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元(三亚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茶与苏东坡写茶作品的研究
亓元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古代的文人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的茶文化往往杂糅了儒释道文化,代表着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茶是古代的文人墨客都极为喜爱的饮品,饮茶、咏茶也是许多朝代的文人墨客所推崇的一种文化风气,可以说茶和古代的文人墨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贬官作为古时候文人墨客中的一群特殊团体,茶对他们来说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本文主要选择了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他写茶作品的研究,来探讨茶对贬官心态的影响。
关键词:茶;贬官;苏东坡
海南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从游记看唐宋时期岭南贬官的文化心态》(HNSKZC15-50)阶段性成果。
贬官是古时候文人墨客中的一群特殊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与当权者的政见不和、直谏统治者或是卷入党派之争等多种原因而遭到贬黜,成为贬官。苏东坡是古时候贬官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极其坎坷,在政坛上屡遭贬黜,匡世济民的大志难以实现。他在贬谪期间的心态变化往往能够代表许多贬官的心态变化。茶作为一种文人墨客极为喜爱的饮品。其在文人墨客的心中早以超越了饮品的范畴,成为文人墨客所推崇的一种文化。由于茶文化和儒释道文化的融合,茶体现了一种平和超脱的精神境界,对于文人墨客中正处于人生低谷的贬官来说,茶所蕴含的精神境界对于他们有着独特的意义,能够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抚慰,甚至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面对人生中的逆境。
苏东坡可谓是少年英才,在嘉祐二年就通过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取为进士,26岁已经能够参加制科考试并且入第三等。青年时期的苏东坡有着广阔的仕途前景,他自身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向往和信心,希望能够在政治舞台上一展抱负,实现自己匡世济民的思想。可惜,天不遂人愿,苏东坡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却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一生跌宕起伏,在仕途上更是屡遭贬黜,郁郁不得志,但坎坷的遭遇却成就了苏东坡的才情,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苏东坡30岁开始在京任职,之后由于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自请外任,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官。苏东坡在外任期间创造了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一些投机官员曲解苏东坡的诗词,弹劾他诽谤朝廷而被押解入狱,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之后,苏东坡侥幸被释放,贬到了黄州,这是他第一次被贬。之后,由于神宗去世,高太后垂帘听政,重用旧党派,苏东坡也因此重新获得重用。但是,由于苏东坡与司马光意见不合,再次请求外任,这可以说是他第二次贬谪。之后,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新党重新获得重用,苏东坡被一再贬谪,从英州、惠州,一直到海南。直到宋徽宗即位,苏东坡才获得赦免北归,最终死于北归路上的常州。从以上的简单叙述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苏东坡仕途的坎坷和艰难,而这样的贬谪经历也对苏轼的人生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丰富的人生阅历也丰富了苏东坡的创作素材,为苏东坡走向文学成就的高峰提供了助力。其中,多样的写茶作品可以带我们体会苏东坡的心态变化,让我们了解苏东坡的文学成就,进而明白茶对苏东坡的影响。
2.1茶对苏东坡生活方面的影响
茶对古时的文人来说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满足解渴的需要,更多的是让生活更加的高雅有情致。苏东坡是一个看重生活质量的人,因此,茶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茶作为文人墨客都极力提倡的饮品,是文人间的风尚,也是文人墨客间相互交流的话题。同样,对苏东坡来说,茶具有交友的功能。通过以茶会友,苏东坡能够结交到许多的同道中人,像欧阳修、黄庭坚以及当时的一些名僧都是苏东坡以茶会友的伙伴。他们在一起品茶的过程中,探讨文学和人生,加深了友谊,也给生活带来了高雅的趣味。例如,苏东坡的《次韵周穜惠石铫》:“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干。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该诗讲的就是周穜与苏东坡以茶会友的事情,周穜曾送给苏轼一把“石铫壶”,苏轼为了答谢便专门作了这首诗。苏东坡在《虎跑泉》中描写到“金沙泉涌雪涛香,洒作醍醐大地凉”,说的就是金沙泉和虎跑泉,表达了苏东坡对其优质泉水的赞美。例如,苏东坡在《治痢腹痛法》中就提到:“用生姜,切如粟米大,杂茶相对烹,并食之”,说明苏东坡通过自己对茶的了解,充分利用茶的作用来治疗疾病和养生,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2.2茶对苏东坡文学创作的影响
