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提升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2016-04-01 01:27李云朝
学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氢气化学利用

李云朝

(河北省平山县东回舍镇初级中学,河北平山050400)

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提升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李云朝

(河北省平山县东回舍镇初级中学,河北平山050400)

开发和利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资源,使化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性认识走进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还能提升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化学课堂;有效性

化学与生活结合非常紧密,可以说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评估,了解到初三学生毕竟还是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但在家人的帮助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列举出好多与初中化学相关的生活资源,如:一些可燃物——煤、木材、秸秆、液化石油气、沼气的燃烧。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详细描述这些燃烧的现象;铁生锈;当地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水污染的来源;蒸馒头时加适量碱面的目的;紫甘蓝中加醋后颜色的改变等等。由此可见,利用生活资源来提升化学课堂是行之有效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负责把这些生活资源对照教材各单元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对一些课堂利用价值较高的内容,制作成视频,如煤、木材的燃烧、雾霾、当地河水污染来源等;一般情况,制作成图片,如学校周围不同地带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此来判断这些植物缺少N、P、K三种元素中的哪一种;还有一些生活资源,我们将它们储备起来,作为探究实验的材料,比如,生石灰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农村常常称为白灰,使用时,在一口大铁锅中加水,再加入生石灰,如此生石灰变成了熟石灰。为此,将这一生活资源用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再现:取一块生石灰置于小烧杯中,然后用滴管,逐滴加水,让学生观察。学生自然会观察到,生石灰上有明显的白色烟雾出现。然后,再让学生探究这些烟雾的成分是什么,以及烟雾形成的化学原理。

一、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使课堂内外联系起来,并进行热点渗透,是对课程资源的一种充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

如:在讲授“水的净化”中的过滤实验内容时,教师抓住有利时机,在雨后让学生取一杯浑浊的水,到实验室做分组实验,进行实际操作。当实验进行到杂质从浑浊的雨水中分离出来的现象时,学生无不表现出一种惊讶的情绪,真正明白了雨水其实是一种混合物的道理。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混合物概念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较好地掌握了这一重要实验。类似这样的课题,教师抓住合适的机会,因势利导,不仅使学生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化学知识充满兴趣,还能促进学生探究实验能力,使课堂生活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诸如日常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生动的自然现象、生活事例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有许多内容与生活资源关系紧密,如空气、水的净化、水资源的利用、燃烧和燃料、金属材料、常见的酸和碱、化学与生活等内容。类似这样的内容,利用情景再现、探究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将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对于教材做到了很好的充实。

二、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借助多媒体进行情景再现,增设一些探究实验或课外兴趣实验等多种方式,展现生活资源对课堂教学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依据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相关的化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趣味盎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能源利用这个问题上,让学生比较沼气、煤气、氢气、天然气等燃料哪种更好时,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氢气,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的思想是环保。可为什么我们现在不使用氢气呢?这就让学生从氢气的生产(消耗大量能量,经济成本高)、氢气的存放(常温下是气体,所占体积非常大)、氢气的泄漏(氢气以液态存放时极容易飘散出来)、氢气的爆炸(爆炸极限大,易爆炸)等多角度思考氢气的利用问题。还可以讲西气东输、讲煤矿爆炸、毒气的泄露等等问题,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并以多种形式体现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把生活资源作为问题情境,营造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师生充分互动、生活气氛浓郁的课堂教学情景,对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成预期教学目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教师可先讲述下边很经典的生活故事:在意大利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里有一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山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他一手牵着狗,一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时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浮不定,变得微弱。波曼尔抱着狗跑出山洞,放声大笑:“原来这屠狗妖就是……”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1.屠狗妖是什么?2.它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跟着教师做演示实验: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后回答上述问题。学生带着极高的兴致,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并做出较为满意的回答。同样,类似进入久未开启的白菜窖为什么要做灯火实验,学生也能做出满意的答案。这样,学生都能在浓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顺利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使课堂真正达到了“有效”的境地。

[责任编辑金东]

G63

A

1673-9132(2016)33-0150-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98

猜你喜欢
氢气化学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一种用氢气还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氢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
大型氢气隔膜压缩机的开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