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地区采茶舞蹈的研究

2016-03-31 08:29杜娟
福建茶叶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粤北采茶戏曲调

杜娟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粤北地区采茶舞蹈的研究

杜娟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粤北采茶舞蹈是一种发源于粤北地区,反映粤北地区人民生活风貌的一种戏曲舞蹈形式。粤北采茶舞蹈和它的戏曲一样都是粤北地区的文化特色,更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它反映了我们传统的茶文化,也反映了粤北地区的戏曲舞蹈文化,并将两者非常美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流行至今的粤北采茶舞蹈。本文首先讲述了采茶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在根据其发展阐述了粤北采茶舞蹈的主要剧目和艺术特色,根据其艺术特色介绍了其音乐曲调。最后根据地域阐述了粤北采茶舞蹈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粤北采茶舞蹈的研究,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粤北采茶舞蹈,也希望更多人去继承和发扬这种舞蹈形式。

粤北;采茶舞蹈;艺术特色;音乐曲调

1 粤北采茶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采茶舞发源于唐代,当时的宫廷流行喝茶品茶唱茶戏同时也有茶舞。白居易曾赋诗过采茶舞,而采茶舞中的著名舞步云步也是发源于唐朝的武则天时代。据说有一个宫女在给武则天端茶时因为走得太快而被裙子绊倒,把茶碗摔破,并且将茶水溅在了武则天身上。当时的武则天非常愤怒,想下令杀了这个宫女。当时在场的一位官员为了救这个宫女则当场赋诗一首,引得武则天非常高兴,于是就下令放了这个宫女。这个宫女为了感激这个官员,就自创了一种舞步,使得在给陛下端茶时不会被裙子绊倒,同时还能走得快。这位宫女将这种步子命名为云步,这个云字就出自于官员的那首诗中。采茶戏的形成也要追溯到这个唐朝的宫廷,当时的宫廷歌舞升平,皇帝设有梨园。据说这个名叫雷光华的人就是宫廷中一名乐师,因为调戏宫女外加得罪太监被迫逃离宫廷来到了江西的九龙山。江西的九龙山也被誉为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当时逃到江西九龙山的雷光华,观察了当地采茶女的采茶姿势后,又结合自身的宫廷戏曲功底,创造了一种采茶舞。有传说是因为与当地茶女结合而遭到茶女父母反对,也有传说是因为官兵的追捕,雷光华逃离了九龙山,往湖南方向逃奔,后辗转于江西、湖南、福建、广西和广东等地。因此,采茶戏被广泛传播于这些地方。现在,依然有学者认为粤北采茶舞发源于赣南的采茶舞。这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的。

粤北的采茶舞发展于明清时期,据说那时候的采茶舞非常的盛行,每每在元宵节等重要节日都会进行演出,采茶舞早已不是什么宫廷舞,已经成为了民间的一种艺术活动。而在新中国解放前,粤北采茶舞被誉为是淫舞,其戏曲被誉为是淫戏。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采茶舞被迫停止了一段时间。新中国成立后,采茶舞再一次崛起并且发扬,周恩来总理还亲自来到粤北,说要完善我们的民族文化,要发扬粤北的采茶歌舞戏等。因此,在新中国刚成立那段时间,粤北采茶歌舞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北采茶舞再一次被受到打压,因此它再一次陷入低迷。直到打倒四人帮,改革开放后,粤北采茶舞又开始发展和活跃起来。现在的粤北采茶舞是一种与赣南采茶舞相结合的,结合了当地文化特色,具有民族烙印的一种戏曲舞蹈,有非常强的代表性。

2 粤北采茶舞蹈的主要剧目和艺术特色

粤北采茶舞蹈与粤北的采茶戏曲密不可分,因此大部分的采茶舞蹈都是根据戏曲来进行改编的。粤北采茶舞曲的剧目多种多样,据说有一百多种,内容也多种多样,有反对封建礼教提倡自由恋爱的曲目,有反映当地农村面貌和劳动面貌的曲目,有教人向善铲奸除恶的曲目,也有侦探类的曲目等等。所有这些曲目构成了现在粤北采茶舞的基本曲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曲目也会随着增多的。粤北采茶舞有其自己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踩台。所谓踩台就是在戏曲舞蹈开始之前,欢迎观众的一种姿态。据说只要是初学采茶戏曲的人都需要先从踩台开始学起。一般的踩台都是旦角左手拿着扇子遮住嘴巴,右手用手绢对观众表现欢迎之意。而丑角的踩台则表现得更为精彩,据说丑角的踩台需要他们翩翩起舞,迈开矫健的步伐并开启清亮的嗓音向观众表现欢迎。到现在为止,踩步还成为粤北采茶舞的一个必备开始。只要戏曲开始进行了,踩步就要开始做起来。

第二,吊马。

所谓吊马是一系列粤北采茶舞的艺术特色结合体。它刚劲有力,看上去就非常的有活力和精气神。它集合了扇花台步等等,需要像民间艺术杂耍那样有力度和一定的柔韧性。因此,练吊马的采茶舞者非常辛苦。其要把扇花和台步等练好的同时,还需要将自身的力量给锻炼出来。据说在古代,一首曲子完结了之后,一些观众会用铜板去犒赏这些戏曲家,很多观众就把钱直接往台上一扔,但是练习了吊马的演员们身体素质和柔韧性都非常好,经常是台上的扇子或者盆等被砸烂了,演员却依然安然无恙。

