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百生(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 音乐系,澳门 519000)
流行音乐文化对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挑战
代百生(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 音乐系,澳门 519000)
流行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俨然成为当下的“主流”文化之一。教育界对“流行音乐”的观念也从“抵制精神污染”,经历了“流行歌曲能否进课堂”的热点讨论,到承认其是当代多元音乐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以及当代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音乐现象。流行音乐文化的构成复杂,音乐品种繁多且良莠混杂,各种现象形成思想观念冲击等,对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提出了诸多的挑战。也正是当今良莠混杂的音乐时代,更凸显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引导”作用:音乐教师的身份犹如“超市的导购员”,引领学生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构建自己的音乐文化生活。
流行音乐文化;学校音乐教育
本文的核心词“流行音乐文化”借用舒克尔的定义,指的是“制作、传播、消费音乐的方式,与这些过程密切相关的经济和技术实践,以及由这些实践所创造的录音、声响、图像和论题”[1]。即流行音乐文化是基于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世俗文化现象,不仅仅是流行音乐作品本身,还包括流行音乐的生产、传播等过程、消费流行音乐的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等。流行音乐携商业经济与媒体技术之威铺天盖地地融入大众生活,成为当今我们社会的一种主要音乐品种与形式,甚至是流行最广、接受人群最多的音乐文化之一,也是对普通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精神氛围和精神结构产生最大影响的流行文化样式,俨然成为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主流”文化,不可避免地对古典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等产生挤压。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优秀音乐文化的主要阵地,应该如何面对这一新的社会文化变局?流行音乐文化为当代学校音乐教育带来哪些挑战?本文试图“抛砖引玉”探讨这些问题,架设流行音乐文化研究与音乐教育研究的桥梁。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学校课程文化选择的主导理念。中国近代以来的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中,音乐文化价值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语境中发生着变迁。自学堂乐歌以来,在中西方音乐文化价值的论证中,西方音乐因为“先进”、“发达”而成为学校音乐课程最有价值的知识和学校音乐课程建构的主体性文化;随着文化价值相对论的普及,人们开始关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出现了“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进而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价值多元并存的平等性,学校音乐课程内容增加了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这些变化都体现了音乐文化价值观对学校音乐课程文化选择的影响与作用[2]。不仅仅在中国,全球范围内的学校音乐教育几乎都有类似的发展变迁。其中一个突出的共性现象就是,学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强调使用经典的艺术音乐作品以及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而排斥流行音乐,从阿多诺对流行音乐的批判[3]①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只不过是“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不具有较高的价值并体现出审美的堕落,它们生产并再生产着大众的“听觉倒退”。参见:(英)马丁.音乐与社会学观察:艺术世界与文化产品[M]. 柯扬,译.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63.到柯达伊强调只能允许最经典的音乐进课堂,到中国20世纪80年代将流行音乐作为精神鸦片、要抵制“精神污染”,都曾经是热点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国家文艺政策的开放,西方流行音乐大量涌入,中国流行音乐也蓬勃发展,流行音乐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俨然成为普通大众心目中的“主流音乐文化”。“流行音乐能否进课堂”也一度成为20世纪末期中国音乐教育界争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其实,欧美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在20世纪70年代就引爆了有关“Whose music”的争论:学生认为音乐课堂里所学的音乐和“我们”相距遥远,“我们”熟知的流行音乐“你们”又不教,“我们的”、“你们的”音乐使得很多学生声称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认为:音乐是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当音乐被置于社会的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了解;所有的音乐体系都是有价值的,都值得学习、理解和欣赏。普遍有效的音乐评价标准是不存在的;对于任何一种音乐教育体系,把它们自己社会的音乐、西方艺术音乐和古往今来的其他文化的音乐都包括进来是必不可少的[4]。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革命,文化多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现实,这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在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也概莫能外。
