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珊珊(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音乐系)
中国当代合唱伴奏特点及其表演形式探究
■万珊珊(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音乐系)
合唱是一门古老的艺术种类,从最初起源发展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起源于西方宗教音乐,服务于宗教,后逐渐流传至社会,从而产生了世俗性作品,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合唱的创作技法不断丰富,声响新奇,风格多样,同时更加注重传统元素的加入,让合唱的现代化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中国本没有合唱的传统,‘六代乐舞’中没有合唱的记录,唐宋大曲中全无合唱的记载。戏曲、曲艺中也缺乏合唱的形式。只有在民间的‘一领众合’的劳动号子中以及少数民族的多声部音乐中,有一点合唱因素”。⑴合唱,在中国一直是已原始的形态表现,如最古老的劳动号子、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侗族大歌、苗族古歌等,包含了支声复调、辅助旋律等,中国戏曲中也有帮腔、衬腔等形式。但这些都被称为合唱的原始形态。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国门被打开,社会政治、经济局面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合唱这一艺术形态才得以在一批留学海外的音乐家笔下流行和繁衍起来。我们现在所谈的中国合唱,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唱是指20世纪初从西洋传至中国的合唱,发展至今刚刚100年的历史,从20个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开始,中国的合唱才逐渐步入正轨,“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并产生全国性影响的主要途径,仍应以随着新制学堂的建立而产生的学堂乐歌为主”。⑵
可见,中国的多声部民歌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受中国封建王朝历代统治者的思想束缚,多声部一直没有发展的空间,处于形式单一、无创作的原始形态,正所谓“音乐作为特定时代的生命表现,它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⑶随后,中国合唱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初期、改革开放以及现当代几个重要时期的变革于发展。中国合唱发展至今虽只有短短百年的历史,但从它的最初创作形态、演唱方式、方法、声音的运用、表演的形式等方面,我们不难看到它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音乐媒体的发达,更多时尚的元素、民族的元素被加入到合唱中来,从合唱的伴奏到合唱的表演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特征,越来越多时尚性、表演性强,大众化、娱乐化、民族化的合唱形式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合唱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不同乐器来表现音乐,特别是器乐的独奏被更多地运用其中。钢琴、手风琴不再是合唱伴奏的专属,人们追求更多样化的伴奏乐器,甚至人声。
1.器乐组合与独奏
由方石作曲,牟廉久作词,洪凯编曲的《直嘎多,里嘎多》是一首女声合唱。本首作品突出运用了弦乐组合、合成器、键盘、电子贝斯、鼓等乐器及乐器组做伴奏,在编创的过程中,将人声与乐器融为一个整体,相互衬托、相互依靠,达到器乐与人声的和谐统一。
合唱《wearethevoice》原谱的谱面中并没有大鼓和钢琴的独奏与合奏,而在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合唱团的实际演唱中,有一段精彩的大鼓和洒脱的钢琴独奏,以及大鼓与钢琴的合奏。实际上,该团指挥赖元葵在排练该合唱曲目时想到,加进了这么一段器乐的独奏与合奏,可谓是表现性二度创作,增添了该曲的气势,也正是由于两种乐器的精彩演奏独奏及合奏,才让观看者对此首合唱曲印象深刻,也更加凸显了合唱曲的整体气势,让人感觉该曲气势宏大,如排山倒海般。
2.打击乐器伴奏
在儿童合唱曲以及西方无伴奏人声合唱中,三角铁、定音鼓、木鱼、沙锤、铃鼓、木琴、响板、碰铃、镲等,这些小乐器的使用更是运用广泛,它们便于携带,拿在手上放在身后一点不引人注目,需要用时演唱者从身后拿出表演,让台下观众感到层出不穷的惊喜,这些乐器都有自身独特的声音特点,在歌曲中又特别符合歌曲的不同民族风格,还可模仿各类型的声音,为合唱表演画上点睛之笔。
3.人体伴奏
人体伴奏包括人声用嘴,还包括拍打身体的声音。人体伴奏除了人声阿卡贝拉这一形式,用口腔制造类似乐器的伴奏音响,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等等,还有就是运用人的肢体动作发出的声音来伴奏,如击掌、跺脚等。
合唱的伴奏不再受拘束于器乐伴奏,如单一形式的钢琴、手风琴伴奏,又或是交响乐队伴奏,随着阿卡贝拉出现与兴起,人声成为合唱团队中的伴奏,它既可演唱旋律,但随时又可以变为旋律伴奏和节奏伴奏器,灵活多样。
在阿卡贝拉中,人声不单单只担任演唱者,还担任了伴奏者,通过口腔的模仿爵士鼓、节奏等,制造多种声响,丰富
合唱音响。
