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断与防治

2016-04-05 14:52:58青海省共和县切吉乡畜牧兽医站813099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肉毒梭菌病牛

高 继 (青海省共和县切吉乡畜牧兽医站 813099)

牛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断与防治

高 继(青海省共和县切吉乡畜牧兽医站813099)

肉毒梭菌中毒症是由于摄入含有肉毒梭菌毒素的食物或饲料而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中毒性疾病.主要特点是惭进性全身肌肉麻痹和瘫 痪.因该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成为除牛出血性败血症外又一严重危害牛养殖业的主要疫病,给牧民群众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共和县切吉乡位于共和盆地西南部。东邻塘格木镇,西界海西州都兰、乌兰两县,北接黑马河、石乃亥两乡,南与兴海县毗邻。面积4175.02km2。地势平坦辽阔,平均海拔3000~3500m,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250mm,无霜期60d,农作物生长季为145~165d。切吉乡是一个以牧为主,农业为辅的乡,现有耕地46918亩,可利用草场面积505.69万亩。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24个社和1个社区。全乡各类牲畜存栏467466头、只(匹),其中牛29823头,占总牲畜的6.4%。

2015年9月20日,共和县切吉乡东科村四社牧户李某家共饲养26头牛。其中,3头突然相继发病,据畜主反映该牛早晨出现食欲减退,到下午即不能进食,遂于次日晨打电话向本人报告,在接到畜主报告后,本人即到该放牧点进行诊治。发现该牛精神沉郁,为神经麻痹,由头部开始,迅速向后发展,共济失调,以致卧地不起,头弯于一侧。也表现消化肌肉的软弱和麻痹,不能咀嚼吞咽,垂舌,流涎。经过抗菌素及解热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病情继续恶化,于4日后全部死亡。笔者通过临床症状和治疗经过,初步诊断为牛肉毒梭菌中毒症,现就谈谈该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1 病原与病因

(1)肉毒梭菌在分类上属梭菌属,是梭菌属中最大的杆菌之一,液体中的毒素100℃、15~20min被破坏,在固体食物中需2h。肉毒素为一种蛋白质,通常以毒素分子和一种红细胞凝集素载体所构成的复合物形式存在。肉毒梭菌是两端钝圆的大杆菌,革兰染色阳性。无荚膜,可在自然界形成芽孢。它是严格厌氧菌,在厌氧肉肝汤中加入新鲜肝块才能旺盛生长。在血液琼脂表面的菌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半透明、灰白色,表面扁平或微凸,边缘呈叶状、扇贝状或树根状,具有日型溶血。在繁殖过程中该菌可产生毒力极强的外毒素,在动物尸体、肉类、饲料中繁殖时也可产生大量的外毒素。(2)肉毒梭菌可产生神经毒素,这些毒素为大分子蛋白质,其毒性结构是一种新型蛋白酶。肉毒素具有极强的抗原性,lmg毒素纯品能使1万人左右致死,或能使4X10lz只小鼠致死。肉毒梭菌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可产生极其强烈的外毒素,该毒素性质稳定,不易被蛋白酶及胃酸破坏,人、畜禽多因食入含有此毒素的食品或饲料而引起食物中毒。其DNA中G+C摩尔含量为26%~28%。肉毒梭菌根据其毒素抗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A型;B型、C型、D型、E型、F型和G型七个毒素型,各型毒素只能为相应型抗毒素所中和。A型、B型、E型、F型可引起人类的肉毒梭菌毒素中毒;C型可引起禽类、牛、羊、马、骆驼、水貂等动物的肉毒梭苗毒素中毒。此外禽类中毒还可能由A型或E型引起;马的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可能由D型或B型引起;牛和绵羊肉毒梭菌毒素中毒也可由D型引起。(3)肉毒梭菌芽孢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为其自然居留场所,动物肠道内容物、粪便、腐败尸体、腐败饲料及各种植物中都经常含有。自然发病主要是由于摄食丁含有毒素的食物或饲料引起,病畜一般不能将疾病传给健康畜,就是说病畜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食入肉毒梭菌也可在体内增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中毒。(4)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属厌氧菌,主要存在于腐败变质的尸体、肉类、饲料中,可以产生强烈的外毒素,食入后即可发生中毒。

2 流行特点

(1)该病各类动物均可发生,自然发病的病例主要是因为动物食入腐尸、被腐败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一般夏秋炎热时期发病率较高。该病在家畜中以牛和羊、马最易发,猪次之,再次为家禽。肉毒梭菌的芽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为其自然居留地,在腐败尸体和腐烂饲料中含有大量的肉毒梭菌毒素,所以该病在各个地区都可发生。各种畜、禽都有易感性,主要由于食入霉烂饲料、腐败尸体和已有毒素污染的饲料、饮水而病。(2)该病的发生除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外,还与土壤类型和季节等有关。在温带地区,肉毒梭菌发生于温暖的季节,因为在22~37℃范围内,饲料中的肉毒梭菌才能大量地产生毒素。在缺磷、缺钙的草场放牧的牲畜有舐啃尸骨的异食癖,更易于发生中毒。饲料中毒时,因毒素分布不匀,故不是吃了同批饲料的所有动物都会发病,在同等情况下,以膘肥体壮、食欲良好的动物发生较多。放牧盛期的夏季、秋季发生较多。

