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欹厅讲坛第三期学术讨论会专家发言摘登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欹厅讲坛第三期学术讨论会上,许多专家就“中医研究的多元化科学方法选择”做了讨论或即席发言,本刊对与会专家在讨论阶段的多次发言内容进行整理,精选出对张东教授新观点、新学说、新组方及其临床验证的评价。以下专家发言按时间先后排列:
张伯礼院士*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欹厅讲坛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研究。致辞: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防病治病经验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医药学历久弥新,愈发显示出勃勃生机。
中医学的优势在于其理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在于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整体认识,在于临床诊疗中的确切作用。她虽然古老,但其理念和方法并不落后,对解决当今生命科学问题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学应用系统的方法从社会、心理、环境等多维度去探索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形成对人体整体动态和个体化的认识,建立了认识人体复杂体系的途径和方法,这也造就了中医学自然、人文、社会、哲学多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学科特色。
中医药学具有的多元化特征,中医研究也需要多学科的方法。中医学许多研究领域都是现代多学科交叉科学研究的前沿。只有多学科协同攻关,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的思路方法去揭示中医学的内涵和优势。因此,多学科协同融合创新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青蒿素的研发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
王永炎院士一直提倡用复杂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中医药,用降维降阶的方法研究中医药,吸纳多学科的方法为中医药创新发展服务。当前,生物信息学、组学、网络药理学、循证医学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到中医药研究领域,大大推动了中医药发展。
在中医研究中,传统的中医整体论方法、从西医借鉴的还原论方法,以及新兴的复杂性科学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如何恰当选用,需要深入探讨。王院士提议召开本次“中医研究的多元化科学方法选择”研讨会,搭建多学科思维碰撞和充分交流的学术平台,将引起学者对传统科学方法的重视,认识不同科学方法的功能与局限,建立理性的多元化观念,以包容的态度不断完善中医学的研究体系。
中医研究是一个巨系统,涉及文化、科学、哲学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放开胸怀,正视面临的挑战,吸收借鉴多学科的优势,遵循中医药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还需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及方法学创新。
晁恩祥国医大师**晁恩祥,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首席专家,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继承人工作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肺系疾病理论与临床。发言:中医要走临床实践的道路中医研究应该重视方法学,如循证医学方法、随机对照方法、现代医学检测等。但这些方法仍然无法完全解释中医。随着科研条件的提高研究队伍的壮大、科研经费日益充足中医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现在有必要对中医进行多元化研究。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产生研究的思路,找出规律,总结和阐释中医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习近平主席曾讲过3点:继承、研究与应用都需要。而且,我认为中医要走中医道路、中西医结合道路、中西医对照等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从中医根本理论的产生来讲,如果没有当时时代的思路,没有当时的哲学思想,没有对实践规律的思考,就产生不了理论。历代的名家都是边看病、边研究、边思考、边总结,中医理论代代相传,经过不断的总结、淘汰、吸收和验证得到发展和完善。我认为这条多元化道普遍和充分地体现中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薛伯寿教授* 薛伯寿,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高评委员会委员,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主任医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治疗外感热病内、妇、儿科疑难病。发言:中国古代文化的先进性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古代智慧之学,将其运用到临床中,进行临床观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张东博士创立补元气之方,用于治疗很多疾病,具有在实践中创新的精神。
