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病”须给规划套“笼头”

2016-04-01 21:34:28刘英团
21世纪 2016年4期
关键词:城市病城市规划公众

文/刘英团

治理“城市病”须给规划套“笼头”

文/刘英团

背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规划执行不好有关,必须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在2月29日至3月1日召开的河南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河南省省长谢伏瞻透露,“省政府将成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对全省城市规划的重大事项进行协调、论证和审议,对设市城市和县城的规划编制进行审查和指导”。(3月2日《中国青年报》)

好的城市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建设浪费。反之,非但改善不了人居环境,反而催生“城市病”。这其中,既有城市规划不科学的问题,也有地方政府不尊重城市规划或城市规划缺位的问题。用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话说,“当前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交通拥堵、马路拉链、建筑短命、千城一面等各种城市病,多数都与规划的科学性不高、执行不严有关”。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这意味着我国已经从“乡土中国”,经历了若干年的“流动中国”之后,过渡到“城市中国”,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必须“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老百姓……”。一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考察时所指出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他强调,城市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

规划是龙头,是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有统计显示,我国至少有655个城市提出要“走向世界”,还有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而这些地方之所以总想“超前”,一是一些地方领导总想留下点政绩,手笔小的一般修个标志性建筑或几条宽阔的马路,手笔大的就会想着再造一座新城;二是造城才能多卖地,才能从开发商那里获得更多“回报”。所以,城市规划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思想问题、观念问题、认识问题。

简言之,一个城市的发展要在规划中完善,规划图纸上的每一笔,都是一个公共选择,关系到公众利益。那一笔既可能给百姓带来方便和福祉,也可能给百姓招来灾祸和麻烦。所以,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土地规划,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都应从维护公众利益的需要出发,从实现发展的公平、公正出发,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对调整规划的每一项决策慎之又慎,绝不可以视规划如儿戏,更不应该把规划这项公共政策视作牟利的手段。

城市规划非同儿戏,应该给城市规划套上法律的“笼头”。从法律上看,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同时,城市规划还应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城市规划(也)不能局限于标准的规划师们的定义,仅仅规划‘居住、工作、文娱和交通’,而必须把整个城市规划成一座舞台,供人们进行积极的市民活动、教育学习和进行生动而自治的个人生活。”一如美国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言,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规模、质量,更需要宜居,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它不但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还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及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城市病城市规划公众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公众号3月热榜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中华建设(2019年4期)2019-07-10 11:50:58
共享单车准确把脉“城市病”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5:38:02
大城市如何破解“城市病”
新民周刊(2016年2期)2016-03-07 0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