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2016-04-04 08:11秦宁波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儒家孔子

路 萍 秦宁波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政治学研究·

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路萍秦宁波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儒家文化,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哲学方法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知行”“中庸”“实事求是”的融合及创新发展;二是政治伦理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仁”“民本”“孝礼”的融合及创新发展;三是教学思想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教”“学”方法经验的融合及创新发展;四是社会理想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大同”“患不均”的融合及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儒家文化;融合;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

历史由人民自己创造,“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9页。抗日战争时期,生活于黄土地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也不能完全割断与传统文化的关联,认识、理解、研究马克思主义要根植于有温度的传统文化,要在考虑中国人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基础上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以拉近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以东方思维方式和中国文化观念来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转化要恰当地用儒家文化中的典故、名言、警句以增强马克思主义阐释的感染力,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哲学方法、政治伦理、教育思想、社会理想等跨越时空内涵的有机融合,使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呈现出来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朴素唯物辩证法的融合

1938年10月15日,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提纲中指出:“特别要注意于以马列主义的革命精神与革命方法,去教育共产党员与革命青年。并以此去研究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各方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09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注重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研究,不能轻易割断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联,首先要发掘儒家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内涵,推动儒家“知行”“中庸”“实事求是”内涵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融合及创新发展。

(一)与儒家“知行”结合及转化中发展实践学说

知行问题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最早提及“知行”概念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一语出自儒家经典《尚书·说命中》,荀子可谓是第一个直接论述“知”与“行”关系的代表人物,“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篇》)。其后的儒家思想家持续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探究,“知行”之辩如一条红线贯穿于儒家哲学发展史。比如,朱熹认为“致知在力行”“知行常相须”;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即包含着知行相统一、相符合;王夫之分析《尚书》中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提出知难行更难,并批判了朱熹和王阳明知行观的缺失,提出了“行可兼知,知不兼行”的观点,坚持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知行统一观。

儒家的“知”“行”主要讲道德层面,“知”一般意义上指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行”指道德践履和道德行为,而共产党人对“知”“行”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则更为深刻。1937年,毛泽东专门撰写《实践论: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阐述“知”与“行”的关系,看到“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毛泽东创造性地对“知”“行”作阐释,赋予儒家知行观新的含义,“知”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的认识,“行”指的是人民群众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实践和认识达到辩证统一。在与儒家“知行”结合及转化中,马克思主义实践学说得到发展。

(二)与儒家“中庸”结合及转化中发展辩证法思想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大批延安知识分子对儒学展开研究讨论,陈伯达凭借扎实的哲学造诣和功底成为翘楚,对儒家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他曾专门为延安干部开过古代哲学的讲座。在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问题上,他认为二者存在一致性和结合的可能性,指出“忽视甚至抛弃中国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最令人担忧的,因为这正好落到了‘托派’分子和其他叛徒的掌心之中”*[美]雷蒙德·F·怀利:《毛主义的崛起:毛泽东、陈伯达及其对中国理论的探索(1935—194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3页。。1939年陈伯达调任“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副秘书长”(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是毛泽东),成为毛泽东身边长达31年的政治秘书,他对于儒家文化的态度认识必然对毛泽东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中庸思想源于《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陈伯达的《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1939年第69期)对儒家“中庸”问题予以研究,他认为:“孔子说:‘过犹不及’。这就是说:一定的‘质’就是含有一定的‘量’的,是包含在一定的‘量’之中,‘过’了一定的‘量’,或者不及一定的‘量’,就都是不合于一定的‘质’。这‘质’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中庸’。”*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1939年第69期,第22页。毛泽东在与张闻天的通信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对陈伯达的“中庸”认识予以客观评析,“伯达的解释是对的,但是不足的。‘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作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5-146页。他对儒家“中庸”思想中蕴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认可的,认识到“中庸”合理内涵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谋而合”及内在契合。在与儒家“中庸”结合及转化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得到发展。

