓的温度曲线特点,隔物灸呈大波浪式递增的温度曲线特点。

此外,孙志波等[18]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发现温灸前家兔“后三里”穴能诱发出循足阳明胃经的高温线;张栋等[19]还发现胆囊病变后体表出现的躯干侧面纵向高温线与胆经走行相近,内脏病变是循经高温线产生的机制之一。体表的温度主要由局部血流量的多少和局部组织代谢量决定。局部血流量较大,则体温较高;局部组织代谢旺盛,产热增加,则温度较高[20]。张栋等[21]还认为当艾灸刺激产生后,皮肤表面的升温说明了控制皮肤血管收缩的交感神经张力降低,皮肤血流量增加,导致了温度的升高,但是艾灸后循经高温线只出现在皮肤表层。

2.2艾灸后体表血流的变化

艾灸可使局部的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增加。张栋等[22]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对12例健康人体艾灸前后体表出现的血流变化予以大范围的显像,分析体表血流分布与艾灸作用的关系。结果显示艾灸可以引起手部微循环血流量的增加。

黄涛等[23]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观察艾盒灸和电热砭灸对气海、关元穴处的血流变化,结果表明传统的艾盒灸对全身微血管灌注量的即刻升高效果以及施灸局部的远期升高效果要优于电热砭灸仪,但电热砭灸对施灸局部的体表微血管灌注量升高效果与传统艾盒灸相同。王广军等[24]采用电热砭石刺激健康人右手第3、4掌骨间,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观察刺激前后不同时间段右手皮肤血流和脐周血流。结果表明电热砭石刺激能显著提高局部手背皮肤血流,而对脐周血流无明显影响。

史恒军等[25]采用江苏协达公司生产的XDM-1型微循环电脑检测仪检测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在艾灸前后血液流态、管袢状态的积分值及总积分值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尤以血液流态改善最为明显。结果表明艾灸前红细胞聚集,血液瘀滞,血流缓慢,血液流态和管袢积分增高,艾灸八邪穴后,红细胞聚集程度明显降低,血流速度加快,血管外周阻力降低,血液流态和管袢积分明显下降。

马惠敏等[26]用电针和艾灸作用于健康人足三里穴,应用红外热像、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观察丰隆、下巨虚和皮肤高温区的温度及皮肤微循环灌注的改变,结果表明电针和艾灸对下肢穴区血流灌注作用十分显著。

2.3艾灸后能量代谢的变化

ATP作为各种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马春红等[27-28]研究发现,艾灸后家兔循经高温组织的Na﹢/K﹢-ATP酶及Mg2﹢-ATP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区组织,提示艾灸后循经组织温度变化可能与Na﹢/K﹢-ATP酶、Mg2﹢-ATP酶活力增强,组织能量代谢旺盛有关。此外还有研究表明[29],人体穴位红外辐射不仅含有人体热信息,而且还和人体内能量代谢等因素相关,穴位点的ATP能量代谢比周围要高。

3 艾灸后穴位细胞、分子的变化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艾灸温热刺激与穴位局部肥大细胞密切相关。艾灸可引起皮肤炎症反应,施灸部位发红,肿胀,白细胞渗出,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其血浆渗出可能与肥大细胞密切相关[30]。罗明富等[31]在研究电针和悬灸对大鼠穴区肥大细胞(MCs)分布和脱颗粒的不同影响中证实电针和悬灸对穴区组织内MCs的数量、分布以及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明显不同,艾灸对MCs脱颗粒的影响强。

有学者[32]在对施灸局部组织的研究中发现艾炷直接灸刺激能直接诱导局部肌肉产生热休克蛋白(HSP)。

在艾灸温热的刺激下,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能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33]而血管内皮细胞亦含有丰富的TRP[34]。

4 艾灸的特性

4.1艾灸的热传导特性

艾灸经脉循行线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特性。如张维波[35]采用艾灸经脉循行线热传递特性的研究中,用线香加热经穴,用多道温度探头精确观察循经的温度变化,发现经脉循行线具有较好的热传导特性;兰彩莲等[36]采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到艾灸时人体经脉线有较好的传热特性,经脉线上导热性能优于非经脉线。高淑媛等[37]使用探穴测温仪测量艾灸时循经穴位温度变化,发现艾灸激发感传出现时人体循经穴位温度普遍较灸前升高。张栋等[38]认为艾灸效应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艾灸过程中皮肤组织温度的变化来诱导的。一是热量通过机体组织的直接传导作用,使施灸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二是机体对热刺激产生反应,循经沿躯体纵轴组织的温度升高现象。

4.2艾灸的光传导特性

刘湘容等[39]研究了艾灸内关穴前后手厥阴心包经的光传输特性以及艾灸内关穴附近1 cm处的非穴位点前后非经络组织的光传输特性。结果发现艾灸后手厥阴心包经与其周边非经脉组织上的光传输效率都明显降低,但手厥阴心包经上的光传输效率衰减更显著。研究表明由于艾灸的温热效应,使艾灸后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血流加速,单位时间内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增加[40],使得局部皮肤血液中各种微粒数量增多,导致光在组织中衰减增加,光传输效率降低。

5 结语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灸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循经感传现象、温度、血流及灸法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灸法感传的实验研究大多为现象研究,机制研究较少。对灸法感传现象的特征研究不够全面。操作方面缺乏统一规范化标准,如灸法的种类、灸疗时间及灸质等有关灸量问题,尚未提供客观指标。

从穴位及循经线的温度、血流特性及灸疗效应的始动环节、信号传导过程、靶点调节的途径等入手研究经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灸法到底是如何激发感传,即灸法激发感传的始动机制研究尚未有研究报道。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当注重灸法激发感传的始动机制研究。此外,很少有学者将受试者的主观感觉与客观指标结合来研究灸法感传现象,患者主观感到感传出现时循经部位的相应指标是否也发生变化尚未得到证实。研究结果尚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证据。今后的临床研究尚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增加灸法激发感传疗效的可信度,促进灸法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赖岳玄.温和灸灸感和高脂血症疗效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6.

