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 辽宁 朝阳 122000)
中西方时间取向差异对比研究*
李涛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 辽宁 朝阳 122000)
时间取向是非语言交际的要素之一。中西方在时间取向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极易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以Edward Twitchell Hall的单维度时间和多维度时间理论以及Kluckhohn和Strodtbeck的时间取向理论为基础,分析比较中西方时间取向的差异,以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和失败,进而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交际; 时间取向; 单维度时间; 多维度时间; 过去时间取向; 未来时间取向
时间是无声的语言,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传递很多信息。源于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时间取向,是指人们强调或选择其观点、行为、态度等依附的时间区域走向[1]。时间取向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并对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交际行为等产生决定性影响。正如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Twit-chell Hall在TheSilentLanguage中所言,“时间会说话”,它传达的信息清晰又响亮,而且有时会比有声语言更加直截了当[2]。在中西方文化中,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人们对时间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即有着不同的时间取向。但是在交际活动中,人们通常会本能地使用自己的“时间语言”,而且很容易把自己的时间取向及处理时间的方式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并且推己及人。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指出,作为非言语交际的要素之一,有关时间的使用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是跨文化交际中差异最大、最易导致交际失败的误区。
中西方在时间取向方面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共性主要体现在对时间的永恒、时间的力量、时间的流逝、时间的价值等的认识。例如,源于古希腊语的ouroboros(衔尾蛇)一词,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时间观念。蛇把尾巴吞入口中,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圆形——时间之轮,象征着时间的永恒、循环的无限。而中国的道教文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间是宇宙和生命的本质。道教的太极图清晰地反映出这种关联性、系统性的宇宙时间观,追求在周而复始的时间中与天地同寿,最后达到无始无终的境界,诠释了时间的永恒性和循环性[3]。虽然东西方在时间取向方面有共性,但差异也非常明显。本文运用Edward T.Hall与Kluckhohn和Strodtbeck的时间取向理论,重点对中西方时间取向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1. Hall的单维度时间和多维度时间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跨文化交际奠基人Hall在BeyondCulture(《超越文化》)一书中,根据每个民族使用时间的习惯首次提出“单维度时间”和“多维度时间”两个概念[4]。单维度时间概念认为时间是可分割的、直线式的,就像一条带子或道路向后延伸到过去、向前延伸到未来。单维度时间取向的人重视日程安排以及时间的阶段性和准确性,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倾向于作短期计划。具有单维度时间取向的主要是北美、西欧、北欧等国家的人。多维度时间概念认为时间是分散的,用时、计时随意性很强,讲究时间使用的灵活性,不强求时间的精确性,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多件事情同时进行,倾向于作长期计划。亚洲、拉美、非洲等国家的人是具有多维度时间取向的。
2. Kluckhohn和Strodtbeck的时间取向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Kluckhohn和Strodtbeck在VariationsinValueOrientations(《价值取向的变奏》)一书中提出了六大价值取向理论,时间取向理论便是其中之一。该理论根据文化价值观把人类的时间取向划分为三种:过去取向(past-orientation),尊重历史并强调传统;现在取向(present-orientation),注重眼前和短期;未来取向(future-orientation),强调变化和长期。
1. 西方的单维度时间取向
美国人是北美、西欧和北欧人的典型代表,属于单维度时间取向。在高度工业化的西方世界,人们认为时间是有限的、可以量化的商品[5],时间被赋予至高无上的价值,“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对绝大多数美国人而言,时间和金钱是他们生命中最稀缺、最珍贵的要素,唯一能与最具影响力的和人们永远感到紧缺的金钱相媲美的就是时间。时间决定着人们的一切,任何人都难以逃脱时间的铁腕控制。美国人甚至称自己是“slave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时间的奴隶)[4]。单维度的时间在极客观地操纵着社会生活,严密地编织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所以,西方人从小就学会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时间和珍惜时间,十分重视时效,预约、守约、守时和准时成为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最后一刻的通知(the last minute notice)让人十分反感,因为这会打乱原有的计划,使人措手不及。迟到是特别不礼貌的行为,常常引发对方的强烈不满,甚至会被认为是一种蓄意侮辱。在美国,如果一个人迟到5分钟,就应该道歉;如果迟到30分钟,对方一定会怒不可遏。
单维度时间取向的人对时间顺序也极为重视。在《时间地图》一书中,心理学教授劳勃·勒范恩说到:“时间是大自然用来避免事情同时发生的方式。”人们会把时间分割成小的部分,并按照先后顺序来处理不同的事情,在做事的时候特别不喜欢被别人打断。在西方国家,”the early arrived,the early served”(先到先服务)这一原则早已深深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顾客就应该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得到服务。Fons Trompenaars教授在英国曾看到过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天正下着雨,有一群英国人在站台内排队等车。后来因为等车者太多,许多人就排到了车棚的外面,雨水淋湿了他们的全身。其实车棚内部可以容纳所有等车的人,但是后到的人宁可淋雨也不愿打乱队伍,由此可见英国人对此原则的执着程度。
