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问禹+高雪梅
在北京周边新建医院并不难,但难的是怎么把好的医生迁移过去,实现安居乐业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北京医疗机构外迁、削减就医人口,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缓解“大城市病”的重要抓手。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协同发展以来,北京医疗机构正以多种形式加快向津冀辐射,三地医院“点对点”合作不断扩容,医卫跨省市协作机制不断完善,但京津冀医卫功能和服务失衡的局面远未扭转。
“全国看病中心”
“现在很多陌生电话我都不敢接,大多数是找我看病的,不是到我们医院,就是到别的医院,天天都是这事。”北京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郑志坚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医卫人员和专家学者坦言,首都北京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医疗中心和看病中心”。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统计和抽样测算,2013年,北京市内三级医院外来就诊患者达3036万人次,外来就医流动人口日均70万左右。
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介绍,北京的三级医院基本是“满场”的状态,其中外来病人大约占三分之一,“天坛医院、肿瘤医院里外地病人的比例更高”。
医卫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北京医疗机构只得在逼仄的城市空间内,千方百计扩容。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0265家(包含15家驻京部队医疗机构),比2013年增加109家;卫生人员数(包含15家驻京部队医院)达30.4万人,比2013年增长3.7%。
但医卫资源扩容的增速仍赶不上就医人数的增长。2014年,北京市医院诊疗人次数和出院人数分别为15751万人次和308.5万人次,与2013年相比分别增长7.1%和10.8%。
全国患者蜂拥而至,让北京一些名气大、专业能力强的大医院、名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尤其吃紧,大量医卫人员超高负荷工作。
据北京儿童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院急诊科是业内知名的“苦差事”,每天急诊量300多人次,医生都高负荷运转,医院广招儿科急诊科医生,很少有医生来应聘。
本刊记者获悉,医疗资源布局严重失衡是导致北京就医扭曲现状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京冀之间差距明显,河北省大量病人涌入北京。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北京外来就医人员中数量最多的是河北省,约占23%。
多位接受本刊采访的人士指出,与北京相比,河北省医疗资源总量和竞争力明显不足,医卫服务水平不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偏低,且缺乏优势专科和特色学科。尤其是医学大家、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带动人严重不足,导致病人疑难杂症必须到北京就医。
有受访者以“翻过一座山,实力翻三番”形容河北环首都4市14县卫生资源与北京的差距。据相关人士介绍,2011~2013年,河北省前10位转诊病中,仅三级医院和环首都14县市二级医院,每年转诊量就达万人次以上,几乎全部流向京津。
跨省市医卫合作多管齐下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为重塑区域就医格局、缓解北京“大城市病”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强劲动力。近两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医疗协同进展迅速,北京医卫功能正以多种形式向津冀转移。
一是京冀医院“点对点”广泛合作。2015年7月末,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托管诊疗工作正式启动,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首家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跨省托管的医院。实施托管后,北京儿童医院将派驻专家参加保定市儿童医院门急诊、查房、会诊、手术,保定市儿童医院加挂“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标牌。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于鲁明说,这种公立医疗机构跨省托管医院的方式是北京市疏解医疗资源的一种探索,此举有利于发挥北京儿童医院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提高河北地区儿童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托管期间,将力争使保定市儿童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技术水平。
除了北京儿童医院,地处河北燕郊、与北京通州仅隔一条潮白河的河北燕达医院,也已与北京朝阳医院合作共建,北京朝阳医院40多名骨干医务人员将在燕达医院从事医政管理、出诊和临床教学,覆盖心脏、妇儿、泌尿、呼吸等17个专科。
本刊记者从河北省卫计委了解到,目前北京辖区内约50家医疗机构已与河北省60余家三级医院开展多种形式合作。