(三)与儒家“实事求是”结合及转化中发展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最早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他称赞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唐代经学家颜师古对“实事求是”所作的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王船山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船山哲学的主要特点就是“言必征实,义必切理”,充满“实事求是”的精神。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的理论,“经世致用”就是学习研究的东西与现实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空谈道理,要学以致用;“格物致知”就是要每一件事都要弄清楚为什么,探求背后存在的原由。早年毛泽东对顾炎武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的观点非常称赞,他在撰写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大赞顾炎武是“文武兼备、三育并重”的师表。

儒家“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思想和精神对毛泽东产生深远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他对这一民族语言进行潜心阐释并赋予“实事求是”以极深刻的含义,发展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为了纠正党内唯苏联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做事情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表达了实事求是的观点。1941年他从探寻事物内部规律性出发对“实事求是”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发展,提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延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完善了他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并在对其进行加工、反复论证、丰富其内涵之后,在党内大力推广学习和积极倡导,进而通过整风在全党范围内实际确立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它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说,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科学理性的认识“实事求是”,是固有儒家文化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创新,是其在对儒家文化批判继承中的典范之举。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民本政治伦理的融合

一个民族两千年的文化传统是无法被完全超越的,儒家文化会在现实或内心中存有位置并发挥着作用。“据说列宁十分喜欢这样一句格言:历史经常和人开玩笑,有时它想走进一个房间,实际上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王元化:《新启蒙2:危机与改革》,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儒家政治伦理源于宗法血缘关系和礼俗制度,有其服务于政治统治的历史局限,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发展,也有其超越阶级偏见、跨越时空的合理价值。要发掘儒家民本政治伦理的合理内涵,推动儒家“仁”“贵民”“孝礼”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融合及创新发展。

(一)与儒家“仁”“贵民”结合及转化中发展群众观

《论语·学而》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即强调治理国家要认真处理政务讲究信用,节省简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儒家的政治思想就是仁政,而仁政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首先考虑人民的利益,孔子在这里指出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深刻认识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在人”的道理。纵观中国历史,可以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结论,人心的向背关乎统治的兴衰。产生于特定时代的儒家文化,需要对其作“同情式”理解,不能因“阶级”而否定儒家文化的全部。在认清儒家“仁”的“糟粕”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肯定“仁”的合理价值。张闻天在《论待人接物问题》中指出,“孟子说:‘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5页。儒家讲“仁”对国家是有裨益的,只有相信仁人贤士,国家才不至于走向反面的国力空虚。特别是先秦儒家文化有许多智慧的言论,是可以超越阶级偏见、跨越时空的,是可以为当时所用、所继承的。

同时,儒家的“仁政”与“贵民”是联系到一起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要爱民、重民、安民、富民、贵民、利民。毛泽东也充分肯定儒家的“贵民”传统,指出“中国历史上也有它自己的民主传统。共和一词,就来源于三千年前的周朝。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29页。在这里,毛泽东并没有像许多人那样简单的认为儒家文化中没有民主传统,相反地,他认为中国民主的传统就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充分表明他是认同儒家文化“仁”价值的合理一面。

中国共产党在肯定“仁”价值基础上对其进行新诠释,《中共中央为开展国民精神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中讲到,“对于仁义也是一样,有益于大多数人的思想行为谓之仁,处理关系于大多数人利益的事务而得其当谓之义。”*《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83页。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认识的“仁”与统治阶级所讲、所用的仁是不同的,它是建立在多数人利益基础上的“仁爱”。张闻天讲到,“必须要尊敬与仁爱。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5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爱”是有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过去的一切统治阶级喜欢提倡这个东西,许多所谓圣人贤人也喜欢提倡这个东西,但是无论谁都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1页。此外,毛泽东还分析批评指出,党内存在颠倒是非的“爱”,没有把阶级社会和无产阶级的爱作出区分,需要认清阶级社会的“爱”是讲等级和阶级性的,“在阶级社会里,也只有阶级的爱,但是这些同志却要追求什么超阶级的爱,抽象的爱,以及抽象的自由、抽象的真理、抽象的人性等等。”*《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2页。只有“有益于大多数人的思想行为谓之仁”,那些从少数人利益出发或者超越阶级的“爱人”是虚假或不切实际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追求的就是广大无产阶级的“仁爱”。儒家文化中的仁爱、贵民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融通之处,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中国共产党发掘儒家“仁”“贵民”“民贵君轻”思想的合理内涵,认识到“民”与统治阶级所讲、所用的并不完全相同,在肯定“民”价值基础上对其进行新诠释,推动了儒家传统民本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与儒家“孝礼”人伦的结合及转化中发展道德观

