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光武
青海高原面积辽阔,地势特殊,虽然人口不足600万,但却包含有55个民族,他们和谐相处,辛勤建设着这片高原沃土。
这里是古羌人生存发祥之地。这里是仰韶文化、卡约文化、昆仑文化、羌文化、诺木洪文化、藏文化、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哈萨克文化形成独特高原形态的处女地,也是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美好神坛。但时至今日,在为数不多的十几种公开刊物中,《群文天地》期刊(以下略称《群文》)创刊26年来,尽管有过风雨和变革,却一路前行,创新发展,以坚忍不拔的精神,与时俱进,在全国在青海赢得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信赖与喜爱。回望行程,实属不易。
一份扎根人口较少地域的杂志,如何成为了中国北方优秀期刊?以我多年的阅读和思考,《群文》具备了下面几个独到的特点成为成功之处:
其一,群众文化,服务人民,共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文化的本质即是美学理论的建构和提升。“文”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并于先秦典籍中被广泛应用。何谓文?《易经·系辞下》曰:“物象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都是说由错综复杂的线条所构成的形象。如此便从本义引申出美的形式概念。“化”本是生长的概念。《黄帝内经·素问》中说:“物生为之化,物极为之变。”文化雏形概念最先出现于《周易·贲卦》,其释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文化之实质概念形成于汉代。历代思想家都是把文化视之为中国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一直将文化视为治国之本,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由于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同,其演变形成亦不相同。我国的文化基本上是从农业生产的开始同步前行。从技术层面上又与那时的“艺”相当。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说:文化或文明从一种广泛的人种学意义,是一处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等等。如此,《群文》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概念陈放在一册有限的纸本期刊上,它必定担当着繁重的普及和提高的任务。必须在办刊思想上明确群众文化服务人民的目的,并不仅仅是通俗与娱乐的性质。普及与提高是建立在寓美教化于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之中。这也不仅仅是对群众而言,其实在不断的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首先要提升编辑、作者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把准刊物的服务方向,紧跟时代脉搏,深入生活,调查基本民众的需求。编辑既是专家也是杂家。大凡著名的刊物主编,都是知识渊博的有名学者。“辑”就是和,和是编辑对作者与读者关联,既要熟悉作者的特长,也要了解读者群体对刊物内容调配与选择,同时还有有意识地去引导,都是互动互进的关系。唯首先提高编辑水平,方可行之有效。《群文》多年来正是执行了以上方略,经过编辑、作者、读者的共同努力,通过篇篇文章,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引导人民群众增强自信心,发扬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二,适时调整,结合当前设置栏目。《群文》一直坚持精神文明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服务群众的办刊原则。为此,结合不同时期党的主导精神,规划年度计划,精心设置栏目。如2015年,是我国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对异族侵入,取得抗日伟大胜利的70周年。《群文》主编早在头年冬,就和青海高原文化研究会协同组织专家学者,建言献策,讨论选题,发掘题材,明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青海的抗战”主题,设置“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栏,连续发表许多有价值的文章,以青海抗战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英雄人物、精英事迹等,有力地阐明了爱国不分先后,抗战不分前后的伟大战略思想。青海虽然是抗战的大后方,但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指挥和强烈影响下,激发起全民抗战的民族热情,党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核心力量和中流砥柱。