二是建立多层次、跨省市的医卫协作机制。2015年8月,京津冀卫生部门签署“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协议”,提出协同应对跨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一方接到涉及或有可能影响其他方的突发事件信息,或所涉突发事件情况紧急、需要请求合作方支援时,由双方联络员在第一时间将信息通报对方。合作方在应急药械、相关设备、应急队伍、专业技术、专家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援。
此外,京津冀还签署了“采供血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建立区域内血液质量控制和评价机制,统一标准、统一质量,保障用血安全;建立区域间血液应急调剂和审批制度,缓解“血荒”。
三是提出跨区域统筹医卫资源分布。国家卫计委在《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具备一体化发展条件的地区,跨区域统筹设置医疗卫生机构。
北京、张家口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京冀卫生部门达成协议,北京将支持河北张家口地区3至4所基础较好的医院,每所医院2至3个专科,利用3至5年的技术支持达到当地领先水平,形成张家口地区的医疗中心。
其中,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崇礼县人民医院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重点加强骨科建设,满足滑雪运动受伤救治及康复需求。
协同遭遇“三大难”
在行政力量主导下,京津冀卫生部门和医院之间合作加速推进,但本刊记者调研过程中,多位受访医卫人员认为,目前仍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阻碍京津冀医疗协同发生基本面的变化。
首先是人员外迁难。有医卫人士表示,医学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科研队伍,以及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某医疗领域学科进步,必须有领军人物,以及围绕领军人物配备的技术支撑团队。但目前来说,河北省多个城市并不具备吸引医学领军者的条件。
“如果把医院迁到河北,即便有领军人物愿意过去,它也难解决支撑问题。”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首都医疗资源疏解,不是把首都医疗水平做下去,而该把河北的医疗水平做上来。
多位受访医卫人员称,现在京津冀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相差甚远,轨道交通也谈不上一体化,尤其是京冀之间。因此,在北京周边新建医院并不难,但难的是怎么把好的医生迁移过去,实现安居乐业。
有医生直言,“从我们一线医生来说,你给我一个搞专业的良好环境,我肯定愿意去。但是我去又面临一个问题,孩子上学怎么办?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肯定不去。”
其次是医保对接难。
地处河北燕郊的燕达国际医院是一家民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距离北京市中心仅30公里,这里床位闲置率曾经高达70%。合作共建一年来,燕达医院统计,其门急诊量、住院人数以及手术量同比都显著增加。
不过,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目前持北京医保卡在燕达医院看病的患者,仍无法实时结报。多位住在附近的“北漂”人士表示,异地看病存在报销手续繁琐、报销周期长等问题,所以无论多方便,他们也很少去燕郊的医院。
燕达医院副院长周怀龙表示,北京的患者到燕达医院看病,需要先到北京市卫生局走程序审批,需要来回跑好几个地方。到燕郊看病时,需要患者先垫付现金结算费用,然后再把报销单据拿到北京报销。患者报销时,北京市有些部门还不承认燕达这种民营医院的检查报告,报销比例偏低。
河北省卫计委主任张绍廉说,在医保的统筹层次、保障水平、管理制度等方面,京津冀三地差异悬殊;病历和医疗信息共享机制刚起步,患者跨地域转诊,几乎所有的检查诊疗都需重来,“这些问题如果无法解决,京津冀区域范围内的分级诊疗路径将困难重重”。
此外,异地建设难。京津冀医卫资源顺着协同方向在区域内分布,目前还面临行政壁垒。
天津市医院协会有关人士指出,在老龄化步伐加快、养老市场迸发的背景下,北京养老人口和相应医卫资源转向津冀,尤其是河北省部分生态涵养城市,是大势所趋,国家在政策上也已放开社会资本办医。
但从目前情况看,北京医疗机构在津冀,以及社会资本在京津冀新办养老机构,还面临地方阻力、鲜有实践,相关工作进展缓慢。
推进医卫协同的相关建议
对于促进京津冀医卫协同、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和“看病难”,接受本刊采访的多位受访人士提出了多条建议。
第一,明确京津冀三地医卫功能定位,北京应该是“医学中心”,而非“医疗中心”,在此基础上优先推动增量转移。
方来英、郑志坚等业内人士表示,从医疗行业特征看,心血管、脑血管、脑神经等医学专科攻关,需要各大教科单位、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多中心合作,可以集中在北京,但老年病专科医院、康复中心等非急症机构,当前在北京发展也面临突出瓶颈,迫切需要疏解。
第二,以“同城化”建设激发医卫资源转移的内生动力。受访者表示,户籍、就业、就医、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设计,是社会认定京津冀一体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左右首都功能疏解效率的关键因素。
第三,加快提升河北医疗服务水平。
第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病人合理流向,标本兼治缓解北京就医难。方来英建议,应从国家层面统筹布局医疗资源,比如将全国分成若干区域,分区域建一些国家级医疗中心,让全国卫生资源更加平衡,缓解首都就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