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璐西(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644003)
浅谈宋代咏茶文学
阳璐西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644003)
摘要:通过分析茶文化在宋代兴盛的背景及原因;对咏茶文学在宋代发展时受到的一些影响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咏物文学、宋代社会风气等因素,并围绕咏茶文学代表性人物苏轼展开了对宋代咏茶文学的分析,旨在加深对当时咏茶文学发展的认识。
关键词:宋代;咏茶文学;苏轼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各个朝代的体现都有所不同,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宋代是我国茶文化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的咏茶风气也成为了这个朝代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宋人对茶的喜爱可见一斑。本文将选取宋代咏茶文学的代表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对宋代咏茶文学形成具体深刻的认识。
宋代是一个政治及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朝代,但是,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却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并促进了文化的进步;有学者表示,宋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于整个封建社会而言是空前绝后的。在宋代,商品经济已经获得了不小的发展,而茶业经济是宋代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营茶业成为国家获得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茶业经济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所以国家也很重视茶叶的生产和经营,加大扶持的力度,茶叶产区不断被扩大,产量也大大提升;北宋时期曾先后确立起茶叶专卖的体制及茶马贸易制度,这使得茶叶的贸易受到严格的控制,也缓和了北宋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当稳定,这给茶文化打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茶文化不止在宋的范围内传播,还延伸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到了南宋,茶叶生产受到战乱的影响,发展水平不及北宋,但是此时茶文化的发展已较为成熟,再加上南宋基本沿袭了北宋的茶叶政策,茶文化却并没有没落,反而获得了更深入的发展。
南宋是由北宋的皇族建立的政权,虽然这个朝代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不小的发展,但是靖康之变的耻辱一直烙在南宋众人的心中,南宋军事积弱,难免要向军事实力强大的金国俯首,所以,茶文化的创作在南宋时期又被戴上了用来抒发家仇国恨的帽子。
最能体现咏茶文学在宋代发展的是宋代的诗词和散文。宋代有名、有才的文人墨客辈出,他们所作的诗词常常体现了宋人对茶的喜爱。并且,比起唐代,宋代茶文化的传播范围要更加广泛;此前唐朝茶文化的传播只在读书人和僧人、道人这类人群中进行,到了宋代,茶文化向统治的上层逐渐渗透,同时又向民间扩展。值得一提的是,南宋的茶肆相当发达,茶肆为讲史说书的人提供场所,市民聚集在茶肆听书时又会消费茶水,这逐渐变成了民间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茶肆还会提供下棋、赌博或其他玩乐的活动。这些新变化使得茶文化也得以在宋代的宫廷和茶肆中不断地被传承,并得到发展。
3.1咏茶文学在宋代的发展
3.1.1咏物文学对咏茶文学的影响
宋代并不是咏物文学兴起的时期,咏物文学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得到完善发展,至宋代,咏物文学已经发展到一个空前的地步。在宋词发展起来之前,咏物诗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宋代的苏轼等人延续了唐代咏物诗,将其推上咏物文学的至高点。宋代咏物诗受益于当时的政治氛围,以及享乐思想的盛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文学作品的创作思想受到限制;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关注度比国家大事要更高,这无疑是咏物类文学作品发展的良好契机。在咏物诗之后,宋代的词逐渐兴起,咏物类的词也层出不穷,并逐渐成熟。
宋代一向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其统治者对享乐又颇为注重,这导致宋朝整体的社会风气过于安逸,国家各阶层的人们在享乐上花费的时间很多,宋代的文人作诗作词,通常会根据享乐的对象来创作,而茶是宋代繁荣发展的商品经济种类之一,是作为他们享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存在的,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诗词中的描述、咏赞对象;咏茶文学也因此得到发展,反过来变成人们娱乐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过,此时的咏茶文学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因为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处在一个相对安稳的状态,他们的诗词歌赋无非就是反映娱乐生活,抒发的情感比较空洞。北宋亡国后,北宋的皇室又建立起了南宋,两个朝代的文化、情感、国家政策都是相近的,但是比起北宋,南宋的诗人和词人在进行创作时融入的感情更为深刻,大不同于北宋浮于表面的创作方式。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经历过北宋灭亡的情况下,南宋的享乐风气已不如前朝,但是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咏物的做法还是保存了下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大的进步,作品的质与量都得到了提升,著名的诗人、词人比比皆是,如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人,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也流芳百世。
