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曰阳,宋卫海,张会荣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和改革策略
李曰阳,宋卫海,张会荣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策略,以期为同类高职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
近几年机电行业处于平稳和较快的发展态势之中,机电行业的经济运行将由近两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回归到15%左右的正常发展速度,并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随着制造业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引入到制造业,操作、维修、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职院校必须紧跟机电技术进步,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专业定位模糊。机电一体化专业本身是一个宽口径专业,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大都按“既懂机又会电”来定位,但机械、电子两大学科的内容已经十分广泛,让一个高职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往往造成“机”、“电”都会一点,都不通的尴尬局面,失去该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
(2)重理论轻实践。各高职院校大多受到传统大学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存在专业课科目过多、理论深度过高、实践教学课时不足等现象。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形成了教师不重视、学生不努力的局面。在教学考核中也仍然以理论课的成绩为主要考核指标,忽视实践教学的考核。这从根本上与高职院校“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办学理念相冲突。
(3)课程体系不适应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的发展。经过40多年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巨大进步,目前正朝着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等方向迈进。但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仍停留在机械电气化时代。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机”“电”界线明显,缺乏必要的联系和融合,教学内容侧重于系统讲授原理,而产品的现状、应用和选型较少涉及,与实际工作应用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目前在企业现代精密机械的新机构、新零件已广泛应用,但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的机械传动占主导;先进制造技术如计算机数控CN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辅助设计已广泛应用,但课程体系中介绍不多。同时,目前高职院校所选用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大多不能充分体现当前机电技术的发展水平,内容陈旧、落后,体现当代工业发展水平的专业教材也有待突破。
(4)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加强。总体看来,各高职院校虽具备一些专业课程的实验条件,但基本上都是以验证性、演示性为主,缺少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很少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融合机与电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课程或综合性实验,集中强化训练不够,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很多高职院校忽视实践课程的考核,部分实践课程或实验缺少考核指标,常采取以出勤率或实践报告来打分,存在考核指标不合理、评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实践教学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需实验设备大多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更新换代快,因经费紧张、办学场地不足等,很多职业院校教学实训设施不完善,设备陈旧,大大落后于企业设备水平。如很多院校采用十几年前老式机床实训,而现在企业使用的都是新型机床,虽然新旧机床在原理上都大同小异,但在操作上还是有很大区别,使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明确专业定位,突出学校特色。各高职院校要为各地区的经济建设、企业发展培养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应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各自学校的特色、传统,明确专业定位,突出学校特色,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制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整合优化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切勿追求理论系统、全面。根据机电一体化职业岗位群,“机”、“电”知识进行专门化教学模块设置,知识应用为主线,培养能力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课程内容,避免重复。例如:机械制图:可包含原机械制图主要内容,增加AutoCAD、SolidWorks等计算机制图内容,融入测量与公差互换性等内容,使学生将制图、测绘、公差、计算机制图融为一体。机电产品一体化设计:可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等内容,完整体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的机、电、自动控制综合实践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体系。转变思想,重视实践性教学,保证实验的开出率,确保实践性课程的学时。弱化验证性或演示性实验,打破原有课程限制,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更扎实地掌握机电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逐步建立合理的实践考核方法,改变用考勤、实验报告考核的方式,找到合理考核指标,可采用现场提问、现场操作、课程综合实验等多种灵活方式考核,通过考核,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促进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提高。
(4)增加设备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更新快,专业实验实训对设备依赖度高,因此必须要加大机电专业相关设备的建设投资力度,及时更新设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践动手机会,以真正提高机电一体化类课程的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5)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实践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多是刚毕业的学生,学历较高,但部分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只能讲授理论课,不会熟练操作实训设备。各院校必须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多给教师提供接触生产一线、实训一线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的机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做到理论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教好相关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机电一体化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一成不变,必须紧跟现代机电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确保学生全面的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才能实现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1]朱敏红,闫红蕾,刘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2]钟波,鲁同文,贺红艳.新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6,(8).
[3]肖前军,刘炳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8).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Reform Strategy of Higher Vocational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LI Yue-yang,SONG Wei-hai,ZHANG Hui-rong
(Shando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Jinan,Shandong 2501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chanica1 and e1ectrica1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1 curricu1um system,the prob1ems of mechanica1 and e1ectrica1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1 curricu1um system are ana1yzed,and the strategies of the e1ectromechanica1 integration professiona1 curricu1um system reform a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simi1ar higher vocationa1 specia1ty.
higher vocationa1 education;Mechanica1 and e1ectrica1 integration;Curricu1um system
TH-39
A
2095-980X(2016)03-0134-02
2016-03-07
本论文是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精细化构建与研究(主持人:宋卫海),课题编号(20142cj011)
李曰阳(1983-),男,山东章丘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