中医对疾病的认知还是以正气为本,正气强调的是元气、元精、元神,中医从无极到太极,无极是从无到有,这是参考了《道德经》。黄帝、伏羲和神农时期没有文字,到了老子时期才积累了大量文献。中国文化的根源是河图洛书,河图所指五行相生,洛书是相克,都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就有天地之分;道是无极,是一元之气,道是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世界是怎样产生的?阴阳转化的自然规律是什么?五行是古代对自然界事物相互依存、生克制化关系的认识,中医理论的五行关系就是从这个发展过来的。
后来有了八卦,八卦是天地,包括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天地的运行,先天八卦是一天阴阳的变化,后天八卦是一年阴阳的变化,掌握了自然规律后,认识到一年12月、24个节气;这其中又包括五运六气,五是因为五行,六气是一年有12个月,人的五脏要组成一个对应,心包膜也算一个,这是与自然五运六气相配合的东西。掌握自然规律非常重要。处理任何事要依“道”,“道”是朴素的自然唯物辩证法,有一气观念,到了后天八卦有三阴三阳,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有气化概念,研究中医离开气化思维是不行的。道一分为二,也可以合而为一,到了五行就是相互发展、依存。
治疗心脏病方面,陈可冀院士活血化瘀法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活血化瘀只是一种,一法当中还要包括八法,培元气也能治疗心脏病。伤寒中的太阳病,看起来是汗法,但是要治疗病的初起,要掌握疾病总体的规律。太阳病本身是汗法,也还要结合其它的法。
中国古文化是世界先进的文化,尤其是道学、黄老之学,包括庄子,都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学问。儒家讲道德之学,讲仁义礼智信,讲如何做人。孔子研究《易经》,能够把《易经》看懂是孔子的功劳,《易经》从道学里来。中国道学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相当于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但矛盾论可以一分为二,不能合二为一,矛盾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道学则以和谐为纲,和谐之中求发展,物极必反是一刹那的事情,长期的发展需要依靠和谐《道德经》讲的主要是象思维,阴阳、五行、八卦都是象。中国思维的方法也是象思维以及求象。中医有阴阳、五行、八卦,八卦是智慧之学,道学是中国古文化的根基,任何科学发展都离不开道,中医发展同样如此。
创新方面做得最好的是陈可冀院士,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相关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中医研究。现代多数人认为中医是宏观认识,但宏观认识也得有一个分析的过程、思维的过程。老子讲有和无的关系,讲得很清楚:“有以观其徼,无以观其妙”。无就是微观,宏观和微观哪个重要?两个都重要,“玄之以玄,众妙之门”。古代没有显微镜,只是眼睛观察到,虚邪贼风(当时因为看不到),六气、六淫学说很重要。伤寒是感受外邪,外邪中有六淫之分,有传染性的称疫疠,《伤寒论》本身也包含温病、瘟疫。孙思邈在外感温病方面的功底很深,犀角地黄汤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中有很大贡献。刘河间的双解散在张仲景汗法麻黄、桂枝辛寒并用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温病条辨》是辅翼《伤寒论》的,它也无法脱离伤寒。张仲景掌握了八卦,所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五运六气学说,包括人与自然界的相通,中国古代文化都反映在《伤寒论》里面了。《伤寒论》反映了中医的思维,总结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将生命科学成果融合到这部书中,表面上看不到八卦的内容,但核心内容、指导思想离不开阴阳八卦五行。学《伤寒论》,只学会药方,是赤脚医生的水平,要学会辨证思路。中医不断实践,每个时代都有发展。中医自身的发展多元化,不能过时。
西医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在对冠心病患者放支架、搭桥,有的患者还得靠中医,大血管堵了很危险,小血管弥漫堵塞,放不了支架,不会立刻危及生命,但活得也相当艰难。久病入络,这里面有虚实,补元气可以治心脏病,实证就不行,要和陈院士的活血化瘀法结合起来。我治心脏病用麻黄、细辛,对寒痹的患者非常有效,麻黄比任何活血化瘀的活血作用都要强。犀角地黄汤的生地,是个活血非常好的药,凉血解毒,生地是新鲜的生地绞汁,像青蒿的用法一样,DIC的时候用也很关键。
《道德经》是人文当中的核心部分,是救世文化,中医是救世医学。中医养生之道,上工治未病,强调健康为中心,而不是以治病为中心,就源自《道德经》里的养生部分,这些核心的纲领需要知道。
孟庆云教授* 孟庆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原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发言:中医理论研究工作的体会对中医理论研究工作的感慨。①中医理论的价值。目前,中医理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实践。今天张东博士谈到有的理论可以不通过实践,运用类比的思维方式也能创新。若只是一味希望实践进步后再发展理论,理论发展将会更缓慢,如爱因斯坦的理论就是这样。当然现在也有更新的理论,比如雷·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中提到人类可以突破死亡,可见理论能预测人类健康的未来。这点坚定了我们基础所的信心。另外,传统的中医理论还是要从先秦文化中寻找,这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②根据《道德经》创立的两个方与中药药性理论。归一散、观复汤背后的理论比较高深,可从天根、月窟、运气和二分二至等方面考虑这两方。目前火神派的理论好,实践也很好,但并没有找到理论本原,但张东博士找到了。特别现在中药成了成分药学,试图用西化的方法讲解中药,规范中药的发展。