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琳(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1)
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特色畜牧业的发展
赵晓琳(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内蒙古地属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样的资源为发展特色畜牧业提高可有利的条件,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一项特色资源,是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草原文化为内蒙古特色畜牧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身后繁荣文化底蕴。这也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这样的特色资源是吸引外资、吸引消费群体有利基础条件,在草原文化的背景下发展特色的畜牧业为内蒙古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草原文化具有多元、开放、包容、发展的特质,才能使内蒙古巨型企业在传统产业获得现代性方面的可能,像伊利、蒙牛、永业等企业深受开放包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最终创造了品牌的效应,实现可国际接轨,完成了与现代文明的对接。在市场化、共计划的进程中,作为内蒙古企业的杰出代表,伊利的开放,实现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对接;内蒙的进取,实现了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对接;永业的创造,实现了与科技、管理和组织创新的对接。
1.1草原文化的内涵
内蒙古发展畜牧业有其特殊的资源优势,这样特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内蒙古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先决条件。一种观点认为,草原文化主要是指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牲畜的草原区域创在的独特文化,是由草原地理环境(自然因素)、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人文因素)多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是草原游牧民族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各种途径自我选择的结果,是游牧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追求进步、追求文明的表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根据学术界对草原文化的普遍理解,草原文化是:为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蒙古族为主要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与草原生态环境和谐并存,通过草原生态系统与其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信仰、心理特征的融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发展的,并不断为异质文化的精粹为养料的动态文化。
1.2草原文化的经济特征
1.2.1自由开放的奔放精神向往自由、追求开放是人类的天性,对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游牧民族来说,自由开放的天性绝对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的溶于民族性格之中。当然草原文化是由兼容并蓄的特征,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对不同文化、宗教、种族和人才一视同仁的政策法规,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的文化,积极的学习和吸纳各民族先进的文化,并且积极的对外开放,欢迎先进的技术、人才和文化融入其中。当然这种文化也是融入在内蒙古的企业文化之中,以积极开放学习的心态企业吸纳国内外优秀的品牌企业,学习其先进的技术、管理制度、营销方式,同时注重特色产品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并且发挥自身的资源与时,创立自己的特色产业、特色品牌
1.2.2崇信重义精神气质崇信重义既是草原民族的行为准则,也是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草原民族以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为荣,以轻诺寡信、背信弃义为耻,为追求这一崇尚的价值目标,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辞。因此,守信讲义历来被认为是草原民族对优秀的民族秉性之一,也是草原文化始终高扬的精神旗帜。这样的气质怎么能不吸引外商对其投资,大量的资金注入一定会带来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的气质同样能够把企业做强做大,诚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合作的前提也是诚信,一个有诚信的民族和企业一定是受大家尊重和看重的。
1.2.3开拓进取的精神气质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特质决定了在恶劣的条件下要想生存就必须进行各种争战,渐渐的也就练就了草原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气质。到今天为止,这种民族精神依旧是蒙古族人民族精神的内核和精华,也是成为当地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如蒙牛“学习沟通、自我超越”的企业精神和“做中国和世界乳制品准也制造商的领导者”的企业目标,都体现着草原文化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
内蒙古发展特色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区草原面积1.3亿多亩,占全国的1/5,耕地面积1.1亿多亩,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草原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可利用的淡水湖泊面积占全国淡水湖泊面积的10.7%,森林面积近3亿亩,占全国的1/9,居全国第2位。畜存栏、人均占有粮食居全国第3位,牛奶、牛羊肉、马铃薯等农畜产品和山杏、沙棘、枸杞、苁蓉等野生竹资源特色突出,绿色、无污染,具有发展食品工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力。丰富的土地资源、各异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样的动植物分布为发展特色畜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已经稳定形成125亿kg以上粮食和7000万头(只)以上牲畜的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如今,内蒙古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糖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经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表明,内蒙古多数地区绝大多数农畜产品品质优良,生产的牛、羊、肉、乳、牧畜脏等等都是天然的绿色食品,符合发展绿色视频的环境要求,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良好条件。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绝对是全国其他地区很难超越的。
随着数码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进步,摄影已深深的融入社会生活,数码音乐播放器,移动电话等数码产品开始配备摄影功能,拍摄的图片可以无线传播,摄影开始多元化发展。
