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群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动物防疫站,江苏常熟 215500)
浅谈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与防治
许文群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动物防疫站,江苏常熟 215500)
断奶仔猪腹泻是仔猪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轻者引发仔猪腹泻,重者影响仔猪后期生长,成为僵猪,甚至发生死亡,严重威胁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病原学、动物生理学、饲料营养学、环境、应激等方面着手,分析了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从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免疫接种、药物治疗等角度提出了一些综合性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本文旨在能给一线兽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减少断奶仔猪损伤给养猪户及养殖场造成的经济损失。
仔猪;腹泻;病因;防治
1.1 动物本身因素
1.1.1 生猪品种因素
一般来说我国地方猪种耐受性能强,腹泻出现的情况少,而杂交、国外瘦肉型品种耐受性差,易出现腹泻。
1.1.2 仔猪生理特点
消化机能不完善。初生的哺乳期仔猪肠绒毛结构发育不完全,对营养的吸收力弱。初生仔猪胃内腺体尚未完全形成,不能自主分泌盐酸和激活已存在胃部的胃蛋白酶原。断奶后仔猪无法获得原本可从母乳中获取的母源抗体和各类营养物质(早期断奶仔猪的胰蛋白酶分泌不足,断奶后仔猪肠绒毛脱落,导致肠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大量减少,使仔猪无法从饲料中获得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如遇到外界冷热突变、环境应激等均可诱发腹泻。
不耐低温。新生仔猪体内能量物质储存量有限,能量代谢的激素调节功能尚不键全,皮下脂肪不发达、被毛稀少、体型小、抗寒性能差。综上所述,仔猪对环境及温度变化极为敏感,温度突然下降出现同窝仔猪挤堆取暖,且极易引起低血糖及腹泻。
免疫机能不完善。仔猪自身免疫机能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而仔猪所需的营养物质、母源抗体均是通过乳汁从母体中获取的。当仔猪断奶后,便会造成应激反应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入侵繁殖,从而引发腹泻。
1.2 病原性因素
1.2.1 细菌性腹泻
仔猪黄白痢:由仔猪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1~3日龄和3周龄仔猪,发病率不一,规模中等,症状轻重不一。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一般以寒冬、早春及湿热季节多发,尤以气候突变多发。
其他细菌感染:沙门氏菌病,仔猪红痢,猪痢疾等。
1.2.2 病毒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两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症状相似,主要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脱水为特征,日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越高。
其他病毒性疾病:轮状病毒病、猪伪狂犬病、肠炎型猪瘟等疾病都可以引起腹泻。
1.2.3 寄生虫性腹泻
猪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儿属及等孢子属球虫引起的。球虫寄生在成年猪体内一般并无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状态,但对于7~10日龄的仔猪却危害较大。病猪呈现精神萎顿、衰弱、脱水、水样或糊状腹泻,仔猪生长发育缓慢,有的甚至出现死亡。
线虫病:主要寄生于猪消化道内,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类缘线虫等,可引发消瘦、贫血、粘液性或血性下痢等症状。
1.3 应激因素
断奶仔猪的消化道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和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尚不完善,无法更好的适应环境。断奶后,通常不能立即适应摄入物由易消化高营养的母乳向难消化的固体饲料的转变。断奶后,一般会出现一两天拒食饲料现象,而后两到三天后由于饥饿不得不大量进食,造成消化迟滞,未消化的饲料在胃肠道中发酵,导致胃肠道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导致腹泻。
1.4 环境因素
仔猪饲养管理条件很大程度决定了仔猪在饲养过程中是否发生腹泻。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无法自我适应环境,尤其对寒冷适应性差,气温骤变、保温条件差等,都会使仔猪免疫力下降,无法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引起腹泻。据研究表明,仔猪最适温度为30~32℃,最佳湿度为60~75%,若保温御寒措施不到位,湿度偏大,都会诱发仔猪腹泻。
1.5 母猪营养摄入及饲料性因素
1.5.1 仔猪腹泻与其母体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能繁母猪妊娠期营养不良,尤其是后期,饲料中各营养物质不足均可影响胎儿发育,继而引起仔猪出生后发育不良及抗病力下降;哺乳期母猪缺乏营养,仔猪汲取乳汁营养不足,抵抗力下降,引起腹泻。
