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养猪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2016-04-06 03:34邓广金
兽医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埔县养猪业养猪场

邓广金

(大埔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大埔 514200)

大埔县养猪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邓广金

(大埔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大埔 514200)

近几年来,大埔县养猪业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养猪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养猪业;现状;发展思路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东北紧靠福建省,东南连接潮州市,西依梅县区,南邻丰顺县。全县总面积2467km2,15个镇(场),55.4万人口。全县交通便捷,水路、公路(高速)、铁路四通八达,同时村村通公路。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即四季温和、雨热共季、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21.2℃,年日照时数1628.4h,年降水量1983.8mm,雨量充沛,县境内江河交错、溪流纵横,有汀江、梅江、梅潭河、漳溪河、小靖河、银江河、合溪河等,水资源丰富,无工业污染,是发展无公害养猪业的理想之地。至目前为止,全县有18个养猪场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 大埔县养猪业现状

1.1 生猪存栏总量不断增加

全县的生猪存栏总量不断增加,至目前为止,生猪存栏19.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1万头,生猪出栏33.6万头。

1.2 生猪散户养殖逐渐淡出,规模养殖逐渐壮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猪规模养殖逐渐出现,并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全县现有规模养猪场182个,其中年出栏100~499头的养猪场89个,年出栏500-1999头的养猪场69个,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养猪场24个。在生猪规模养殖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生猪散户养殖逐渐减少。规模养猪场逐渐增多,生产规模不断增大。

1.3 生猪养殖区域分散且分布不匀

大埔县15个镇(场)均有养猪场分布,并且分布不匀。生猪养殖主要集中在湖寮镇、西河镇、茶阳镇和青溪镇,这四个镇的生猪存栏14.5万头,所占比重为74%,其余镇生猪存栏5.1万头,所占比重仅为26%。

1.4 养猪场的市场意识增强

大埔县养猪场都比较关注生猪市场变化,盲目饲养的现象已相对减少。大部分养猪场都有较为稳定的销路,生猪销售具有稳定、灵活、多样的特点。大埔县还成立了以健康养殖、诚信生产、环境友好、发展共赢为宗旨的养猪行业协会,现有会员24个。协会定期开展品种改良、信息共享、技术交流等活动,使入会的养猪场提高了饲养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发展共赢。

1.5 养猪龙头企业示范效应日益增强

目前,大埔县已涌现出一批饲养管理比较规范的养猪龙头企业,有25个养猪场被评为农业龙头企业,这些养猪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生产规模、饲养管理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处于养猪业前列,在整个养猪行业中起到了很好地示范效应。如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第三批重点生猪养殖场、梅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大埔县昌裕实业有限公司,帮助和指导其他养猪场进行饲养管理,使其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样不仅提高了该公司在养猪行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大埔县养猪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养殖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长期以来,养猪业存在着重养轻治的习惯,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生猪饲养数量以及规模增大,产生了大量猪粪、猪尿等废弃物,对周围的空气、土壤、河流、地下水等形成了较大污染。目前,大埔县大多数养猪场都建有沼气池,对猪粪、猪尿等废弃物进行后续处理,并合理用于果树、蔬菜、茶叶等农业生产,但仍有小部分养猪场环保意识比较差,没有很好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猪粪、猪尿等废弃物,给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

2.2 生猪养殖地域分散,规模生态化、标准化不高

大埔县的生猪养殖正处千家万户散养到规模养殖的过渡时期。从全县实际情况来看,养殖规模仍是以“小、散、多”为主,总体上存在生产规模较小、养殖地域分散、小户养殖较多等情况。在养殖地域分散和规模养殖生态化、标准化不高的情况下,养猪场往往会出现管理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差、市场信息不灵等情况,不利于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户饲养应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规模养殖将取而代之。

2.3 养猪场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大埔县大多数养猪场尚未能建立符合现代畜牧业要求的管理体系,总体经营管理处于中下水平。各养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不懂生猪疫病防治技术,有的贪图便宜而购入劣质的饲料及兽药,有的缺乏防疫意识,疫病隐患比较严重,猪群抗疫病风险能力较差等等。

3 发展对策

3.1 重视养殖污染防治,大力推动养猪业向生态环保型转变

生态化是社会对养殖业的共同要求。发展养猪业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大力发展养猪业的同时,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可行的环保技术,努力做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养猪从业人员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自觉保护环境。要积极引导生猪养殖向果园、向山上转移,大力发展“猪-沼-果(菜、茶)”生态养殖模式[1],治污后产生的沼液和沼渣上山、下田,用于种植蔬菜、水果、茶叶等,真正做到污染零排放,这样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解决了农业用肥,变废为宝,走出一条养猪场治理排污的生态化养殖的新路子。如大埔县永成种养有限公司的“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与应用项目早在2013年获得了大埔县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该公司利用猪的粪便、尿液作为沼气的底料进行发酵产气,用沼气作为生产、生活燃料,用沼渣、沼液作为密柚的有机底肥,实现猪-沼-果循环利用,猪粪、猪尿等废弃物得到了合理利用,污染达到零排放。

3.2 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大力推动养猪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

传统的养猪模式以散养为主,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导致饲养成本高、风险大、经济效益低。规模化养猪不仅是养猪数量的增加,而且在饲养管理方面比较规范。规模化养猪既能让养猪场增产增效增收,又能做到在规模养殖后不影响生态环境。所以要发挥好规模养猪场的集聚功能,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大力推动适度规模养猪模式,把符合生产要求的、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有潜力的养猪场逐步做强做大。实行标准化养殖,要做好生猪饲养标准的宣传工作,严格按照养猪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在环境、品种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组织和指导养猪场实行规范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加强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制订和推广,大力推行生猪良种化、饲养现代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要加快养猪企业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帮助符合条件的养猪场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3.3 坚持科技兴牧,大力推动养猪业向技术型转变

科技进步是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养猪业发展的根本出路[2]。相对于其他农业产业,养猪业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持,产业的开发更需要高层次的人才。为此,一要加强养猪从业人员的技能技术培训。针对不同的养猪场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学习饲料、防疫、饲养、管理以及标准化生产技术。通过技能技术培训,提高养猪技术水平,引导农民分工合作,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路子;要加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服务水平。二要大力推广畜牧兽医实用的新技术。大力推广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品种改良技术、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猪病监测技术等等。

4 结语

通过分析大埔县养猪业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即重视养殖污染防治,推动养猪业向生态环保型转变;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推动养猪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坚持科技兴牧,推动养猪业向技术型转变。以期进一步推动该县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1]罗在仁,许艳芬,郭兆旺.盈江县养猪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猪业,2010,(10):9-10.

[2]刘常军.化隆县养猪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2009,(10):15-16.

猜你喜欢
大埔县养猪业养猪场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2020年养猪业盘点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大埔县陶瓷企业在广交会上签约9007万美元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养猪业的应用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大埔县一次暴雨过程预报失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