2.1内蒙古发展特色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批准号 NJ03030)成果表明,内蒙古发展特色畜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首先,内蒙古拥有区位比较优势,蒙古大草原所处纬度较高,主要位于北纬4~45度之间,世界畜牧专家确认,45度左右是最佳的奶源纬度带。而内蒙古大草原恰恰位于北纬理5度左右这一天然养牛带上,与欧洲、南美、新西兰处于同一纬度;内蒙古大草原西部距离海洋较远,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光照充分,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日照时数从东部的2700h,逐步增至西部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的3400h以上。充足的日照,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丰富自然的植被食物链,尤其是独特的饲草饲料资源,富含奶牛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等多种营养素,为奶牛提供了最优质的营养;内蒙古大草原的气温年际变化显著,大部地区的气温的极差普遍为65~85℃,气温较差年为13~16℃,为中国气温极差与日较差全国最大的地区,这非常有利于草原植物糖分的储存,干物质的凝结;内蒙古大草原昼夜温差大,海拔高,高寒的气候,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牲畜的传染病流行。再从资源优势条件来看,内蒙古草地资源、畜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庞大的“肉库”和“乳仓”,适宜于特色畜牧业的形成和发展。最后市场优势方面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质量的生活要求高档的健康的绿色食品,加上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所以饮食结构也在不断的合理,这样就为内蒙古的特色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2内蒙古发展特色畜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比较优势决定一个地区的产业分工,决定产业发展的方向,是确定一个地区特色产业的基础。而竞争优势决定一个地区特色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竞争中获取收益的能力。波特认为企业的定位核心就是“竞争优势”。一个成功的企业通常比竞争者有更持有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一般可分为两类:“低成本竞争优势”和“差异型竞争优势”。一般来说,一个企业不可能同时具备两个优势,低成本的竞争肯定会对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就差异性来说,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拥有一定的差异性一定会带来一定的成本消耗,这样的消耗有时候是巨大的,但是差异性就是特色性,特色性是现在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特色的也就是独特的,一个企业一但拥有了这种独特的资源,也就是说这个企业就拥有了一种相当的竞争优势,当这种优势能够持续性的在这个企业中存在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形成一种竞争优势地位,并未企业带来优越的经济效益。还是可以看到内蒙古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的,这样的特色资源就为内蒙古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竞争优势,这样的竞争优势一定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2.3草原文化多赋予内蒙古特色畜牧业的作用
草原文化其实是一种绿色、有机、环保的原生态文化,尤其是在内蒙古地区,这样的资源更是符合了当前消费者的理念,重视环保、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已然成为现代人的消费时尚和理念,绿色产品一定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内蒙古的特色畜牧业的发展其实就是一种绿色产业的发展。内蒙古的几个龙头企业正是依托当地的特色资源发展壮大的,这些特色资源无不体现着绿色环保的价值作用。国际市场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大量增加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给内蒙古地区的特色畜牧业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根据国家的权威预测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和利润都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草原文化这种原生态的文化,其核心价值一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代表的绿色、无污染、环保,代表着诚信重义、热情奔放,充满生机,这一无形的文化精神在内蒙古特色畜牧业的企业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为绿色营销提供了有利条件。伊利、蒙牛、小肥羊餐饮和鄂尔多斯集团等知名品牌无不体现着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正如小肥羊火锅企业董事长余加荣先生所说:“除了依托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外,要把草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强悍进取的民族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使企业获得持久发展的内驱力”。
3.1蒙牛企业的发展概况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应该是人们对内蒙古最初的印象,一提到内蒙古我们一定会想到草原,会想到遍地的牛羊群,然后我们就会想到喝上纯正的浓郁的牛羊奶。所以内蒙古特色畜牧业的发展一定是离不开乳制品的,蒙牛乳业是继伊利乳业之后的一家迅速崛起的乳产品的加工龙头企业。1999年创立,2003年改名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蒙牛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同行业中也是屈指可数的,现在蒙牛集团的产品有瞄准了国际市场,其国际化步伐已经加快,正在由“中国牛”向“世界牛”演进。集团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前后五期工程占地面积55万m2、建筑面积14万m2、绿化面积11万m2,目前拥有总资产30多亿元,员工万余人。与此同时,蒙牛生产基地在自治区境内以总部呼和浩特为轴心,向西延伸,进入包头、巴盟等地区;向东延伸,进入兴安盟、通辽等地区;向外省延伸,进入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湖北、河南、兰州、新疆、浙江、黑龙江等地区。2002年,摩根士丹利、英联投资公司、鼎晖投资同时投资蒙牛,注入现金两亿多人民币,并于2003年再次注资,成为摩根士丹利在亚洲地区直接投资额最大的企业。一个好企业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其产品的好质量和高水准的专业化,当然还有好的企业文化也是成就一个好企业的必不可要的因素。内蒙古的草原文化给内蒙的企业注入了新的灵魂,这就是绿色、无污染、健康、原生态及开拓进取、诚信、开发的企业文化。蒙牛企业的发展壮大正是对这样的文化不断追求的结果,也是其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3.2特色产业的发展来源于特色的资源优势
3.2.1自然资源蒙牛企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主要还是依靠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地处内蒙古地区,这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各异的自然环境以及多种多样的动植物,都为蒙牛乳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畜存栏、人均占有粮食居全国第3位,牛奶、牛羊肉、马铃薯等农畜产品和山杏、沙棘、枸杞、苁蓉等野生竹资源特色突出,绿色、无污染,具有发展食品工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内蒙古地处边疆,工业“三废”和化肥、农业污染较轻,绝大多数地区空气、水质、土壤仍然保持着原始良好的洁净水平,加之内蒙古特殊的地理、地貌,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样的条件下,生长出来的优势草地能为牛、羊牲畜提供较好的饲料,也能使牛、羊牲畜茁壮成长之后产出优质的奶源。辽阔广裹的内蒙大草原覆盖了内蒙古的大部地区及周边省份的部分地区。在中国北方诸省绵延千里。其主要分布还是在内蒙古,内蒙古大草原主面积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18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是中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而积最大的地方,是中国最大的无污染源动物食品基地。