儒家礼文化中“孝礼”的规定体现于祖先、父母、妻儿、兄弟、宗室的宽泛伦理关系中,具体表现在冠礼、婚礼、生育礼、养老礼、丧葬礼、祭礼、乡饮酒礼等方面。孝礼从根本讲反映着孝道的伦理精神,儒家推崇遵孝道的尧舜二帝就是例证。“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孟子·告子下》)。孟子又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陈伯达在《思想的反省》一文中就讲到,“‘人皆可以为尧舜’。”*《整风学习参考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9页。刘伯承讲到,“孟夫子不是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吗?尊老敬贤,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当然要带头遵守和发扬。”*薄一波:《领袖·元帅·战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127页。儒家的“孝礼”饱含跨越时空的内涵,共产党人对于遵循人伦的孝礼合理内核是认同的,视其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共产党人坚持以唯物辩证法和矛盾的观点来认识儒家的“孝礼”,客观地认清“孝”的两面性。毛泽东认为,父子之间、君臣之间的关系是统一与斗争的有机统一,而不应把父与子、君与臣以线性思维使彼此完全地置于对立面。他在《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中指出:“我们还要提倡父慈子孝。过去为了这件事,我还和我的父亲吵了一架,他说我不孝,我说他不慈,我说应该父慈第一,子孝第二,这是双方面的。如果父亲把儿子打得一塌糊涂,儿子怎么样能够孝呢?这是孔夫子的辩证法。”*《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页。“父慈子孝”是彼此关联的,儒家的“孝”也要讲辩证法。1938年朱德在林伯渠的陪同下看望李根源,朱德对其子李希泌讲,“忠孝仁爱是中国传统的封建道德,今天必须重新做解释,忠是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皇帝,孝是做人民孝子,而不是做父母的孝子等等。”*李新芝、谭晓萍:《朱德纪事:1886—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63页。中国共产党重视礼文化中的“孝礼”,反对不讲任何原则的“愚孝”“愚忠”,要跳出封建宗法社会看儒家文化,摆脱和祛除其阶级属性的局限性。要把儒家的“孝”放置于革命实践中进行创造、创新,马克思主义与儒家“孝礼”人伦的结合及转化中,推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教育教学思想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儒家独树一帜且地位最为重要,在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丰富而深厚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儒家教学思想,在肯定其价值的基础上对这份历史遗产给予批判地借鉴认识,认识到儒家“教”“学”思想饱含共通及超越性。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唯物辩证法认识儒家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教”“学”方法经验的融合及创新发展。

(一)与儒家“不愤不启”“各因其材”结合及转化中发展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不愤不启”结合及转化中发展启发式的“毛毛雨”教学方法。在孔子的教法中,启发式教学是其教学思想的一大特色。子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论语·述而》)。教学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对其启发引导,但与这种启发式教学相对立的,则是教育中局限于抽象概念的教条主义方式。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教学中认识到,这种空洞的、概念化、宣讲式的教学是“不走心”的,只能是停留到理论对理论的字面,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只有打破那种灌输式的知识及理论“压迫”,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那里学来了教人不打瞌睡,但是学生不高兴,一个个的溜走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也是没意思。所以教员还要看情形来团结学生,给学生所需要的东西。不要用注入式的方法来灌注学生,而用下毛毛雨的方法去教育学生。这才是当教员的精神,百折不回才是我们的作风。”*《毛泽东在抗大讲话记录稿介绍》,《党史研究资料》1989年第10期,第16页。如果沉迷于对学员的灌输而不能对其有效引导,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确,只有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基础上的启发教学,才会以“下毛毛雨”的方式让学生沐浴到内化的知识。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因材施教”结合及转化中发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结构、接受情况、各自实际等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朱熹在评价孔子教学思想时明确提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四书集注》)。正是得益于因材施教,孔子尊重学生的所长和个性,“贤者七十二”却不是千篇一律的学生,学生之间的能力各异。1944年陕甘宁边区教育问题引发毛泽东的关注思考,他指出要学习孔子的“因材施教”,“现在我看要有一个制度,叫做三七开。就是教员先向学生学七分,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教学生。这个方法听起来好像很新,其实早就有了,孔夫子就是这样教学的。同一个问题,他答复子路的跟答复冉有的就不一样。子路是急性子,对他的答复就要使他慢一些;冉有是慢性子,对他的答复就要使他快一些。”*《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可见,毛泽东的教学“三七开”制度是受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影响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员和学生是彼此关联的整体,教员要主动地关注、了解、关心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员彼此的特殊性,进而采用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真正在尊重学生差异性基础上促进个体的发展。

