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鹅场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2016-04-05 07:24吕恒云
兽医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水禽雏鹅圈舍

吕恒云

(江苏省高邮市湖西新区(送桥镇)畜牧兽医站,江苏高邮 225651)

规模化养鹅场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吕恒云

(江苏省高邮市湖西新区(送桥镇)畜牧兽医站,江苏高邮 225651)

鸡、鸭、鹅均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家禽种类,其中我国养鹅业的规模在近年来不断扩大,相关的物流也得到了加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鹅疫病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对于散养户和规模化养鹅场来说,确保雏鹅的成活与鹅体的健康是取得实际成效的关键。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场,若要获得良好的收益,必须做到对鹅疫病的有效防治。本文选择规模化养鹅场作为研究对象,试探讨其对于疫病所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

规模化养鹅场;综合措施;疫病防控

作为一种草食性水禽,鹅非常适合农户进行饲养,其耗粮量非常低,可谓是投入少但产出多,可以为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近些年来,我国的养鹅业出现了明显的进步,养鹅户不再是曾经的个人散养者,而是开始向规模化养鹅场的综合养殖模式进行转变。但是,养鹅场管理者通常缺少关于疫病的防控经验,这使得养鹅场通常因为疫病的暴发而出现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规模化养鹅场应该针对常出现的鹅疫病——鹅流感、小鹅瘟等进行综合防控。

1 流行病学

1.1 疾病种类

一直以来,鹅疫病的种类都在不断增加,诸如大肠杆菌病、小鹅瘟、鹅禽流感、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沙门氏菌病等均是自多年前起便一直存在的旧有疫病,这些疫病时而暴发,给鹅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之后的数十年来,鹅传染性浆膜炎、病毒性肠炎以及具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等新型疫病陆续出现,甚至一些国外流行的鹅疫病也随着鹅种与鹅制品的物流运输而传入国内,导致鹅疫病的种类不断增加。

1.2 病毒耐药性提高

病原体的繁殖与变异是导致疫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若一个养鹅场不具备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卫生条件,其消毒不够到位,那么病原体将会大量繁殖,在大范围内传播;若抗菌药物没有在养鹅场中被合理使用,则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使其对各类防控措施产生抵抗作用。

1.3 传染源难消灭,病毒变异迅速

对于具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来说,主要通过疫苗注射进行防治,但是在防治鹅疫病的同时,疫苗中的免疫抗体将会为病毒带来一定影响,使其给鹅机体带来的伤害发生改变,再加上免疫抗体对机体的影响,会使疾病表现与疾病本身发生非典型性变化,即便为鹅采取了强制免疫措施,也仅仅是降低了病毒的污染程度,使雏鹅与成鹅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下降,却无法将病毒带来的感染完全消除,甚至还会导致病毒变异更加迅速。

1.4 隐性感染危害更大

一直以来,鹅养殖场都在不断增加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这导致鹅群的应激愈加明显,鹅疫病具有愈加迅速的传播速度与愈加宽广的疫病传播范围,因疫病而带来的损失也不断增加,新传入的呼肠弧病毒和圆环病毒带来的持续性传染性疫病更是带来难以估计为危害。

2 综合防控措施

2.1 推行新型饲养模式——全进全出

若日龄不同或引入批次不同的鹅被混养在同一个圈舍之中,那么一些带有病原体的鹅或正处于患病状态的病鹅将会在固定的环境中传播病毒,其分泌物与排泄物均带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受到污染的饲料和水被健康的鹅饮用或食用,便会导致疫病的传播。若圈舍中有雏鹅等易感群体,那么疫病的传播将会更加迅速、更加简单。对于这种情况,养殖者应在同一圈舍中饲养同一日龄或同一批次的鹅,并在当前一批的鹅出栏后进行圈舍环境的消毒,尤其是鹅窝与饲养用具,要采取彻底的消毒,并在消毒后将其空置15日以上而不使用,随后再将下一批雏鹅引入,对其进行统一化的饲养与管理。这种养殖模式可以用“全进全出”四个字来形容,这种方式实行起来比较简单,对疫病的防控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同时还能确保成鹅的身体健康,可谓是保障养鹅场经济收入的主要措施之一。

