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盈(华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略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的价值维度和负面影响—— 基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
王晓盈(华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来看,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具有双重价值维度:核心的审美价值和延伸的育人价值。作为双刃剑的流行音乐文化,对学校音乐教育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使学校音乐教育地位不再,陷入尴尬境地;二是使学校音乐教育育人的目标受到打击;三是影响了青少年的创作力和审美观。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学校音乐教育;价值维度;负面影响
流行音乐文化是“制作、传播、消费音乐的方式,与这些过程密切相关的经济和技术实践,以及由这些实践所创造的录音、声响、图像和论题。”[1]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流行音乐文化对国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情感追求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而深刻复杂的影响。而在市场经济中逐渐商品化娱乐化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具有其正面功能和价值的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其中,当属青少年——这个流行音乐文化最重要的受众群体受其影响最大,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正视这一问题的存在。
在我国,对于“流行音乐进课堂”的争议和讨论经历了漫长的阶段,“虽然目前流行音乐已经被编入了教科书,我们的音乐课堂之门已经朝流行音乐打开了,但客观地说,这扇门依然开得很小”。[2]因此,对流行音乐文化价值的认识,关系到它在学校教育中应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对于学校音乐教育而言,流行音乐文化究竟具有什么价值?它又有什么负面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冷静面对和理智探讨的重要话题。笔者将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对流行音乐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延伸价值两个维度进行论述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它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负面影响。
如同一般文化的功能,流行音乐文化具有认知、教化和审美的功能,其中,审美功能是流行音乐作为艺术形式和文化品种的根本功能。也正是因为流行音乐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它才能够在经历众多争议后得到正视,进入学校教育体系。除此之外,流行音乐文化也具有教化、认知等多种功能,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与审美发生关系,大都建立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之上。因此,笔者认为,流行音乐审美育人的功能和价值符合学校音乐教育的内涵——“通过教育学音乐”和“通过音乐教育人”[3]。
(一)流行音乐文化的核心价值
从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上来看,流行音乐文化具备音乐普及、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潜在可能性。
1、流行音乐丰富了青少年的课外音乐生活,培养了他们敏锐的审美能力。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认为,音乐文化的构成是多元的,既包括古典音乐、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也包括世界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各种音乐形式。音乐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的音乐教育课堂成了西方古典音乐教育体系下技能训练、理论知识成长的场所,却忽视了课堂之外鲜活的丰富的社会音乐生活。事实上,在我国,“音乐教育的地位并不乐观,许多学校不能开足音乐课,一些乡镇中小学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不管课程开设情形怎样,与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和期待相比,我们的音乐课堂是非常有限的。”[2]无孔不入的流行音乐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弥补了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流行音乐题材多样,风格多变,语言丰富,再加上歌手充分的演绎,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青少年的审美素质。因此,以流行音乐为主的社会音乐在不自觉中承担了社会音乐教育的功能,为青少年和社会其他人群提供了一种相较于学校音乐教育成本更低的大众音乐教育。