西方的单维度时间取向是技术型社会的典型代表,在这样的社会里,尤其是在大都市,人们总是感到时间紧迫,生活节奏快得让人心里总有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压力。在那里工作的中国人对如此快的节奏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无比难受甚至恼火。西方人认为时间是进步的象征,谁掌控了时间,谁就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能成功。人们对工作十分忠实,他们重视日程安排、约会和隐私,工作时间和社交时间有严格的界限。但是因为时间是处事的首要原则,导致人们的内心世界充斥着对时间的极大关注,社会良知和道德情感不断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社会中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温情和人的真实需要被大大地忽略了。这是单维度时间取向的缺陷。比如,一位即将离开美国的中国教授邀请美国好友共同进餐作最后的告别,没想到这位好友毫不迟疑地当面回绝,接着解释说自己已有安排。这种例子会使人感到美国人很绝情,事实上正是美国人认识到“时不再来”的残酷无情才造成他们如此“绝情”。面对美国人对计划的坚守,没有必要认为他们不讲情面,因为在一个以日程为本的社会中,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2. 中国的多维度时间取向
中国是典型的多维度时间取向的国家。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源于最初的农业活动,月亮的圆缺、昼夜的更替、季节的轮回和农事活动紧密相连。古人用燃香、沙漏、散热(一杯茶)等来计时,用太阳起落、鸡鸣报晓、猫眼成线来确定时间,对时间的计算相对模糊。同样,汉语中“掌灯时分”“一袋烟的功夫”也反映了农业社会对时间把握的粗疏性。计时的精确度不高,使人们很难把握时间的准确性。农耕文化带给中国人的是悠闲从容的生活方式,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节奏,时间观念相对淡薄。古语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诗句和“人生苦短”的慨叹,但这从未成为普遍意识。这是镜头下典型的传统中国人:晨练太极的老人、藤架下的品茶者、大漠中的牵驼人、一步一叩的朝圣者、边唠边绣的妇女、晒太阳的农民、半天不起竿的钓者……他们都不着急。相对淡薄的时间意识使人们在交往中对预约、守约、守时和准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行为处事多考虑人情因素;人们关心的是事情完成与否,而不太在乎完成时间的长短。中国人对突然造访、迟到、失约、误时等行为持较宽容的态度,亲朋好友之间不用事先预约就可以随时随地拜访;即使预约了,人们常说的“不见不散”也意味着时间可以拖延。
多维度时间取向的文化认为时间是无限的、无法量化的,其时间表和期限很容易作出改变,经常在同一时间段完成多件事情[6]。这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在百货商场里,售货员可以同时接待几位顾客:在给第一位顾客付货结账的同时,可以给第二位顾客拿出他要看的商品,同时和第三个刚来的顾客打招呼。再如在公交车站,一群人争先恐后一拥而上的现象很常见;在医院、商场、售票处等地经常会看到围在收款处争相付钱的人群。近年来,在银行的柜台和超市的收银台前画出了“一米线”,不但保护了隐私、维持了秩序,也使人们的排队意识有所增强,使公共时间的价值受到尊重。中国人做事讲究事物发展的水到渠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讲究做事的火候和时机,行动的步骤常常受环境的影响而有所调整,基本不受时间表的限制。这意味着与坚持计划相比,人们更看重与他人的关系。他们忠于人和与之相关的人际关系,工作时间和社交时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中国人有时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突然改变原有计划或不能准时赴约,美国人常常会认为中国人不守信用,其实在中国这样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如果真的因为日程而拒绝别人会被认为是“无情的”。
根据Kluckhohn和Strodtbeck的时间取向理论,在文化差异中时间取向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人们在确定自己所持立场和指导自己的行为时主要依据自己的文化在时间连续体上的侧重点而定[7]。时间取向和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宗教文化密切相关。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如中国、日本、希腊等)重视过去,已有的历史、传统和宗教等对这些民族至关重要,人们判断真理或作出重要决定时往往参照过去的经验,因而这些国家多采用过去时间取向;相反,历史较短的民族更多地采用现在时间取向或未来时间取向。
1. 中国的过去时间取向
中国文化是以过去时间取向为主导的。中国是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重视过去的倾向,人们普遍有崇古薄今、信古疑今的心态。对中国人思想行为有着深刻影响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历史,主张以史为鉴,通过对过去的记录和研究指导现在和未来,所以中国有记录详尽、无与伦比的最完整的编年史。孔子对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感和谦虚的态度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的论述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他主张克己复礼[8],对传统文化是加以考证过的真信,而且崇尚敬畏,致力于恢复保留周朝的一切。因为古人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所以“一仍旧贯”成为一种美德,任何“标新立异”常常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中国古代的历次变法多以失败告终,大多是崇古思想作祟的结果。中国人崇拜祖先、尊重父母长者、提倡孝道、重视家族亲缘关系[9];做事喜欢引经据典、追本溯源、循规蹈矩[10]。汉语中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姜还是老的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前车之鉴”等诸多习语[11]。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更相信老字号和老品牌[12],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不断翻拍、反复热播,近年来央视《百家讲坛》推出的栏目多是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这些都直观地反映出中国的过去时间取向。
2. 西方的未来时间取向
