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艳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付出了很多劳动,却是“广种薄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自由与规范相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作淡化了文体规范要求,淡化了习作技能要求,强调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表达,让学生写放胆文,是为了防止过往一味强调文体类别,追求写作技巧造成学生习作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人文,重课堂,轻生活的弊端。但因此抛却对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规范要求、放弃写作技能发展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学生的言语智慧、表达的能力需要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根据一定的规律加以培养和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习作,大都以记叙为主,按类别分不外乎人物、动物、静物、景物、游记、活动、事件、想象文,当然还有简单的应用文等。我们可以把各类文章的写作基本要求以“点”的形式分布到每个年段,融入到相应的话题写作实践之中。譬如在写事文章的实践中我们可以这样逐步提升写作要求——三年级“有顺序、叙事完整”;四年级“有层次,有内容”;五年级“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六年级“围绕中心写好场面,适当进行抒情议论”。教师要明确每个年段的能力训练重点,构建小学作文的能力目标序列,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读写实践中螺旋式提升写作技能,自由、自如地进行表达。
新课改以来,特别提倡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放手让学生写”的同时,不见写作方法的指导,往往简单引导一下选材,就让学生动笔去写,学生作文处于一种规范不足、自由泛滥的“假性自由”的状态。自由与规范是辩证统一的,规范是达到自由的条件,自由是规范的升华,在规范的土壤中,作文教学才能开放出个性的花朵。只有正确对待规范与自由,才能客观的把握作文教学的规律,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二、读写结合
读与写相结合,作文才能见实效。鲁迅曾经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及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就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像游泳、开车、踢球、唱歌等,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程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不能例外;同时,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的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方法、更有目标,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如何让读写结合脚踏实地,让阅读课成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基地呢?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例。以往教学我们会这样问学生:“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现在改为“我们来欣赏欣赏作者是如何把少年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写出来的?”带领学生把阅读的重点放在了写作上。同学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还通过对一些朴实无华的词语的理解感受到了文章精彩的真谛。而达到双赢的方法仅仅是转变了提问的角度——变“哪里写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为“如何写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
只要我们把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在一起,阅读课就能成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基地。在这样长期的指导与鉴赏中,不同的写作方法会悄然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汇集,并逐步成为他们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三、教给学生写作的程序性知识
我们面对的是儿童,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善于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喜怒哀乐,却缺乏用文字来表达喜怒哀乐的实践经验。因此,如果任由孩子们凭感觉写,肯定写不好。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方能习得。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不例外。这就需要教师做具体的写作技法上的指导。
日本提倡作文教学,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写作的程序性知识。日本三年级有一个调查作文项目,他们的教材中,有如下字样——“我们周围有些虫,仔细观察这些虫可以发现十分奇怪有趣的事。找一种我们周围的虫,用放大镜、尺等工具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把观察的事物写成文章。”这是作文的内容。
接着,教材详细的指导观察笔记的写法——“作记录时要注意以下的事项:观察的日期、星期、天气、气温;虫的身体特征(形状、颜色、大小、构造等);虫的行动方式:叫声、叫的方法、食物等;你认为有趣的事、奇怪的事。”这其实是教给学生怎么做观察笔记。还要查阅资料,“如要疑问,自己查一下有关的词典、百科全书之类的书。”接下来就是写文章。文章怎么写?“把图表等放到文章里面去,写的别人容易懂;把书中的写到的和观察到的与自己所想到的做比较,要写的每一项内容要加一个小标题。”可见作文课教什么?教作文的程序性知识。
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教育,它更像是农业文明,而不是工业文明。作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很多,需要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要在实践中探索与总结。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扎扎实实地培养好学生的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