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
9月11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整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共计4层,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在开幕展览中,有清华“镇校之宝”之誉的“清华简”,还有长达8米的“无量寿尊佛”刻丝佛像、60件达•芬奇手稿真迹、130位著名清华学人亲笔手札。展品时代从青铜器和甲骨殷墟的时代一直到现当代。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现有藏品13000余组件,校内收藏有两大脉络:一个是清华历史上的收藏,清华自1911年建校,迄今有105年的收藏历史,其中1926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李济主持了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发掘,带回一批文物,当时在清华就成立了考古学陈列室;一个是清华美术学院(前身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收藏,该院始建于1956年,迄今已有60年的收藏历史。品类包括书画、染织、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6大类。(高丹,《东方早报》2016年9月13日)
新华社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文物资源大省河南将创新文物保护体制和机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拓宽社会资金进入文物保护利用领域的渠道。(据新华社消息)
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于2016年9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世界艺术史大会是国际文化艺术界的重要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络机构国际艺术史学会与每届大会的主办国联合组织。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主题为“Terms”(概念:不同历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在主题设计上,突出强调了中国古老文明中孕育起来的中国艺术魅力及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由此以历史的眼光回溯中西文明同等的重要性,进而扩展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艺术的差异和特点的重新认识,形成对人类文明和文化艺术遗产新的认识与阐释。(据澎湃新闻网)