但中药药理学与四气五味等传统的药理药性学完全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实际上,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已经提出这个问题,如《素问要旨论》提出气化药理学,张元素提出法象药理学只能解读其中一部分。但到清代以后,这种理论受到冲击。所以现在中药怎么解决中药药理与药性的关系?张东博士的这个理论给传统中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③张东博士对中医发展的战略认识很有价值。现在我们强调中医药继承肯定是对的。但只继承也不行。现在西医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发展,而是呈指数速度的发展,实在太快了。现代科学预测人正常寿命是167岁,若能解决50%以上的疾病,能活到200岁;若能解决90%以上的疾病,能活到800岁;如果99%以上的疾病被攻克,将能活到2000岁。目前,计算机已经突破人脑的能力了;雷·库兹韦尔预测人类可以长生,这是一个趋势。目前,西方越来越重视中国的轩辕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科学等高深知识。那些越前沿的事物,越能支持中医理论。比如说克隆,和中医生成论有关,与西医的构成论就是对立的。一个皮肤细胞不经过妊娠的就可以克隆人,完全证明人是一个统一整体,而且是一个细胞完整的、准确的发展。这说明中医的核心“生成论”是非常先进的、非常有价值的。
补充张东先生提及的温病学是对伤寒学派的突破。《瘟疫论》突破《伤寒论》主要有4点:①对天人合一理念的突破,特别它运用了运气学说,温病前边引了运气十九条等相关内容;②诊断的突破,特别是诊断能力的突破;③治疗的突破,特别是对于神经精神系统的疾病,温病的方非常好用;④温病已自成体系。如清代高锦庭所著《疡科心得集》,构建了外科温病;中医科学院的钱伯瑄是妇科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治疗妇科病他多用温病学派的方子。
姚梅龄教授**姚梅龄,江西中医药大学歧黄国医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临床研究工作。发言:立足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占领中医发展制高点传统文化的方法、文献的方法、中医临床的方法、药学传统经验的方法,需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非都只能用生理生化、药理、高等数学、循证医学的方法。但作为中医的发展,首先要研究中医传统的办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将来中医界评价,要看它在传统的办法上是否站得住脚。
中医的一个传统的办法为“象”科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古天真论》谈到,通过观察人体齿更发长的现象证明肾气盛的本质,说明我们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实践是理化现象,是设定条件下的现象。从自然科学来讲,要通过现象了解正常生命和异常生命的本质。正如张仲景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证,证据之义,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演变过程、服药反应变化过程。通过文化的原点来界定元气,证据在哪里?通过原点直接到处方,源流在哪里?通过原点至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从大量的事实里面冲向一个高度原点思维,这只是给它一个概念,尚缺乏定义。什么叫元气?这个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临床,关系到人的生命,关系到人类的健康。要对疾病进行分类,不管是一级分类,还是二级分类。只要调整气血,回归以平就行,那是有前提的。比如说我们取证据,我们现在来讲一下:我们要在全面继承古代医家的基础上,有一定发展。比方说高脂血症患者服用复元汤后好了,是疗效的好。我们评价疗效有4个方面要求:一是高效,10个患者有8、9个获得改善;二是速效;三是稳效,要全面、稳定起作用;四是长效。以平为期,恢复健康。牢牢把握四效,严格按照统计学来,证据才充分。
第二个,看问题要考虑事物的两面性。我基本上同意张东博士这种看法。中医的理论来源于临床。但它不光来源于临床。比如我们讲《道德经》,有的我觉得他们理解很透,入静所有的杂念全部排空,这是道家的基本功。在那个时候你对生命的体验跟平常是不一样的。经络的走向既可以来源于临床,也可以来源于道家自身的修行。我相信那不是来源于临床,但不等于脱离实际。如果患者服用复元汤以后病好了,就不管疾病,只管抵抗力、恢复力、元气,这是不对的。这方面西医的理由更充分,所有的感染性疾病,如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可以侵入人体,形成疾病,有的人很快就会好,但有的人就病逝了。细菌可以决定疾病的性质,西医的实践告诉我们,他们可以不管免疫力,不管元气,却仍然占领了90%的医疗市场。如果我们不关注疾病的综合性质,那么对疾病的理解就可能是片面的。中医强调疾病里面有“病机”,“病机”有虚实之分,并没有排外人体对疾病的认识。我认为看问题要全面,疾病分类是医学诞生的标志,疾病分类的发展标志着医学发展的高度。
本人最近治疗一个复发性白血病患者,他的基本体质是气阴大亏,该患者有9个症状体征,其发病过程的特征我之前没有见闻,书上也没看到记载。患者刚醒时体温37℃,稍活动后体温37.4℃,下午体温最高,睡着了就正常。另有一个病人元气亏损十分严重,最后竟也救活了。医学研究始终不能脱离治病救人。我很赞成张东求实、求严、求精、求真的学者态度。我们摸出来42种独立的脉,所有的脉都有其独立的名称和诊断意义,但是仍未受到重视。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求真务实,这样才能成功救治疑难病、危重病、绝症,才有可能让我们中医占领制高点。