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与多元文化教育的要求意味着,学校音乐教育应当尊重各种音乐文化多元共存的格局,在音乐教育的内容上不要只是侧重高雅音乐并以其标准来否定流行音乐或民间音乐,或者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而大量使用流行音乐,对高雅音乐或民间音乐视而不见,甚至嘲讽,也不能本着民粹主义思想排斥与抵制外来音乐文化的移入,应该让各类音乐文化各行其道,共同发展。为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想,充分展示本土音乐、西方艺术音乐以及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应该成为所有国家正规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内容,而且要特别注意加强本土各民族和各社会群体的音乐,因为社会成员的各组文化背景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也必然把这一背景带进学校,音乐教育自然也不应该忽视这些群体的丰富的音乐宝库;音乐大众传媒主导的流行音乐支配着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这种音乐不应该受到排斥,而应该看做是音乐教育中的潜在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音乐与自己生活的切实联系,而更愿意走进音乐,使音乐教育得到最好的收效。
如今争论早已平息,流行音乐已经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学校音乐课堂。可以说,中国音乐教育界对于流行音乐的态度经历了从抵制到接纳的华丽转身。问题是:来势凶猛与异常丰富多变的流行音乐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自觉行为承载了当代社会多元的思想意识与艺术需求,要体现“国家意志”的学校教育应该如何面对它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效应与观念混变?课时有限的学校音乐课堂该选择哪些流行音乐以及如何教授?这些构成了流行音乐文化对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挑战,需要精心应对。
流行音乐文化对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挑战既有思想观念层面的,也有实践操作层面,分别体现在:
(一)挑战学校音乐教育的权威与存在必要性,动摇音乐学习的信念
流行音乐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媒体、科技的广泛参与和以商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挑战着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导致学校再也无法相比过去的时代那样理所当然地扮演“教育权威”的角色,并轻而易举地获得学生的实际认可,实际上形成了教育社会学理论中所说的“非学校中心”的传递结构。发达的媒体技术使音乐大众拥有化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大众传媒获得各种音乐信息,远远超过学校音乐教育所传递的,而且由于其享用大众媒体往往是主动的选择,学生往往会自认为这样获得的信息比学校传递的更具吸引力与更具价值。这些音乐唾手可得,似乎每个人都在享受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也都能享受音乐,学校音乐教育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音乐无处不在,更使得音乐成为家常便饭的“廉价艺术”,如同在马路边上住久了,就习惯了马路上的交通噪音一样,一些人对音乐的价值不再珍视,形成一种心不在焉的听觉方式。
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对音乐表演与制作的参与使人们对音乐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传统的音乐表演技能训练与艺术涵养累积显得不再重要,因为电声技术可以掩盖一切、成就一切,人们需要长期坚持专业训练来学习音乐的动力减退。例如曾有媒体爆料某些歌星实际上五音不全,在录音棚反复录制并由录音师作技术修补方能呈现完美的歌声;舞台“假唱”屡禁不止;各类“音乐选秀”电视节目带来全民狂欢,表面上掀起了音乐学习的狂潮,但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各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很多人不切实际地梦想一夜成名。
流行音乐文化由于商业炒作等所形成的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娱乐圈丑闻、过度追星等现象,以及一些歌曲、乐曲甚至表露出与人类文明发展相背离的价值观等,会影响社会心态。尽管整体而言,流行音乐文化会随社会发展淘汰劣者沉淀经典而健康发展,这些负面的社会效应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形成了对学校音乐教育的重大挑战,需要严肃地面对。
