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育: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教育新起点

2016-04-04 06:13郑亮张家淑
关键词:美育少数民族民族

郑亮,张家淑

(1.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生态美育: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教育新起点

郑亮1,张家淑2

(1.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少数民族地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点。在教育先行的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中,美育教育有利于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可以改善人类当下非美的存在状态。生态美育特有的柔性介入的教育方式和注重生命的关系性存在,及其与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理念的内在一致性,使得它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回归的教育新起点。少数民族学校生态美育建构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创设生态美育的教育环境,建设生态审美教材,发挥教师力量以及借助新媒体的教育平台建设。

生态美育;绿色发展;民族传统

伴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民族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既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大力加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发展[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新型发展理念,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点使得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应势之举。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关键在于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落实。只有在人们的观念意识中种下绿色发展的种子,才能形成全社会的绿色文化氛围,少数民族地区才能最终进入绿色发展的生存之境。

一、当下的选择:民族地区从生态美育出发

少数民族地区的绿色发展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器物、制度、行为和观念等诸多内容,其中观念转变作为基础,为其他内容的落实提供智力支撑和价值指导,而观念的转变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因此,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首先应加强民众的生态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新分支,生态美育是从审美的高度来关照生态问题,它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对美的感受力和领悟力,更可以让人们在审美的同时养成生态整体价值观,“教会人们欣赏领会生态美的精神内涵,领会生态万物的生态智慧,并从中学会生态的生存方式”[2]3-6。生态美育是在传统的生态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在可接受性、影响的深远性、内在需要性上有着独特的优势”[3]174。在提升人生境界、追求诗意的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4]34-35。

与传统的生态教育相比,生态美育更加注重通过审美的柔性介入方式实现对人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与确立,注重人的自我感受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然生态的形象美和精神美达到以美动人、以情感人的目的,力图在美的环境、美的氛围中将美的情感、美的行为根植于心、外显于行。通过柔性介入的方式形成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化,比传统生态教育对人的影响更为深刻、持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生态美育不仅主张在青山绿水的陶养中自我化育,还注重迎合个体情感归宿的内在需求,消解了强制教育带来的逆反情绪,更容易被受教育者认可和接受。以生态美育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实践抓手,有利于从人的本质观念上培养自觉的“生态人”,能够让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美的恩泽、体会生态美的魅力、实践生态美的生存方式,并将生态审美生存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

此外,生态美育是以“整体论生态观”[5]139为哲学基础的,注重生命的关系性存在,对消除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功利性价值观下产生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具有直接针对性。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落后的发展观念和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追求。以人作为唯一价值尺度的片面发展思维带来的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悲剧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在当下时代文明转型之际,少数民族地区急需改变这种二元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建立起一种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和合共生的生态整体主义发展观。在整体论生态观的哲学基础上,培育少数民族民众万物平等、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引导人们客观地审视周围的环境和非人类生命的“自在价值”,提升人们尊重生命、呵护自然的生态伦理情怀,是对旧有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最好时代回应。

生态美育的优势和特性使它理应成为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教育起点。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社会转型不能没有生态美育,只有高度重视生态美育,大力开展生态美育活动,使生态美育成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新常态,民族地区的绿色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二、绿色的契合:生态美育与民族传统的内在一致性