(二)与儒家“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再思”结合及转化中发展学习经验

向可以“为师”之人学习而且应“不耻下问”的学习经验。毛泽东认为孔子就是重视“学”的老师,“孔夫子的孔夫子主义,不是一下子从学堂里学到的。他的老师叫做项橐,这是有书为证的,‘昔仲尼,师项橐’,在《三字经》里记载着。”*《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页。孔子本人就是懂得学习之人,学习中也是拜人为师虚心请教,当他教育学生时也自然会传授学习经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儒家关于学习经验的合理论述进行肯定和吸收。徐特立在《我们怎样学习》(《解放日报》1942年2月20日)中也讲到,“昔日孔子择师,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整风学习参考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5页。孔子保持着谦虚的学习精神,他不是炫耀个人所学而是总去发现他人的所长、所善,这种真正好学的态度是值得共产党人吸收的。徐特立还引用韩愈的《师说》进行说明,“真正有学问的人没有不虚心学习,无分古今中外,任何阶级,任何党派,都一样要向它们学习。”*《整风学习参考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5页。传统社会儒者的谦恭精神和治学态度给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启示,这种早年经典阅读而内化于心的基因在革命时期会得到迸发。要向可以“为师”之人学习而且应“不耻下问”,共产党人所饱有的对理论及中国革命出路的追问精神,在儒家那里同样可以找到佐证和汲取到营养。

对学习始终不满足的学习经验。“学而不厌”是儒家学习思想中所提倡的可贵精神,对于孔子所倡导的“学而不厌”精神,毛泽东认为它是值得借鉴、非常可取的。1938年毛泽东就引用孔子的论述并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5页。儒家的“乐学”态度对于在革命过程中不断成长的中国共产党有着重要意义,当共产党人对学习抱有“学而不厌”的态度且进入乐学的境界时,学习就成为自己的主动追求和快乐的事,不再是枯燥乏味和被动的,进而在学习中激发出超越常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力,这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要求相契合。

“再思”基础上提倡不断思考的学习经验。孔子的学习思想中,特别重视“思”,《论语·公冶长》曰:“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从实际学习看来,凡事“再思”不但没有错,反而是一种勤于思考、乐于学习的表现。1942年毛泽东引用孔子、韩愈的话语来论证“思”的重要性,“孔夫子提倡‘再思’,韩愈也说‘行成于思’,那是古代的事情。问题很复杂,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还不够。”*《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页。他没有停留在儒家“再思”的层面,而是进一步结合革命需要进行转化发展,认为还要努力做到“三思”“四思”甚至更多。1944年他引述孟子的论断进一步指出要“用脑筋好好想一想”,“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孟子说:‘心之官则思。’他对脑筋的作用下了正确的定义。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8页。儒家的“思”对于党认识自身、社会及革命有着深刻启发,学习求知必须思考,要求共产党人在抗战实践中多听、多思、多问,即“多见阙殆”、“多闻阙疑”,既要自觉地多闻多见,又应随时主动地发现问题,有存疑的精神。只有在不断思考中,才会对中国社会及革命发展有更清晰地认识。