3.2.2劳动力企业的发展在拥有产品原材料的前提下,一定要进行产品的加工再制造,这个过程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的成本直接影响到生产的产品和企业的效益,所以低成本的劳动力一定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内蒙古地区总体来说经济尚欠发达,但是却拥有充沛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这样的资源优势为蒙牛乳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这样的发展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发展,蒙牛企业的发展壮大,在设立生产基地和奶源基地的通知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样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带来了社会效益,一举两得。
3.3从蒙牛乳业的发展总结发展特色产业的成功经验
3.3.1必须以自身的优势资源、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资源为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可以支撑的资源基础,发现和创造市场需求。内蒙古自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且这样的资源又具备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因此发展乳制品企业的正确的选择,并且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像伊利、蒙牛等。民族地区由于自身的特殊地域环境所以其特色资源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而给地区带来经济效益,这才能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3.3.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是连接生产消费的纽带,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唯一途径。这一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下不得不引起重新思考,是不是大量的商品生产出来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就造成了大量过剩的产品。这时候市场对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特色产业无疑是一种必须要考虑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特色经济必须适应并准确把握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强化市场观念,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进行特色产业的开发与经营。要把市场牵动放在经济发展的第一位,从指导思想上就做出转变,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把眼界放长放远。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足以说明具有强大的卖方市场,市场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温饱问题,而是对所消费的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绿色的、有机的等等。蒙牛企业就是以乳制品的绿色、有机、无污染而著称,并且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3.3.3以开发绿色产品为重点公司自成立之初开始逐步按照IS09000标准运行,并于2000年6月底正式通过了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英国本土NQA质量保证审核;7月份,该公司获得了“中国市场知名企业”和“中国市场知名品牌’的荣誉;到年底,该公司生产的雪糕、冰淇淋、液体奶系列产品全部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志,并被世界名牌产品交流中心和中国名优、名牌产品推广中心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这些都能够表明蒙牛乳业的发展是离不开绿色概念的,绿色产品更好的被消费者所看重,大家都认为绿色的才是健康的,才是值得被信任消费的。
3.3.4在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社会效益的提高蒙牛公司在当地的经济园区内投资建厂后,不仅对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对当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由于蒙牛企业的进入,上交的赎金增加了,企业的发展一定需要员工,这样就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员工的收入也在不断的提高蒙牛公司为所在地扶持和发展了养牛户口5000个,使当地增加了奶牛8000多头,每头奶牛年收益可达3000~5000元。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当地奶牛农户的积极性,推动了当地奶牛养殖业和饲养种植业的发展。蒙牛公司生产基地投入生产后,组织了社会上冷藏车、奶灌车等各种车200多辆,总价值6000万元,为公司服务,运输各种产品。这样就大大促进了当地运输业的发展。随着当地居民的就业率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也明显的提高,必然就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说:餐饮业、运输业、房地产等等,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1] 牛森. 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2辑[M]. 呼和浩特: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5.
[2] 施正一. 民族经济与西部大开发论坛[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1.
[3] 孟驰北. 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M].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9.
[4] 林耀华. 民族学通论[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5] 王元京. 西部特色经济的产业识别与评判标准探讨[J]. 经济学家. 2001.2.
[6] 张丽君. 试论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市场条件[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3, 3.
[7] 黄茜. 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初探[J]. 伊利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8] 刘春燕, 吕喜明. 内蒙古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
[9] 何玉成. 中国乳品企业间的竞争与产业发展[J]. 农村经济. 2004, 11.
[10] 李海舰等.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9.
S812.8
B
1007-1733(2016)12-0066-04
(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