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封丘县农牧局
贺智宪/吉林和元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冬季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张瑞/封丘县农牧局
贺智宪/吉林和元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肉鸡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以及气候变化异常,养殖环境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呼吸道疾病日趋严重,给养鸡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冬季,天气寒冷,气温多变,鸡舍通风就很有问题,俗话说“通风不良,鸡病难防”,从而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高发、多发。
(一)发病原因
1.生理因素。禽类所特有的气囊结构,使鸡的呼吸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系统,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并且感染通过呼吸系统很容易扩散至鸡腹腔脏器甚至全身。
2.饲养管理因素。冬季气温较低,饲养密度大,鸡舍温度难以控制,温度不稳定,通风换气不足,氨气和硫化氢浓度较高诱发呼吸道疾病。同时养殖户管理不到位,不能进行定期消毒,饲喂的饲料质量较差,严重缺乏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等因素均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疾病因素。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传染性鼻炎等病原都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并且许多时候,多种呼吸道病原同时存在,相互感染,产生协同作用,加重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引发呼吸道综合症。
4.免疫因素。肉鸡使用疫苗过程,就很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加重。健康鸡3天左右会自然恢复,但肉鸡如若与自身支原体混合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就会受到破坏,抵抗不了病毒入侵,造成免疫失败,从而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病。
肉鸡在做法氏囊免疫后,会损害其免疫系统,降低对新城疫、支原体等疾病的抵抗力,尤其长期使用中等偏强的法氏囊疫苗,致使呼吸道疾病得不到控制。
(二)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鸡舍要布局合理,改善饲养环境,降低饲养密度,垫料、垃圾、粪便、要及时清除,加强鸡舍通风换气,防止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的刺激;保证鸡舍内光照、湿度、温度相对稳定,防止忽低忽高;提高饲料营养水平,保证饮水、饲料充足卫生,不喂变质发霉饲料。
2.完善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对饮水、垫料、鸡舍内外等进行消毒。进雏前鸡舍要进行彻底清理消毒,工作人员换上鞋帽穿工作服消毒后才能进入鸡舍,生产区严禁外来人员参观。如果附近鸡舍发病时,应严格消毒制度,坚持每日带鸡消毒1次,对环境每周消毒2次。每天对所用过的水桶、料桶、料盘、饮水器等工具,用消毒液刷洗干净,晾干后使用。杜绝老鼠、飞禽、猫、犬等传染病原。粪便应远离鸡舍堆积发酵,作无害化处理,病死鸡要深埋或焚烧。
3.做好疫苗预防接种。肉鸡饲养时间短,一般在45天左右,有的养鸡户对疫苗接种不重视,往往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要根据本场情况,结合当地疫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要做抗体监测,做到合理的免疫。在免疫接种前后3天,禁止消毒,停服抗病毒、抗菌或磺胺类药物,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等减少免疫应激。
4.药物防治。冬季是肉鸡呼吸道疾病多发期,在日常饲养中,应适当增加鱼肝油,维生素E、C等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对于支原体、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病,在鸡群不同的饲养阶段在产生应激时,容易发生流行,应提前投给适量的药物进行预防。可选用强力霉素、头孢塞呋、氟苯尼考等。若诊断出是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在发病初期,所用相应的疫苗紧急接种,接种后3天添加抗病毒(如黄芪多糖、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以及抗细菌继发感染的药物,也可注射高免卵黄抗体治疗。
(三)小结
冬季,天气的变化给肉鸡饲养带来了一定困难,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合理饲喂,完善科学防疫制度,做好疫苗接种及药物防治,就能有效的控制肉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