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和俊
(科技部副部长)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
阴和俊
(科技部副部长)
以色列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国度,几千年来犹太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上,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经历过挫折与苦难的洗礼,两个民族曾经患难与共、相互支持,至今传为佳话。近年来,中以两国政治关系友好,合作务实,尤其是科技创新合作成效显著。以色列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创新国度之一,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无论是创业公司密度、研发投入强度,还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总人口比例,均居全球首位,中国一直把以色列作为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伙伴。
两国自1993年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以来,科技创新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渠道也不断丰富,已形成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合作在内的全方位合作。2013年,李克强总理和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总理举行会谈,就创新合作机制、提升中以创新合作水平达成重要共识。为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2014年5月,刘延东副总理率团访以,与内塔尼亚胡总理共同签订了两国政府关于成立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的备忘录,标志着中国首个以创新合作为主题的中外合作机制正式运行。
2015年1月,双方在北京召开了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第一次会议,中国刘延东副总理和以色列前任外交部长利伯曼作为共同主席,签署了《中以创新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明确了未来三年两国创新合作的重点和措施,有力促进了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创新合作。2015年10月27~28日,2015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以色列受邀作为本届论坛主宾国,以副总理兼内政部长率100余人代表团访华,刘延东副总理在京会见了以色列副总理,双方就进一步加快落实中以创新合作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
近一年来,中以双方围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任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推动落实工作。双方将继续深入推进中以创新合作中心、中以常州创新园、“7+7研究型大学联盟”、犹太文化研究联盟、青年创新领袖与留学生交流、文化创意产业、远程医疗与卫生应急、市场准入与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任务合作。
我们可喜地看到:中以两国政府在科技合作方面目标一致,潜力巨大;两国的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联合研发、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成果遍地开花;两国的科技交流、文化交流、人员交流热情高涨;两国在创新投资领域也呈现出积极活跃的发展态势。中以创新合作已进入全面发展、快速升华的黄金时期。未来,中以双方还将继续深入推动中以创新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保持密切沟通和积极合作。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学科交叉,跨界研发,不断引发群体性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主要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进行创新部署,加强系统谋划,抢占创新制高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中共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制度、经济、产业和社会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再次强调了必须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经多年努力,中国科技发展已进入到由量增长向质飞跃转变的历史性新阶段。在这里,我想通过一些数据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科技。201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3,400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其中企业研发支出占76%以上,R&D占GDP比重达2.09%;全时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70万人年,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境内有效发明专利达66万件,新增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三;全国技术市场交易额达8,577亿元,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3万亿元。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整体水平快速提升,一些领域已进入全球领先行列。我们在生命科学、纳米技术、超导理论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载人深海探测;我们成功开发出一系列成套产业化技术和装备,有效支撑了高铁、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特高压输变电、第四代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等产业结构升级;我们还在民生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使中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粮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创下了一系列高产记录,使中国利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
中国科技发展还有力地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遍布各地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技术园区共有1,600余家,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生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中国青年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气息和社会风气。2014年,120多家国家高新区贡献了超过全国15%的工业增加值,形成了各区域的经济增长点、辐射极和创新引领区。
在发展科技的进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目前,中国已与15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07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中国与美国、欧盟、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创新对话机制,启动了面向非洲、东盟、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伙伴计划。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在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上贡献中国力量。
中以两国已在创新合作的战略层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双方还将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质量,坚持需求导向,实现互利共赢。为此,我提几点希望:
(1)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在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双方沟通和协调机制,加强国家层面的总体统筹,共同开展好中以创新合作的顶层设计与规划。
(2)两国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以中以创新合作三年行动计划为着力点,不断推进务实合作,力争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取得一大批创新合作成果。
(3)两国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应紧密围绕共性发展需求,继续深入开展交流合作,谋求共赢成果,并不断探索新的商业合作模式。
(4)依托中以创新合作中心等平台,双方共建中以创新合作协作网络,为中以双方企业提供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对接、创业孵化、信息共享等全方位服务。
中国有句古话,“兄弟同心,其力断金”。中以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未来,我们愿与以色列通力协作,共同营造更加良好的合作环境,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不断拓展合作深度广度,促进实质性创新合作,引导两国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中以创新合作中来,共同打造中以创新合作的新增长点和新亮点。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推进两国创新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是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2016年1月5日北京开幕的2016中以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上的讲话。有删节,题目为本刊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