四、马克思主义与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融合

“乌托邦”色彩和理想主义是儒家描述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同”是一种守礼有爱、礼贤下士、没有私产、人人劳动、尽善尽美的状态,充满对“患不均”“天下为公”的追求和向往。早期深受儒家社会理想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成为共产党人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更加客观地认识“大同”“患不均”,在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探寻实现“世界大同”的道路。

(一)与儒家“大同”结合及转化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对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解释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到的“自由人联合体”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反映了二者都追求人类最终自由的美好社会愿景。“大同”思想中流露的原始共产主义的空想气息,反映了儒家对当时动乱不公和阶级压迫的不满,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太平社会的向往。毛泽东早年时代在私塾里读四书五经,加之“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美]斯诺等:《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0页。,康有为《大同书》里描绘的“大同”美好社会对其影响颇深。作为深得儒家文化之精要的大思想家,毛泽东追求美好的大同社会是顺理成章的事。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毛泽东在认可“大同”的基础上将其视为个人远大理想,“大同者,吾人之鹄的也。”*《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9页。

1937年毛泽东认为要把中国革命与共产主义运动贯通起来,“只有中国的独立解放,才有可能去参加世界的大同运动。”*《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页。儒家“大同”的超现实体验沉淀于毛泽东的内心深处,它弥补了对于当时人所处社会和生活苦难的局限,确然是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憧憬,也是“大同”从其最深层心灵的一次迸发。因而,儒家理想中的“大同”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共产主义社会都体现了对美好追求的一致性,二者对未来社会和美好世界的憧憬是相通的,它对于毛泽东接受共产主义理想是有益的,“大同”中饱含的超越阶级偏见、跨越时空的合理内涵得以保留,要在“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及转化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二)与儒家“患不均”结合及转化中探寻“世界大同”的道路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汉朝的董仲舒在解释和传承孔子“患不均”思想时,甚至将孔子的原话改为“不患贫而患不均”,解释道“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春秋繁露·制度》)。宋代朱熹解释孔子“患不均”与董仲舒是比较接近的,“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论语集注》)。对于传统平均主义思想作祟的问题,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立足阶级分析法,认清其根源与封建主义无法脱离开来,小农经济是平均主义滋生和泛滥的“温床”。的确,与儒家“均平”思想无法脱离干系的绝对平均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所彻底摒弃的,这种大同社会中的“均平”也与共产主义的公平理念有着天壤之别。

儒家的“患不均”充斥着理想化与自相矛盾,它不是从现实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主观臆想出一套改造社会的方案和纯粹想象一幅太平盛世的未来蓝图。张闻天在《论青年的修养》一文中指出人类社会最高理想的共产主义要建立在生产力和物质基础上,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脱离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的‘大同世界’的思想,究竟是幻想而不是理想。”*《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3页。对于脱离开先进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均平”世界,中国共产党人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认为决不能超越中国的现状国情和经济状况大谈“患不均”,否则会陷入到“乌托邦”的空想。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也只能停留在超现实的体验和虚幻之中。中国共产党与儒家“患不均”结合及转化中探寻“世界大同”的道路,人类社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向前发展,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条件下才可能走近“均平”式的美好理想社会。

综上所述,抗战时期的“孔子”不再被机械地视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代表,作为文化载体符号的“孔子”开始变得清晰起来,要避免对儒家文化采取简单“打倒”的极端态度,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完全对立起来。针对党内存在的理论教条化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漆黑一团”倾向,毛泽东批评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7页。历史实践证明,研究、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加强对儒家文化的关注研究及转化结合,“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正在和必将从儒家文化中汲取营养”*周秀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儒家文化的汲取》,《理论探索》2015年第2期。,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儒家文化进行甄别,借用儒家文化的名言、典故加强马克思主义阐释的感染力,以开放性态度汲取儒家文化跨越时空的合理内涵,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及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刘要停)

2016-06-16

路萍(1982—),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秦宁波(1988—),男,山东昌乐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共思想文化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本文系2013年山东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特色重点学科规划项目招标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问题研究(课题编号:mzh2013001)、2015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15ZC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03

A

1003-4145[2016]09-0180-06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儒家孔子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