祝世讷教授* 祝世讷,山东中医药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多学科研究,特别是中医学方法论研究。发言:中医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命及其健康与疾病第一,这个研究非常不容易,为什么说不容易?①把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统一起来不容易。现在搞基础理论研究的有很多,我看到更多的是两张皮,理论就是理论,挖得很深,深到与中医的关系不太密切的程度,但解决不了中医的临床实际问题。这个不一样,理论研究与临床相联。②理论研究创制出临床新方不容易。历史上有很多医家都是通过理论研究创制出新方的。但是现代的中医研究把中国理论向深处探究,然后创立新方的很少。③在最近几十年像这样的研究是非常少的。至于建议,就是首先,一定要坚持。可能会有困难,或者在座的也会提出问题来。研究过程中会有很多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难点,希望你能够坚持,再坚持30-40年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其次,不要孤军作战,最好带学生,培养出一批具有你这样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的研究者,对于中医将是一个历史有意义的东西。你一定要坚持。
第二,创新的两个方子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理论研究我觉得有几个地方,不知道你是怎么研究和设想的。这两个方子,是从原方改造来的,它们的关系是什么?四逆汤它原来的功效原理,原来针对的病机是什么?你创立的新方在方义上、功效上和治疗原理上有什么调整?经过调整之后,方子的临床应用、实际效应会不会只是简单重复了原方的功效?如果有改变,改变的机制在哪里或者说病机有什么不一样?这个要说清楚。如果真的是对元气的调理,这个是有创新和突破的。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因为临床确实有效,但是有好多问题需要解释。一个是是否适用于治疗所有的疾病,应用时是否需要区分病情的轻重。一个是关于正邪观的问题,就是关于扶正驱邪的问题,你这个方有没有驱邪的问题?如果不驱邪有些病能不能只靠扶正,只靠调理元气就能够解决问题?现在不光涉及这两个方子,后面还会涉及这两方的治则治法有没有改变。这两方的基本的原则有没有突破,有没有新的机制?据我学习到的,《内经》讲“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已经治疗到第三个层次,是深度治疗,你这个治疗方法比这三个层次深度治疗还要深,深到最深层次,是对元气的治疗。在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上,有没有什么创新?或者是突破性的问题?“方从法出,法寓方中”你这个法与制方的关系是什么?从制方上有没有什么新意?我觉得无论是在治则治法上还是在方剂学上都有新的创造性的东西。
第三,从《内经》到《易经》到《道德经》,溯本求源的方向是对的。作为理论探索来讲,这个关系是对的,多年来有好多研究。据我了解,在80年代,北京中医药大学有一个老师,专门研究《内经》当中,哪些话是出于《道德经》,哪些是出于《易经》,就是《内经》跟《易经》、《道德经》的关系。从文字上哪些是原话,不带引号的搬过来的,哪些学术思想、理论思想是一致的,甚至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如何理解在理论上、在思想上的一致性,有很多观点。我的理解是《周易》、道家、《内经》是一脉相承,有继承、有创新、有发展,三者是不同阶段的以不同的理论形式出现的。研究的对象,是完全一致的东西。但是《易经》和《道德经》倾向于普遍性的方向,而《内经》更倾向于与人的生命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古代都是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存在的。那时候科学没有分化开来,直到18世纪之后才分化开来。《内经》更集中于对人的生命的哲学思考,但是又不全是哲学思考,有好多具体的临床的东西,确实是以哲学思考为纲,探讨人的生命健康问题。我觉得三者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从《周易》、《道德经》到《内经》都包括关于人的生命的、特别是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规律性的认识。这是内在一致性,不同的阶段达到了不同的水平。关于《内经》问题好多研究明确它是以秦汉道家的思想为依据,现行的《黄帝内经》还不完整。还有很多其它医学著作,如《黄帝外经》,《黄帝内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从《周易》到《道德经》到《黄帝内经》到后世的道家,都是一家的。
问题在于这些思想反映的中医特质究竟是什么?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把它归结为思维方法或者思维方式可能在方向上不是很准确。我的体会是,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基本理论专著,基本是研究人的生命及其健康问题,特别是对生命的研究。在这里我想谈一下,理解中医的特长,必须建立在从原则上、根源上、本质上与西医区别的基础上。我最近16年一直在思考中医的科学原理,中西医的原则性差异,从这里切入是认识的一个重要的立足点,或者是打开视野的一个窗口。中西医的差异,现在看是从张仲景《伤寒论》正式开始的,这是个里程碑。中国的医学历来是辨病和辨证都有的,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始强调辨证。就是说,中西医的差异是证和病的区别在哪里?中医无法阐明,但是跟西医一比就明朗了。西医的研究从盖仑开始,强调的是解剖学,从医学解剖学寻到病变,就是实体上的形态结构。人体和人不是一种东西,人死了,人体还在。人死了的是什么?是生命。从张仲景开始,不是依靠病理解剖的。病理的解剖学,细胞的病理解剖是从18世纪才建立起来的。我的体会就是:中医研究的是永远不进太平间的问题,人的生命、生命的健康与疾病、生命的运动。《内经》里讲,生气、生气通天、生成之气,生气是什么东西?《内经》讲的生气是中国医学从医学角度对人的生命运动的发现和认识。气是什么?有好多解释,大多都是错误的。气是哲学的,但是好多人把它当做物理学的来用,总是按照西医的方法来作定义。哲学都是抽象的,我的体会是:中医讲的气的概念很多,哲学概念就是物质运动,是中国哲学对物质运动的抽象概括为气。不能作别的具体解释。生气就是有生命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又分为几种形态: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生命运动是最高等的一种运动形态,那么中医研究的人的健康与疾病,就是人的生命运动的健康与疾病,从《内经》开始,都是这内容。