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珍,黄 丹,朱俐遐,罗照西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防治技术
李桂珍,黄 丹,朱俐遐,罗照西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
本文阐述了芒果细菌性黑斑病发生危害情况、症状表现、发生特点,提出采用清洁果园、喷药及重剪等措施来有效防控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症状;防控技术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又称细菌性角斑病。该病在我国广东、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均有发生,国外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和巴西等国亦有报道。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侵入叶片、幼果、果实,严重发病时引起落叶、落果,降低产量,或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该病在攀西地区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叶片受害开始时呈水渍状小斑,后扩展为褐色至黑色的多角形病斑,周围有黄晕,大小约1~3mm,常受叶脉限制。几个斑汇合成不规则形大斑,潮湿时病部溢出菌脓,老病斑呈灰白色。叶柄、叶脉受害,局部变黑裂开,造成大量落叶。绿色嫩枝受害,病部黑色,纵向开裂渗出胶液。果柄受害,组织坏死,引起落果。生长期果实受感染后,初时果皮上出现许多水渍状暗绿色突起小点,然后扩大为火山口状的黑褐色溃疡斑。湿度大时,由于雨露水滴溅流淌,常在果面形成条状微粘的污斑。果实生长后期和贮运期间病斑一般不扩展,但常成为炭疽病菌、蒂腐病的侵入口,造成果腐。
病菌主要在受侵染的枝梢或病残组织上越冬。次年当温湿条件适宜时,病部溢出细菌脓,通过雨水或昆虫传播,从寄主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在叶片淡黄色期,有利于病菌侵入。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溢出菌脓,经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高温、多雨、潮湿的季节,特别是暴风雨后,有利于该病的发生。风口处的芒果树或山顶风大的芒果园易发生该病。
4.1 清洁果园
秋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扫除枯枝、落叶、落果,集中烧毁。在发病季节,随时注意剪除病枝、病叶。
4.2 喷药防治
果园修剪后,为防感染可喷药1次。3月春梢期开始,每隔10~15d喷药1次,连续3~5次,特别是暴风雨前后要喷药。药剂有1%波尔多液,加瑞农(47%春雷霉素·王铜)800倍液。还可选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00~2000倍液,或1%等量式波尔多液、可杀得3000稀释倍数1000倍液、40%氧氯化铜600~800倍液、78%科博600~800倍液、0.1%~0.5%霜疫灵、30%dt杀菌剂500倍液。注意药剂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效。
4.3 重剪防治
叶片病斑累累、果实发病重的果园或芒果树,在春天重剪到二级分枝,摘除枝上所有叶片,使其重新抽发枝梢、换冠。及时做好清园及喷药预防工作。
2016-8-6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攀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项目
李桂珍(1970-),女,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带、亚热带水果病虫害。E-mail:LGZHAB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