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斌 (山东省青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66100)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科学决策
高 斌(山东省青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66100)
动物防疫工作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领导力度明显加大,防控措施落实有力,防疫队伍不断壮大,防疫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免疫密度明显提高,防疫成效十分显著,有力地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但是,从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农村仍然存在着强制免疫死角,有的地方免疫效果较差,给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存在发病隐患,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在以农村散养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中,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最大的疏漏就是免役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免役密度不高,免役质量低。如何建立全面的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将基础免役做牢做扎实,建立阻断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免役保护屏障,已成为当前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1畜禽饲养分散尽管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推进养殖方式转变,畜禽饲养已进入由散养向规模养殖的转型期,但是,当前农村千家万户零星或者小规模分散养殖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禽类养殖,除了以养禽为收入主业的专业户外,绝大部分农户的养禽数量都在几只到几十只之间,养殖方式以放养为主。要抓好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畜禽的动物防疫工作,就必须投入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1.2饲养周期短养殖动态变化快尽管各级动物防疫主管部门都要求防疫员建立畜禽饲养档案,对集中免疫时漏免及新补栏的畜禽做到及时补免。但由于养殖户随时都会销售和购进畜禽,饲养数量动态变化较快,防疫员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防疫责任区内的畜禽变化情况,必然会造成有些新补栏的畜禽漏免,部分农户缺乏防疫主动性。甚至还有些养殖户不愿意防疫。
1.3养殖观念落后经济落后的农村受家庭经济和传统思维的影响,畜禽养殖仅仅是副业,发生疫病对养殖者个体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养殖者不重视疫病防范,基础免役等技术措施难以实施,随意抛弃病死畜禽和宰杀食用病死畜禽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动物疫病整体防控。
1.4法制观念淡漠动物防疫法制建设滞后,动物防疫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配套,国家制定的防疫政策、技术措施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农户认为饲养的畜禽是自己私人财产,打不打防疫针、畜禽病死了是自己的事,其他人无权干涉,这种倾向严重影响免役工作的实施。防疫人员在走村串户实施免役时,不得不花上足够的时间去说服养殖者接受免役。
1.5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不够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实施必须由政府来主导,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主导、干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基层政府对兽医管理体制建设滞后,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村级防疫人员的组织形式过于松散,游离于乡镇动物防疫机构周围,属于动物防疫的边缘分子。基层防疫人员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水平不高,疫病防疫意识不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虚报免役密度、免役进度、不按规定保存发放和使用疫苗、不按免役程序实施免役的情况时有发生。
2.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动物防疫职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建立起“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认真实行动物防疫双轨制,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增强合力,推动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将重大动物防疫目标层层落实到人,防止重开会布置,轻检查落实的情况出现,加强动物免役监督机制的建立,确保基础免役扎实有效。实行多层次目标责任制。将“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规定落到实处,切实履行政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领导、宣传、组织职责,将免役密度与工作业绩挂钩。
2.2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把国家的动物强制免疫政策和动物防疫知识带给广大农户.为防疫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养殖户认识到搞好动物防疫不仅可以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降低畜禽发病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产业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通过宣传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切实提高广大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觉配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动性。
2.3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各级政府是动物防疫经费投入的主体,要加大基层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建立保障机制。要将强制免疫疫苗和免疫标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还要将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补贴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及时足额落实到位,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让他们能够随时从事动物诊疗和疫情监测。并根据防疫工作实际需要,解决一些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和抗体检测经费,保障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
2.4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网络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兽医室),主要承担每年春秋两次普免和新补栏畜禽的补免、防疫档案的建立、动物标识的配戴、大面积畜禽圈舍消毒、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监督、疫情观察等公益性工作。村级防疫室的设立能密切与养殖户的联系,利于补免工作的开展,利于动物疫情的及早发现,利于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公共财政实行按村建制大小、禽禽饲养量多少按月定额补助,并建立养老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5加强乡村动物防疫队伍的技术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或讲座,分层次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步伐。不断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防疫人员的责任心,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提高动物防疫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
2.6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能力根据畜禽饲养、农户居住和交通状况等实际情况,按照一定比例的农户数配备一名专职村级动物防疫员,建立一支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动物防疫员队伍。加强对村级防疫员技术培训,提高防疫技术水平。对防疫员划分防疫责任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加强监督检查,把检查结果与防疫员劳务补贴发放相结合,并作为奖惩依据,调动防疫员工作积极性。
2.7提高防疫效果监测能力市(县)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都要建立动物防疫效果监测化验室,配备专职技术人员,根据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及时采样进行化验室抗体监测,对检测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要及时通知防疫员和养殖户进行补免,切实提高免疫效果。
2.8提高动物防疫监督能力建立健全市(县)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完善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切实抓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运输检疫,没有免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的畜禽不予出具检疫证明,没有检疫证明的畜禽不准销售、宰杀和进入流通环节,同时加大对逃避检疫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法制意识,从而使养殖户由被动防疫变为主动防疫,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2.9集中防疫向常年防疫转变根据当前动物疫病常年发生、防疫责任重大、工作量多、任务艰巨的特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积极创新动物防疫方式,由一年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向一年四季常年防疫转变。动物防疫员作为动物防疫的具体实施者,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畜禽饲养档案,随时掌握畜禽变化情况,做到及时开展防疫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要及时研究解决当前动物防疫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动适应当前动物防疫形势的需要。
2.10严格履行责任制度将重大动物防疫目标层层落实到人,实行多层次目标责任制。将“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规定落到实处,各级政府不是将目标责任书签到下级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加强检查监督,切实履行政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领导、宣传、组织职责。各级动物防疫人员实行分片联系责任制,严格技术要求,严格目标任务,严格工作纪律,严格奖惩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按照免疫操作技术规范实施免疫,确保免疫效价,降低疫病发生风险。对达不到规定密度和有效保护率的责任人予以相应的经济处罚。
S851.33文献标识码:C
1007-1733(2016)08-0058-02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