又涉及到人体形态结构,但是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生命运动,在人的气、生气。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元气是什么?元气就是本原运动,生命的元气,就是生命的本原运动。就是产生生命的运动,或者叫生生之气。现在科学和哲学对生命的定义是什么?有3个自我: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这3个自我的统一,就是生命。不是什么物质成分,这三个自我都是变化运动。以元气为方向,来探讨生命、健康与疾病,有正本清源的意义。元气、气化、气机,气机我听着特别有意义,但是现在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不足。病机,病机是病症的内在根基。好多人把病机和病因、病症划等号,造成许多混乱,这个需要探讨。
中医的研究具有超前性,这个超前性不解释,用现代的话说叫先驱,或者叫前驱。好多东西现在科学和其他的医学都没有研究到,但是中医已经研究到了。一个是接触,一个是认识,一个是掌握了。中医没有实验的基础,现在不能做实验的就要到临床中来研究。有好多都超出实验的范围。西医是进行还原研究的,分解还原到最小的物质颗粒,中医没搞还原研究,那些还原不了的东西,只有在临床上接触和认识。
方肇勤教授* 方肇勤,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证和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发言:利用当代资讯开展中医研究通常人们大多会依据各自的经验做出一些选择。比如我们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比较多,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去选择基于古典文献的探索。关于当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阐释和发挥,究竟是从古典文献出发,还是从包括古典文献在内的、充分吸取大量的当代医疗资讯、生物学资讯这样宽厚的基础出发,来探索中医理论,发展中医基础。我更加倾向于后者。首先,如果说古代文献已经解决所有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开展实验探索和研究,医疗问题都可解决。但实际上历史上肆虐几千年的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感染,其得以控制主要就依赖于实验室研究。因此,我更倾向于选择基于当代医学资讯开展研究。其次,中医基础理论创新该如何而来?源头在哪?我觉得应该从当代医疗的需求、当代临床的需求、当代资讯之所隐含或提示的方向,来探索、来创新。至于我国历史上偏于文化、哲学的古代经典,其哲学观、方法论放至四海而皆准,对包括医学在内的几乎所有学科均有借鉴意义。但如果认为据此便可以抽象地解决当代医学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这样的思维却违背常识。从医学现象中抽象总结出哲学理论是可能的,从哲学中推导出具体的医学治疗方法和理论则行不通。
关于一方包治百病的话题。历史上古今中外一方包治百病的处方有很多,如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等,如果见得多了,相信的人也就少了。一些处方和立论,影响深远。比如:补中益气汤,该方针对当时百姓大多营养不良的情况,治疗重在补气,扶正祛邪,治疗外感、内伤,疗效显著。但是,显然不能包治所有外感、内伤疾病。后来的叶天士就有所发挥和创造,他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自成体系。在叶天士行医的年代,那时伤寒六经一日一传的古训估计还在相传,但叶天士却说常在一经不移(在气分停留时间长)。现在已知,大多传染病确实在气分证的时间较长,十分准确;治疗上也是,夜天使处方时顾及到当地患者的体质、证候的夹杂、轻重缓急,实实在在,有论有方,在治疗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不然何以产生如此广泛的学术影响呢?因此,叶天士对中医理论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一方包治百病,应该指一方能治很多病。关于异病同证,现在很多慢性病、难治病,普遍存在慢性应激、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等共同病理环节。很多中医处方会出现对应的药物,但不是处方的全部,这些对应药物往往也不是一个治疗方案的全部。所以,不宜得出一方包治百病的结论。
关于临床疗效评价。一般大夫都会认为各自的经验和处方有效,而往往隐含了医患间的精神依赖、精神暗示,其实这些依赖和暗示也是有效的。所以,临床医学试验开展某一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价,就是要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客观评价疗效。明代末年,有个著名医家叫吴有信,他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得出不同疾病是由特殊的致病原因所造成的,他甚至提出,一旦发现针对性强的有效药物,就不烦君臣佐使。该假说早于西方100多年!是不是中医理论的创新?近2个世纪来,各种病原生物被发现、相应的人工免疫和抗生素发现,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验证了吴有性的假说。由此还容易令人联想到,2 000千多年来我国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抗生素发现以前,整体医疗水平达到了很高的高度,总结出许多方法,包括叶天士的卫气营血对应的治法。
刘洋研究员**刘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学方法论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学方法论研究,着重探讨中医学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特点。发言:中医理论的来源与深化理论是来源于实践,还是应用于实践?一部分人认为,我们是通过临床经验的总结形成了理论。张东博士用天根和月窟的理论来推导出他创立了两个方剂,而且这两个方剂可以达到对元气的调整作用,这与阿基米德的几何学应用是一个道理。