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很少回顾过去,一切着眼于未来,因而西方属于典型的未来时间取向文化。这与他们的历史、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短暂的发展史使美国人在不断开疆拓土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文化。美国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几乎汇集了全世界的各个民族,这些人怀着美好的愿望,渴望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基督教在美国占统治地位,它的“原罪说”和“末世审判说”告诫信徒:因为人类祖先犯下了“原罪”,回溯过去如同走向“原罪”,没有希望,只有面向未来才有赎罪的可能,所以后来人注定要走一条向前超越的道路。受这些因素影响,美国人重视未来,它预示着期待、前途和希望。他们所受的教育大多以未来为主导,生活中不受传统和历史的羁绊,重视变化与革新,相信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改变现状。对具有坚定决心、坚强意志并不懈努力的人而言,没有什么目标是达不到的。“keeping up with the time”(跟上时代)和“keeping an eye on the future”(关注未来)是美国人的行动指南。美国著名影片GoneWiththeWind(《乱世佳人》)的女主角Scarlett O’Hara有一句经典的台词:“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这句台词体现出美国文化中典型的未来时间取向。Scarlett在历经情场失意、内乱战火、家园重建、爱女夭折和丈夫出走的痛苦之后,生活中的一切光亮都消失了。在极度的疲劳和巨大的压力下,她自言自语地说出了这句话,充分展现出面向未来、乐观自强的心态。美国人的未来时间取向还表现在对科幻作品的热情上。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科幻片大国,科幻作品在媒体上的投放量大到惊人,耳熟能详的就有“超人四部曲”“黑客帝国三部曲”“星球大战系列”“蝙蝠侠系列”“异形系列”以及近年大获成功的《阿凡达》等。2000—2011年12年间,美国拍出196部科幻片,而中国仅有2010年的《未来战警》等为数不多的科幻片问世。
一种文化的时间取向,不可能是该文化中所有成员的时间取向。在同一种文化中,有不同的甚至矛盾的时间取向也很正常。本文只就中西方文化中较有代表意义的时间取向进行分析。尽管中西方文化在时间取向方面有诸多共识,但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文化是以过去时间取向为主导的,具有典型的多维度时间取向倾向;西方文化是以未来时间取向为主导的,具有单维度的时间取向。作为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观的体现,时间取向很难改变,但是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和渗透,时间取向的变化和借鉴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竞争激烈、商业繁荣的时代里,中国人的预约、守约、守时和准时等观念不断得以加强;而西方人的生活节奏也需要一张一弛,对于日程、计划也开始包容变通。造成文化冲突的根源是每种文化都容易把自己当成世界文化的中心,应在意识到这个弱点的基础上努力调整心态,充分认识时间取向的差异,尽力避免由其导致的冲突和误解,促使中西方交流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许谦.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时间取向的差异分析 [J].群文天地,2012(11):126.
[2]Edward T H.The silent language [J].Anchor Books,1961,38(3):87-96.
[3]王李云.从英汉习语中的时间意象看东西方时间观之异同 [J].作家杂志,2012(10):171-172.
[4]Edward T H.Monochromic and polychromic time [C]//Larry A S,Richard E P.A Reader.San Francisco: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2:16-18.
[5]张吉.中西方文化差异中的时间概念解读 [J].东南学术,2012(2):267-274.
[6]侯静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 [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22(4):58-60.
[7]曾将平,廖晓明.时间观与民族文化:中美时间观比较研究 [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3):30-35.
[8]尹利萍.时间观念的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 [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15(6):15-17.
[9]张广斌.时间与时间观的文化学研究 [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3):88-92.
[10]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92-96.
[11]梁素文.中美时间价值观的差异在习语中的折射 [J].大众科技,2010(10):219-220.
[12]李莉.中西方时间观差异与跨文化语用失误 [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0):182-184.
(责任编辑:郭晓亮)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ce of time orien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LI Tao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oyang Teachers College, Chaoyang 122000, China)
Time orientation is one of the key ingredient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Great differences exist in time orien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easily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flict dur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monochromic time and polychromic time theories of Edward Twitchell Hall and time orientation theory of Kluckhohn and Strodtbeck, the differences of time orien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so as to avoid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failure during communication, and successfully achie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ime orientation; monochromic time; polychromic time; past time orientation; future time orientation
2016-04-06
李涛(1970-),女,辽宁朝阳人,讲师,主要从事语言教育、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研究。
10.7688/j.issn.1674-0823.2016.04.17
G 04
A
1674-0823(2016)04-0381-04
*本文已于2016-07-12 14∶54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60712.145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