首先,流行音乐主题丰富,表达直白,令青少年容易产生审美的共鸣。流行音乐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受众群,它是青少年人的音乐,记载了青少年的故事,诉说着青少年的心情。流行音乐关注时代生活,总能以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及时反映表达青少年所关注的人生主题,包括青春、友情、爱情、校园、城市、国家、教育、战争、和平、未来、回忆……一些歌曲更是以青少年的生活成长经历作为创作对象。流行音乐记载着青少年的喜怒哀乐,表达了他们内心的追求,并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其次,流行音乐演唱风格多样,带给青少年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流行歌曲中,演唱风格是它的生命线,与相应的曲调、音乐伴奏配合,构成了流行歌曲的音乐审美内容。”[4]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极其丰富,有温柔低吟的情歌,嘶喊粗犷的摇滚,直白轻快的城市民谣,节奏感极强的劲歌舞曲歌,含蓄幽雅富有韵味的中国风歌曲,还有从宛若天外之声的宗教音乐等等。不同的音乐风格带来青少年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满足了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审美需要。此外,加上流行音乐的演唱音域相对集中,令青少年在演唱中较易产生自信心和满足感,这也是他们在流行音乐演唱中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原因。
再次,流行歌曲的歌词富有魅力,提高了青少年的文学审美修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歌词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有它自己的独特性。正如著名词作家乔羽乔指出的那样:“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严格地制约着它的歌词,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学体裁,即它不是看的而是听,不是读的而是唱的,因此它必须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5]经典的流行歌曲,其历经时间考验,歌词既有下里巴人的通俗,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凝练、质朴,却不失雅趣、精巧。
最后,对流行歌星、选秀明星的欣赏和喜爱,也是影响青少年审美观的重要力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邓丽君,到90年代的“四大天王”,再到新世纪的新生代歌手,不少都是当时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尽管教育界对“青少年追星”行为有诸多批判之声,但我们必须承认,作为流行音乐最忠实受众者的青少年,他们对流行音乐、对“偶像”的关注却不会停止。因此,考量流行歌星对青少年的作用,也是判断其审美观的重要因素。在2007年《中国青年研究》杂志一项有关青少年和选秀节目的调查[6]显示,青少年喜欢选秀明星的理由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有个性和人格魅力”、“外形、气质好”、“ 喜欢他 (她)的歌、舞等专业技能”。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到当代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具有人格魅力、外表美、气质美、音乐技能好,这些无疑都和当代音乐教育的审美观不谋而合。
2、流行音乐培养了青少年的感性素质,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心灵感受。
英国流行音乐学家西蒙·弗利斯(Simon·Frith)提出:“介入流行音乐是青少年长大成人的重要过程,通过音乐,他们得以认识和进入社会,涉足文化,给自己在世界中定位,从而找到他们与主流媒体和教育话语的关系,发现他们的审美价值和意识形态。”[7]笔者认为此观点有利于我们探讨流行音乐与青少年亚文化之间重要的互动关系。
首先,流行音乐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提供了表达情感的途径。“青少年期是一个过渡期,处于一种‘社会游移’的状态,目标不再明确,前方道路混沌不清,充满迷茫”,[8]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阶段。作为大众文化的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反映时代,抒发了内心的情感,诉说了青少年心中的喜悦、悲伤、迷惘、挣扎和梦想,几乎每个年轻人在流行音乐中都能找到共鸣。流行音乐表达感情直接,弥补了学校音乐教育里传统严肃音乐文化的深刻含蓄的不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中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需求,使得有着这样一群心理特征的青少年找到了精神依靠。
其次,流行音乐还是青少年展示和表达青春的一种特殊方式。青少年有冲动,有活力,有激情,他们需要大声地唱歌,渴望在流行音乐中留下他们成长的印迹。弗里斯认为:“关于流行音乐最深刻的记忆,往往出现在青少年时代,那是人生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时刻。”[9]流行音乐记述着青少年的故事,诉说着青少年的心情,记载着他们的青春和记忆。此外,流行音乐的时尚型和更迭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无限魅力。青少年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新颖事物感兴趣,兴趣也比其他成年人来得集中、强烈。青少年“受大众传媒娱乐化影响,谁火就追谁”[10]。一个新歌手、一种新风格、一个新作品,都会引起青少年的极大兴趣,抢先去倾听、去欣赏、去体验;一有新潮流,他们会热切地向往,去欣赏、去模仿、去评头论足。
(二)流行音乐文化的延伸价值
正如弗里斯指出的,“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流行音乐表现了‘人’的什么,而是流行音乐如何塑造‘人’。”[9]流行音乐文化对于学校音乐的延伸价值主要体现在育人方面:
第一,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任何音乐都是一定意识形态的产物,作为典型的大众文化和青少年亚文化的流行音乐也不例外。“青少年接触各类型的音乐文化,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流行音乐是其生活的重要内容,……引导他们进入当代音乐文化的部分”[11]。从流行歌曲的内容来说,它以“润物细无声”的状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观方面,它教会青少年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要坚强、勇敢、自信、乐观,努力、拼搏,坚持不懈、不怕失败;在价值观方面,它教会青少年有理想、有追求、有梦想,追求成功、获得自由,有温暖的亲情、有甜蜜的爱情,还有真挚的友情。“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等已经不单纯停留在现在,而是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更理性,也更积极。”[12]
