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泽璐(潍坊市中医院,潍坊 261041)
针灸配合护理治疗褥疮31例
郭泽璐
(潍坊市中医院,潍坊 261041)
针灸疗法;护理;褥疮;艾条灸
褥疮,中医学称之为“席疮”,现代医学称之为“压迫性溃疡”,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褥疮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据统计在日本每年住院患者褥疮发生率为3%~14%[1],另据报道每年大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并发症[2]。四肢活动不利的患者,诸如脑出血、脑梗死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较容易发生褥疮。患者患褥疮后不仅加重病情,妨碍肢体活动训练及功能恢复,而且还增加感染的概率,容易引起发热等其他疾病,增加治疗难度。笔者在临床中观察针灸并配合护理治疗褥疮31例,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31例褥疮患者均为2012年来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42~80岁;病程6~150 d;发病部位多见于骶尾部、股骨大转子部、脊椎隆突部、坐骨粗隆部等骨突出部位,以骶尾部居多。
1.2诊断标准
褥疮诊断及分期依据参考《新编中医外治学》[3]制定。按照病情分为瘀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31例褥疮患者中瘀血红润期8例,炎性浸润期14 例,溃疡期9例。
选用华佗牌0.35mm×25mm一次性针灸针,可使用2~3根针同时焠刺。
溃疡期患者,运用艾灸法,用法同瘀血红润期褥疮患者艾灸法,并且配合火针焠刺。火针焠刺针具选用细火针。火针焠刺时将针在乙醇灯上烧红发白,迅速刺至疮面,不留针,深度可至褥疮基底部位,沿褥疮周围均匀进行焠刺,针孔距离大约0.5 cm。火针刺后可有出血,出血多为黑色坏血,不必止血,令恶血流出即可,若流血至颜色鲜红仍不止,方需按压止血。
艾灸每日2次,每次10~15min,火针焠刺每星期2次,均治疗2星期。
住院褥疮患者日常无法脱离护理,为避免护理干预疗效,所有护理均未进行任何治疗行为,瘀血红润期褥疮,护理以避免潮湿摩擦等刺激为主,防止局部受压;炎性浸润期、疮疡期褥疮,注意加强对疮面护理,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若有液泡,在其周围消毒后可用无菌注射器或一次性针灸针刺破,使液体流出,用无菌纱布包扎。
3.1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治愈:溃烂疮面愈合,或褐色红斑消退。好转:红斑没有完全消退,或溃烂疮面、腐肉脱落,新肉生长疮面。
未愈:疮口增大,溃烂不止。
3.2治疗结果
31例患者中,治愈22例,好转8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6.8%。其中,瘀血红润期褥疮患者均1星期内治愈;炎性浸润期褥疮患者于2星期内治愈者10例,好转4例;溃疡期褥疮患者2星期内治愈者4例,好转者4例,无效1例。
对于褥疮病因,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久病之后,气血不足,加之局部长期受压,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于濡养而致[5-10]。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
取穴均为褥疮周围“阿是穴”。
瘀血红润期褥疮患者,仅用清艾条艾灸。用清艾条在褥疮红肿处施灸,艾条距离患者皮肤高度,以患者耐受艾条热量为度,使患者自觉热量舒适,浅感觉减退及失语等无法感知或表达患者,施灸者需将另一手食、中二指分叉置于患者褥疮周围探知温度,防止烫伤患者。
炎性浸润期患者,运用艾灸法,用法同瘀血红润期褥疮患者艾灸法,并且配合火针焠刺。火针焠刺针具由于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局部组织持续缺氧、缺血、营养不良,导致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溃疡。目前临床对于褥疮的治疗多以药物和外科手术为主[11],药物多为地塞米松、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复方新诺明) 等,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等副反应,而外科手术对患者气血损害较大,患者长期卧床,原本气血即不足,故此法疗效有限。
艾叶在《名医别录》中记载:“主灸百病,止下痢,下部疮。”艾叶外用进行艾灸时,有止血、去疮等功效[12-16]。艾叶气味芳香,艾灸时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17],人体任何组织均需要气血濡养方可发挥其作用,组织若不能受血濡养,便逐渐失去其功效而坏死。褥疮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难以受到气血濡养,日久而坏死,产生褥疮。艾灸局部可明显促进局部气血运行,使气血能够濡养局部组织。对于瘀血红润期褥疮,由于局部组织仅为气血运行不畅,尚未有明显器质性损害,故仅艾灸便可改善局部气血缺失状态。对于炎性浸润期、溃疡期褥疮,局部皮肉已经有明显损伤,需加用火针治疗方可明显奏效。火针具有生肌敛疮、祛腐排脓之功效[18-21]。对于这种脓肿破溃,疮口久不收口之褥疮,十分适合使用火针治疗。火针不仅具备针刺作用,还具有温通之功效,可以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鼓舞正气,使坏死组织脱落,恶血祛除,正气充足可充分运行血液,使新血得以重新濡养患处,促进组织再生,使疮口慢慢愈合。炎性浸润期使用针灸针作为火针器具,相对直接使用火针而言,可在一定程度减少患者痛苦,而疗效不减,故采用针灸针[22-25]。溃疡期使用火针直接焠刺,作用较强,使病情恢复更快。褥疮的治疗选穴遵循“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26]治则精神,即以褥疮周围“阿是穴”为施穴部位,在局部施术,具有疗效快、疗效优等优点。