(二)致使大众音乐审美趣味“浅薄化”,音乐文化价值流失
“快餐文化”、“读图时代”、“娱乐至死”[5]①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参见:(英)马丁.音乐与社会学观察:艺术世界与文化产品[M]. 柯扬,译.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63.等称谓形象地刻画了当代社会文化消费的趋势,甚至催生以“审丑”为代表的文化标准,例如一些以媚俗取乐大众的小品表演大行其道。“娱乐至死”的文化精神在流行音乐文化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跟风而起的各类电视歌手选秀带动全民狂欢,但一些并不高明的炒作手段使得节目的“重心”并不真正地在音乐之上,对社会大众心态形成不可估量的影响。《音乐是丫环、娱乐是小姐》[6]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流行音乐的铺天盖地的冲击,以巨大的产品数量和商业化炒作抢占音乐文化消费市场,不仅导致严肃音乐的听众流失、创作与演奏人才流失,形成对艺术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等其他优秀音乐文化的挤压,而且很容易改变听众的音乐欣赏口味,进而降低社会大众心目中的音乐文化标准,使音乐文化价值流失。例如绝大多数流行音乐较为短小,乐思开门见山,谈不上什么主题展开,对音乐材料一般很少予以精细和富于想象的加工处理。久而久之,使听众养成了“艺不求精”的习惯,觉得有着精密结构设计的艺术音乐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音乐难于理解,从而对这些丰富的音乐文化敬而远之;流行音乐生产中为追求快速流行和最大经济效益,千篇一律、风格雷同的“标准化”流水作业导致受众审美疲劳;流行音乐文化更多地强调视听结合的多感官刺激以及满足各种猎奇心理的炒作,容易造就人们审美的浮泛心态,音乐不只是用来听的,更是看的、炒作讨论的,这样造成音乐听觉审美的相对剥夺,很难静下心来欣赏更深层次的音乐。有学者就忧虑地指出,由于视频技术的发展,大众审美观念的转变等因素,在当代大众音乐作品中,“形象”得到极大的强调和呈现,形象的直白和具体使得想像的空间被挤压,人们也不再需要发挥审美想像去体验作品,传统的音乐审美中的“意境”越来越弱化,甚至面临缺失的危机。“当代大众音乐文化所呈现的‘形象’越位和‘意境’缺失是对传统音乐文化价值的挑衅,这种挑衅背后付出的是音乐文化价值流失的代价……当文人审美意识遭遇高科技的挑战,我们所秉持的文化观念是否依然坚定且自信?”[7]
(三)挑战学校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方法
课堂教学必然面临两个基本问题:“教什么”与“怎么教”,前者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合,后者涉及教学方法。对于流行音乐而言,学校音乐教育显得似乎无所适从,“教什么”与“怎么教”成为流行音乐文化对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操作层面的最大挑战。首先,流行音乐的种类与作品数量庞大,选择哪些作品教?教唱流行歌曲吗?媒体的发达使得流行歌曲相当普及,学生根本不用在课堂学,已经会很多,甚至很可能比音乐教师知道得更多;分析与欣赏各类流行乐曲吗?音乐教师所熟悉且惯用的艺术音乐(Arts Music)文本的分析方法对很多流行音乐而言并不适用,因为流行音乐有不同于艺术音乐的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这种尴尬的现实缘于流行音乐被中国音乐界正式接纳其实并不久,学界对流行音乐及其文化的研究还不深入,作为培养学校音乐教师“母机”的音乐教师教育并没有或者仅有极少有关流行音乐的教学与训练。没有接受相关学习和训练的学校音乐教师当然面对流行音乐文化无所适从。
上文分析的三个挑战,前两者属于流行音乐文化对整个社会大众形成的观念层面的挑战,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后者则专属于从事学校音乐教育的主体——音乐教师的实践操作层面。观念决定行动。
(一)音乐界加强研究,重构高等音乐教育的教学系统
前文已提及学校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文化虽然接纳但暂时无所适从的根源,即当代音乐学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流行音乐文化的现实,以传统的音乐美学标准衡量变化中的流行音乐文化显得无力且无效。音乐界应该率先廓清观念,改变过去对流行音乐文化鄙夷和任其自由发展的态度,加强对流行音乐文化的研究,总结规律,为更好地让大众认识流行音乐文化、引导流行音乐文化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事实上,流行音乐长期孤独地在自己的文化轨道上热闹喧嚣,理论研究的缺场也成为流行音乐文化自身发展的桎梏,“流行音乐文本形态的多样性特征急切呼唤新的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探索这些方法和模式既是流行音乐发展之必需,也是当代人的文化责任”[8]。
“以研究促教学”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的重要举措。流行音乐文化的研究成果,要尽快地转化进入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习内容中。以培养未来的学校音乐教师为目标的音乐教师教育,应摈弃过去长期坚持的单一的艺术音乐教育模式,以多元音乐文化为导向重构教学系统,在教学改革中尽快引进有关流行音乐文化的研究成果(当然也包括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世界音乐文化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项训练,以使学生具备认识流行音乐文化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将来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不至于对流行音乐的教学继续“无所适从”。
(二)学校音乐教育加强引导,认识流行音乐文化的本质