第二,流行音乐能促进人际交往,增进和谐关系。在中国,无数青少年听着流行音乐长大,流行音乐对他们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是深刻的。也就是说,“流行音乐不只是一种艺术现象,也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文化现象”[13]。以中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生活节奏单调、生活内容贫乏,学习压力大,流行音乐缓解了他们生活的压力与心中的郁闷,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流行音乐的介入,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寄托情感和调剂生活的途径,促进了人格的自我修复。流行音乐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音乐的本质属性是审美,而审美的超越性使音乐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一条重要途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典型形态的音乐艺术形式,更是超越种族、跨越时空,让人心灵相通、彼此尊重,是对人与人之间沟通与理解的心灵呼唤。
第三,流行音乐提升了青少年的创造力。首先,音响材料的“非空间造型性”与“非语义符号性”特征,使得流行音乐的声音具有非自然性、非语义性、非对应性特点,也使得音乐是作为一种时间的表象、虚幻的空间、想象中的运动而存在,这一切都意味着,流行音乐这一独特的音响感性材料为青少年提供了最广阔的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其次,流行音乐创作、表演、欣赏这三种音乐的实践方式,无一不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青少年参与其中一项音乐活动,都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激活形象思维,维护主体性和自主性,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学生能够在一些原有经典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对其表演方式、旋律、节奏等进行改变,最终以流行音乐的形式来对原作进行全新的演绎;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其个人音乐学习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创作旋律、填写歌词,并亲自演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流行音乐表演有关的校园歌手比赛之类的文艺活动中。
流行音乐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曾经为“光天化日下的流行”欢呼鼓舞的音乐评论家金兆钧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开始呈现出“创作的低迷,制作的粗糙,表演的拙劣,出版发行的混乱以及传媒的失语”。[14]为了追求商业利润对文化消费者曲意逢迎,流行音乐的负面效应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过度的商业化扭曲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导向。
对此现象,学者们纷纷撰文批评。王思琦从文化功能角度阐述的流行音乐的四个负面效较有代表性:“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对严肃音乐和传统音乐的排挤、‘审美魇足’与音乐审美的相对剥夺、管理不规范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15]文中总结的流行音乐的负面效应对于学校音乐教育来说亦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流行音乐文化无孔不入的全方位存在,使得学校音乐教育“通过教育学音乐”的传统地位不再,陷入尴尬境地。流行音乐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对学校音乐教育造成了很大冲击:一方面,青少年在课外生活中与流行音乐的全方位接触,使得他们拥有丰富的流行音乐知识和体验,“喜爱流行歌曲却对学校音乐课不感兴趣”的情况并不鲜见,同时音乐教师却由于传统音乐教育背景、缺乏对流行音乐的教学经验而不知所措、难有作为,只能简单地将一些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引入进课堂,缺乏学理性的分析和教学,难有实效。另一方面,流行音乐占据了社会音乐生活的大部分空间,从而使古典音乐和传统民族音乐存在的空间不断缩小,使得学校音乐教育被迫无奈成为保留后两者的唯一阵地,并被置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进则难以保留教育阵地,退则饱受不尊重学生的指责,着实尴尬。
其次,流行音乐文化的过度商业化、世俗化,使得学校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人”的育人目标深受打击。学校音乐教育希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全方面发展的人。但现实中这种美育的理想却在世俗化的流行音乐影响下遭到打击。部分媒体文化从业者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却忽视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民族文化弘扬和保护的责任。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过度商业化、娱乐化、浮躁化带来了音乐市场的繁荣和音乐内涵的贫瘠,导致优秀音乐难以生存。互联网时代的流行音乐文化鱼龙混杂,却形成一股无形却强大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教育”青少年,影响着其思想和行为。流行音乐歌词创作出现的“三俗”倾向,明星吸毒、犯罪等丑闻层出不穷,选秀明星的一夜成名、高收入、光鲜社会地位等,对青少年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最后,流行音乐文化表现形式的同质化和审美的趋同性,影响了青少年的创造力和审美观。