1.5.2 饲料中植物蛋白、脂肪、纤维素等所占的比例过高。相较于成年猪,仔猪胃液分泌量少,消化酶种类少活性低,再加上胃酸分泌量不足,致使仔猪对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的消化能力较弱。所以仔猪饲料中添加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含量应适宜,否则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2.1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配种前就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其免疫力。加强妊娠期营养,健全和完善免疫程序。进产房前对母猪及产房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产仔前七天母猪开始减料,产仔后逐渐加料。母猪分娩后应立即肌肉注射抗菌消炎类药物,以防子宫出现炎症。仔猪出生后,应保证尽早尽量吃初乳,以便及时获得母源抗体。同时做好母猪产后护理,以保证哺乳期母猪乳汁的品质。
2.2 科学断奶
仔猪断奶有三个条件:一是体重,一般仔猪体重达到10kg左右,并且生长发育良好;二是诱食,养殖户应在仔猪出生后1-2周龄开始诱饲,断奶前仔猪已习惯饲料并且日采食量已达到500~600g左右,该时仔猪胃肠道已经成熟且不受断奶影响、可正常运作;三是健康无病,仔猪健康方可考虑断奶,反之要适当推迟断奶时间。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突然断奶,可以选择在断奶前一周内每日减少哺乳次数,以减少应激,最好将母猪迁出,把仔猪留在原圈中再饲养一周后转入保育栏。
2.3 投喂优质适口的饲料
选择仔猪饲料应结合其特殊的生理特征,选用科学合理、营养均衡、易消化吸收的饲料。为防仔猪腹泻,可在饲料中加入药物预防腹泻。仔猪在断奶后一周之内继续吃哺乳饲料,开始逐步减料,一周后换料,以15日为过渡期,逐渐过渡。饲料应选用大型企业的优质饲料,坚持少量多餐为原则;保证添加入食槽的均被采食。保证充足的饮水。对食欲差的仔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食量。
2.4 加强仔猪管理
研究表明仔猪饲养有三个腹泻易发期,即产后1~7d、14~21d、断奶后7d,所以要做好断奶仔猪预防腹泻工作必须做好断奶前的工作。仔猪出生时保温箱应达30~32℃,7日后每周可降3℃直至到21~23℃。保证湿度适宜,最佳范围在60~75%。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尽量吃初乳,对于体质羸弱仔猪要进行人工辅助。7日龄后开始逐渐诱食,2~3周龄开始补饲,1月龄日采食量达到正常即可。在断奶后1~2d应限饲,保持少量多次并保证充足饮水。及时清除粪污和保持圈舍内空气新鲜。
做好定期消毒工作。仔猪刚断奶,免疫力低下且机能未完善,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同时如果猪舍未严格消毒且潮湿,病原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可能诱发腹泻。圈舍在猪进入饲养前一周应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包括墙面、饲槽、用具及饮水器等。圈舍在饲养期间,可选用无毒、广谱、无刺激的消毒药进行带猪消毒。
2.5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为了避免腹泻发生,可根据各猪场实际需要进行免疫接种。有关的疫苗有: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或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苗、猪轮状病毒弱毒苗、猪流行性腹泻灭活苗等。有条件的可以在怀孕母猪产前接种疫苗,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疫苗对仔猪免疫接种。母猪哺乳期,在饲料、饮水中加入抗菌类药物、多维素、黄芪多糖等进行预防。
2.6 早发现早治疗
发生腹泻应停食或少食,但要保证足够的饮水,可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饲喂时也应选取易消化的饲料,禁止投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以促进病猪胃肠道尽快恢复正常。
2.6.1 断奶仔猪腹泻较轻者
庆大霉素1~1.5万单位/kg,肌注,每天2次;或喹诺酮类3~5mg/kg,肌注或静注;也可选用后海、后三里、尾根等穴位注射。
2.6.2 腹泻较为严重者
5%葡萄糖生盐水200~300ml,5%碳酸氢钠30-50ml,维生素C0.2~0.5g、维生素B10.03~0.05g,混合后静注或腹腔注射;或者每公斤饮水中添加补液盐30g,让仔猪自由饮水至症状消失。在腹泻初期,不建议立即止泻,止泻不利于体内的毒素排出,应先补液,防止酸中毒及过度脱水造成死亡。后期止泻可选用次硝酸铋、鞣酸蛋白或活性炭。
2.6.3 中药方剂防治
预防可选用白头翁散,在饲料中添加可提高仔猪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治疗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白头翁散加减放、止痢散、乌梅散加减方等,同时也可配合针灸等方法。
综上所述,断奶仔猪腹泻受其自身生理特点、病原、饲料及营养、应激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在防治本病时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仔猪腹泻的原因众多,但均与最初的饲养管理及圈舍卫生条件有关。因此在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时,做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和圈舍卫生才是重中之重。养殖户在饲养管理时应放弃旧模式、旧观念、旧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向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原则的集约型科学养殖转变。加强对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坚持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加强营养供给,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少因腹泻带来的损失。
[1] 杨映梅.浅谈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5,(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