[2]方晓玲.艾灸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灸感与穴位温度变化及疗效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6.

[3]丁沙沙,尚秀葵.健康人足三里穴灸感感传现象的初步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2):24-26.

[4]陈克勤,郝少杰,成新艳,等.灸法循经感传规律的初步研究[J].陕西中医,1988,9(5):218-220.

[5]刘龙彪,冯祯钰.829例患者灸感观察分析[J].陕西中医,2000,21 (4):176.

[6]刘维洲,杨云碧.几种基本感觉形态激发感传的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6,5(4):52-54.

[7]薛宁,王耀帅,王玲玲.温和灸足三里600穴次灸感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54-1055.

[8]朱崇斌,孟昭威,周逸平.不同刺激方法和参数对循经感传速度与激发时间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4):44-47.

[9]张仁,王立新.子午流注纳甲法对得气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 1985,4(4):27-28.

[10]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杂志,2006,47 (12):905-906.

[11]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

[12]陈日新,康明非.灸之要,气至而有效[J].中国针灸,2008,28(1): 44-46.

[13]高淑媛,周静玉,王茜.艾灸激发感传循经穴位温度变化的初步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1992,21(1):40-42.

[14]黄秋风.艾的燃烧温度与机体内的温度变化,施灸局部的皮下及肌层内温度[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5):48.

[15]董新民,董泉声,先茂全,等.不同灸法对穴位温度影响的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1999,19(1):22-26.

[16]岳公雷,杜广中,张磊.不同质量艾炷灸温度时间曲线变化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704-706.

[17]王家平,余曙光.不同灸法对足三里穴位局部温度及Trp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5.

[18]孙志波,张栋,罗明富.温灸诱发循经高温线形态学和组织酶化学相关机制研究[J].针刺研究,2005,30(2):102-105.

[19]张栋,付卫星,叶燕燕,等.实验性胆囊炎家兔体表循经高温线显示[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1):42-43.

[20]Lymans'kyĭ IuP,Kolbun MD.The information-wave hypothesis of a pain[J].Fiziol Zh,2004,50(3):92-102.

[21]张栋,王淑友,王援朝,等.循经高温线下深部温度的测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0):62-64.

[22]张栋,王淑友,马惠敏,等.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针灸效果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5):37-40.

[23]黄涛,王瑞红,张维波,等.传统艾盒灸与电热砭石对皮肤血流量影响的比较观察[C].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2009:144-146.

[24]王广军,张宇沁,王瑞红,等.电热砭石对手背局部皮肤血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9,26(5):382-384.

[25]史恒军,赵宁侠,郭瑞林,等.温和灸对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42-43.

[26]马惠敏,白晓东,王淑友,等.电针和艾灸对局部组织温度及血流影响的联合观察[J].北京中药大学学报,2013,36(8):558-562.

[27]马春红,谭连红,赵湘杰,等.家兔循经组织不同温度改变对Na﹢/K﹢-ATP酶活性及P物质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2,27 (3):220-223.

[28]谭连红,马春红,张栋,等.温灸家兔穴位后循经皮肤温度及组织Ca2﹢-、Mg2﹢-ATP酶活性的变化[J].针刺研究,2007,32 (5):330-333.

[29]韩吟华,丁光宏,沈雪勇.人体体表穴位点红外辐射光谱特征及其与ATP能量代谢的关系[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26(4): 198-200.

[30]赵建新,贾春生,田元祥,等.近十年日本灸法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1999,19(8):60-64.

[31]罗明富,何俊娜,郭莹,等.电针和悬灸对“大椎”穴区肥大细胞脱颗粒不同影响的研究[J].针刺研究,2007,32(5):327-329.

[32]Kobayashi K.Induc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hsp)by moxibustion[J]. Am J Chin Med,1995,23(3-4):327-330.

[33]王磊,李学武,张莉.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1,21(9):567-574.

[34]游云,杨洪军.血管内皮细胞瞬时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10):760-763.

[35]张维波.经络循行线热传递特性的初步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6,13(1):22-24.

[36]兰彩莲,潘晓华,许金森,等.艾灸刺激循督脉线及其旁开非经对照点反应的比较观察[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1(3):4-5, 45.

[37]高淑媛,周静玉,王茜.艾灸激发感传循经穴位温度变化的初步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1992,21(1):40-42.

[38]张栋,付怀星,王淑友,等.经脉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显示[J].针刺研究,1996,21(3):63-67.

[39]刘湘容,陈长水,余锦望,等.艾灸前后手厥阴心包经及其周边非经络组织的光传输特性探究[J].中国激光,2011,38(4):1-4.

[40]王先菊,曾常春,刘汉平,等.激光针灸对穴位组织温度和血流灌注率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2005,14(4):260-264.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6.0761

文章编号:1005-0957(2016)06-0761-03

收稿日期2015-12-30

作者简介:许艳琴(1986-),女,住院医师,硕士

猜你喜欢
灸法血流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应用家庭灸法 有效调整亚健康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段血流胶囊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