3.1.2文学风气对咏茶文学的影响
宋代咏茶文学的发展除了受到咏物文学的影响之外,还与当时的文学风气紧密相关。在古代的文人当中一直存在着赠答和唱和的风气,尤其在重文的宋代,这种风气更为盛行。当时在各阶层的文人中间还流行举办集会的做法;集会的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参与集会的人们常会饮酒做对,写诗写词,相互赠答唱和,有来有往。这些集会也给咏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集会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指定某一物作为题目,进而让其中一人进行创作,当然,也不乏多人针对同一物创作的情况。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这都对咏茶文学产生了影响。
此外,宋代文人的受重视程度较高,大多数人都渴望通过科举进入官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在这条路上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在宋代文学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落魄失意的文人,他们常会借助钟爱的事物来喟叹自己的遭遇,抒发不平的情感,这些也影响着宋代的咏茶文学。
3.2宋代咏茶诗词分析
宋代的词是我国的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学形式,在那个时代也涌现出了不少的优秀词人,如前文提到的苏轼、辛弃疾等人,其中,苏轼的作品当中就有为数不少的咏茶词。
茶在宋代的重要地位和普及程度在前文已经进行了描述,茶是宋朝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饮品,上至朝堂,下至民间,都十分流行饮茶。宋人饮茶的文化与生活的关联十分密切,他们的茶文化体现在各种饮茶的习俗当中,婚丧嫁娶、宴客应酬,饮茶都是不可或缺的,长期处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之中,宋代的文人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苏轼是宋代有名的豪放派词人,在他创作的咏茶诗词中,就体现了这些饮茶的习俗。
3.2.1赐茶
比如苏轼所作的“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就反映了统治者向下层赐茶的习俗。这两句诗描绘了苏轼要前往外地,但他却一直拖延着没有尽快出发,别人问起原因,说是为了等待皇上赐茶而有意延迟。这种统治者赐茶的习俗在北宋时期就已存在,南宋在建立政权时也一并将这种习俗传承下来。由于诗中所说的茶除皇室外,一般人不能轻易品尝,受赐的人多是皇亲国戚或朝廷重臣。这种赐茶习俗不仅作为宋代的奖励制度而存在,还逐渐发展成了一种茶文化。
3.2.2待客赠友
根据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宋代历来有用茶招待客人或赠与友人的茶俗。苏轼曾作过一首《赠惠山僧惠表》,诗中就有一句“客来茶罢空无有”,表现了他在客人到来之时用茶招待客人时的愉快心情。苏轼关于以茶待客的诗篇还有许多,无一不表现了茶在人们平日招待客人时的重要性。而除了苏轼,当时的许多诗人也都对这些风俗进行了叙述,比如朱弁所作的《曲洧旧闻》,诗人在该作品中写道“客至则设茶”,可见茶是待客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茶作礼赠人的做法在我国古代并不罕见;这种送礼方式在文人墨客当中更为常见,宋人也同样如此。比起金钱银饰,茶清新淡雅的特点更加为文人所喜爱,尤其是在茶文化繁荣的宋代,人们常常以茶赠友,就连为友人赋诗也喜欢把茶作为主题。这种类型的诗在苏轼所有的咏茶诗中是最多的一种,他把与朋友之间的情谊细细描述在诗中,作诗赠与友人。陆游的作品里也有对友人之间赠茶情景的描述,如《喜得建茶》这首作品。
3.2.3祭祀孝亲
孝道在我国的文化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在不少历史文献中都可以看到以茶敬亲友的习俗,王禹偁在作品《龙凤茶》中传达了这一思想:将自己获赐的茶留给父母亲。苏轼也曾做出类似的举动,即在得到新茶的时候,不是自己留下,而是转呈给了亲友。借茶体现孝道在宋人当中十分常见,这种茶俗也为宋代茶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资料。
3.2.4借诗寄情
苏轼对茶颇为讲究,他的《茶香子》描绘出了一种十分惬意闲适的生活状态,虽然当时饮茶的习惯在全民范围内普及,但经济能力的不同也影响着人们对茶的品鉴;一般情况下,好茶是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人才会享用的,而饮茶作诗、写词这样文雅的活动通常也只有在生活水平较高的人群中才会开展。《茶香子》描绘了苏轼与众人在宴席结束后共同品鉴御赐的茶水的情景,而这种情景在普通市民的生活中是较少出现的。由此可见,尽管宋代的饮茶习惯风行,但也存在一些社会阶层上的差异,处于上层的人们的饮茶,是十分恬淡安适的,可以慢慢品赏,借诗抒情,这与下层饮粗茶的习惯相去甚远。
此外,文人雅士不止会在得意之时借饮茶的契机抒发情感,在失意时同样会把情感寄托到茶中,苏轼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苏轼的为官经历并不顺达,遭遇的坎坷磨难不少,他常借茶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所感所想,以获得安慰。在他被贬谪的期间,写了不少关于茶的诗词,如《试院煎茶》、《种茶》等等。《种茶》一诗中所用到的“摘”、“嗅”、“啜”等词,配合整首诗的意境,表现出了一种喜悦、轻快的心情,而这首诗是在他被贬期间所作的作品。
茶文化一直以来都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茶文化发展到宋代,已经相当成熟,咏茶文学的兴盛就是茶文化在宋代高度发展的一个表现。从宋代文人的咏茶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当时的一些茶俗,这也表明,通过对当时咏茶文学作品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宋代文化的认识;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力度,让它们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有助于我们传承并弘扬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虞文霞.一枝一叶总关情——宋代士人与茶文化浅谈[J].农业考古,2008(02):43-50.
[2]金文凯.浅谈苏轼的咏茶诗词[J].三明学院学报,2006(03):291-295.
作者简介:阳璐西(1978-),女,四川宜宾人,哲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