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张小东
化被动为主动海外运营商推防诈骗套餐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张小东
在电话诈骗的冲击下,电信运营商和所有电信用户都面对着一场双输的博弈。
自1996年1月America-online Usenet 新闻组第一次报导“Voice Phishing”即语音网钓事件以来,电话诈骗在全球各国横行肆虐。
从2011年开始,中国境内的诈骗电话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长。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2015年国内报案最多的电话诈骗方式共有40种,其中99%以上都是以冒用身份方式进行诈骗,在冒用身份之中90%以上是通过群拨网络改号冒充本地或国内呼叫方式实现的。
由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其提供的来电显示服务中未能准确区分来话源地,电话诈骗受害者对此识别能力不足,导致财产受损,因此往往寄希望于通过诉讼方式向电信运营商追究侵权责任,运营商在惹上官司企业形象受损的同时,也在承受因为电话诈骗导致国内语音话务量大幅下降的后果,直接的后果就是原先选择高通话分钟数套餐的用户大幅下降。
可以说,在电话诈骗的冲击下,电信运营商和所有电信用户都面对着一场双输的博弈。
所以,电信运营商必须尽快转变思维,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营销,化成本为增值业务。可以考虑从如下几个思路扭转公众用户对电信运营商的糟糕印象,切实有效减少电话诈骗,并培育出防电信欺诈的新业务或套餐,化危机为营收。
第一,可考虑推出只选择非网络来话接听套餐或区隔套餐。
从技术和实际运营角度来看,运营商难以完全屏蔽的虚假主叫全部来自于VoIP通话。在传统电信网络PSTN中,任何终端用户发出的主叫信令是通过固定路由和严格的信令进行传输的,由于单一电信运营商全程全网的严格网络监控及运营维护考核制度,几乎不会发生违法分子能够改变主叫号码冒充公信机构的可能。因此,建议承接来话的电信运营商可考虑在目前单一的来电显示套餐基础上,细分为“只发送单一电信网网内真实主叫号码来显”、“提示跨电信运营商来话”和“屏蔽跨电信运营商、VoIP接入来话” 三类套餐,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适当降低单一来显资费。
第二,参考国外运营商经验,基于大数据和智能分析,向企业客户推出“智能拦截非法呼叫和恶意骚扰呼叫”的新业务解决方案。
例如美国运营商所采用的语音识别解决方案,该产品可识别来电的关键属性,包括所用通话设备(基于语音分析)、呼叫网络路径、呼叫原始地点等,客户只要接到任何陌生呼叫,都可以自动记录并追溯其语音特征、原始路由及终端类型,即使陌生呼叫不停改变主叫号码也无所遁形,在多次接到同一特征来电后可100%识别主叫。该产品可以有效地检测、报告及减轻电话欺诈,目前在美国使用该解决方案的主要客户是银行业。在国内,面向大量公众客户的政府机构、银行金融、零售企业等都是其合适的潜在客户。
第三,联合第三方公司,向社会推出电信诈骗咨询及追偿服务。
建议运营商可在目前的号码百事通平台基础上,联合商业保险公司等,对社会各类企业、高端个人客户推出防电话诈骗保险及追偿套餐服务。对于购买该类套餐的客户,可提供24小时拦截虚假呼叫或验证真实呼叫身份的功能,即使在不幸发生诈骗损失的第一时间,也可通过追溯呼叫路由向国家相关机构提供线索,知会收款银行等方式为客户追回损失,对于通过如上手段也无法追偿的损失可由商业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编辑|张鹏 zhangpeng@bjxinto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