3 症状

牛最急性的病例,常不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牛以唇、舌、咽喉等的麻痹为特征,多突然发生吞咽困难,虽有知觉和反射,但运动麻痹,从头部至后躯,向四肢发展,常卧下而不能起立,头向一侧歪曲,呈睡眠状,瞳孔散大,脖子、肚子和股部肌肉松软,最终不吃不喝,舌头外露,口流唾液不止,粪干、腹痛,常在当天死亡,也有的拖延4~5d;慢性型病牛表现和急性一样,由于病程较长,常并发肺炎,心脏衰竭,直到最后把牛瘦死。

4 病理变化

一般无特殊性典型病变,但死后剖解常见到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胃肠黏膜充血和出血,尤以肠道多见,瓣胃内食物干硬,直肠多积粪。咽前有草团,咽喉和会咽的黏膜有灰黄色被覆盖,其下有出血点。肺充血和水肿。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发病原因和流行特点等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检查毒素。

6 防治

由于本病具有发病急,死亡快的特点,不能被动地单纯抓治疗,要防重于治,打好主动仗,才能取得防治的好效果。(1)喂牛要精心,不能随意用腐烂变质的草、料、菜等饲料喂牛,因为霉烂饲料常能造成本菌的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因此,不能为节约饲料而因小失大,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2)加强动物疫病宣传,提高牧民群众对动物疫病的认识,及时清理病害牲畜死尸、骨骸和粪便,平时加强对圈舍、草场的消毒。在环境管理上要随时清出圈内的垃圾,严格死畜的处理,不可乱扔,消毒要彻底。尤其要抓好灭鼠,防止污染水草和谷物饲料。(3)加强饲养管理,适当补饲,饲喂牛要按日粮标准喂给骨粉、钙、磷、食盐和微量元素等,满足牛多种营养的需要。防止牛异食癖的出现,以免喝脏水,舔食腐败尸体、饲料。(4)发现病牛,尽快确诊,早期静脉或肌肉注射多价肉毒梭菌抗毒素血清,成年牛500~800ml,1次/d,直至病情缓解,确定毒素型别后,注射相应的同型抗毒素单价血清治疗,均有一定效果。(5)应尽快进行洗胃、灌肠或灌服速效泻剂,也可静脉输液,减少毒素吸收,排出牛体内的毒素,5%小苏打液或0.1%高锰酸钾液适量,灌肠和洗胃,或0.1%高锰酸钾溶液10000ml,硫酸钠或硫酸镁800g,加水3000ml,先用0.1%高锰酸钾液洗胃,后灌服泻盐,然后灌服明矾水或福尔马林液,以消毒收敛肠道。(6)药物治疗可使用盐酸金霉素,5~10mg/kg体重,肌内或静脉注射,2次/d,或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万IU/kg体重,2次/d。有人主张对病牛使用镇静剂和麻醉剂,对本病有一定的阻止作用。(7)静脉注射10%~40%乌洛托品灭菌水溶液,能分解为氨和甲酸,故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并发的肺炎,且有利尿作用。兴奋强心解毒,可用20%安钠咖注射液,20ml/次,皮下或肌肉往射。(8)加强病牛护理,咀嚼和吞咽困难的病牛,不能进食时,可进行补液疗法,5%葡萄糖盐水1000ml、0.9%生理盐水1000~200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500ml,混合静脉滴注,以维持病牛的体力,促使尽快康复。

[1]冯光, 吴艳. 肉毒梭菌中毒症的防控[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 185-185.

[2]张宏伟. 动物疫病[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47-48.

[3]权金荣. 牦牛肉毒梭菌症的诊治[J]. 中国畜禽种业, 2010(5)∶ 85-85.

[4]许正林, 李万财, 诺科加等. 牦牛肉毒梭菌症调查[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0(01)∶ 29-29.

S858.23文献标识码:B

1007-1733(2016)08-0031-02

2016-04-26)

猜你喜欢
肉毒梭菌病牛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中国饲料(2021年17期)2021-11-02 08:15:10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8期)2019-02-12 16:38:43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9年8期)2019-02-12 16:38:43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面下1/3皮肤衰老
猪肉毒梭菌中毒症的发生和诊疗方法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3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
西藏科技(2015年10期)2015-09-26 12:10:24
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
慧眼识病牛
乡村科技(2014年19期)2014-03-03 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