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瑒 谷彩霞 刘燕林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6)
产业论坛
西南大学林元吉教授谈蚕桑
秦瑒谷彩霞刘燕林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重庆 北碚400716)
年近八旬的西南大学林元吉教授是国内知名的蚕桑专家,他始终奉行“努力为蚕农服务,把文章写在大地上”的理念,不顾年事已高仍行走在巴山蜀水之间,向蚕农无私传播蚕桑发展的新理念,讲授栽桑养蚕技术,手把手向蚕农传授操作技能,给蚕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深受蚕农的欢迎。黔江蚕农赠送林元吉教授一首诗:“教授受民深似海,科技讲座进山来;字字珠玑讲技术,誓推蚕农上高台。”林元吉教授也风趣称自己在农村是钻了这家钻那家的“钻家(专家)”。
多次跟随林元吉教授到农村开展科技下乡,蚕桑扶贫,被他朴实风趣口语化的现场讲授所打动,现将林元吉教授的讲授整理出来,以飨读者。那就静下心来听林元吉教授给我们讲一堂蚕桑课。
丝绸是中国的瑰宝,世界之遗产,它以珍、稀、特驰名中外,开创了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友好交流。人们一提起丝绸就自然联想到,“地上的鲜花,天上的云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丝绸与园林,园林与小桥,小桥流水茂林修竹”。“满城皆为织机声”,“彩蝶纷飞误採蜜”等诗情画意、美好、华丽、典雅的赞誉。唐代诗人杜荀鹤云:“彩色全无饥食加,岂知人间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它耕耘于农妇,享受于富豪。“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诗人把生产者与消费者描述得淋漓尽致。“吃的油、穿的是绸,住的是走马转阁楼”。
丝绸历来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身价的象征。当今,大众温饱基本解决,丰年有余,对衣、食、住、行回归自然的心态,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丝绸的生态绿色、低碳、环保、无过敏性有保护皮肤之功效的优越性为人们所青睐。穿出时尚,穿出健康是时代新潮流,21世纪是天然纤维占领纺织市场的世纪。
茧丝绸生产在全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中,能批量生产的不到10个国家,尽管当前世界经济放缓,劳力成本攀升,丝绸行业运行困难,然而现在中国茧丝绸产量与出口贸易仍占世界总量的70%~80%,居世界第一,是我国能在国际市场起到垄断地位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丝绸需求量将迅速增加,可能导致市场茧丝短缺,很有必要开辟新的蚕丝供应源。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为重庆、四川等蚕桑主产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将促进蚕丝产业兴旺发达。
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重庆考察,组织召开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指出:“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国家倡导的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和战略地位,对蚕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对蚕丝产业发展给予的鼓舞与推动。
我们一定要多做保护耕地、多谋“留予子孙耕”的事。在发展上要遵循“田里是粮仓,地里是银行,银行保粮仓、粮仓促银行”的发展思路,一定要改变过去“水稻栽在田中间,麦子种在地中间、鱼儿生在水中间、唯独桑树栽边边”这种零星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的局面。
我主张桑树及相关经济作物可进地不入田,凸现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将生态绿色、立体、综合、省力开发作为基本走向,发展循环农业,由原来传统的线型经济转型为生态循环经济。变一用为多用,变无用为有用,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大力提高生产效率,如西南大学与石柱县人民政府开展科技合作,探索出了“桑(蚕)-草(兔、鸡)-桑枝(菇)-蚕沙、兔、鸡粪(沼气)-沼液、菌棒(肥)-还田(菜、粮)的高效、立体生态蚕业发展新模式。
