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伟李 宁
(1.榆林市定边县郝滩镇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 719000; 2.榆林市定边县红柳沟镇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 719000)
陕北动物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
陈 伟1李 宁2
(1.榆林市定边县郝滩镇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 719000; 2.榆林市定边县红柳沟镇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 719000)
布鲁氏杆菌病是我国的二类动物疫病类型,该疫病也具有人畜共患病的特点,在多种动物中能够感染并传播,因此对于我国的畜牧业发展以及牧民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陕北地区的流行,给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本文将针对我国陕北地区布病的主要流行情况进行概述,并探究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我国陕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陕北;布鲁氏杆菌病;流行情况;防治措施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为布病,是由一种名为布鲁氏菌的细菌所引发的,该疫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B级动物疫病,也是我国的二类疫病。布病的感染范围主要是家畜,其中也有多项细菌种型能够引起人体感染,其中对于羊的感染能力最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陕北地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布病在该地区的传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严重的影响着该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因此探讨布病的有效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布氏菌属于胞内寄生,会侵害动物的淋巴系统以及生殖系统,该病毒的宿主多达六十种以上,主要在家畜以及野生动物中进行感染和传播,也能对人类造成影响。被感染的动物是该疫病的主要感染源,可以引发家畜不孕、流产以及乳腺炎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皮肤和粘膜等传播给人,被感染的人群表现出全身肌肉酸痛、肝脾肿大以及脑膜炎等,感染者可能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人类被感染的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感染动物、食用未经消毒的动物制品等,因此牧民是高危感染人群。
我国陕北地区最早报道的布病病例是在20世纪初期,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陕北的布病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二十一世纪初期陕北地区的布病疫情范围大幅度提升,对陕北地区的养殖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2000年~2013年这段时期内,陕北地区的布病疫情呈现异常活跃态势,并且在部分地区中出现了爆发式的流行,该时期内的4月份至8月份是布病的最活跃时期,其中主要以羊为发病主体,其次是牛,并且在这段时期内报道的人感染布病例数不断增多,近年来在陕北地区政府部门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布病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然而仍有地区出现疫情复发,因此陕北地区动物布病的防治工作仍需继续进行[1]。
3.1 疫苗免疫
目前针对布病传播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是进行疫苗免疫。针对陕北地区畜牧区中的疫区以及受威胁区应该实施全面的疫苗接种措施,其中疫区中比较推荐使用M2株、S19株以及M5株等进行疫苗接种,牛、羊首次接种免疫后可以间隔1年~2年再次免疫接种,以强化免疫效果;针对猪的免疫可以使用S2疫苗进行接种免疫,首次免疫后可于三个月后再次接种免疫,之后每年需免疫一次。针对陕北地区的养殖户或养殖场可依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免疫措施[2]。
3.2 养殖场定期消毒
养殖场还要开展定期的消毒工作,确保养殖行为的规范性,将布病的传播范围控制在最小范围。特别要在每年产羔的季节针对圈舍以及相关器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牲畜产房还应该每周进行消毒,临产牲畜也要进行定期消毒,每年应对养殖场进行数次大规模的消毒。
3.3 提高养殖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陕北地区的牲畜养殖户、相关的屠宰人员和兽医人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接触感染动物时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并开展定期的体检,在调运动物之前还应该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避免布病的进一步传播,维护相关人员的健康[3]。
3.4 加强布病知识的防治宣传力度
陕北地区的畜牧养殖区域中要开展布病知识的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使养殖户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并掌握布病的相关防治知识以及危害性。在实际的养殖工作中,动物的血样以及奶样等都可能对养殖人员等造成感染,因此在工作中能够与动物直接接触的人员,或者能接触到动物奶样或血样的人员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布病的进一步传播,维护陕北地区的养殖安全和人员安全。
3.5 强化检疫,提倡自繁自养
为了控制布病传播,在陕北牧区应该大力提倡自繁自养,尽量避免从外地购买相关种类的家畜,针对从外地购买的家畜,要进行隔离和观察,在布病菌检疫合格之后,方可使其合群。在配种之前,要对种公畜进行严格的检疫,在确认种公畜健康之后再实施配种工作。养殖场也要开展严格的检疫工作,确保每年两次,针对检出布病的牲畜要进行及时的隔离,严禁其与健康牲畜接触,控制疫病传播范围。
我国陕北地区的动物布病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各部门以及养殖户的共同配合,为了进一步缩小布病的感染范围,避免畜牧业经济损失以及维护养殖户的健康,必须加大布病防治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对布病的重视程度,通过采取定期消毒、定期检疫等方式,提高布病的防治效率,促进陕北地区畜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1] 曹乾大.我国动物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6,(18):21-23.
[2] 高彦辉,赵丽军,孙殿军,等.布鲁氏菌病防治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6):628-635.
[3] 段俊秀,郝贵兰.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