奈斯比特曾说:“在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的情况下,我们将愈加珍视从内部衍生出来的传统的东西。”[6]141我国也有学者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之一正是传统信仰等非强制性社会控制手段的失效”[7]26。因此,在工业文明对民族地区原始生态的大肆浸染和侵蚀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民族传统对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并开始试图从民族传统中寻找适合现代生态发展理念的生态智慧,以此探寻绿色的回归之途。民族传统生态理念包容在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信仰、禁忌等日常活动之中,是少数民族在历史的自然交互和不断的调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智慧。这些历久弥新的民族生态传统至今在民族地区仍发挥着生态保护的作用,是当下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丰富养料。生态美育是在生态美学和传统生态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通过“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8]363,在理论基础、审美对象和目标向度上与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具有内在绿色理念的一致性和契合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生态美育,一定程度上为民族传统与少数民族绿色发展过程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生态美育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实践和反思的产物,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基础之上的。现代生态伦理强调生命的平等和内在价值的完整性,主张人们尊重和肯定生命主体的独立价值,对生命进行生态整体的审美观照。与传统伦理的“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作为一切价值评判的唯一和最高出发点不同的是,现代生态伦理是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角度对生命价值加以理解的。传统审美观念中丑的、坏的个体,在生态审美视角下都有了新的价值和定义,这样的观念有利于建立起人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的真正平等与和谐局面。少数民族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使得他们有着天然的亲自然审美取向,对自然和生命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解,在少数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自然与人的生存始终处于同生共构的框架之内,自然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也保持着应有的神秘和包容性。例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自然观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爱一切生命的博爱思想,“把乐园作为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最高理想境界”[9]11;《经集》中还写到,谁要是“伤害各种生物”,就是“无种姓”的人,任何生物都和人一样是平等、有生命的[10]22;维吾尔族人的谚语中也有“折断幼苗的人会夭折”,“带来动物的危险和灾难也会落到人的头上”等说法[11]86。这些民族传统信仰和文化都体现了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对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理想追求,以及人与其他生命个体同生共荣的生态审美观念,很大程度上与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所认为的“人与自然由其共在而导致的共生”之美的审美取向不谋而合。

生态美育与民族传统相契合的另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审美对象的完整性。一方面,生态美育在审美的实体对象上超越了黑格尔的“艺术哲学”,将自然之美纳入生态审美范畴,“承认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潜力”[8]365。生态美育对自然之美的审美对象延伸,有利于消除传统审美的局限和狭隘,为现代生态审美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美学视域。生态美育对自然之美的关注将会引导和激励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地欣赏自然生态环境的美,感受和体验自然生态带给人的感官愉悦和心灵慰藉,从而促进人们更加积极地投身生态环境的美化、保护和建设,因此有学者指出“生态美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2]77。另一方面,生态美育除在实体审美对象上进行了延伸之外,又在自然实体审美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越,将生态审美的触角伸向自然实体之上的更高层次——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美。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作为最基本的立足点的生态美育,将生命间动态平衡的和谐、稳定的在世关系视为其最高级、最深刻和最完整的审美追求。生态美育在审美对象上的延伸和超越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提供了学理支撑和实践理路参考。“少数民族的生态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内在的生态审美潜质”[13]87,民族传统文化也自觉将自然之美纳入其审美对象体系之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思想中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学中也有大量对自然神秘魅力的赞叹与书写,确保子孙后代的生态权利,体现了民族传统对更为高级的代际生态关系之美的思考。为此,民族地区的生态美育应注重利用、融合民族传统理念的先进元素,通过民族传统生态理念弥合现实绿色发展的不足,发挥民族传统的绿色回归指向标作用。

最后,就生态美育的目标而言,生态美育是为了培养个体“诗意化栖居”的绿色审美生活方式,包括崇尚节约、适度、环保、和谐等内容。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社会,首要的是提倡和培养公众的绿色审美生活方式。绿色审美生活方式既是绿色发展的意旨所归,也是解决和应对当前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物质世界的环境污染和人类内在身心健康的异化现实的根本途径。具体而言就是,在生活中节约,在生产中环保,在消费中适度,最终形成与其他生命接触的和谐。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态互动和调适中,使得他们不仅拥有绿色的生存背景,而且“其审美心境与人生状态也是绿色的”[13]。绿色是大地自然节律无限运行、良性循环的标志,也是生命永恒存在的象征,更是包孕着一切生态的本源存在[13]。少数民族绿色的人生状态从根本上来讲与生态美育所追求的“诗意化栖居”的生活方式有着本质的一致性。例如,在民族传统禁律中蕴含着许多诸如“不得在水源旁大小便;不得滥搞毁林开荒;立夏过后实行封山;禁止砍树和狩猎等”[14]绿色环保理念。少数民族的传统规约指引着少数民族的绿色生活,在传统浸润下的少数民族以珍爱的精神关怀着动物植物,自觉地爱护着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传统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审美的生活内涵,但是它们仅是零星地表现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缺乏必要的思想体系。因此,寻找生态美育的“诗意栖居”与民族传统绿色生活理念的契合点,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民族传统的民族活动约束力。二者的结合有利于弥合当前工业文明对民族地区原始生态的冲击与破坏,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文化氛围实现。

