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霞
幼儿园活动课刍议
薛玉霞
《纲要》提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因此,日常活动中我们留心收集适宜、安全、卫生、耐用、不易碎的废旧材料,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创新意识,美化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废旧材料 幼儿园 一日活动 作用
陈鹤琴先生认为好的玩具和材料会引起幼儿的多种动作,环境中的一根木棒、一支竹片、一块木板都成为玩具的材料。对于幼儿来说,没有材料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更谈不上真正的发展。因此,材料的使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效整合资源,废旧利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废旧材料和幼儿教育看似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和范畴,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废旧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与操作,激发和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影响幼儿活动、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如果区域活动材料全用现成的可操作的学具玩具,其弊端就在于:一是成本高,浪费大;二是不宜保管,缺乏变通,幼儿玩过一段时间后,幼儿对此类玩具的目标、玩法已经很熟悉,就会失去兴趣,不愿玩也不喜欢进入活动区。因此,寻找和投放低成本、易收集,活动功能灵活的材料是活动区必不可缺少一部分。
其次,废旧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与操作,培养了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幼儿可在活动区中将收集的树叶、蛋壳、各类盒子、毛线、纽扣、碎布、麦秆、植物种子、饮料瓶、干果壳等等,通过折、剪、画、粘贴、搭建、涂色等等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或通过拼、叠、镶嵌、搭建等设计新颖别致、独具一格的艺术作品,而这些废旧材料,都是从幼儿生活中来的,把这些材料投放到活动区里,真正体现了教育生活化,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力、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开发了幼儿的创新潜能。同时,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在一起互相商量、共同探讨、合作搭建,养成了合作意识,自觉体验到了合作的需要,体会到了合作的愉悦,更提高了合作技能,初步掌握了合作过程中的潜规则。
《纲要》指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户外游戏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教师既思考游戏情节的合理性、丰富性,也思考该年龄段幼儿的健康目标,还思考教具玩具制作的巧妙、耐用、美观,更要挖掘材料的利用价值,发挥材料的不同功用。如:同一种材料有不同的玩法,玩法不同,教育价值也不同。将废旧轮胎中间部分用绳子编成网状,做成小型蹦蹦床,练习原地纵跳;或用废旧轮胎做花园围栏,并涂上油漆,幼儿可当“小桥”,练习平衡、增强胆识;还可让幼儿点数轮胎、或按颜色分类、观察轮胎的排列规律;将许多旧轮胎钉在墙上可做攀岩,练习幼儿攀爬能力;还可以在轮胎下面安装滑轮,让幼儿尝试玩自制赛车的游戏等等。使幼儿在积极快乐的心情下游戏,健康成长。
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资源,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布置环境呢?多年来,我们不断探索,推陈出新,充分利用墙面和空间,根据课程教学、主题活动、季节时令、传统文化、家乡特色等内容,整体规划,分层布置,做到层层有主题,班班有特色,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又富有艺术的感染熏陶,同时,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在这种氛围中受到启发、教育,使环境正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二楼楼道墙裙部分用各类废旧纸盒、纸盘、吸管、柳条、泡沫块等布置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特色,渲染节日氛围。用废纸卷炮竹、用废光盘做龙灯、用乒乓球做汤圆、用泡沫块做月饼、用碎布缝香包、用蛋托做挂件等等,这些环境的布置,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行为。三楼楼道将生活中的各种日用收集整理、造型,做成艺术作品,让孩子观察、触摸、感知,体验材料的有用、有趣,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废旧材料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失的东西,教师应多引导孩子观察、收集、运用,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潜在教育价值,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此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废旧材料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4] GHB0062。
(作者单位:甘肃会宁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