流行音乐文化已经融入大众生活。学校音乐教育也已接纳流行音乐文化,在教学中应该以适当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认清流行音乐文化的本质,树立一些正确的观念。
1、坚持流行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观。音乐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个时代的音乐总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与审美诉求。从古代的“世俗音乐”或“俗乐”,到现代人称的“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这种音乐品种一直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存在,一种社会的音乐现象,成为各个时代社会音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的“经典”很可能也是曾经的“流行”。流行音乐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是社会变革的真实写照。在流行音乐的教学中,透过音乐了解社会,应是教学目标之一。
2、认清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是指流行音乐在使人们获得审美经验时所引发出的审美趣味趋向,它是区别于艺术音乐以及其它音乐艺术品种的一个最本质和最重要的审美指标,具有“平民性、反叛性、娱乐性、前卫性”等特点[9],尤其“平民性”是与高雅音乐和主流文化截然相反的艺术品格,主要崇尚和表现的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真情实感,它意味着流行音乐不需要过分的形式美和过分的斧凿与雕饰,其本质追求是希望酣畅淋漓、朴实无华地宣泄与表达劳动人民内心的感情和渴望,注重表现个体的或某一群体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受,需要这种体验和感受在特定的场合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宣泄。流行音乐与艺术音乐在文化属性上并无“低等”“高等”之分。尽管在公众认知中还明显存在文化等级的观念,但传统意义上所说的雅俗文化界限已经模糊。流行音乐中的一些精品之作,也可成为流芳千古的“经典”。
3、认识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如同所有的音乐艺术一样,流行音乐也具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等一般性文化功能,同时,它还具有其他功能,包括“消遣功能、消费功能、消解功能、文化反哺功能、体制外低成本教育功能、面对外来文化的引入和抵御功能、社会安全阀功能、文化标志功能、肯定自我价值增强个体信心的功能、交际功能”等[10]。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作为流行音乐文化属性、文化特征在社会实践中的呈现,进一步证实了流行音乐文化属性的本质存在,认识此有助于理解与评价当代流行音乐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呈现的作用和地位。
4、了解音乐的社会流行机制。音乐社会学理论认为,音乐流行由“被流行的音乐作品本体、激发对象的社会心理倾向、权威性因素的激发环节”这三个中心环节构成,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11]。流行音乐商品对听众音乐消费习惯和艺术趣味等具有导向作用,具有流行效应的权威性,但流行可以人为地被激发与被抑制,因此,流行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是音乐流行的制造工具,媒介的经济性带动音乐流行,在推动音乐流行的同时也加速了其被遗忘的速度,这造成了大量的流行音乐被快速生产、快速消费、快速遗忘,众多昙花一现的“流行”本身就是很好的说明。当前,流行音乐的市场战略也被引进了古典音乐之中,例如一些古典音乐的表演艺术家为了推广普及古典音乐,采取新的娱乐性的表演方式创造一种介于古典与流行之间的音乐,并通过流行市场的操作方式吸引受众。这种手段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推动古典音乐的流行。
无疑,学校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但流行音乐文化的种种现象构成了对学校音乐教育的极大挑战。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引导学生廓清观念,加强认识,无疑比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学会表演或欣赏一些流行音乐作品更有价值。学校音乐教育还有通过教育传承优秀音乐文化的责任,在接纳流行音乐的同时更应该“坚守阵地”——在大众传媒所造就的流行音乐文化泛滥中,如果我们也一味迎合学生“口味”或所谓社会需求而使用大量流行音乐于教学,拱手放弃学校音乐教育这块学生系统学习艺术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唯一正式场所,无疑将使本已逐渐萎缩的艺术音乐教育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雪上加霜。学校音乐课堂里需要的是一种各类音乐平衡的局面,学校音乐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促使学生了解各种音乐的特点,在社会潮流的冲击中引导学生合理构建自己的音乐文化生活,维护音乐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健康发展。因此,学校音乐教师必须具有与多元文化的体验、表现方式(内容)等方面打交道的能力,要善于不断学习,除了古典音乐的修养外,还需要补充流行音乐乃至世界音乐领域的知识与相关技能,以便具有操作和运用现代媒体的能力,对各类音乐的历史、社会和政治诸多方面进行反思,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培养其对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不同欣赏态度。
(三)媒体坚持社会责任意识,严肃应对流行音乐文化的负面效应