茶在中国的文学创作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作者借助茶这个独特的意象,通过描写茶所独有的一些特质来抒发作者自身的情感,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苏东坡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创作出大量的文学作品,体现了苏东坡的人生追求和思想情感。苏东坡写茶的作品也同样体现了苏东坡的人生理想和情感体验。茶是一种清雅之物,也正是茶的这个特点使它广受文人的褒奖。苏东坡对茶清雅的品质也极为赞赏,在其写茶作品中能够带给读者这样清新的体验。例如,苏东坡的《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近世。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牛羊烦诃叱,筐筥未敢睨。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周诗”二字作为文章的开端,同时引用了文学中的典故“谁谓荼苦?其甘如芥”。然后根据《茶录》中所说的:“昏俗尘劳,一啜而散”,认为茶具有洗涤油腻、清爽肠胃的功效。由于茶具有的各种养生功效,以及茶作为文人墨客所推崇的饮品,诗人便想要在自己的院中种植茶树。但当时的苏东坡正处于贬谪的人生低谷时期,甚至于正常的温饱都还是问题,却在如此清苦的生活条件下还想着种植茶树,诗人自己也对自己的种茶行为进行了调侃:“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整首诗的描写都十分的质朴而自然,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同时,也表达出了苏东坡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潇洒豁达,超然淡泊的高贵品质。诗中作者所描写的种茶行为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农事行为,而升华到了人生中一种恬然淡泊的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人在诗中想象着当春天到来的时候,紫笋发出新芽来(“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茶成熟之后,诗人便可以自摘自采茶叶之后,在雪堂品茶,回忆当年求茶之事,就好比是“江南老道”,乐得逍遥。一个江南老道在一个堂子中饮茶,正反映了苏东坡在逆境中的乐观心态。茶自身有着超脱俗世的品质,苏东坡借着茶来表达自身超然的思想。一杯碗中的清茶是得来不易的,茶叶要经过采摘、蒸煮、发酵等多重步骤才能够完成,尽管茶需要经过如此多的磨难,却依旧能够保持其清白之质,苏东坡在写茶时就及其看重茶的清刚气质,也表明了诗人自身的追求。除了对茶品质的赞扬,茶还给作者文学的创造上带来了新奇的灵感,苏东坡在写茶的作品中往往能够展现出奇妙的风格。例如,苏东坡在梦中也忘不了茶,并记下了梦境:记梦回文二首(并序)“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馀花唾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⑵。乃续之,为二绝句云。”
【其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馀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这两首诗最令人感到新奇的地方就是这是两首回文诗,反过来念也同样意味无穷,可以说是让人赞叹不已。正是对茶的深深喜爱才能够令苏东坡创作出如此有奇趣的文章。苏东坡对茶的喜爱更让其将茶作为佳人来描写,在其《次韵寄壑源试焙新茶》的诗中:“仙山灵草湿行云,洗尽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春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全诗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高入云端的茶山上,茶芽为流动着的云雾所浸润。清洁的泉水将采下的茶芽轻轻清洗,以保证新茶气味的芬芳。圆如明月的茶饼在春风陶醉的夜晚来到诗人家,诗人饮后不觉像唐代诗人卢仝那样清风生两腋,从而感受到武林的春意。此茶不仅制作精美,更是产地正宗,品质优良。我写下此诗你千万不要嘲笑,在我的心里,从来佳茗似佳人。因为佳茗与佳人都是容貌艳丽,蕙质兰心。全诗通过描写佳人来比喻佳茗,诗既是写佳人,又是写佳茗,更是诗人以佳茗自比,表达诗人清白的品格。
2.3茶对苏东坡政治观念的影响
尽管苏东坡的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是他从没有放弃自己匡世济民的信念,始终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苏东坡爱茶,但他也能够看到贡茶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例如,苏东坡在《种茶》:“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在该诗中苏东坡就揭露了官府欺压茶农,横征暴敛的恶行。苏东坡认为统治者可以要求贡茶,但是统治者更加应当注重百姓的生活疾苦,不应当给百姓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茶对苏东坡的一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是苏东坡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体现了苏东坡的精神追求。贬官往往容易因为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低落,在这样的情况下,茶所代表的高贵品质能够给文人带来精神上的依托,使贬官能够更加积极的面对困境。?
参考文献
[1]周圣弘.苏轼的茶诗词述评[J].文学教育,2011(8):63-65
[2]杨晓燕.他年犹得作茶神,品茶品文品人生——茶和苏东坡的生活、文学及人生初探[J].农业考古,2006(4):200-206
[3]张进,张惠民.苏轼贬逐心态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67-73
[4]严宇乐.苏轼、苏辙、苏过贬谪岭南时期心态与作品研究[D];复旦大学;2012
作者简介:亓元(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美学,旅游业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