在桑树的栽植上,每亩按“4×2×2”规格栽桑,亩栽1000株,盛产期可养蚕3~4张。桑行间种黑麦草、可养25~40只长毛兔。修剪桑枝1000kg作菌棒,可生产香菇400kg,桑枝中含的碳源、氮源高于杂木、玉米杆,且菇质好。原来建一个菌棚需要砍伐森林杂木4亩作培养料,现桑枝可替代,保护了森林。用蚕沙、兔粪、鸡粪生产沼气,一口6~10m3的沼气池产的沼气,能解决2~3人煮饭、照明的生物能源,也改善了人居环境,沼液、菌棒还地生产菜、粮、瓜、果。这样一亩桑园可收入5000元以上。比一亩桑养蚕收入提高1~2倍。
在养蚕技术上,坚持以消毒防病为核心的小蚕共育,大蚕简易省力,优良方格蔟结茧、适时采茧的配套先进实用技术,促进了蚕茧丰收。石柱县由2003年产茧305t(6100担),到2013年增加到520t(10400担),茧丝质量好,出口创汇居重庆市第一位,并列入重庆十大重点蚕区之一。
科技实践证实,在重庆石柱探索的生态绿色循环高效蚕业的模式,是符合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的经济理论,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的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有利于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村不仅是课堂理论印证融合的场所,也是实践经验的沉淀、创新的源泉。在实践中体会到低产靠体力,中产靠肥力,高产优质靠智力。而农村最稀缺的资源是文化科学知识,是智力人才。蚕桑生产主体是蚕农,提高养蚕人的技术能力至关重要。
原来蚕桑主产蚕区多采取集中在县、镇(乡)组织蚕农技术培训,来参加培训的干部、科技人员、群众轰轰烈烈,也有一定的效果。然而真正参与栽桑养蚕的蚕农不多,尤其是养蚕妇女受训更少。我们从实际培训效果出发,以当地蚕桑重点村社养蚕人为主,组织邀请邻近村社的蚕农参加,以村社的院坝或在附近的小学教室,搭课堂,传授栽桑养蚕实用技术,并采取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辅以教学挂图、照片,真心、耐心地给蚕农讲授先进实用的技术。
讲到发展栽桑、养蚕时强调:“坚持防疫是核心,品种是关键,先进适用技术要到位,市场营销是根本”。
讲到桑树修剪造型时,要做到树型“内空外展一把伞”。通风透气、光照好、病虫少、产叶量高。
讲到养蚕获得丰收时,一定做到“养蚕要四得四不得”。消毒防病“石灰离不得、蚕药少不得”。多用消毒药、少用添食药。“养蚕时蚕头稀得密不得,小蚕不打堆,大蚕不背蚕”。小蚕采叶由枝尖上向下采,大蚕用叶由下往上采,“小蚕吃浆,大蚕吃桑”。“饱得饿不得”。“小蚕在火里养,大蚕在风里养,高温潮湿闷不得”。
讲到桑树下规模养鸡时,“做到小鸡高温笼中养;中鸡常温棚内平地养;大鸡自然气温桑地游走食草,食虫,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肉质好”。这样讲授蚕农们听得如痴如醉,中途无人退场,掌声、笑声不断,课堂气氛良好。
“喊破了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讲课完后,就把受训蚕农带到桑地、鸡栅、兔圈、蚕房现场示范操作,或专业大户、养蚕状元现身交流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让真正栽桑养蚕的蚕农,不出村就能走进大学的殿堂,与教授、专家开展互动,进行技术交流、学到先进实用科学技能。把技术的难点解决在村社农户,把致富的金钥匙交给农村男女老少。
培训完后,就各自回到自己的村社进行栽桑养蚕实践应用,提高生产效率。这种培训方式方便了农民,尤其是方便养蚕的妇女和老人,既省时,又省钱,在农民的家门口就能学到栽桑养蚕科学知识,也减轻了过去集中在县、镇(乡)培训的组织安排和经济压力,探索创新出了一条富有实效的蚕农技术培训新路子。
笔者看到这种现场培训的方式深受蚕农的欢迎。乡村干部的称赞说:“教授来了,蚕农笑了”。“教授的讲课,比歌星、影星还受欢迎,教授两个多小时的讲课,今年我村的蚕桑生产起码多收入50万元。”有的蚕农说:“能听到大学教授讲课还是第一次,很精彩”,“听得津津有味,明年村里养蚕、养兔,一定会有很大收成”。还有两夫妇边走边吵,丈夫叫妻子回去打猪草,自己去听课。妻子说:“是你养蚕,还是我养蚕,你去听课,那我今年就不养蚕了,看你怎么办”。最后两人都参加了听课。还有的蚕农说:“西南大学教授来村讲课,是财神送钱来,按照教授讲课去做,哪有养不好蚕的哟,争取明年养蚕收入上万元。”
秦瑒(1988-),女,西南大学生产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