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专家的“战斗”岁月

2016-04-05 05:54张怀森刘亚彭永熬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清泉阵地导弹

文/张怀森 刘亚 彭永熬



导弹专家的“战斗”岁月

文/张怀森刘亚彭永熬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山坳里,两鬓斑白,59岁的谭清泉正一步一步向导弹阵地走去,山越来越高,坡越来越陡,他略显蹒跚的步子越踩越实……这位白发老兵用39年的忠诚、担当、实干、奉献,书写了一名原第二炮兵导弹专家不平凡的一生。

他的情,他的爱,他的一切都与导弹阵地息息相关。

青春恰似一团火

当兵是梦想的起点,军营是追梦的地方。

那时,当乡干部、被保送进工农兵大学都是摆在谭清泉面前不错的选择,但他还是瞒着家人报名参了军,被招录分配到原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队。

工程兵常年建阵地、挖坑道,工作异常辛苦。谭清泉所在部队正进行着某阵地施工任务,工期正紧张,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白天10多个小时穿山凿洞连续作战,很多战友回来后往床上一躺就沉沉睡去。每每这时,谭清泉就带个小本,偷偷猫到自习室学习充电,开始为考学做准备。

在这期间,谭清泉因表现优异被提拔为副排长,并被确定为提干对象,但面对可以直接升任干部的机会,他却拒绝了。他知道,直接提干可能会一时风光,但从长远看,底子不牢,难有后劲。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谭清泉以优异成绩考入原第二炮兵技术学院(现为火箭军工程大学)。课堂、学习室、图书馆、教研室取代施工一线,成了谭清泉新的主阵地。

寒暑往复,大学4年,他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博学笃志、砺剑图强”的校训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个一腔热血的小伙子渐渐变成心系导弹,准备投身导弹部队建设发展的准军官。

1981年,谭清泉走马上任某旅发瞄技师,但他自我加压,又自学了导弹各大专业基本课程。很快,表现出色的谭清泉被任命为连长。那时,他当战士时的老领导想把他作为优秀干部选调到原第二炮兵装备部机关。他却说我不想到机关,只想扎根深山!

腾飞的导弹穿过云层、飞过高山,带出裂空的闪电、撼地的惊雷,一次次命中标靶。基层这片广袤的成才沃土,留下了谭清泉一串串成长足迹。

当连长第一年,上级组织比武,共15个大项考核内容,谭清泉以高出第二名40多分的优势一举夺魁。

担任副营长不久,所在营受命执行某大型号武器发射任务,他主动“降级”当起连长,为确保发射成功作出突出贡献。

担任副营长期间,旅组织阵地首次综合治理,哪个营整治阵地,他就到哪个营任副营长,天天泡在阵地上,待在山沟里。

他开始喜欢上用指尖触摸导弹的感觉,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

是啊!大国长剑横卧“龙宫”,因为有自己的一份辛勤汗水,它才随时保持着优良的战备状态,才随时能够利刃出鞘、千里伏魔!想到这,他就觉得心中有一团火,眼前有一团火。

其实,谭清泉的青春就似一团火!

官兵心中的“定海神针”

1993年,原某工程团完成“龙宫”建造任务,就地改编为某新型导弹旅。经过千挑万选的优秀发射营长谭清泉,跨基地调入该旅任装备部部长。

部队正处于换型转训关键期,谁挑起这副重担都感觉力压千钧。身为装备部长的谭清泉,整天在办公室和阵地两头奔波。

没器材,他带领官兵,草绳当电缆,原木做导弹,反复开展模拟训练:没教材,他从兄弟单位借来资料,一点一滴教给官兵:缺人才,他组织“百人百天集训”,亲自担任教员。

四年后,这个导弹旅已经蓄势待发,初步形成独立作战能力,成为原第二炮兵应急值班序列中的中坚力量。

鲜花和掌声悄然落下,谭清泉一次又一次披挂出征,在原第二炮兵导弹部队这支神剑劲旅中,他渐渐成为官兵心中的“定海神针”。

为了挚爱的导弹事业,他一次次默默告别辛劳的妻子、年幼的儿子,一次次因不能回家探亲而对患病的父亲和年迈的母亲食言,义无反顾驰骋在导弹阵地、发射场上!

那是1997年的一次实弹发射任务,就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时,离既定发射时间不到1分钟,弹头外侧电缆摆杆系统突发故障,摆杆无法正常脱落,发射被迫紧急叫停。

当时,弹上装有火工品,贮箱灌满推进剂,电缆和数十个爆炸螺栓已经通电,导弹处于危险的待发状态,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爆炸。

生死抉择,千钧一发,谭清泉却没有过多考虑。他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紧急疏散,自己带着技术骨干冒着生命危险冲在第一线对导弹进行状态恢复,把安装上去的爆炸装置一一拆除,组织贮箱卸压。那一刻,谭清泉没有想到自己,也没想到妻儿,只想着下一个应该拆除哪个部件,这样拆会不会发生危险……险情顺利排除。第二天,导弹重新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风起云涌,任务一项接着一项。每一枚从山沟飞出,穿越深山密林、绕过荒原直达发射场的导弹,都享受他深入细致的“全身理疗”,周到细致的“全程陪同”。