第一点,从中医来讲,在秦汉时期经方的形成过程当中,方剂的组成是根据最基本的原理形成的,比如说《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方剂,对于此书中的方剂,按我们今天的药理学或是中药学理论去分析,其实有的组成并不符合药理。经方从成无己以后开始大量的推演进化,虽然方子小、药类少,但是它能治疗很多病,这正是因为它是类似于一种从原理论出发形成的方剂。到了唐宋以后,尤其宋以后的方剂形成,包括朱丹溪,往往是在经验基础上积累形成了理论,用这个理论来去指导时方,因此,时方的来源是在经方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方和时方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会发现,时方好理解,而经方有的时候不那么好理解。
谈到理论来源,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论》在整个中医学科的地位众所周知,其实真正的中医研究和方法应该走这条路,现在之所以中医走不动了,是因为我们老想在经验上如何积累,要知道经验是没有穷尽的,你永远得不到最后的经验。因此,我们总在埋怨积累得不够。《伤寒论》的时候,张仲景一个人看的病,也可能赶不上我们三甲医院一个月看的病人多,这么多个三甲医院谁也写不出《伤寒论》来。《伤寒论》是大数据的总结吗?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不是大数据,但是他对数据的选择比大数据给我们的信息要真实得多,中医的原理论才是《伤寒论》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第二点,我想围绕中医研究的多元化方法的选择来讲。中医研究的方法选择是根据研究的目的来决定,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你才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那么你的研究目的是什么?我们现在往往验证得比较多,你看上午李老讲的,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他是把中医作为研究对象,从物理角度来解释,从化学角度来解释,从数学的美感来上解释一下。这是一个方法的选择。其实对中医没有什么太大用,它只是证明了中医在某些领域,化学或者数学方面有一定的合理性,或者是说符合某些学科的特点。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我的研究方法促进中医的应用,但是目前我不认为现在我们这些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中医的应用领域,或者发展水平得到了多大的促进或者提高。
于智敏研究员* 于智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病因病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与中医概念诠释。发言:回归中国文化的原点我在研究病因病机的过程中,也对邵雍的《伊川击壤集》中关于机进行了非常深入地探讨,实际上在《伊川击壤集》里《冬至吟》有两篇,第一个是“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它就是讲这个的。所以说您这个研究,我觉得真正是切入到了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原点。
通过这次的研讨,我想从这3个方面来讲:
首先,社会上的两只手表言论。两只手表的原理是说一个人如果戴两只手表,往往不容易确定精确时间,看一个表以后还要看另一只表,两只表不能做到同步,往往会使自己心中疑惑。中医理论研究、中医科学研究目前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与两只手表的原理所描述的情况有相近的地方。我们没有真正地认真读经典、做临床、参名师、悟妙道,对其他的东西过度感兴趣,所以就丧失了对自己本专业的自信,就会出现这种左右摇摆、游移不动、众说纷纭的状况。所以,我们要重新回归中国文化的原点,查一查它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我们增强中医的信心是非常有好处的。
其次,认识文化对中医的价值,从简化流程、明晰路径去入手研究中医。我非常推崇《周易》、《道德经》和《黄帝内经》,它们包含了中国民族的原点文化,任何的学科、任何的领域,都具有普适的价值,这是毫无质疑的。但也还有一个社会不和谐的定理,叫做奥卡姆剃刀原理。这个原理是说“如非必须,毋增实体”,意思就是说一个理论如果能够以非常简洁明快地方式解决掉,就不要给它扩充过多的内容。解决一个问题有简单的方法,就不用复杂的,这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原理。回想到我们中医,特别是《黄帝内经》,它没有走解剖学的路线,实际上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因为咱们从《灵枢》的《经水篇》、《平人绝谷篇》看出来,对于解剖学的认识非常深入,胃里能融多少谷子?肠道有多长?为什么人7天不吃饭死、3天不喝水会死?都计算得非常清楚,为什么它没走到这点呢?实际上这正是说明了任何的理论、任何方法都是有适应度的、限度的,它不需要上及宇宙、下及八荒,这也是爱因斯坦,或者亚里士多德说的“实验和观测并无必要从行太远”,不一定一个学科把所有的东西都囊括、概括,对于中医学来说,就用现行的理论体系去指导临床已经非常够了。我觉得从奥卡姆剃刀原理来看我们的中医,目前中医多学科研究、多元化发展讲得非常地多、非常地好,但我觉得这些对指导中医临床诊疗或者是辨证论治方面的贡献度是有限的,这点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多学科研究都是有所短、有所长的,医学实际上是和人的需求、健康、疾病密切相关,脱离了这些,任何的文化都是空的。