《群文》通过刊出系列文章:《同仇敌忾 拯救危亡》《奋勇抗日的青海骑兵师》《青海抗日时期的文化宣传斗争》《青海佛教界在抗日时期的贡献》《重温峥嵘岁月 铭记抗战历史——抗日时期青海人民的巨大贡献》等。以翔实的历史事件叙事:“日本飞机对西宁轰炸的追记”,介绍“曾佐国将军、马彪抗战英雄人物”,“藏传佛教领袖人物九世班禅大师、喜饶加错大师为抗日奔走呼号,以亲身经历揭露日寇的狼子野心和残暴杀戮行为,捐献财物,动员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及“文化名人老舍、丁玲、郑君里等来青走访和摄制影片宣传青海民众的抗日活动”等例证,反映青海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奋勇抗战,百折不饶,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精神。让人们永远铭记,青海曾经有几万将士,奔赴前线,浴血奋战,七八千各族儿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以生动的非虚构记叙,有力地证明了青海也是积极抗战的前沿。并且以《喋血阳澄湖》等篇章,佐证青海人民的自觉抗日和全国八路军、新四军的英勇抗日斗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三,植根本土,反映群众文化诉求。青海长期形成的多元民族文化交融情态,繁若群星,灿烂夺目,它们深深扎根于民间群众之中。如音乐类:有“青海花儿”“平弦”“越弦”“道情”“小调”,藏族音乐有“勒”“劳动歌”“儿歌”“伊”“道歌”“则柔”“舞曲”“拉伊”九大类,蒙古族有“赞歌”“长调”,土族有“阿甲哟”“库咕笳”,哈萨克有“民歌”等等;文学类:“诗词”“传说故事”“格言”“谚语”;戏剧类:“藏戏”“皮影”“秦腔”;美术类:“彩陶图纹”“剪纸”“河湟刺绣”;史诗:“格萨尔王传”;大部分都是珍贵的非物质保护遗产。《群文》都在不同时期对它们一一做过介绍,发表过专题文章。对外扩大了人们对青海高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其四,突显亮点,推介民族文化特色。如音乐类文化“青海花儿”,既是高原青海11个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以至于在中国西部和港澳、台湾地区,乃至美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都有研究者和歌唱者,且历史悠久,包含文学、诗学、史学、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由此,被联合国批准收录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此,《群文》将“青海花儿”设置为栏目亮点,并坚持多年延续登载有关介绍“花儿”的历史渊薮、民族地域演唱特征、文词造句的传统和创新、“花儿”曲调的分类或演变、“花儿王”朱仲禄的演唱风格与历史贡献、“花儿”的社会价值与地位、“花儿”的保护与继承发展、“花儿”品牌的建立与旅游的经济效益、以及花儿会和优秀花儿歌手的介绍等等,有研究,有讨论,为点亮青海文化这盏明灯,鼓与呼。经多年作者和编辑的努力,终于形成了政府和群众的共识,因此才呈现出花儿歌舞剧《白鸽子》、花儿剧《河湟儿女情》等好作品;促进了青海花儿艺术节的举办、花儿网站的建立。
又如连续刊载《草原王国吐谷浑》长篇,以大量的考证材料,形象阐述了吐谷浑王国消失后,其下属部落的演变,与其他民族的融合或所遗留的民俗民风,大量军事力量的散布,在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生存空间等等,客观翔实,澄清了许多让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以及介绍藏族文化精神宝库《格萨尔王传》的文章,传播藏文化,具有深厚的研究价值。
同时,《群文》并不拘泥于本省本域。如在发表青海抗战主题文章的时期,也以在青人员为引而选登新四军在南方的抗战事迹,作为黄河上游长江下游之间抗战态势的联系,作为互补,宽展了视野空间。
其五,图文并茂,雅俗共赏,随时更新。大凡图书期刊,其装帧设计,关乎着一种美感的共享。纵观《群文》数十年的变化,可说是经历了由简到繁,由庄重至轻松和美悦的过程。任何文化产品,不能一味迎合低俗欣赏,掣肘市场需求制约而失去主流价值。从封面封底的图片,首页的主旨简介,文字字形的排对,文内插图的安置,一切都是有讲究的。由于目前的条件改善,主要是随着编辑者审美境界的提升,几经创新,现在已经形成了它的风格。表现出文化的美的魅力,又紧紧扣紧社会主体的需要。比如2016年一期的封面,大面积的洁白空间加枣红底线衬底,中间居然是一幅表现民间文化代表之一的红色圆形的“春福”剪纸,充满了新春迎福的喜气风味,点活了这期刊物的眼睛;封底“祖国前头尽是春”泥塑公益广告,别有一番情趣。
另外,读者特别喜欢看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图片,如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的图片,耐人寻味。
祝愿《群文》保持自己的风格,以多样化形式,传播高原文化,弘扬正能量,不断创新,与作者读者携手共进。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族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