褥疮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密不可分。护理对于褥疮的预防及协助治疗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四肢活动不利等长期卧床患者,宜及早进行评估,对易发褥疮患者及早预防,提高护理级别,有针对性加强相关护理,及早使用气垫床,易发褥疮部位放置海绵垫,保持个人卫生及床面干燥整洁,注意加强翻身护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和护工要加强宣教,多对褥疮易发部位检查。总之,要尽量减少褥疮的发生,或减轻褥疮发病程度,让患者配合治疗,使褥疮尽快痊愈。
[1]钱晓路,袁浩斌,张美娟.中医药治疗压疮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04,18(4):568-570.
[2]莫少燕.褥疮的治疗护理进展[J].内科,2011,6(5):501-502.
[3]李彪,龚景林.新编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172-173.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1.
[5]王东升,郭浩生.紫草油纱条治疗褥疮30例[J].陕西中医,2013, 34(10):1371.
[6]丁卫华.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骨盆骨折术后并发褥疮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5):180.
[7]于晨光,孙忠人,赵艳玲,等.电针围刺法治疗褥疮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3):241-242.
[8]何菊佐.浅谈褥疮溃疡期的护理方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 (4):110.
[9]秦娟汝.土黄连纱布联合艾灸治疗老年Ⅲ期褥疮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6):1799-1800.
[10]陈志芳,陈碧云,陈燕玲.长期卧床病人褥疮的中医综合护理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4):159-160.
[11]张会珍,佘延芬,吴桂林.针灸治疗褥疮51例[J].陕西中医,2007, 8(11):1537-1538.
[1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59.
[13]韦乃球,邓家刚,郝二伟,等.白茅根艾叶止血与药性寒热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3):759-761.
[14]王丹,裴斯彪,任小平.艾叶的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83.
[15]周英栋,费新应.艾叶的药理作用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 (11):75-76.
[16]张袁森,张琳,倪娜,等.艾叶的体外凝血作用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0,(2):156-157.
[17]田代华整理.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
[18]谢新才,孙敬青,张馨月,等.国医大师贺普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6.
[19]侯玉铎.中医适宜技术(二)——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J].健康向导,2011,17(4):52-53.
[20]朱现民,胡兴旺,贾祥罗,等.火针古今应用探析[J].河南中医, 2009,29(1):77-79.
[21]牛利平,牛和平,牛慧平.综合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12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2,21(1):4-5.
[22]旷秋和.火针大骨空穴治疗霰粒肿2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5, 23(3):21.
[23]武海燕,王建修,唐贝.火针联合中药面膜及红蓝光照射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5):76-77.
[24]赵晓峰.针药结合治疗皮肤软组织炎症验案[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3(1):29-30.
[25]蒲永瑕.火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373.
[26]田代华,刘更生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
R246.2
B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2.0197
1005-0957(2016)02-0197-02
郭泽璐(1972-),女,主管护师
201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