王永炎院士经常谈文化,最终还是从立足于实践角度上去谈,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以为我们研究中医理论需要理清它的发展源流和脉络,需要从《尚书》、《周易》和《道德经》研究,或者是人类的一切知识宝库,但是作为一个临床适用致用的学问,我觉得还是应该保持它相对稳定,或者是相对固定的范围,这也是我们现在的研究理论及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按照现在的通行做法,就是精兵简政,把中医的理论体系优化再优化,简化组织结构,而不是无限的庞杂,不是出现什么东西都拿出我们的观点来,这样对中医未必是好。②任何一个学科、一门技术都有核心价值,有辅助价值,有显性价值,有隐性价值。作为中医学来说,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显性价值是什么?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弘扬和挖掘的。而一些辅助的价值,我个人认为文化价值其实就是一种辅助价值,它能够使中医如虎添翼,但是如果把它过分地夸大,而忽视了中医临床方面的价值,就会本末倒置了。③中医文化的研究方法,还应该从简化流程、明晰路径去入手。如果一个学科、理论经过许多的研究,弄得玄之又玄,让大家不知所宗、不知所从,这样的学科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是有限的,爱因斯坦也说:“世界的精髓就是简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道德经》、《周易》都符合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的认识,都是大道至简、大道至易的,当然至简至易也是至难的,这需要我们好好地体会。
李乾构教授* 李乾构,北京中医医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脾胃病的临床诊疗。发言:对张东博士研究的点评首先,将《黄帝内经》、《易经》和《道德经》称为三部经典的提法很有新意,我认为有其创新之处。其次,关于研究的方法。多元化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王永炎老师很多年前就已提出,其所教授的研究生,也涵括了数学、生物等领域。我对“多元化研究”了解不深,但从通俗而言,多元化研究不应只采用一家之言。比如,我的专业是消化,研究方向是胃痛。“胃痛”辨证在《中医学》的教科书里分成七个证,还有的分十个证。究竟应将胃痛分成多少证,大家的观点不一致,但至少有气滞证、血瘀证、寒凝证、阴虚证、阳虚证、湿热证、食滞证这七个证。各家说法不一,现在在行业学会里讨论,征求专家的意见,形成共识,我希望你也能循这个方法。你可以做专题的研究,召开《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的专题学术研讨。将做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都集中起来,共同讨论。将达成80-90%一致的意见做一个归纳总结,作为对中医学的补充和发展。我所谓的通俗方法就是大众的研究方法。最后,这项工作很难,一定要持之以恒。另外,研究的内容应跟日常紧密结合。
徐春波教授**徐春波,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医教育、科研管理和国际标准化研究工作。发言:中医理论研究专项中医研究可能不是一种方法就可以做的。我觉得今天张东主任做的工作特别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也做了很深的理论思考,这也是沉下心来做中医理论的人应该下的功夫。前期的研究方法,中医的理论研究有两种途径,一是来源于临床实践的积累,但是也不排斥另外一种方法,可能临床经验积累是一个基础,理论的思考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张院士也特别重视,希望基础所经过五六十年的大量积累之后,沉下心来在理论思考方面做更多的事情。
其实我们一直不排斥中医传统方法,包括李振吉教授任973专家组组长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强调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并重,不排斥传统的方法。只不过在现代的科技背景下,我们完全关起门来只做中医,不和任何科学方法沟通,很难往前走。实际上,中医从来都是开放的,包括我们的中药有好多是国外进口的,包括在中医成熟的时候,无论是道家、儒家,甚至包括西方引进来的佛教都参与在其中,中医的发展过程当中从来都不排斥从其他学科借鉴的方法。在现代大科技背景下,甚至包括一些实验的方法,我们也不能够完全排斥。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临床有效,但是科学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还要解释为什么,为什么有效,还要用别人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解释。人家不否定治好,但是为什么会治好?同样一个方法用在其他人身上能不能够复制?因为我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可能还要找寻规律。公理是一方面,还有其他的一些规律。寻找规律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掌握这个规律,更好地运用这个理论。
国家对中医特别重视,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当中,中医是要上专项的,现在正在做实施方案,指南我们也正在起草。涉及的内容非常广,肯定也涉及到理论,包括传承的研究,包括典籍当中的中医理论研究,甚至中医理论现代诠释的研究。我们可能更多的在找物质层面的东西,但是祝老师提到,中医是研究生命的运动,但是这个东西怎么研究?刚才祝老师提到生气也好、元气也好、生命也好,我都特别赞成祝老师的这些观点,但关键是我们怎么来做。
马淑然教授* 马淑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五脏应时”理论文献整理与实验研究。发言:中医学是关系中心论,研究手段不足有人说:与其说中医学落后于现代科技,莫不如说现代科技落后于中医实践。中医学已经阐明了很多真理,在临床上有效。但是目前的手段都不足以揭示中医学的奥秘所在,只是现在手段不足。目前我们的还原论分析方法,只能展示出中医学冰山一角的东西,中医学有更广阔的视野。祝世讷老师跟我们上课就说,中医学是关系中心论,强调天人的关系,细胞和细胞之间的关系,脏腑和脏腑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关系的手段目前不足,所以你要想真正揭示中医的理论,应该说是用系统分析方法来研究。祝世讷老师给我们上课说水晶箱的方法——古代中医是黑箱,现代的西医是白箱,最好的是水晶箱的方法,既知道成分又知道关系,但是这种手段目前是不具备的,所以说中西医融合到世界性的医学应该是在很遥远的世纪。
