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丽
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他在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学习的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的质量。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魅力,比如,歌词的语言之美、乐曲的旋律之美、节奏的动感之美、演唱的情感表达之美、律动的形态之美、音响的意境之美等,这些美,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音乐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活跃思想,又能起到鼓舞气势、开启智力,还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几年的音乐教育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标标准的学习与实践,谈一谈在音乐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教师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
“为人师表”:师表即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做别人学习的榜样。德育教育是一个说教、讲道理的过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一个仿效、模仿的过程,在此,老师起到很大的向导作用,有一首歌唱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所以说一位教师的言行可以感染学生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树立健全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记得在一堂音乐课中,由于是三年级,正處于小学的转折期,学生好动、急躁的表现比以往都要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动静结合上好一节音乐课呢?我尝试过用强烈的方法“管住”他们,但是我发现越是强烈,学生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就越是躁动不安,一节课都不能安静下来,似乎很激动,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课后经过自我反思与同事探讨,我决定采用逆向思维,首先是进到教室第一句话就轻声的和他们说,只是提出要求让他们自觉做好,老师只起到监督的作用,并且表扬做的好的同学,以此形式提醒学生轻声回答问题,轻声翻书或起立,我刻意把音响的声音也调小,包括当堂课所学唱的歌曲《妈妈的心》也是轻柔抒情的,结果整堂课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很顺畅很和谐的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在小结中我就告诉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合作的很默契,大家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在课后反思中我写到,原来课堂的不安静因素不光是学生造成的,在课堂组织方面我自身也存在很大问题,今天这堂课的效果才是我想要的结果,或许这堂课中的老师也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吧。我相信每个学生都喜欢上这样的音乐课,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二、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区别于其他科目,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不是很明显,需要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从中发现潜在的德育素材,例如,第十册第二单元主题为《欢乐的村寨》,教师就应该围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文化和独具一格的歌舞习俗等,我们身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就应该了解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以这种思路去展开这一单元的教学,带领学生聆听体会不同民歌、不同韵味、民族色彩鲜明的歌曲。再如,第三册第九单元《颂祖国》,其中内容多为维吾尔族民歌,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应该向学生渗透民族团结内容,我们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更应该团结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多和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生活和艺术风格,学习他们的歌舞,拉近两个民族间的距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音乐教材中还有很多,期待一双慧眼去发现它们。
三、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将道德寓于美的形式中,有机的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在课堂上,老师一曲悦耳动听的范唱、一个优美大方的舞姿,又或者一起欣赏一首舒畅高雅的钢琴曲……在音乐课堂上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演唱,我们大多会采取学生独唱、三人小组唱、分声部进行轮唱或合唱等,如三年级《美丽的黄昏》是一首轮唱歌曲,要求两个声部的同学互相协作、互相欣赏,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更能让学生从中感受体现个人价值,使学生树立“原来我这么重要、原来合作这么愉快”的乐观积极的观念。拓展练习中编排简单的音乐剧也是音乐课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良好途径,让学生以音乐为基础进行音乐剧创编表演,使学生正真融入到表演中,体会到音乐剧的情感、魅力以及特殊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创编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和身体都动起来,达到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只要把握了这些原理,你会发现音乐中处处都有美育,美育中处处有德育。
四、以音乐活动为载体,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还可以借助教室以外的广阔天地,以各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的音乐主题活动,如“十一国庆节”唱红歌为祖国母亲庆生,通过听红歌,学红歌,唱红歌,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爱北京天安门》《共产儿童团歌》《红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让学生从音乐活动中了解历史,了解过去的生活,以此为出发点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还可以利用“六一”“元旦”、举行歌舞晚会等多种形式,不但可以调节节日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对新年憧憬的愿望更强烈更真切。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德育教育存在于各种形式当中,各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德育教育因素,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美、追求美、体验美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美的眼光和心灵。正如列宁所说:“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教师应带领学生在浩瀚的艺海中充分汲取艺术家及作品中的精髓,寓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于音乐教育,才能在学生纯洁无暇的心田里,种下那颗美好的种子,开出美丽的花朵,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孩子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