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益(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200)
谈中英两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内涵差异
杨东益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200)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文化起于全民尚茶,根植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后来茶叶传入欧洲,让西方散发着茶香,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传播到英国以后,发展成了英国下午茶等茶文化,不仅改变了其本土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其国民的精神生活。本文分析了两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内涵差异,引起读者关于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中英;茶文化;演变;内涵;差异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利用茶的国家,更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可谓誉满全球。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所说的荼即是茶的古称。唐朝陆羽著《茶经》也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炎帝神农氏是我国民族成长史上的一个远古时代,距今约有五千年,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闻到悠悠的茶香。唐朝后饮茶的习俗就渐渐在全国普及开来,更兼之文人墨客的大力参与和推崇,茶已不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解渴饮料,它已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上至天子,下至普通百姓,无不以饮茶为雅事。史载,唐朝时国势强大、民族强盛,与当时的各国往来频繁,茶叶常作为礼品馈赠给来华的各国使节和传教士等,并由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等传播到东南亚,欧州等国家和地区。自此茶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于17世纪传入英伦诸岛。
人们最初把茶作为药用、食用,进而作为日常饮料,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逐渐把饮茶当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赋予其更多的社会功能,逐渐出现了茶文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有一个量变积累的漫长过程和一个质变的飞越过程。饮茶活动从人们日常物质生活中分离出来,升华为高雅的文化现象,成为人们的精神享受,也经历了漫长的量变积累和一个质变的飞越过程。饮茶活动逐步走向普及的漫长时期包括了从神农氏到唐朝的开元、天宝这三千年左右的时间,这期间,我们的先民们虽然懂得了种茶、制茶、饮茶,但饮茶之风尚不普遍。此后也就是说到了唐朝开元、天宝饮茶才开始多了起来。从《膳夫经手录》记载可见,我国饮茶飞跃时期是在唐甫宗至徳元年(公元756)到唐徳宗的建中元年(公元784),这个时代正是陆羽《茶经》修改完善、付梓问世的时期。
中国茶文化积淀沉重,独具特色,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几乎每一页都能嗅到芬芳幽雅的茶香。在中国,整个民族对茶坚定呵爱和高度认同,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健身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我们可以自豪的说:茶的根在中国,茶文化的源在中国,最艳丽的茶文化之花开在中国。
茶从16世纪开始向西传播,至今英国人的饮茶史历经四个世纪。起初作为一种奢侈饮料只有王室贵族才能享用,18世纪后逐渐进入英国大众的生活,到如今茶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的饮品。在英国,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解渴饮料,它更是一种养颜美容的上等佳品,整个国家形成了喝早茶、下午茶的风俗,它改善了英国的饮食结构,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培育了男性绅士风度,密切了人们社会交往,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英国勃莱迪牧师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考伯称茶为:“快乐之杯。”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经济发展、贸易繁荣、国势强盛,英国平民人家也开始追求艺术文化及优雅的生活方式,茶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饮茶风尚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和完善。19世纪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量的中产阶级迅速崛起,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本家的社会地位持续上升。英国贵族逐渐没落,原有的优势逐渐淡化,然而依然保持着文化上的尊崇地位和意识形态上的优越感。新兴的工业贵族开始接受贵族的传统价值观——追求奢侈、高雅、优质的生活。英国新兴的资本家将贵族们奢华的饮茶风尚进一步发扬光大:固定的饮茶时间;庄重的饮茶服饰(男性燕尾服,女性礼服);精致的饮茶的器具;明确的茶事程序;固定的茶点次序和食用礼仪;饮茶时高雅的谈吐和文明的举止。至20世纪初,英国人已不在满足于家庭式下午茶的消费需求,于是纷纷外出饮茶,并且很快成为爱德华时期的一种新风尚——英国茶文化由此确立,并逐步发展成一种独特完善的文化形式。综上所述,英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皇室向贵族传播的过程,进而再由贵族向新精英阶层——资本家和中产阶层传播,最后向普通大众传播的过程。