进入新世纪以来,音乐选秀节目成为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和青少年热烈关注。当大家津津乐道于选秀歌手的动情演唱,导师评委的专业点评以及现场观众的感动与喝彩时,我们不禁发出疑问:音乐选秀节目的盛极一时,真的反映了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吗?“从某种意义上讲,选秀节目的成功恰恰反衬出当下流行音乐产业的衰败。”[16]一方面,这些节目大多并非“中国创造”,而是从西方引进购买版权后的“舶来品”。随着音乐选秀节目的热播,对经典歌曲的翻唱、模仿、二度创作一时成为热门,原创性歌曲严重匮乏,反映当今时代、打动人心的作品更是缺乏,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大量低俗的歌曲。流行音乐文化形式的同质化,“对于一个需要不断推陈出新、需要用‘声音’来表达的艺术品种来说,这种不能发新声、无处发新声进而无新声可发的局面,则不啻为一场灾难。”[16]另一方面,随着一批质量精良的选秀音乐节目的出现,华丽大气的舞台表演效果和歌手对音乐演唱技巧的熟练掌握,似乎成为选秀音乐节目的唯一模式,观众对音乐的接受也开始变得标准化模式化,这种审美的趋同性使流行音乐从音乐艺术价值的发展转向音乐技巧和舞台效果的展现。逐渐被同质化、趋同化的流行音乐正在销蚀音乐艺术的精神内核,消解艺术的本性,对于青少年审美水平和创造力的发展极为不利。
传统的学校音乐教育一向重视古典音乐和传统音乐等所谓的精英文化,但对大众文化的流行音乐还仅仅停留在关注和偶尔用之的层面。作为教育者,我们常常忽略或者错误低估青少年的判断力,在教学中忽视青少年的兴趣,认为他们受到流行音乐的荼毒和洗脑,从而以成年人的判断和价值观单方面地去约束青少年的思想,进而使他们丧失了独立判断的机会。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下,如何用更平等更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当代的音乐教育体系,如何让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一样平等地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更好地发挥其效用,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积极地建设和引导青少年的审美价值观?笔者认为,这是从事音乐教育的每个人必须正视和深思的问题。
对于“当代中国流行音乐这个生机勃然而又先天不足的胎儿”[14],笔者认为,社会各界应用更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胸襟,给予及时的关注包容和大力的引导扶持。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加强流行音乐师资队伍的培养、做好和社会音乐文化部门的对接以及探索“扬弃式”的流行音乐教学应是我们未来重视的课题。
[1](新西兰)罗伊·舒克尔.流行音乐的秘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3.
[2]郭声健.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带给我们的反思[J].大众文艺(理论),2009(9):5.
[3]郭声健.从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看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J].人民音乐,2004(4):46.
[4]张燚.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演唱风格发展脉络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导师:张锦华.
[5]乔羽.歌词创作美学,序言[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郑欣.“有请当事人”:青少年眼中的选秀节目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7):37.
[7](England)Simon Frith.“The Cultural Study of Popular Music,”in Cultural Studies,Lawrence Grossberg,Cary Nelson,Pula Treichler,ed.[M].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2:174-182.
[8]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
[9](England)Simon Frith.owards an aesthetic of popular music.In R.Leppert&S.McClary(Eds),Music and society:The politics of composition,performance and reception[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42-143,137.
[10]金兆钧.流行音乐:想把中国唱给世界听[N].中国艺术报,2012-3-19(007).
[11]管建华.德国音乐教育学的后现代转向[J].音乐探索,2005(4).
[12]申玉.流行歌曲与青少年价值观交互影响的多视角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4.导师:辛志勇.
[13]陶东风.流行歌曲与社会心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1.
[14]金兆钧.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中国流行音乐的世纪末批判[J].人民音乐,2001(2):27.
[15]王思琦.略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负面效应[J].人民音乐,2010(4):92-94.
[16]张萌.选秀远非流行音乐的良药[N].人民日报,2015-4-30(024).
(责任编辑:王晓俊)
J602;J60-05
A
1008-9667(2016)03-0038-04
2016-02-25
王晓盈(1981— ),女,安徽淮南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博士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流行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