(1)实验分组设置[14]:参考相关文献剂量设计方法,本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复方α-酮酸片组、培哚普利片组、尿毒清组和JYP工艺A、B、C组,共8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2.2 做好野生水禽与家鹅的防护隔离工作

野生水禽可以成为禽流感等疫病的传染源,鹅本质上是水禽,喜欢清洁自己的身体,也喜欢水中互相嬉戏,若其生活区域中出现野生水禽,便可能因为相互之间的接触将病原体感染到自身机体中,若再与圈舍内其他鹅接触,便会导致疫病的传播。部分养殖场没有对鹅进行严格管理,鹅会无意中误入被水禽污染的水域,同样可以导致疫病的感染与传播。对于这种情况,养殖场可以制定防护隔离制度,加强对鹅的约束性管理,此外还可以对野生水禽采取驱赶措施,以实现对野生水禽与家鹅之间的防护隔离,阻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3 从引种方面杜绝疫病的引入

近亲繁殖会导致鹅的基因出现缺陷,使其寿命缩短或是出现各种奇怪的疾病,因此规模化养殖场会从本区域的其他养鹅场或其他地区引入鹅种,而引种是最容易导致疫病引入的行为,许多养鹅场都是因为引入了携带病毒或正处于患病状态的鹅种而导致疫病的出现。对于这种情况,应做好引种工作,如:引入的鹅种在品种上有何生长特性,引入之前是否确定该品种的鹅可以适应养鹅场所在地区的生态条件、生态环境;在鹅种被引入养鹅场后,应将其放在特殊的圈舍中进行至少为期4周的隔离饲养,在确认其未患有疫病之后才可以作合群饲养。

2.4 优化养鹅场布局

2.5 加强饲养管理

鹅群的每一个饲养单元应限制在100~150羽之间。若鹅群中有雏鹅,则应选择适宜的时间为其“潮口(即开饮)”,随后再为其开食。在“潮口”过程中,可在其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土霉素与维生素B1;而在开食的过程中,可将莴菜叶切成丝状与米粒搅拌在一起,并掺入等量的精料,以6~7次/日(其中夜间为2~3次)的频率进行喂食。在饲养过程中,应控制温湿度在适宜的状态,以免雏鹅“打堆”,还要严防“贼风”给雏鹅带来疾病。随后,在雏鹅日龄的不断增长过程中,饲养者还应该对粗料和精料的配比、圈舍的温湿度、日照强度和日照时间以及饲养的密度进行调整,以便为雏鹅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提高其免疫能力。

2.6 规范免疫接种程序

小鹅瘟疫苗应在1日龄时进行弱毒疫苗的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应在10日龄时于鹅颈部进行皮下注射,禽出败疫苗则应在30日龄时在胸肌注射。而母鹅开产前应提前一个月接种蛋子瘟菌苗与禽出败疫苗。注射时间、注射剂量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3 结语

规模化养鹅场可能因引种不当或管理不力等原因出现疫病,疫病出现后可危及雏鹅与成鹅的健康与生命,为了减少疫病流行给养鹅场经济利益带来的损害,管理者应加强对养鹅场的管理,做好免疫、引种、饲养、隔离等工作,以实现对鹅疫病的综合防控。

[1] 郑之祥,杜乐新.规模化养鹅场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4):90-91.

[2] 孙懿帆,李琳.规模养鹅的疫病防控综合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1):153.

[3] 晏升勇,胡昌金,张培晏.规模养鹅场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7):20.

猜你喜欢
水禽雏鹅圈舍
精彩绝伦的“水禽秀”
水禽耳边有枪声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水禽的画法(六)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雏鹅成活率低的原因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