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中英两国地域相距遥远,东西方文化背景各异,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不同,中英两国茶文化的内涵自然也存在着迥然不同的差异。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提倡惜今贵生、修身养性,追求和诚善真、精静俭德;伴随着工业革命得迅猛发展,英国茶文化逐步确立,强调饮茶的格调和规律,明显带有工业社会的两个特征——务实性与目的性。
农耕文明是中国哲学和茶文化的根基所在。农民农耕时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事事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大自然有一种无比的崇敬之情,有一种心灵的依赖之感,更为推崇儒家的“中庸之道,天人之际”的思想。茶生长于壮丽雄伟的山川之间,奔流不息的河流之岸,中国茶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郁的山林气息,被赋予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中国茶叶品种繁多、各种各样,可谓万紫千红、竞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神州万里山河分外妖娆。据说,绿茶更受到国人的追捧,长期饮用能强身健体,抗御疾病。绿茶外形挺秀、色泽绿翠,冲泡稍许,只见朵朵茶花袅袅浮起,好似出水芙蓉,栩栩如生、俏嫩可人;观闻之,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品鉴之,令人齿颊留芳,美不胜收;因此绿茶最受人喜爱。紫砂是陶土中的精灵,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怡人的泥土芬芳,带给人们广阔无垠的天地灵气,因此紫砂茶具最受宠爱。客来时,敬杯茶,能增进情谊;疲劳时,饮杯茶,能舒筋解乏;空暇时,品品茶,能静心清神;滞食时,饮热茶,能消食去腻。茶,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亲和;凝聚着对真情的呵护、对精神的追求。历代中国的文人雅士都喜爱饮茶,常常是三五好友于松风竹林间煮茗论道、海阔天空、指点江山,得以感受天人合一、物我玄会的理想境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人文情怀,涤处玄鉴、澄怀味象的审美情趣,道法自然、保合太和的哲学思考。在浓郁的中华文化的熏陶下,茶被赋予了“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返璞归真”的神采意韵。
西方文明主张“天人两分”。他们认为自己就是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者,一定要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英国四面环海,经常是气雾弥漫,阴冷潮湿,因此英国人更喜好汤浓味醇、营养丰富的红茶,而且还经常加入牛奶、糖,甚至还会清茶里加些威士忌等调料,制成口味各异的奶茶饮用。关于茶具,起初英国人使用中国瓷器,后来他们制造出了专门用于饮茶的骨瓷,将动物的骨灰加入到瓷土中进行烧制而成。英国茶文化也从多方面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从英式下午茶当中可见一斑,如果你应邀来喝下午茶,女主人们肯定会穿上最得体的服饰,毫不吝啬地拿出家中最好的茶,煞费心机地准备精巧美味的茶点,从而向客人展示自己的高贵优雅,让客人领略主人家庭的富足完美,获得自我精神的满足。此外,英国茶文化追求实用性。英国人将喝茶与饮食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于18世纪中叶的下午茶,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顿简化的便餐,它使英国传统的一日三餐更加丰富和完善,也体现了其严谨考究的文化特色。传统的英国一日三餐是早、晚餐丰盛而午餐比较简单,且午餐与晚餐间隔的时间过长,下午茶辅以丰盛的茶点,恰似为人们提供了一顿理想的“加餐”,使人们在漫长的下午更具活力,能够精神饱满地重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饮茶成了日常食品干面包、奶酪、咸肉的佐餐饮料,茶逐渐成了生活必需品,饮茶成为习惯化生活内容、仪式化的社交活动,实现了茶的实用化和本土化。茶凭借着它的实用功能,丰富并改善了英国传统的饮食结构。
中国茶文化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以东方人特有的智慧,逐步把品茶从单纯的物质生活中分离出来,升华成为一种道、心、文趣兼备、雅俗共赏,可以启人心智、涤人心源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崇真贵生的思想,追求以简为德、格物致知、以身许国的情怀,践行心静如水、修身养性、精行俭徳的理念。通过饮茶反躬自省、交流思想、增进情谊,使人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中,怡然自得地去醒悟自性、体悟自然、契悟大道、彻悟人生、完善自我。中国茶文化比较谦和内敛,是一种精神文化;而英国茶文化则略显霸气外露,是一种行为艺术。英国文化中强大的向上价值取向,使英国人总是竭尽全力展示他们的最佳状态,无论何时何事从不怠慢和敷衍。英国人喝下午茶则更是讲究:茶点要精致,环境要优雅,服饰要得体,待客要热情。一次下午茶就是一次精彩的完美展示,更似一场时尚的社交盛宴。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强烈地冲击着传统饮茶方式,人们似乎不再有更多的时间静心品茶或精心准备每日的下午茶。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英茶文化都在悄无声息地经历深刻的变革,逐渐出现了更多更新交汇点,我们深信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英两个饮茶大国的茶文化这一奇葩一定会开放的更加艳丽,为中西文化交流添彩,为世界和平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黎小萍.简说中国茶文化[J].茶叶机械杂志.2001(4).
[3]林治.中国茶道[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4]吴琳.中英茶文化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
[5]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
作者简介:杨东益(1971-),男,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英美文化、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