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钻清大时空诗的诗艺美

2016-04-03 04:08:37金小玲
文学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陌生化梦幻人心

金小玲

试论王钻清大时空诗的诗艺美

金小玲

内容摘要:尝试创作“大时空诗”是王钻清在诗歌精神回归和拓展新诗写作路径方面的艺术实践,诗人站在不同角度并张开想象的翅膀再次起飞,不仅实现了自我创作上的突破,更是为现代诗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关键词:大时空诗陌生化变形视角转换戏剧性科幻

王钻清个人诗集《大时空诗》入选《星星·中国新诗实力方阵丛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读了他创作的“大时空诗”,感到诗人成功地完成了某种突破与转换——那些“大时空诗”有一种别样的声音和意味,诗中的宇宙发现和星系运行及星球之争常常映照或映衬出地球人类的基本残缺。大时空诗中的宇宙精神既是一种文化生态的新生因素,也是透视人类精神的另类思维和幻性审美。

一.语言陌生化呈现新奇感

王钻清在诗歌语言方面独出心裁,创造语言的陌生化,力求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为了创造出这种陌生化效果,诗人运用了一些技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首先是变形,雪莱说过,诗使它触碰的一切变形。但想要产生陌生化效果,这种变形必须是超常规的。譬如,在《一个人的地球梦》中,一种陌生感扑面而来:“火星带着化学品在村头撞个满怀/月亮变脸用污染了的针头扎痛乡土”,“把骏马拴在星星的牧人进城了/漫游银河的人心丢失了指南针”。这些引起了读者的好奇,迫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思索其中内蕴。如此一次次的超常规变形,形成一次次的陌生化效果;一次次陌生化的效果,又形成一次次对读者鉴赏心理的冲击波,从而激起读者的新鲜感知。

其次是关系换位。所谓“关系换位”,是指诗所描写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事、物象之间关系的互相转换,形成一种崭新的秩序,它必然给读者带来陌生化效果。比如,在《大时空诗》中,王钻清写道:“让爱的变量以光速的递增治疗心病,叫爱以地心引力的能量拉近人们的距离!!!”可是他在这首诗的最后采用换位叙说的方式:“用群星的光源和人性的优点制造爱的炸弹——来彻底摧毁由自私营养壮大的疯魔和贪心!!!”如此巧妙地表现人类精神与宇宙精神的交织与碰撞状态。

再次是荒诞,就是对事物极度夸张的一种手法。在《雁塔晨钟敲醒我灵魂》中,诗人将荒诞发挥到极致,在这里,秦始皇复活了,嬴政在倾诉,他们往日的赫赫战功,都已被现代人弃之如敝屐,然而这是值得骄傲和称颂的事吗?诗人给出的答案是:“地球村终会出问题/征服者/最终被谁征服/兵马俑/不会跟随我长征/更不会上天揽月/雁塔晨钟/敲醒我灵魂/哪里黄土不埋人/鸿雁归来/人心却上天/只见天色漆黑一片/后辈应忧天”。诗人用荒诞的手法表达其深深的担忧,也希望这雁塔晨钟能敲醒世人灵魂。

最后是梦幻。非理性的梦是诗人所追求的,而要使诗中的梦幻产生陌生化效果,不仅要求诗中的梦幻描写拉开人和现实的距离,此外,于诗人而言,尽管他笔下的梦幻呈非理性状态,但它依然是诗人清醒时受心智调遣的产物,因此想象的出奇破格是描写梦幻并且获取陌生化效果的关键。例如《穿越时空的人心》、《大时空诗》、《梦游的诗神》等,诗人依靠一场场梦幻,表达出自己对诗情诗意诗性及人类仁慈真爱的渴望。比如《穿越时空的人心》创造出如是梦幻空间:“我在引力波的传导下穿越时空/心儿有如石头激起时空涟漪/时空的波纹放荡色素丰富的好奇/拉扯人类之爱驱逐缺少色温的孤独/搭载人心的星舰在外太空迷航/随后借助引力波重上星际航线”。

二.视角多维度呈现诗思独特

在《大时空诗》系列诗中,诗人王钻清不仅仅止于对语言的探索,更难能可贵的还在于其大胆的视角转换。他希望能开创出一条诗歌的新道路——以地表人、外星人、地球、月球、火星、太阳、星系及多个宇宙为描写对象,并融入时空幻性和哲学思考,通过书写人类精神与宇宙精神交织及碰撞的状况,或者说以宇宙大发现的诗思和诗意的时空幻性来传达一种诗性的哲思,表达一种悖论的语言,诸如《一个人的地球梦》、《寻找地表人的生命伙伴》、《面对人心的“超级地球”》、《一个人的选择》等。

此外视角的转换还体现在,对待同一事件,诗人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譬如,王钻清的《穿越时空的人心》与《面对人心的“超级地球》在视角转换方面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多维度的表现——诗人通过“天眼”和心眼完成了“大时空”与心灵时空的视角转换,进而形成了独特且超常的意境;同时通过科幻电影式场景转换不断刷新看客的视线,构筑人类的梦幻空间并让人心在这多视角的转换中不断受到审视。

