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论等待艺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杨燕
等待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甚广,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本文认为课堂中的等待应关注全体的发展,不为多数放弃少数;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不为答案放弃思考,不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等待也不能仅为了秩序的维护,还应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语文等待思考
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节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1在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等待”场景:
师:“读完的(写完的/看完的)小朋友,抱臂坐正,让老师知道你已经读完(写完/看完)了。”小朋友们遵照口令执行,抱着胳膊,坐得直直的,有的忍不住要东张西望一下,有的坐定了、出神了,也有的看着老师就这么静静地等待着。待得老师一声令下,小朋友们被 “唤醒”。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等待着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对学生整体的关注。虽然“等待”的行为发出者是教师,但课堂中实际等待的有教师亦有学生。教师让学生等待同伴一起前行,且用不出声的抱臂方式示意学习任务的完成状态,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经验性的课堂管理技巧,有利于维持课堂秩序,有利于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但是,看着那些坐得笔直,抬着头等待着的小朋友,我想到了一个不十分准确的词——“傻等”。我不禁追问:这样的等待是否最大限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等待的方式是不是可以突破?
学生如果习惯了这样的 “等待”,在学习中亦步亦趋,便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失去自己调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我觉得小学语文课堂中“等待艺术”的运用,应该要关注全体的发展、促进学生思考、避免学生产生惰性、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规划、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课堂上,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之后,总是要等大部分的学生完成了,才能或进行交流评价、或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时,等待是对大多数的关注。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那些少数同学——速度较快的和速度较慢的。
那速度较快的,认为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就跟着老师一起等待了,等待的状态多表现为举手。这手一举便意味着他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且不论那答案正确与否),这种状态便意味着这一阶段学习的暂停。那速度较慢的,看着大家陆续举起了手,也就草草结束学习,如此,跟不上的同学越来越感到吃力,知识与能力的差距越拉越大。
立足学生发展的“等待艺术”,应做到不为多数放弃少数,要尽量兼顾全体学生。那速度快的,不要让他停下来等待,启动的大脑一旦停止下来,会感到学习缺乏挑战性,会逐渐产生惰性。教师应鼓励速度较快的学生进行自我“检核”,对自认为已完成的学习进行更慎重的思考。
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
片段一:学习任务教师问学生“蝙蝠和雷达”的“和”是什么意思?学生遇到阻碍。教师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到一个词,来替换“和”。
(教师巡视,发现有人圈“一起”。)
师:有人圈“一起”,你把它放进去自我 “检核”,“蝙蝠一起雷达”,合不合适?
(学生继续默读,寻找)
师:这时候脑袋不要在空中飘,语言文字是你最好的学习材料。
(有三个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
师:不要举手,为什么不要举手?因为你还有比举手更重要的事情做。你的那个词圈出来之后,你替换“蝙蝠和雷达”也合理,还要再去看有没有更合适的词,要进行自我“检核”。
(几个学生都放下了手,继续回到书本中。)
……
师:偷偷告诉你,我看到很多人圈起来了,在文章的第二段,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一个看起来很有学问的词。
师:你才知道,你预习的时候都只看到意思没有看到词语。
师:一定要把它圈出来,圈出来了,要再进行自我“检核”,看是不是最恰当。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停巡视。)
片段二:学习任务为“雷达和蝙蝠”,在课文中寻找一个词可以替换“和”。
师:有一个在文章的后半。……不要急着举手,你要去问自己这个词就是最恰当的么。
片段三:学习任务为如果你要跟别人介绍蝙蝠能够探路的秘密是什么,你一定要用的词语,请你在第七段框出来。
师:随时检查,不是老师去提醒你,你要自己去“检核”,检查眼睛和文字的距离。
师:太好了,每个词都不能超过三个字。
师:太好了,已经没有人急着举手了。你觉得全部圈完的人,你要自己再把圈完的词,再读读看,你觉得最重要的标1、第二重要的标2,所以你很忙,没有空举手。
师:很好,你看到我靠近就把头抬起来了。
“不要急着举手”,“要不断进行自我检核”,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的这种意识和做法,并一以贯之,不仅可以维持课堂秩序,等待每个学生的学习,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要停止思考,不要满足于现有的答案,要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等待”才更有意义。
对于那较慢的同学,老师在等待巡视时,可以重点关注,予以引导,帮助他们自己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这种引导可以是全班性的引导,如在“片段一”中,教师将寻找的范围缩小 “文章的前半部分”、“文章的第二段”,然后再给大家一点时间寻找“检核”。这样,那些较慢的学生凭借着支架展开学习,寻找到自己的答案,会有一定的内心满足,会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到。这种引导也可以是个别的针对性的引导,老师俯下身子去倾听、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阻碍,去推孩子一把。
“等待”不是为了一个预设的“答案”,而是要让学生成为思考的主体。“热热闹闹不一定是可喜的,那也许只是表面充实内里空虚;静寂无声的场面也不一定是可怕的,那或许已经产生了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丰硕成果。”教师的等待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花开”,而这花应是“思维之花”。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乡愁》时,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于是他叫起一个学生,启发道:
“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做什么?”
学生答道:“多情。”
“可能是我问得不对。也可能是你理解有误。好,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做什么?”
“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答道。
“不该这样回答。”教师有点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小声回答。他抬头一看教师已是满脸阴云,连忙换了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我只要求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教师继续说道。
“深情。”学生嗫嚅。
好在此时下面有同学接口:“叫做‘乡愁’。”
教师才如释重负。
这样的等待与对话,等的只是答案,而非学生真正的思考,是教师为了 “教学的连贯完整”、“关注学生主体”而做的表面文章。
当问题统摄全篇或关联其他,需要学生综合思考时,我们需要等待学生思维中图示的关联;当问题较开放,需要学生发散思考时,我们需要等待学生多样化的认识、精彩的生成;当问题有难度、有梯度,需要学生步步深入思考时,我们需要等待思维的深入······
如于永正老师教授《秋天的怀念》时,是这样等待学生的思考与发现的:
师:怎样读懂一个人呢?要听其声,观其形,察其色。要想读懂母亲,察言观色,看她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默读1、3、6自然段,把母亲说的话,描写母亲动作、表情的词语、句子画出来,从这些词语句子中你发现什么,看出什么?
(学生默读课文,画词语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智慧在宁静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默读、圈画、思考)。
(交流汇报,聚焦母爱。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思考。)
师:母爱是什么?就是一句句话语,一个个动作,一个个表情。一句话:母爱是一堆细节,一堆纯白的不起眼的细节。如果把母爱比作大海,那细节就是一滴滴水,千万的水滴汇成了浩瀚的大海。这些细节铸成了伟大的母爱。
师:只要你注意观察,每个母亲身上有一堆堆细节。那母爱究竟是什么。透过这些文字去思考。歌德说过,一只眼睛看到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读懂了细节要品味,品味这些词语这些句子背后的意思。
(再读读句子。指名读。再品味感受。)
(教师等待学生的思考与品味。)
这样的学习需要等待,这样的等待促进思考的深入和全面。
开篇说到教师等待学生们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也让先学生用不出声的“报臂坐正”的方式来示意学习任务的完成状态,这固然有助于维持课堂的秩序,但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却是不利的。课堂中的等待是教师的有意行为,课堂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停下来,不能让学生“傻等”。高效的“等待艺术”应有助于学生养成默读思考的习惯、圈点批画的习惯、自我“检核”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等待”开出“成长之花”。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