三、起点的探索:从学校教育说起

当代中国生态美学奠基人曾繁仁先生曾说:“生态审美素养应该成为当代公民、特别是青年人最重要的文化素养之一,是从儿童时期就须养成的重要文化素质与行为习惯”[15]11。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也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自觉的生态审美意识,是为未来社会储备合格生态公民的伟大事业。青少年的生态美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其中学校教育由于其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而成为当前青少年生态美育的主要载体,也成为我们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美育起点的切入点。

(一)创设生态审美的教育环境,润泽生态审美意识。教育环境的生态审美创设对学生的生态审美观念和生态审美人格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环境是由包括物质的、心理的、文化的等因素构成,它直接参与到教育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6]116。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生态教育的视角转换,学校生态教育逐渐由显性的课程教育转向隐性的环境熏陶,教育环境也因此被视为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环保的校园基础设施,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绿化,都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师生的生态审美意识,毫不夸张地说,充满绿色生机的空间环境带给师生的对生态审美境界的追求与示范意义远远超出其本身的绿化价值。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教育环境创设上要时刻秉承物质环保、心理和谐、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把绿色、生态的审美需求贯穿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学校在物质建设上首先要坚持环保先行原则,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选用符合环保标准,利于人体健康的环保材料,杜绝类似“毒操场”事件对学生身心的摧残与戕害;其次,要重视学校绿化,营造绿色校园,培植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生态审美心理;最后,利用校园广播、教室墙、宣传栏等,营造特色鲜明、富有美感的校园生态美育文化氛围。将生态美育全面、立体地渗透在包括物质、心理、文化等教育环境的方方面面,让教育环境得以发挥其生态美育的外部教育力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生态美育的润泽,形成生态审美意识。

(二)建设生态审美教材,培育生态审美观念。教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媒介,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源头和基础,建设生态审美的教材,发挥教材的生态美育功能是教材建设的应势之举。考察我国当前民族教育教材不难发现,一方面,教材受到当下教育工具化、教育关系物化理念的影响以及教材自身知识体系和内容整体性的需要,教材文本中仍存在部分不利于学生生态审美培育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生态审美培育发挥了极大的破坏力,严重异化了学生的审美追求。另一方面,国家统编教材对民族地区学生来说,教材内容存在较大的现实疏离感,很多内容对于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极为陌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联系,这又为教材在民族教育中发挥生态美育功能设置了一道鸿沟。鉴于此,笔者认为,想要逾越传统教材的生态美育鸿沟,必须要建设适宜民族地区的生态审美教材,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作为教材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点,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应当体现民族本土特色,结合本土文化,例如可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智慧通过去伪存真的挖掘整理,内化到教材内容体系之中,让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从而弥合统编教材内容的现实疏离;在生态审美素材编排上,既要体现学段组织的连续性,也要兼顾学科间的关联,让生态美育成为教材的常态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利用教材进行自我的生态审美化育。生态审美的教材不仅可以为学生的日常行为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还可以让学生在与教材文本对话的同时,自我检视和对照自身行为观念,在不断的对照中抛弃自身存在的生态不和谐因素,肯定并坚持符合生态审美的行为观念,从而促进自身形成符合生态审美规律的生态审美价值观。