如今是一个媒体强势的时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发言权”的论调无疑充分凸显了媒体对社会公众影响的重要性。在实行义务教育法的国家,学校教育对于培养人具有重大的责任。但对人的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因为人是社会性的生物,除了在学校受教育之外,更多的时间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也很巨大。因此,应对流行音乐文化的挑战绝不仅仅是音乐界与学校教育的“单独任务”,媒体也应该秉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对流行音乐文化的报道与推波助澜中做好“把关人”,严肃应对流行音乐文化的各种负面效应。
如今是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流行音乐文化作为大众音乐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社会价值,但同时也泥沙俱下,良莠混杂,对社会以及教育具有诸多的负面效应,需要严肃应对。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播、传承社会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流行音乐文化不能被排除在之外。学校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文化的合理态度应是:坦然面对、合理利用、重新阐释。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合理地进行流行音乐的教学,不仅由于培养了流行音乐的有素养的受众而大力推动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对每一个公民个体有意识地选择音乐构建自己的音乐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谨引用两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强调学校音乐教育面对媒体带来的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必须对由于媒体的作用和在业余时间内出现的‘音乐的过度刺激’作出批评性的解释。只有通过使人敏感,使人具有意识的方法,才能克服因为音乐而使人麻痹的现象。”[12]
“正是复杂多元的社会音乐文化环境与不断发展的媒体技术,凸显了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打个比方:当今媒体提供的各种类型的音乐如同超级市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学生可以方便地随意取用,但哪些商品对自己有用,哪些无用甚至有害,则需要有专人介绍引导。学校音乐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挑选适合他们的音乐,来构建自己的音乐文化生活。音乐教师的身份犹如超市的‘导购员’”[13]。
[1] (新西兰)罗伊·舒克尔.流行音乐的秘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3.
[2]朱玉江.百年音乐文化价值观之变与学校音乐课程的文化选择变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4):121.
[3](英)马丁.音乐与社会学观察:艺术世界与文化产品[M]. 柯扬,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63.
[4]刘沛,编译.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专辑,1998:63-64.
[5](美)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 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6]王群卫.音乐是丫鬟,娱乐是小姐[N]. 北京:音乐周报,2014-3-5-A3版.
[7]袁茜.论当代大众音乐文化“形象”的越位与“意境”的缺失//施旭升.艺术文化评论:意向·阐释[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05-111.
[8]王彬.流行音乐呼唤新的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J]. 音乐研究,2005(4):67-72.
[9]赵舜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美学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166-168.
[10]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248-258.
[11]曾遂今. 音乐社会学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96-104.
[12](德)君特·克莱南.德国音乐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克莱南,等著,金经言,译.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社会学[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17.
[13]代百生.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社会因素//代百生, 媒体时代的学校音乐教育:第三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论文集[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53.
(责任编辑:王晓俊)
J602;J603;J60-05
A
1008-9667(2016)03-0033-05
2016-02-25
代百生(1971— ),湖北洪湖人,博士,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