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流感诊断防治要点

2016-04-05 11:49:55戴远棠
兽医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传染源流感病毒流感

刘 伟 戴远棠

(1.东源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广东河源 517500;2.东源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广东河源 517500)

浅谈猪流感诊断防治要点

刘 伟1戴远棠2

(1.东源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广东河源 517500;2.东源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广东河源 517500)

猪流感(SI)也称为猪流行性感冒,是由A 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热,精神沉郁,眼结膜潮红,流鼻涕,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为特征。本病虽然传播快,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大,但仍然是可防可控可治疗。本文主要综述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希望能对该病提供一定的认识作用。

猪流感;诊断;防治

1 病原体

猪流感病毒(SIV)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呈多形态,有15个H亚型,9个N亚型,直径为100nm,有囊膜,囊膜上有纤突。病毒对干燥和低温抵抗力较强,对热敏感,75℃即可杀死病毒。病毒对消毒药敏感,常用消毒药即可杀灭病毒,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猪流感能进行变异,主要形式是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而发生突变,产生新的亚型毒株与毒力发生变异。猪流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多发生于秋冬及早春季节,不分品种、年龄、大小的猪只均可感染,病猪、隐性感染猪和慢性带毒猪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猪的鼻液、气管和支气管渗出液、肺部淋巴结中,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播极快。

2 流行特点

猪流感呈世界性分布,猪流感病毒是引起猪群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猪流感的暴发与猪群从感染区到易感区的转移有关,往往新猪群的引进伴随着猪流感的临诊症状的出现。目前,该病毒已由人的感染传播到猪群,并在猪群中持续存在,但没有引起大范围的流行。病猪和带毒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带毒鼠类也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与流行,本病的易感性很强,各种猪只都可感染,病猪和带毒猪为传染源,经呼吸道感染,通过空气传播,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感染且呈流行性发生。一般发病突然,传播迅速,通常1 头病猪出现后,于2~3 d 内可波及全群,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约在4%左右。

3 症状特征

猪流感的潜伏期很短,本病的潜伏期为1~3 d,病程约1 周。病猪表现为突然发热,体温升高达40~42℃,厌食或食欲废绝,极度虚弱乃至虚脱,精神高度沉郁,拥挤在一起,不愿走动,眼结膜潮红,卧地不起,寒颤,关节疼痛,不食。流粘液性鼻涕,咳嗽、喘气、腹式呼吸,呼吸困难。粪便干硬、尿少色黄。妊娠猪流产,产弱仔或死胎。部分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个别母猪死亡,发病猪临产时木乃伊、死胎数量增多。产下的仔猪发育不良,死亡率高。存活的则转为慢性病,持续咳嗽,消化不良。若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加重,难以治疗。临床上常见本病与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混合感染从而产生继发性细菌感染,使病情变得复杂,大大增加猪的死亡率。

4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鼻、喉、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气管内充满泡沫样粘液;肺气肿膨大,间质增宽,尖叶、心叶和中间叶,含有大量的带气泡的粘液。病变区与正常区域界限分明,病变区呈鲜牛肉样的紫红色,病变部位常限于且多为两侧性,呈不规则的对称。严重病例,病变区域往往扩展到大部分肺脏。纵膈淋巴结显著肿大、充血、水肿。胃肠呈卡他性炎症或严重充血,尤以胃大弯尤为明显。

5 诊断技术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由于猪流感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不典型,加之出现并发与继发感染而使其临床症状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确诊本病必须要进行实验室检测。主要采取病毒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检测等三种方式进行检测。

6 防控措施

6.1 隔离饲养,科学管理

猪群要按照各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开隔离饲养,实行封闭式管理,做到全进全出。喂给优质全价饲料,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暖与通风换气工作,力求做到舍内干燥温暖,空气清新,尽量避免一切人为应激因素。

6.2 搞好免疫预防

对生猪按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猪流感免疫接种,能使生猪产生具有对猪流感疾病的免疫保护力,是切实减少猪流感疫病发生,减少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的最有效保护手段。规模化养猪场要做到在每一次给生猪猪流感免疫之前做好抗体监测,以抗体水平的高低为依据,确定科学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可采用活疫苗与死疫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方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6.3 坚持自繁自养,严防引进病猪

养猪场(户)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能有效防止疫病传入。

6.4 强化消毒,把病原消灭在萌芽状态

清洁消毒工作是切断猪流感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场及猪体表存活病毒的有效方法。猪流感病毒对消毒药敏感,常用消毒药即可杀灭病毒,应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养猪场(户)应坚持每周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一次,如发生疫病流行时坚持每天消毒,平时应及时清扫猪舍,保持猪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

6.5 驱虫、灭鼠、杀虫

驱虫、灭鼠、灭蝇蚊是疫病综合防制措施之一。鼠类与吸血昆虫是多种人畜共患病和猪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与传染源,对生猪健康构成威胁。

7 药物治疗

由于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时应遵循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控制继发感染的原则灵活实施。

(1)每1t饮水中添加阿莫西350g,连饮一周。

(2)常用的针剂治疗。

①鱼腥草+ 卡那霉素;②复方柴胡注射液肌注;③复方板蓝根注射液肌注。

(3)常用的中药方剂推荐。中药以抗菌、抗病毒、辛凉解表清热为主。

柴胡12 g、黄芩15 g、金银花15 g、栀子15 g、杏仁10 g、大黄30 g、连翘15 g、知母12 g、桔梗10 g、牛蒡子12 g、荆芥10 g、甘草6 g、生姜10 g,煎汤去渣,分两次灌服或自饮。

[1] 向留坤.浅谈猪流感诊断与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2,(3):81-83.

刘伟(1972—),男,广东河源东源,大专学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猜你喜欢
传染源流感病毒流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秋季谨防牛流感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5
基于HRP直接标记的流感病毒H1N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浅谈结核病的检验与防治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