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虹
论造型基础教学的新思路
高 虹
新时期的美术高校大都将基础课纳入了通识教育的范畴,造型基础教学的目标更加强调引入多元化的造型理念、造型方式与建立独立的思维、学习能力。通过多年从传统走向新时代多元化教学的实践经验,我将基础教学的理念与方式设定为:宽广的教学视角、宽容的教学交流、紧凑的学习节奏。
造型基础教学;通识教育;教学视角;学习节奏
高校美术专业的基础造型课程是一年级的主要课程,它对于一个学生在其专业上的后续发展和技术、理念的填充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哪一个视觉专业都会涉及到素描、色彩造型的运用,二十一世纪的艺术发展已经打破了很多传统的专业划分,近些年的教学改革将其纳入通识教育范畴,总体来说是适应时代发展和需求的,通过对新时代造型基础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加上自己的实际体会,我将现有基础教学的实践方式整理为:更为宽广的教学视角、宽容地接纳与交流、饱满紧凑的学习节奏。
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打破专业框架、搭建宽口径的平台、开发创造性思维。这个理念本身是非常好的,从学生接收艺术基础艺术、修养的整体上会有突破性的、更为宽广深远的建设性意义,同时在实际教学上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面对不同专业不同技术发展方向的众多学生群体,如果教育模式过于统一死板,就会陷入僵化、词不达意的尴尬与教、学错位的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为宽广的教学视角与平台。新时期的基础教育对教育者的素质往往会要求非常之高,对于其配套的教学设备需求、灵活多元的教学辅助环节也要整体高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建立宽广的教学视角是顺应时代要求的,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的专业门框已经不那么重要,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实用的艺术产品都是跨专业的、综合性的,作为一个艺术的创造者,在最初的学习中是很有必要了解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发展史、了解不同样式不同概念的审美与表达,给自己多一些选择。关于这一条首要的一点是院校、系部作为整个教学环境的依托承载,应该有计划、有安排的做好教学辅助工作,给老师和学生营造一个优质的学术氛围。除了学校一级的学术讲座,也可以增加系部一级,有针对性的学术讲座与交流活动,例如:艺术史上各种视觉流派、艺术造型样式的专题介绍,时代与艺术家、实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世界各大艺术院校基础造型作业的展示等等相关的讲座。学校和系部还可以开展适合各个年级的展览交流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美术馆、图书馆、信息资料库、网络平台的建设关乎学生、老师进行展览、交流、吸收知识能量、学习进步的实际性,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环节与依托。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作为传播引导者的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全面性。每个专业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每个老师也不可能非常的全面,但是作为一个基础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必须具备一定分量的足以支撑整个教学的专业知识,这个知识的涵盖就不能仅仅是来自于自身专业研究的经验,而是整个大美术的概念甚至是大艺术的概念,教师的专业素养如果过于局限狭隘,就会影响到对于学生的判断与引导的偏差。因此老师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多关注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发展现状、各种形态的艺术语言的展示、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学习探讨、自己也要有持续的专业创作实践,这样老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储备也在不断提升和发展,才更有利于教学中格局上的宽广和深厚,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更得心应手。当然教师的素养成功地运用到教学中来也是需要教学技巧的,这个就放到下一个内容中:宽容地接纳与交流。
在不断倡导多元化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学会宽厚包容地对待每个性情不同、面貌各异的学生,不能过早地给出定论与判断,每个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不会适合于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尽量给他们多一点空间、多一些针对性的引导。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个教学观点已经不新鲜了,但实际教学中由于老师的教学惯性、认知的惯性和自身知识能力的局限性却不容易做到的。就素描、色彩课程来说,教师自己也会有偏好的艺术表现和色彩搭配,如果有学生离自己的喜好相去甚远,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教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表现,并确信那才是好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专业知识的广度与认知的成熟会减弱这个问题,在辅导过程中不要让“我”冒出来,而是以学生的“我”为研究中心,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给学生多一点改善的时间周期,同时适时地进行引导。例如有学生在写生作业刚开始时从画面中间画起,并且非常“抠”局部,这个时候如果不去了解他的想法和意图,只是简单的提出应该先有大的构图与步奏、注意画面的层次疏密关系等等,可能就会将这个孩子的创作热情冷却、甚至放弃自己的意图而归顺于老师的意图;如果了解了他的真实意图,尊重并给予肯定,然后再给他一些参考建议:也可以局部作画,甚至也可以“抠”,但是画面的构图格局一定要很考究,“抠”的艺术形式也可以做得张弛有度更有表达的美感。学生们对老师的评价是很在乎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宽容,包容学生们的参差不齐,包容学生们的面貌各异,鼓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创造热情,这比他们被动的接受与学习好多了。另外赏析优秀艺术作品图片时一定要多一些样式,打开他们的审美的广度、高度,练习初期可以让他们多尝试几种表现方式,同时跟进他们的状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寻找探索逐步完善的绘画语言。最后,讲课方式轻松幽默、内容丰富、有想象力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存成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真正地爱他们、帮助他们完善自我。
第三点,饱满紧凑的学习节奏。造型基础课的每个课程的时间并不长,一学期中素描占到5或6周,色彩是4或5周,这样的学习时间想要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是有些不切实际的,何况还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中绝大部分除了会一点点最基本的手法外,其他几乎都是空白。所以教基础的老师不可能只是简单的教几笔功夫,要面对的问题非常多。造型基础的基本原理是很重要的课程,这一课如果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好,才便于后面的实际运用。5周的造型基础课,我采用的课程内容分布手法是:基础理论+作品赏析→分单元短期练习→长期练习。每个单元训练都会具体提出要求,例如:《色彩造型一》中将单元练习分为明度对比练习、纯度变化练习、主观色彩练习、冷暖关系练习、构图练习、颜色层次与画面节奏练习、造型语言练习,这些作业都是8开的小尺幅,4课时2张。刚开始学生有点吃不消,有点赶,我和他们说每张作业都是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不要求细节。后面的作业就都跟上来了,单元练习之后是中长期作业,一周两张或一张,尺幅不限,自己可以根据自身绘画需求来决定。持续了3周的课程作业,同时穿插多媒体的大课讲授——评讲作业和优秀作品赏析,中间有学生的交流、课堂辅导、作业展示等环节,整个课程下来内容涵盖量是丰富饱满的,也是层层递进的。根据我以前的观察,中国的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如果一开始就是每周一张的长期作业,他们很容易疲沓、懒散,失去新鲜感,只是被动的完成作业。而一旦给他们的任务多起来,他们就有了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使得班上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习惯,其实他们专注了一样可以完成。优质的大学生活不应该是自由散漫而是积极刻苦,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所以相对前面的两个“宽”,这个“紧”是有必要的。
关于视觉造型基础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例如对于一年级应该重传统重写实技术还是重思维重开拓,这一直都有争议,在我的课程中不会拘泥于某一点,这些其实一点都不冲突,所有的绘画语言都来自于观察与自身的理解。我总结的这三条也会有一些疏漏或者不合理之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继续摸索研究。一年级基础教学如同房子的地基,地基宽广扎实才能搭建更高端视野更好的房子,地基窄小的当然只能建小房子;同样的道理,第一层的建设和上层的继续搭建的契合、持续稳定也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学生在教学上的整体受益是需要一以贯之的,所以在进入细化的专业后也需要继续地巩固基础。
高虹 湖北美术学院视觉基础部 讲师
J06
A
1009-4016(2016)01-00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