操作中,他常说:“操作训练中如果不注重细节,养成马马虎虎的不良习惯,打起仗来就会吃大亏。”

状态检测时,他叮嘱:“一点小小的疏忽,上了天都可能造成天大影响。平时就是要养成严谨细致的作风。”

从装备部长到总工程师,从总工程师到原第二炮兵导弹专家,在官兵眼里,他是严厉的领导,是和蔼的老师,是慈祥的长者。

实装操作,他在:专业学习,他在:实弹发射,他还在。

他的身影转战大半个中国,在强军版图上划下一段长长的轨迹,带出的是一批专业技术精湛、梯次配备合理的人才方阵,带出的是某型导弹部队不断跃升的作战能力。

导弹是我最好的“医生”

东流逝水,落英缤纷。深山里,谭清泉的一年一岁和落叶一道埋在阵地上,孕育出了无数风雷激荡、梦想点火的动人时刻!

在官兵眼中,导弹专家谭清泉犹如一棵大枫树,苍劲挺拔、根深叶茂,将近40年的时间里,他在战位上精武习武,从未停止过“战斗”。

但其实,经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早已经使谭清泉的身体严重透支。

2010年,西北高原,又一次实弹发射任务。高温缺氧的环境里,50多岁的谭清泉一身戎装。

这一次执行任务的,并非谭清泉所在的单位。他因为名声响、技术精,受兄弟部队邀请担任实弹发射技术顾问。

大漠戈壁,环境恶劣,昼夜温差将近40℃,随着一发发导弹体检测试,一次次故障紧急排除,谭清泉在发射一线也出现咳嗽不止的情况。

“老谭,你听我的,咱先去把身体检查检查,成吗?”有一次,妻子石一艾郑重地向谭清泉提出要求。

面对老伴的“指示”,谭清泉推说:“现在正在搞战斗弹年检,有几个科研项目也到了关键环节,先等等吧!”

这一等,就等到了2011年。

那年6月,经常咳嗽的谭清泉突然间感到身体严重不适,常常冒虚汗,呼吸不畅,而且吐出的痰液里经常伴有白沫。察觉到事态严重,谭清泉才在妻子的陪同下到驻地医院检查。

经医院专家会诊,谭清泉被确诊为肺癌。这个结果,如五雷轰顶般击中了谭清泉的亲友和领导。

数小时的开胸手术,他被切除了人体最大的一页肺。从手术室出来的时候,他浑身插满管子,脸色苍白,十分虚弱。但军人的生命是那样顽强。在病床上还没躺几天,谭清泉就已经闲不住了,他常常想着导弹的事、阵地的事,经常拿起笔和纸写写画画。

“你们谭专家想导弹了,想阵地了,再不找个人过来给他介绍情况,他就要私自出院了!”电话里,石一艾开心又无奈地对旅领导说。

“风机怎么改的?通气问题解决得怎样?”……看着谭清泉和前来探望的特装科长马卫草聊得起劲,石一艾的心终于落了地。她知道,只有工作才是对他最好的治疗。

2012年,原第二炮兵赋予该旅实战化建设试点任务,手术出院后仅仅休养了4个月的谭清泉找到旅领导,要求到任务一线。

当时,旅里正在进行弹体转运,旅领导考虑到谭清泉刚出院不久,就有意向他隐瞒了这次任务。谁知,任务前夕得知此事的谭清泉竟“火冒三丈”,强烈要求到任务一线把关。

最终旅领导实在拗不过他,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要求。

“你刚做完肺部手术,要遵照医嘱,千万别到有刺激性空气的环境中去,听见没?”出发前,妻子和以往一样帮他理好衣领,并再三叮嘱他,谭清泉满口答应。

得知手术后的他平时走路如果太快就会呼吸不畅,旅领导也给他下了个“死命令”:“严禁”下到数十米深的竖井中去!

然而,到了阵地,只要导弹需要,任务需要,他就把自己的病情、领导和家人的叮嘱抛之脑后。

2013年,旅先后组织多个阵地推进剂转注试贮,每次谭清泉都到一线检查把关,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整天浸泡在汗水里。

一次,他穿着防护服处置渗漏特情,直到任务结束脱衣服时,官兵才发现谭清泉竟然在队伍里,而事先根本没人通知他这次任务。

“你就不能想想,阵地需要你,家里也需要你啊!”妻子深情地说。

他又一次深情地把妻子拥入怀中,说:“一天不见导弹就睡不踏实,一日不进洞库就吃饭不香:它们就是我最好的医生,只有守护在它们身边,我才觉得自己不是病人……”★

责任编辑:王前

猜你喜欢
清泉阵地导弹
清泉醋业
“无尾怪”和“独角怪”
导弹燃料知多少
石上清泉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汨汨清泉:宁条梁“找水记”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导弹转运
守卫好这片文化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