(三)发挥教师力量,引导学生生态审美人格建构。教师是学校生态美育的关键,教师生态审美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生态美育受教情况。教师对学生的生态审美人格建构的影响体现在榜样示范的隐性教育和显性的教育教学两种方式。就榜样示范的隐性教育而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和引导,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生态审美素养,确立生态审美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日常的行为中践行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并通过实际行动向学生证明生态审美的人格培育并非不可企及,从而增加学生追求生态审美人格的信心和动力。教师的榜样示范属于隐性教育,于学生来讲是一种非目的性行为,其教育效果也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个人接受意愿,而在教育教学中的生态审美渗透与融合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显性教育。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充分认识生态美育对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将生态美育融入教学目标体系之中;其次,生态审美人格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和认知发展规律,在潜移默化的启发之中唤醒学生的生态审美人格,切不可采取揠苗助长的生态美育方式;最后,学生的生态人格建构和生态审美观的形成过程必然伴随一定的反复性和不稳定性,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扫除生态人格建构的干扰因素,维持整体的生态审美环境氛围,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适时地帮助学生构建彻底、稳定的生态审美人格。

(四)着眼时代发展,拓展学校生态美育平台。新媒体的兴起,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民族教育的生态美育也应着眼时代发展,将新媒体与生态美育相结合,拓展生态美育平台。一方面,民族城镇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创新学校生态美育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如建立校园生态美育网站和论坛,开展生态美育网络共享课堂等。此外,民族边远地区学校也应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支持和辅导民族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将先进的生态美育理念和优质的生态美育资源输送到民族偏远地区师生的课堂中。另一方面,随着电视在民族地区的普及,影视对民族学生的影响也日益加深。笔者在对新疆部分中小学生的调查中发现,48.3%的学生认为“电视”是他们日常获得生态教育的主要来源渠道。因此,民族教育应注重利用影视媒介,积极探索学校生态美育创新,紧跟时代,贴近学生,让民族教育的生态美育合上时代的节拍,走进学生的心灵。

四、结语

生态美育关怀系统的整体动态平衡,主张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致力于使人追求和达到一种美的生活,进入到人的诗意栖居与美好生存,这对生态多样性、复杂性和脆弱性交织在一起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视角。在生态美育的层面,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能够达成共识,统一在一个地球的终极关怀的追求中,继而为实现建设生态文明,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促进各族人民在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不断努力,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欣赏自然的生态审美态度和诗意化栖居的生态审美生存,追求人性与生态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最为关键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下,积极探索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生态美育,培养区域民众具备一种绿色、生态的理念共识,少数民族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进行,不会脱离全国生态整体发展进程,无论是基于国家全局利益,还是出于对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考虑,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美育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内容。

[1]潘红祥.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路径[N].光明日报,2013-09-04(11).

[2]方焓.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育[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0.

[3]丁永祥.生态美育与“生态人”的造就[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4]丁永祥,李新生.生态美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5]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美]约翰·奈斯比特,帕特里夏·阿伯迪妮.2000年大趋势[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7]李本书.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

[8]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冯怀信.试论伊斯兰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中国穆斯林,1999,(1).

[10]耿世民.维吾尔族古代文化和文献概论[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11]努尔买买提·托乎提.谈谈维吾尔族的传统禁忌习俗[J].新疆社会经济,1997,(5).

[12]史红.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美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3,(3).

[13]龚丽娟.少数民族审美生境与艺术人生的并生与对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

[14]杨福泉.云南少数民族概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15]曾繁仁.试论生态审美教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16]杜二敏.论和谐自我观的教育建构[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责任编辑:李平)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Green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ZHENG Liang1,ZHANG Jia-shu2
(1.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Art,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Xinjiang,China;2.College of Teachers,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Xinjiang,China)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an important basis to adap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y society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In the practice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of education,aesthetic education is beneficial to establish a kind of aesth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which can improve the existing state of human beings.The educational way of the unique flexible interven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its inherent consistency with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ideas of the ethnic minority nationality of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which makes it become a new starting point to regression of green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of ethnic minority needs to be started from four aspects: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 teaching material,making use of the strength of teache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education platform.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green development;minority tradition

B82-058

A

1671-0304(2016)04-0037-06

2016-03-15

时间]2016-08-21 19:2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批评视野下新疆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研究”(12XW036)。

郑亮,男,安徽阜南人,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

URI: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60821.1926.002.html

猜你喜欢
美育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多元民族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美育教师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