第一,我们常说人声节奏口技即BeatBox就是指人用嘴和口腔作为节奏模仿各种声响。这种技术可以模仿各式各样的音乐节奏,最常见的就是模仿套鼓。如:用“cicici”来模仿踩镲,用带有胸腔共鸣的“Beng”或“Dong”常用来模仿底鼓等。第二,声部器乐化:阿卡贝拉作品分为主唱声部和伴唱声部,后者在写作时采用了仿乐器编写方法,有模仿二胡、小提琴、唢呐等,与传统合唱的声部功能有所区别。这种方式使作曲家在编写阿卡贝拉时有足够的创作自由,能更加充分地挖掘人声的潜力,提高音乐音响效果。第三、非实际音高,如用“啊”“哼鸣”“呼”等字来填充。如英式牧歌的前奏、间奏、尾声部分都有一些非实际性音高的加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崇尚这种表演形式,这种表演形式不受任何场地、伴奏的约束,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进行表演,增进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阿卡贝拉非常适合时下流行的快闪,没有任何乐器,但是听起来却似有丰富的乐器伴奏声响一样,这就是阿卡贝拉的独特吸引人的地方。
1.队形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合唱的队形不再是单一的“人墙式”站立,在队形排列上更加注重美观,凸显舞台层次感,现代合唱主要以演员舞台站位调度,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排练组合和富于变化的舞台表演风格。这种舞台表演风格主旨为更贴切于音乐作品本身的内涵,既追求最大程度的音响和谐,又关注声部之间“和谐”的对比。华中师范大学TianKong合唱团在演唱合唱《天湖纳木错》时,为制造出西藏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特点,演唱者从台下观众的两侧分别走向舞台,用动态和声、立体的、游走的共鸣营造出辽阔、空旷的场景,让听众仿佛置身其中,甚至指挥也成为演唱中的一员直接参与作品的表演,与演员一同“游走”在舞台上。其表演形式既具有明显的“后现代声乐艺术”的“开放性”“无边界性”等特点,又表现了藏族同胞崇拜圣灵的真实情境。
演唱与表演融合是现代合唱表演的审美新突破,南开大学合唱团在表演合唱《盛世梨园情》时,把京剧表演融入到合唱中,从指挥和合唱团员的服饰到演员的上台,就是以京剧的台步上场,到武生的表演、丑角的表演、水袖表演、京剧脸谱展示、花旦表演及指挥孟超美老师都有一段精彩的舞台表演展示,并且都是纯京剧的舞台表演,完全颠覆了合唱只站着唱不走动的舞台模式,整个舞台无时无刻不在变幻,让人目不暇接,多方位地展示了中国的国粹,将京剧与合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2.舞台灯光
合唱表演舞台的灯光也不再一成不变,灯光设计与歌曲的风格、歌曲内容都相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在2016年“心声”第二季的演出中,下半场的第一首演唱了歌曲《stars》,全场自始至终未亮过灯光,只给了一束暗光给指挥,合唱团的同学手拿小电筒,制造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星空效果,让人仿佛置身美丽的夜晚,很好地表达了歌曲的意境。
3.肢体语言
合唱表演时,适当的肢体语言能给合唱作品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团员动作协调统一能给观众震撼的感受,几十人同时出手或用身体摆动展示,给人视觉上较大的冲击力。而且合唱表演的肢体动作已经不再局限手部的简单动作,甚至舞蹈的肢体元素也已加入其中。如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在《心声》第二季的合唱音乐会中演唱的《如梦令》,合唱团员在台上翩翩起舞,古典的舞韵给人新颖的视觉享受,舞台动作更加形象化、生动化,更贴切歌曲的内涵。同样,在《心声》第二季的合唱音乐会中,合唱队在演唱曹光平的《卓鲁-西藏牧歌》时,把藏族人民朝拜的动作完整地展现出来,在演唱“苏慕遮-怀旧”时,把古代剑术表演的动作融入其中,这些舞台动作和肢体语言很好地诠释了合唱作品,并且获得了良好的舞台效果。
综上所述,中国合唱经过百年的成长,在伴奏和舞台表演的表现中已不断寻求创新,突破传统合唱固有的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伴奏特点,无论在声音的表演与演唱还是合唱队伴奏与队形表演都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道路,多元化、大众化、娱乐化、民族化成为中国合唱发展的趋势,中国合唱的舞台表演也是日新月异,合唱的舞台越来越丰富多彩,多样化的合唱表演已成为中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并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注释:
①梁茂春:《百年中国合唱潮》,载《音乐周报》2013年。
②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年。
③刘桂珍:《当代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重构》,载《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④王勇杰:《民族风韵与现代意识的融合——曹光平无伴奏三部女声合唱〈天湖·纳木错〉评析》,载《人民音乐》2009年第8期。
[1]丁明飞,陈炳杰.中国当代合唱音乐中的新人声和新音响.音乐时空,2014(12).
[2]田晓宝.当下多元化的中国合唱的美学品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5).
[3]田晓宝.当下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中国音乐,2009(4).
[4]陈宇晖,赖元葵.合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5]王勇杰.民族风韵与现代意识的融合——曹光平无伴奏三声部女声合唱〈天湖·纳木错〉评析.人民音乐,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