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双娃
(西安市临潼区穆寨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陕西西安 710609)
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分析
宋双娃
(西安市临潼区穆寨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陕西西安 710609)
鸡支原体病也叫做鸡霉形体病,是一种与感染败血性支原体接触而出现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的养鸡场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当前,我国的养鸡场养殖鸡的密度逐渐增大,出现这种鸡支原体病的机率也逐渐提高。患病的鸡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气管啰音等现象,鸡的关节肿大、走路跛行。这种疾病的感染周期比较长,复发的机率高,会导致鸡蛋的产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就对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鸡支原体病;诊断;防治技术
鸡支原体病是危害养鸡业的疫病之一,这种疾病能够在鸡群中长期存在并蔓延,会影响鸡群的产蛋量,孵化成功率也降低,雏鸡的生长比较缓慢,鸡肉的质量也不高。这种疾病的死亡率也比较高,死亡率会达到10%左右,如果与大肠杆菌病等并发,死亡率也更高,能够超过30%,会给养鸡场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地防治技术进行处理和解决,保证养鸡场的健康经营。
这种鸡支原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在秋冬季节比较容易出现。鸡群的密度大、鸡舍温度较低、潮湿、通风性不强,加之鸡群缺乏维生素A,疫苗免疫接种等都会造成鸡支原体病的出现。这种病情在鸡群中的传播比较慢,但是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速度就比较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这种疾病复发性比较高,并且容易与其他疾病并发感染,使病情更加严重,死亡率也更高。
鸡支原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患病的鸡与健康的鸡接触时,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尘埃等形式从呼吸道进入实现传染。鸡舍中,病原体也能够通过饲料、饮水等形式实现病情的传播,这种疾病出现代代相传主要是经蛋传染。鸡支原体病主要是直接接触进行传染,也能够通过呼吸、蛋进行传播,还会通过空气、衣服、车辆以及机械等实现远距离的传播。
鸡支原体病的病原是鸡败血支原体,革兰氏染色呈现弱阴性,呈现卵圆形。鸡败血支原体主要是存在于呼吸道、气囊、卵巢以及输卵管中,缺乏对外界的抵抗能力,离开身体后会快速死亡,常用的消毒药都能够将这种病原杀死。
鸡支原体病的潜伏期大约为10~20d,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通常大于1个月,较长的为4个月左右,用药后病情减轻,甚至消失,停药时间久了症状又会比较明显,天气好病情轻,天气突变或者连阴时病情会加重。幼龄鸡患病后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体重会下降,羽毛送、乱,鼻孔会出现鼻液,鼻液一般为黏液性、脓性等,出现打喷嚏、摇头等现象。如果病鸡的病情影响到周围的组织后,还会出现气囊炎、鼻窦炎等,影响到下呼吸道时会出现气喘、咳喘等,气管有啰音。病鸡通常张口伸着脖子吸气,呼气时是低头,后期会在鼻腔等位置蓄积渗出物,出现眼睑肿胀。患病时间比较长的鸡,通过由于结膜炎使得眼睑被黏住,成为干酪性的物质,对眼球产生压迫,甚至会出现失明的现象。产蛋的鸡感染病时,产量以及孵化率呈现下降趋势,雏鸡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
4.1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检查适应快速诊断,通常是对败血支原体控制计划的鸡群进行检测,对疑似感染的进行辅助诊断。主要方法是在载玻片上滴两滴支原体抗原,然后再滴上一滴检测鸡的新鲜血液,轻轻摇晃玻片,对照阴阳血清,如果出现“++”以上就为阳性。
4.2 病原分离鉴定
病原分离鉴定是对鸡支原体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鸡支原体病需痒并且兼性厌氧,营养需要也比较高。通常使用人工培养基、鸡胚等,疑似感染病鸡的气管渗出液、鼻窦渗出液等都可以作为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进行病原分离鉴定需要利用生物学特征、菌体形状等,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过程也比较繁琐。
4.3 其他疾病的鉴别
混合感染后,鸡支原体病有比较明显的症状,而单一性的感染症状并不明显,据此可以对其他类型的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主要有传染性的鼻炎、支气管炎、禽流感等。病原鉴定、临床症状、病变以及流行病学相统一进行鉴别。
5.1 预防工作
对于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性比较强的地区,应在1日龄进行首免,主要是尽早让雏鸡与IB病毒进行接触,建立粘膜,避免早期受到感染。
做好鸡的饲养与管理,使饲养的密度降低,改善鸡舍的卫生环境,保证良好的通风与透光,温度以及湿度要合适,定期进行驱虫、消毒工作,避免应激反应的出现。尽早对鸡进行免疫疫苗的接种。避免败血支原体出现的有效措施就是进行弱毒活苗,是在早期进行免疫,在病毒感染之前就做好提高免疫力的工作,使鸡群避免受到病毒的侵害,是在鸡的生长时间达到6~20d时,对鸡的眼睛进行点滴免疫,一般情况下一次就可以,注射油乳剂灭活苗,半个月后鸡会具备一定的免疫力,通过接种疫苗使鸡的支原体蛋传减少,保证雏鸡的成活率。
支原体单独感染时危害并不是很大,对鸡群的影响也比较小,损失较少,但是如果和新出现的疫情、带有传染性的支气管炎大肠杆菌出现混合感染时,就会使病情加重,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还需要避免并发感染的出现。
5.2 治疗措施
支原体诊断药敏性试验中,主要是利用强力霉素和环丙沙星,通过饮水进行治疗,并在其中加入一些抗病毒的中药,如新型支冲灵等,一个疗程后,鸡的死亡率明显下降,食量增多,支原体以及大肠杆菌也都被有效地控制。
支原体能够对气囊造成感染从而形成干酪物,药物是很难达到这一部位的,这就需要长期、轮换用药,可以在饲料和水中加入一些敏感药物,如红霉素等,添加维生素。中小型的养鸡户可以利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肌肉注射。
鸡支原体病对于鸡的健康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已经对鸡支原体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快速诊断的方法,通过药物对鸡支原体病进行治疗,但是并不能实现根本上的治疗,因此还需要提高养殖人员的重视,开展长期、细致的研究工作。
[1]刘襄仁.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9):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