三.形式多样化呈现诗艺生机

诗人王钻清曾自述其十年多年来一直在进行诗艺探索,通过诗歌写作样式的不断尝试,找寻诗歌创作的多种可能性,其中以时空幻性的方式创作诗歌来表现“大时空”及大时空下的人心,并用诗性的感觉和诗意的修辞表现人类对大宇宙的发现及有关天文地理的科学探测中对人类的重新认识或人类的反应状态,就是诗人做出的大胆尝试之一。王钻清在大时空诗中把古人未触及到的天文领域当作了人类不可能绕过的命题来表现。把科学探测的过程和成果作为诗歌的材料,再加入人类对地球可能毁灭的担心和占有外星球的想法及应对外星人来袭的幻想。独具风格,不落俗套。

第二个大胆的尝试在于构建现代诗的戏剧性。在《面对人心的“超级地球”》中孤独之狼引入,到美国人独步月球,俄罗斯人的攻心战,中国梦,再到伊甸园的神蛇,最后是人类的何去何从。这中间有许许多多的矛盾冲突,例如“假如未来地球发生毁灭性灾难/那颗在太阳系外离我们最近的超级地球/能否乖乖地让人类移居这新家园/或许上面有神秘人种抵挡地表人/或许地下人火速来到跟我们争夺地盘/或许“三体人”光速陷阵攻打过来/所有的高等智慧将鹿死谁手/星球大战不一定是美国梦里的霸权胜算/全人类团结起来能否在超级地球安居/然而人心装在各国制造的核武器里/那么超级地球也能承受地表人的轰炸吗”,当这么多的问题蜂拥而至时,我们该怎么办?诗人用这种戏剧性的冲突生成诗的张力,引起读者的注意,它是诗人内心活动的一段流程,是诗人以慢镜头方式向世人裸露心理活动,使读者能在这一过程中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最后领悟到诗人的主旨所在,即“我心只会像地球围绕太阳或红矮星围绕超级地球公转”,表达对地球深沉的爱。

四.信息多层次呈现韵味深厚

首先,诗人王钻清将诗歌的笔触伸到“大时空”——即太空、外太空和多个宇宙并以星球运动、外星人及地球被破坏来观照世道人心及世事人情,反思地球人类的想法和行为。诸如《一个人的地球梦》、《寻找地表人的生命伙伴》、《面对人心的“超级地球”》、《观月全食》、《最后的预言》等。

其次,又与历史接轨,运用原型意象让现代诗与历史结合,有了沧桑感与神圣感。所谓诗的“原型意象”,即诗人运用具有民族文化积淀的意象,可以扩大和加深诗的纵深内涵,激发读者是历史联想。在《寻找地表人的生命伙伴》中,诗人就用到屈原《天问》这一脉络,紧扣“寻”字,我掉入了宇宙的黑洞,“上下求索啊又在地心历险/我心灵深处的天问随决心钻探船进发”,诗人如同坚贞不屈的屈原一般,历经艰辛,却依旧要回到地球的怀抱,“尽管人生的河床不可能复制/但是流水永远在来者的眼前响动/响动在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运用这种极富文化积淀的抒情素材,能极大的调动读者共鸣,获取更多认同。

尝试创作“大时空诗”是王钻清在诗歌精神回归和拓展新诗写作路径方面的艺术实践,诗人站在不同角度并张开想象的翅膀再次起飞,不仅实现了自我创作上的突破,更是为现代诗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附录:

空间站的星语人言

王钻清

外太空的一颗行星惊呆了,

连那颗老了的恒星也尖叫:

外星人带来的什么玩意?

失重的地表人亲吻百日菊:

菊菊啊你的花瓣为何没有优美的弧度?

——是否因为空间站零重力的状态?

星星们合唱:只见花容,不闻鸟语,

哪里来的人类响动竟那么大?

外太空小站的晚上——

星星大得快要胀破宇航员的眼睛!

外星人的天庭是否欢迎远方的来者?

空间站里——没有爱的对象——爱的能量,运行的星球将孤独挤压成人心——

失衡的人心——在星际——自由的飘荡。

幸好俄罗斯宇航员带了色情片上太空——

哇美国空间站爆出了动物性实验的呻吟!

围观的星星们交头接耳:可怕的人类啊!!

也许外太空性实验将在百花争艳中进行!!!

环绕空间站的卫星也会脱离轨道——

转移世道——私通明星——偷看外星人;

或许外星人用卫星作自己的眼睛,

并掺入暗物质粒子,

对付地球人的通讯卫星和野心。

地球人啊管不了那么多——

一个劲地进行月球建站和火星探秘,

还打算在银河系里大建基地——

与其他星系贸易矿产物品,

跟地球人和三体人一起开发旅游。

那些行商啊在星际商贸中渐渐壮大,

试图在端点星境内建造日不落帝国——

可是火箭“猎鹰’——“擎天神”——慌忙运载,借助十个太阳的火力和天外天的引力

将政府文件和政治人物头像运抵空间站,

在蓝色的天空发布人外人的警告:

别让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点燃战火——

太空和外太空是所有星球的空域!

然而——空间站跟人心一样——没有回应……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陌生化梦幻人心
梦幻之彩
少儿美术(2020年6期)2020-12-06 07:37:26
愿得一人心
青年歌声(2020年3期)2020-04-24 09:28:32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西藏研究(2017年5期)2018-01-30 08:39:19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9:04
梦幻鞋旅
“反腐”过后人心能否维稳?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7
打动人心的琐碎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2
梦幻童年
中国火炬(2014年6期)2014-07-24 14:16:28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电影新作(2014年1期)2014-02-27 0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