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敏(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 南昌 330046)
浅谈技术进步对电视灯光设计的影响
吴剑敏
(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 南昌 330046)
结合工作实践,介绍影响电视灯光设计的几个因素:电视演播室灯光设备的进步,电视节目形式的多样和创新,舞美与灯光设计的融合,摄录设备的高清化等。
电视灯光;电视画面;灯光设备;高清电视
作为电视艺术的重要元素,又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电视灯光从黑白电视灯光发展到如今的彩色高清电视灯光,都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
人类对电视的要求从清晰度、亮度、尺寸到收视体验等各方面不断挑战新的高峰。为了让电视画面呈现完美的效果,在制作节目时,对电视灯光的要求逐步提高。现代新的灯光技术设备与时俱进,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都在不断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电视的创作手段,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艺术效果和技术质量。笔者以为,技术进步对电视灯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追溯西方舞台灯光发展史,从公元前5世纪到文艺复兴初期,都是以照明来定义灯光的,直到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特别是聚光灯的出现,才有了可以控制的舞台灯光技术和艺术处理手段。
进入20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机的出现及普及,衍生了电视灯光艺术。电视制作是一门综合艺术,各个制作部门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艺术创作手段。电视灯光设备主要包括灯具、灯光吊挂设备、调光控制设备和烟雾机等辅助器材。以灯具为例,目前电视台演播室常用的灯具有:聚光灯、调焦的柔光灯、三基色冷光灯、回光灯、散光灯、成像灯、脚光灯、光束灯、追光灯、电脑灯以及LED灯具等。特别是电脑灯和LED光源灯具的应用,使灯光表现手段也有了很大变化。
以笔者参与的两档谈话节目——江西卫视《金牌调解》(见图1)和《深度观察》(见图2)为例介绍。两档节目大规模使用了成像灯,组合吊杆进行立体布光。《金牌调解》采用ETC成像灯加柔光纸作面光,逆光采用P64筒灯,面光照度450 lx左右,逆光照度800 lx左右,色温3 200 K。布光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画面柔和干净。《深度观察》全部使用了LED光源灯具,面光采用LED成像灯,逆光采用LED聚光灯,色温5 600 K,面光照度600 lx左右,逆光照度900 lx左右,并对景片和观众逆光适当的染色,人物和景片都进行分区布光。
现在各类晚会综艺节目中,也常用电脑切割灯作为人物及环境的造型光,它通过切割片的切割来控制投射区域,更好地把握光区的划分及亮度对比、形成色彩冷暖对比,让灯光的层次分明,光比明确。
当今,中小演播室灯光系统呈现功能和设备专一的趋势,而大型、超大型演播室灯光系统显现出数字化、集成化、综合化等特点,随着灯光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整个灯光系统的操控更便捷,这也使灯光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同时也对灯光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熟练操作灯光控制台和利用灯光设计软件进行编程设计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社会进步,电视观众对包括电视灯光在内的电视节目舞美形式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灯光技术的发展,如LED灯具在演播室的大量使用,光束灯、切割灯等表现功能强大的灯具以及LED大屏幕等自发光体的应用,不仅为灯光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促进了灯光设计理念和手法的迭代创新。
2.1 追求灯光效果的多样化和多变性
以灯光设计理念的创新表现之一,便是追求灯光效果的多样化和多变性。
电视视觉冲击力强的综艺节目,都是运用舞美灯光的新理念、新手段、新的画面构成来体现创造新主题的。如江西卫视的《超级歌单》(电视截屏见图3~图5),该节目强调对经典歌曲进行全新改编演绎,故灯光设计中融入了较多的戏剧灯光手段,特别强调点、线、面的关系和对比,很多时候,利用一个点(定点光)、几条线(光束)来带动整个面(画面),利用光束、图案、染色等功能,创造出歌曲所需要的意境、氛围,既有歌曲原作的时代感,又创造出全新的现代感,并且灯光充分把握了每首歌曲的主题、意境、节奏,使得灯光的色彩与歌曲十分贴近,意境与情绪非常吻合,每一次变化都紧密地融合在音乐节奏里,使得灯光的每次变化都像一次呼吸、一次转折、一次呐喊。同时,充分考虑到多机位的拍摄,在演播室进行全方位立体布光,营造出各种歌曲的舞台气氛,最终呈现的电视画面都很完美,整体层次丰富、细腻。
