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帅/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羊口疮的综合防控
李志帅/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羊口疮又称传染性脓疱、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等,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嗜上皮性的人兽共患病。羔羊最易感,常引起整群发病。
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代表种。
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对温度较为敏感,对乙醚、氯仿、苯酚等较敏感。2%的福尔马林浸泡20 min及紫外线照射10 min可使病毒灭活。对pH 3.0无耐受力。痘病毒在0.01%碘溶液、3%硫酸、盐酸中可在数分钟内失去活性。
该病只发生在绵羊和山羊,主要是羔羊,黄羊羔也可感染,人类与羊接触也可感染,而以3~6月龄羔羊发病较多,气候炎热、干旱及枯草季节多发。
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皮肤或粘膜的擦伤感染,本病可在羊群中持续存在多年。
1.羊。在症状上分为3型,也有混合型。
一是唇型,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病羊先是在口角和上唇,有时在鼻镜上出现小红点,很快出现小结节、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硬痂。良性经过者,2周内可恢复正常。在严重病例中,病变会涉及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有的嘴唇、舌肿大外翻呈桑葚状突起,有的病程可长达3周,病羊衰竭而死。如果感染化脓菌和坏死杆菌等细菌时,出现恶臭的深部组织坏死,部分病例因继发肺炎而死亡。
二是蹄型,几乎只侵害绵羊,多仅一肢患病,常在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形成水疱或脓疱,有的继发感染,则化脓坏死变化可波及皮基部或蹄。
三是外阴型,较少见。
2.人。潜伏期3~7 d,呈稽留热(2~4 d),病变发生在口腔形成溃疡,发生在手、前臂、眼睑形成皮疹、水疱或脓疱,局部发痒,常可见局部淋巴结肿胀,水疱或脓疱经3~4 d破溃形成溃疡,10 d后可愈合。如发生继发感染,则溃疡经几周能结痂愈合、脱落后无疤痕遗留。
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情况不难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取病羊的水疱、脓疱或痂皮等,进行负染色直接进行电镜观察或分离培养病毒,也可进行血清学方法诊断。另外,PCR和巢式PCR可快速检测到该病的病原。
1.科学免疫。接种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细胞弱毒苗是防治本病最有效的方法。在疫区,可使用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细胞弱毒苗进行接种,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的毒株型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如果针对正在发生该病的地区,确定不了流行毒株型,可制成“自家”活疫苗,对本地区内未发病羊进行紧急接种,接种10 d后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可达1年。注意,接种活疫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并仅限疫区内使用。
2.严格执行消毒计划。针对传染性脓疱病毒按计划对养殖场进行敏感的方式进行消毒。如交替使用敏感的消毒药,乙醚、氯仿、苯酚等。
3.科学引种。不从疫区购买羊及其产品,如必须引进时,应隔离检疫3周,进行详细临床检查,同时对羊只及环境进行多次带畜消毒,并对蹄部进行彻底清洗。接种疫苗后混群。
4.正确治疗。对发病羊进行隔离、治疗,圈舍进行彻底消毒,假定健康群紧急接种疫苗。在疫情结束前,不买进或卖出羊及产品。
针对唇型和外阴型,可先使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2%明矾溶液等进行冲洗,然后涂擦2%龙胆紫、5%碘甘油或土霉素软膏,如果涂擦硫酸与碘甘油制成的碘酸消毒液效果更佳。对于蹄型可结合使用5%福尔马林溶液进行足浴的外科方法处理。如继发感染可使用磺胺嘧啶钠和土霉素等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5.科学饲养。控制饲料的质量,不带有芒刺,减少羔羊口腔黏膜受伤的机率,一旦出现外伤或口腔黏膜伤及时局部消毒处理。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减少羊只啃土啃墙,保护口腔黏膜不受意外损伤。
6.公共卫生。饲养管理人员在接触病羊时,注意个人防护,防止经损伤的皮肤、黏膜发生感染,如果人患本病时可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