马晓彤副研究员**马晓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科教处处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与科学哲学方法。发言:中医未来的实证方向是信息化实证这些年中医研究在这方面确实特别困扰,实际上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科学观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理解科学,包括科学研究的对象、目标、意义等。之所以出现这些困扰,中医很多疗法不能得到肯定,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从现代语境里去看传统时引起的反差。这已经不是科学本身的问题,实际成为一个社会学问题。我们提中医药现代化,实际上本质也不是技术本身要求变化,而是因为社会有这个要求,逼着你变。因此,我们先把这个理解清楚。
现代科学强调实证,强调证据,强调普适性下所面临的难题,西医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难题,所以它能适应现代社会。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既保持中医的本质特征,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第一,现代化是社会学的需求,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需求;第二,现代化落实在技术层面,只有两个任务:实证和量化。只要解决了两个任务,中医现代化就完成了,中医也就能满足社会需求。
现在的问题在哪儿?是如何实证。中西医学的本质特征差异到底在哪儿?我的结论是西医本质是结构医学,而中医是信息医学。西医可以通过结构化实证的方法实现现代化,通过分析细胞、分子结构来理解功能。
并且,中医在实证基础之上的数学方法、量化方法一定是非线性的。现代医学的主体还是以线性为主,中医学一定要用非线性方法,这也与《周易》理论相通。目前,运用非线性的方法实证中医命题,已经有相当多的探索。另外,现在岩石力学、灾害预报已经实现,如果我们把相关技术方法引入中医,可能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那个时候我们更多需要的可能不是随机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而是扁平化、非随机、小样本的方法。并且,我认为这些扁平化、非随机、小样本方法和复杂性、系统性科学研究方法一致,也和传统中医认知方法一致。但要看到,西医也在向非线性方向转化,主要有两个证据:一是系统生物学的纲领取代了分子生物学的纲领,可能西医再往前走一点,就能实现与中医的逆向对接,这个转化意义重大;二是转化医学纲领是强调实践的,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理论多元,不追求某一个简单的固定的模式。把这些问题综合考虑一下,中医学的发展应选择系统化、复杂性的研究方法。
王克林研究员* 王克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滋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发言:《温病论》是中医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王克林:您的发言中提到了中医理论发展相当于里程碑的3个方面,一个是《伤寒论》,一个是《脾胃论》,还有一个是“温病论”,请您谈一下为什么说“温病论”是第三次革命?
张东:《伤寒论》不用说了,李东垣的阴火理论,在之前的文献和李东垣以后的文献中都没有跟他持同样观点的,阴火理论是他个人独有的,是一种创新。再说温病论,在历史记载当中,从《伤寒论》一直到《千金方》,其实前贤们一直在研究温病,但是从温病的系统治疗方法上升到理论层面,成为一个体系方法的是叶天士,在他之前是吴又可开始的。吴又可很早就已经开始对温病理论的研究了,叶天士再用卫气营血系统把这一理论具体化。温病学说中的外邪不像《伤寒论》一样是从表入里,而是从口鼻入的,整个理论体系对此有清晰的总结和表述,再把前人的方法系统的总结,这一过程类似《伤寒论》的成书过程,《伤寒论》中的处方和使用方法其实之前就有了,只不过怎么用,怎么把疾病的规律体系化,此书在这方面做了创新,而且是集大之所成。那么在往前追溯的话就是刘河间,刘河间以他的三焦学说为代表对后期温病学说的形成有所启示和发展作用,后来三焦学说跟卫气营血学说一样被归纳到温病学说的理论体系中,所以我认为“温病论”同《伤寒论》和《脾胃论》一样在理论上做了一个创新。
胡镜清研究员**胡镜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兼欹厅讲坛主席,主要研究方向:适应中医药理论构筑与诊疗模式临床研究方法的应用。总结:我们今天第3期的欹厅讲坛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院士的提议,经过一整天的讨论,我觉得“什么是中医本原的思维”,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首先,认知中医,特别是基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去理解和诠释中医理论及其方法学,对于传承中医来说,是第一要务。张东博士做的研究很有意义,对于中医学各自和现代医学来说,注重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理解中医学方法论的重要途径。
第二,张东博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精神都是肯定、认可的,应该坚持下去。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胡镜清、
江丽杰等整理,责任编辑:朱黎婷 张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