不光是综艺类节目注重视觉冲击力,就连传统的新闻专题节目也越来越讲究形式上的多样化。如江西卫视最新设计全媒体演播室,采用进口飞利浦灯具进行灯光设计制作,大屏幕造景、虚拟造景和实景相结合的舞美灯光表现手段,从而丰富了新闻传播的置景层次,丰满了新闻信息立体化展示,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效果,电视演播室功能较传统的演播室功能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和拓展(图6为全媒体演播室施工现场)。
2.2 舞美与灯光设计的融合
灯光设计理念的创新表现之二是舞美与灯光设计的加剧融合。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设计理念的变化,灯光与舞美的融合深度和广度都不断加大,灯光师也更加注重电视画面表现力,LED大屏幕、彩幕等大量作为舞美景片出现。这些自发光体与灯光是等效的,也有人将它们统称为大灯光。
灯光、舞美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制约的任务,即在现场如何进行色彩、亮度、风格上的匹配,由视觉导演担当。视觉导演工作可以由灯光设计或舞美设计来承担。灯光设计师可将舞台上所有的发光设备视为一个整体,同步进行整体灯光设计,充分实施舞美与灯光设计的融合。而最后画面的选取可以通过导播来选取,选取依据必须兼顾摄像、视频等环节,使画面统一和谐,最终所有的电视画面视觉效果的完整性,取决于灯光、舞美、音响、摄像、节目包装等制作环节,视觉导演领导导播。
电视画面效果是通过摄像机拍摄,最终传送到电视观众面前,所以电视灯光设计也是为现场摄像机服务。
我国电视节目制作正在经历从标清向高清的升级,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一变化呈现给终端观众的是画面感的整体升级。
同时,越来越多的高像素的摄像机被研究开发出来,对灯光光比要求更精细、色彩还原性更好、灯光的空间构成更容易呈现。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各个技术环节也是更有讲究,例如导播工作机位摆放的设置要错落有致、尽量全方位、形成立体的拍摄空间。每个机位所承担的拍摄任务要明确。仅仅需要较低的亮度就可以获得很亮的电视画面,在实际录制中视频技术人员仅需要根据实时的画面适当调节个别机位的光圈就可以了。
低照度大光圈在国外已普遍运用在各类大型演出中。而国内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担心对画面噪点增多导致像素下降,使用起来往往没有国外大胆。事实上,就最终的画面呈现效果来看,低照度确有其呈现效果上的优势。低照度大光圈带来的浅景深的画面的特点,在近景及特写画面时可以非常好地衬托人物主体形象。低照度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其他灯具的强度、图案、色彩效果得到更大程度体现。可以很轻易地得到高强度的光束,色彩更逼真,连空中的图案效果都能显示出来。也不需要过浓的烟雾效果提高灯的照度。甚至不用开太满的亮度,就会产生很强的光束感。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情况都使用低照度大光圈。有时,国内的晚会主办方习惯要求LED大屏幕亮度不能压得太低,大屏幕素材喜欢用暖色调显示辉煌画面,亮度也比较容易,所以面光照度过低的话,脸部显示会很黑,一般晚会尽量达到1 000 lx以上的照度。
电视灯光设计的效果最终是要通过摄像机的画面来体现的。所以要适应摄像机不同机位运动状态下拍摄出来的效果,达到远近有别,远有韵,近有味,根据不同的景出不同的效果。这也需要灯光师的判断和经验做出全面细致的布光,才能做出完美的舞台灯光效果。
在众多影响电视舞台灯光效果的因素中,每一种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其艺术性和表现力都有质的飞跃,照明已升华为灯光的艺术创造。随着舞美灯光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更多大胆的创意被应用到电视画面当中去,但灯光设计师都必须先确立好风格,再突出典型场景。通过舞台所承载的舞美灯光视觉营造气氛,运用一切科学技术手段,让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才能将舞台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来,打造美妙的电视画面。
吴剑敏,江西广播电视台二级舞美灯光设计师,主任舞台技师,199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灯光设计专业,同年进入江西广播电视台工作至今。
(编辑 张冠华)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TV Lighting Design
WU Jian-min
(Jiangxi Radio and Television, Nanchang Jiangxi 330046, China)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 the author introduces several technical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TV lighting design, including the progress of TV studio lighting equipment, diversity and innovation of TV program forms, fusion of stage design and lighting design, HD video equipment, etc.
TV lighting; TV screen; lighting equipment; HD television
10.3969/j.issn.1674-8239.2016.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