第三,扇花。

扇花是粤北采茶舞的特色之一。其可以说是粤北采茶舞蹈的灵魂和精髓所在。手中的一把扇子,可以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扇子可以是采茶中的工具,可以作为干农活的锄具,也可以作为端茶的道具,更加可以作为平时身上物品的点缀。根据现有的采茶舞步分析,扇子可以表现出来的舞步多种多样,有写实的也有虚拟的。据说,丑角的扇花挥舞得豪迈大气开阔,特别是男子舞扇,可谓是大步流星潇洒倜傥。而旦角舞扇则显得相对斯文了很多,很多时候都是轻摇漫步,遮脸含羞。所以,根据扇花的舞动也可以判断台上的表演角色和大致剧情,这也是采茶舞的有趣之处。

第四,台步。

粤北采茶舞步主要有矮步,吊马步,十字步,小跳步等等。其中现在最常见的是矮步。所谓矮步就是为了表达采茶时一种路途遥远翻山越岭的状态。矮步是由一个角色将双膝微弯大约一个拳头大小。现阶段,矮步行走多种多样,有那种走得很快的矮步,也有走得比较缓慢的矮步。总体来说,,矮步的出现为我们粤北采茶舞增添了很多的趣味性和地方特色。旦角一般走云步,云步比较轻柔优美又不失稳健大方。

3 粤北采茶舞蹈的音乐曲调

粤北采茶舞蹈的音乐曲调多种多样,既有抒情歌曲,也有民间说唱,更加有山歌等等。音乐曲调也有的诙谐风趣,有的抒情温柔,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沉婉转。所有的这些音乐曲调都来源于民间的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这些曲调的形成与当地的劳动人民采茶时的心情和动作都分不开,使得其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据说解放前,音乐曲调被反动派加入了一些色情气息,如《十八摸》。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将这些色情元素剔除干净,恢复了采茶舞曲本身应该有的浩然正气。采茶舞蹈的配乐一般有锣、胡琴和唢呐所构成,这些乐器的应用使得舞曲更加的生动形象,并且具有趣味性,也有很强的地方特色。采茶舞曲的调子一般有牡丹调、劝调、哭调、骂调等等,因为其调子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导致整个粤北采茶舞曲就有很强的民族地方性。

4 粤北采茶舞蹈发展的影响因素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有其形成的环境有关,有的是因为年代,有的是因为地域,有的是因为地方特色等等。粤北采茶戏的发展也有其独特性。它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地方特色。粤北采茶舞蹈与地域有很强的关联性,因为其地域性非常强,因此粤北采茶舞蹈与其地域性有着割舍不断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采茶舞蹈中的矮步就与其地方性有着分不开的联系。矮步的形成在于当地丘陵地貌,丘陵地貌拥有很多崎岖的山坡,而当地人经常要翻山越岭的去劳作,因此在舞台上的效果就是将膝盖弯曲一小部分使得人看上去在山的另一面。另外在采茶的时候,因为茶树一般都长得比人矮很多,因此劳动人民在栽种和摘茶叶的时候都需要弯曲膝盖。因此,矮步的形成与地域以及粤北地区劳动人民的采茶劳作有很强的联系。我们这时候看到的矮步就是他们经过非常长的时间总结出来的展现在舞台上的一种舞步。再例如单袖筒的舞蹈,也是受地域的影响。因为当地的农民经常要挑着扁担去劳作,路途遥远,外加山路崎岖,肩上的农作重量又不轻,假如加上酷暑,流汗是必然的。因此,当地的农民会穿长袖出去做工,一方面是为了防晒,另一方面确实为了擦汗。所以,单袖筒就是起源于当地的民俗文化。又如,粤北采茶舞中,经常模仿一些动物的形态走路或者声音。这也是与当地的风俗有关,当地人去采茶时,经常走入山区,山区多动物,有的动物会要人命。因此,当地的农民要非常了解这些动物,了解他们的习性,了解他们的叫声,甚至要了解他们的睡眠时间和出外觅食的时间等等。久而久之,当地人就把这些动物的形象深深印刻的脑子里,并且将动物与舞蹈相结合。

5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舞蹈,粤北采茶戏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粤北采茶舞蹈是一种发源于粤北地区,反映粤北地区人民生活风貌的一种戏曲舞蹈形式。粤北采茶舞蹈和它的戏曲一样都是粤北地区的文化特色,更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它反映了我们传统的茶文化,也反映了粤北地区的戏曲舞蹈文化,并将两者非常美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流行至今的粤北采茶舞蹈。本文首先讲述了粤北采茶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在根据其发展阐述了粤北采茶舞蹈的主要剧目和艺术特色,根据其艺术特色介绍了其音乐曲调。最后根据地域阐述了粤北采茶舞蹈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粤北采茶舞蹈的研究,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粤北采茶舞蹈,也希望更多人去继承和发扬这种舞蹈形式。粤北采茶舞蹈的发扬和继承需要我们更多人的努力。

[1]韩莉娟.粤北采茶舞蹈价值探析[J].福建茶叶,2016(1):232-233.

[2]李田田.粤北采茶戏舞蹈初探[J].肇庆学院学报,2011(6):58-61.

[3]饶纪洲.漫话粤北采茶戏[J].韶关师专学院,1980(2):58-65.

[4]余洁芬.广东采茶歌舞中舞蹈语汇的艺术特征 [J].艺海,2012(9):122-124.

杜娟 (1980-),女,陕西西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学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粤北采茶戏曲调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粤北龙船歌研究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布谷鸟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追寻足迹 不忘初心—红军长征过粤北图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