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副伤寒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2016-04-05 07:24刘书怀
兽医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菌苗断乳副伤寒

刘书怀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农业局,河北沧州 062250)

浅谈猪副伤寒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刘书怀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农业局,河北沧州 062250)

猪副伤寒又叫猪沙门氏菌病,现代研究认为多是由沙门杆菌引起。本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威胁。笔者多年从事猪病防治工作,曾接诊多个猪伤寒病例。现将多年接诊经验加以总结,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沙门杆菌;全国各地;威胁;防治

1 病原特点

本病的血清类型比较复杂,目前发现的主要有猪霍乱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变型、猪伤寒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卑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

2 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2到4月龄的仔猪。寒冷多雨天气,环境卫生差、养殖管理不当、长途运输、气候骤变、断乳过早等都容易导致疾病发生。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由3d到数周不等。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的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急性型病初体温突然升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常显出腹部疼痛状,弓背尖叫。2~3d后耳、腹部、四肢皮肤呈深红色;后期出现青紫色斑。呼吸困难,体温下降,偶尔有咳嗽、痉挛等、心脏跳动减弱,通常4~10d死亡。慢性病初期食欲不振,腹泻,排泄物恶臭,呈灰白色、淡黄色、暗绿色不等,形同粥状,呈恶性下痢,饮水较多,病程经过20d以上,死亡率50%以上。

4 病例解剖

急性病例主要呈败血症变化,耳,后躯及腹下皮肤有紫斑,脾肿大呈暗紫色。浆膜和黏膜有小点出血。肝有灰白色小点坏死灶。慢性病例主要特征性病变为盲肠、结肠和回肠的坏死性肠炎。脾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肺常见有卡他性肺炎或灰黄色干酪样结节。

5 防治方法

本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和卫生条件差导致。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预防为主”。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断乳仔猪根据体质强弱大小,分槽饲喂。

5.1 搞好免疫

目前使用的主要有多价副伤寒灭活菌苗和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用20%氢氧化铝稀释,肌肉注射1ml;免疫期9个月;口服时,按瓶签说明,服前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分5~10ml,掺入料中喂服。口服免疫时,应空腹喂苗,保证每头猪均能吃到足够的菌苗,菌苗的稀释和拌法要按规定执行。

5.2 使用药物

对全群仔猪进行观察,发现病猪后立即隔离,及时治疗,并指定专人负责照料。土霉素按0.1g/kg计算,口服每日2次,连服3d。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或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等与抗菌增效剂(TMP)按5:1混合,按25~30mg/kg口服,每日2次,连用3~5d。喹诺酮类药物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盐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2.5mg/kg,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d。需要指出,各地治疗方法甚多,疗效也有差异,在治疗过程中,要结合发病当时具体情况进行。

[1] 曾秀,付利芝.仔猪副伤寒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J].贵州畜牧兽医,2000,(1):14.

[2] 方春春,余德勇.猪副伤寒——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Z1):110-114.

[3] 刘峰.猪副伤寒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11):62.

[4] 王相芳.浅谈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J].畜禽业,2013,(9):88.

猜你喜欢
菌苗断乳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断乳仔猪育肥初期饲养管理的探析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鸡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幼年牦牛饲养管理技术
断奶幼兔如何饲养?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布氏杆菌病的疫苗种类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及免疫方法
小猪的断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