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漫谈

2016-04-03 23:58钟丽
文学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情感

钟丽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漫谈

钟丽

内容摘要:情感教育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究竟是什么促使了情感教育重要性的不断攀升呢?本文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目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了,它要求更多地融入“情感教育”,将祖国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将人性中美好的、闪光的、优秀的,具有深刻底蕴的情感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重新定位,把学习的主阵地交还给学生,教师仅作为教学情境的创设人,将真挚深厚的情感渗透到具体知识点中,再现书本知识的原始生命力,引导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陶冶性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教育”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已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究竟是什么促使了“情感教育”重要性的不断攀升呢?分析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

1.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交流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重大的冲击。网络的发明、发展、运用,在加速现代社会信息交流、传递速度的同时,无形中也将人们的活动圈子缩小了。人的交流被浓缩成了一台计算机,一个移动终端,在这样的模式下,人和人的交流不再需要f acet of ace,不需要声音、姿态,不需要表情,任何一种感情的表达在这里都显得简单而容易。

网络世界里,伤心不需要语言,不需要皱眉、眼泪,只需要键入“_”,就足以表达了,发出的人无论伤心与否,都能轻易地在屏幕上表达这样的情感。我们的情感被程序化、快餐化了,思维被简单化、模式化了。人的情感失去了被陶冶、升华的土壤,语言表达能力不再需要被锻炼,知识的获取也简单而容易,你想要知道什么,Googl e、度娘随时提供解答。我们的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变得冷漠而呆滞了。他们缺少对知识的渴望,缺少对生命的热情。

2.家庭因素

职业学校的多数学生缺乏情感知识,EQ普遍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多数学生都严重地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影响。通过对任教期间学情的观察分析,可以将学生家庭情况及对学生EQ造成的影响列举为如下三类:

(1)单亲家庭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影响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学生,普遍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情感方面呈现出冷漠或暴躁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父母双方因离异,给孩子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溺爱成为了多数家长弥补创伤的首选方式;二是父母离异后,对孩子漠不关心,不理不问,更甚者将其遗弃给老人,造成孩子从小就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缺乏情感交流的良好环境;三是父母离异后,仍频繁地因经济或其他问题争吵,孩子从小就身处这样的环境,更多地是看见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恶劣景象。

(2)父母因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

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导致了家长工作压力的增大。十五、六岁孩子的父母,上有老要养,下有小待育,这中间的压力不言而喻。于是一部分家长忙于为生存而奔波,忽略了对孩子身心的教育、关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缺少与父母的良性沟通,父母成为了经济来源的代名词,情感的沟通就这样被经济冲淡了。

(3)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低,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简单粗暴,打骂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情感同样也是匮乏的。

因为上述种种原因,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情感匮乏,缺乏主动感受、关心身边人或事物的意识,缺乏对亲情的感受力,缺乏对生命的热情。因此,在目前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那么,“情感教育”是什么,教师又应该在“情感教育”这个过程中扮演怎样一个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情感是人脑对事物与人的需要、观点之间的反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事实上,也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使语文教学也成为一方乐土。进入职业学校以后,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为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生命的热情。

人固为己学,人亦为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会将喜欢、崇拜某一教师的心情转移到对其所任教的课程上,并显示出高度的学习热情。这就使人想到《尚书大传·大战》中的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那么,作为实施情感教育的主体--教师,又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教师首先要动情,动情于职业,动情于课文,动情于言表,动情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架起主客体之间情感教育的桥梁。情之起于爱,教师只有真诚地热爱并赏识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本身也会因此得到滋养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和活力。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意味着要选择一种乐观、赏识、内心宁静,有激情的生活方式,并将其倾注于教育事业中,对学生、对任教学科充满真挚的喜爱,真诚地赏识学生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对集体、对祖国的爱。只有自身乐观、内心宁静、能赏识、具有极强使命感、对生活、事业有激情的教师,才能动情并移情于学生。今天的语文教师只有一桶水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我们需要具有多桶水且能不断更新“多桶水”,从而成功地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要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中心,创设情境,做到“以境育情”。

(一)用导语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教师就要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中。为此,教师要研究课文,要研究学生兴趣的关键点,并以此作为诱发学生情感的突破口,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二)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是开启人感情闸门的钥匙。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感情与悦耳动听的韵律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将文章中的“情”转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韵律”,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如,学习王剑冰的《绝版的周庄》,我们就可选用与文章意境相似的乐曲《梦里水乡》,用它那柔美的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引领他们去领略享有“中国第一水乡”美誉的江南古镇——周庄的美景。

(三)用科技手段创设情境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教学这些文章时,要想让学生理解作者之“情”,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一个恰当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入文本之“境”。

(四)通过有感情朗读创设情境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只有在朗读时投入真情,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使其产生求知的渴望。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等,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以便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

二.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引情

教师的情感能感染学生。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用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上,不管是“正面”的评价还是“反面”的评价,我们都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关心、公平。这样,即使评价是一种表情、一个手势,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了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因此,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培养,建立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体系。

作者单位:(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情感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情感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